- 聲明:本文為虛構故事,圖片僅用于敘事。旨在傳遞正能量,共建和諧社會。
夜色深沉,醫院急診室電話鈴聲刺耳。
"喂,是陳蘭女士嗎?您丈夫王建國情況不太好,出現昏迷,需要家屬立即趕來。"
電話那頭護士的聲音急切而清晰。
舞蹈室內,五彩的燈光下,五十多歲的陳蘭正隨著激昂的音樂舞動。
手機震動的瞬間,她皺了皺眉,看到醫院號碼時眼神閃爍了一下。
"喂,什么事?"陳蘭走到舞蹈室角落,聲音壓得很低。
得知丈夫病情后,她的目光不自覺地看向墻上的時鐘,又瞟向正在排練的舞伴們。
"老王又這樣,偏偏在這個時候。"她揉了揉額頭,懊惱地低語。
劉隊長走過來,是個五十多歲身材勻稱的男人。
"什么事這么著急?明天就是市里的決賽了。"
陳蘭咬了咬嘴唇:"我老公住院了,可是明天就是比賽..."
劉隊長立刻皺起眉頭:"你這主舞要是不來,整個節目就垮了,五十多人準備三個月,就靠你了啊。"
陳蘭遲疑片刻,對著電話說:"我現在有急事走不開,晚點來。"
掛斷電話后,她深吸一口氣,快速調整表情,臉上重新掛起笑容。
"繼續排練吧,明天我一定不會讓大家失望的。"
鏡子里的陳蘭舞姿優美,臉上光彩照人,只有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泄露了她的不安。
音樂聲中,她的手機一次次亮起,卻被她一次次按掉。
深夜回到家,屋內一片寂靜。
餐桌上王建國的日常藥物整齊地排列著,上面貼著他親手寫的服藥時間表,字跡工整。
客廳電視機忘了關,還在播放著王建國最愛看的戲曲節目。
茶幾上放著一碗姜湯,已經凝固,表面結了一層薄膜。
陳蘭盯著那碗姜湯看了幾秒,輕輕嘆了口氣,端起碗走向廚房。
她的手機再次亮起,是劉隊長的消息:"明天7點準時集合,決賽開始咱們爭第一!"
陳蘭的臉上慢慢浮現出堅定的微笑,手指飛快地回復:"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她看了一眼掛鐘,已是凌晨一點,醫院那邊也該安頓好了吧?
她走向衣柜,輕輕撫摸著明天要穿的那套嶄新舞蹈服,紅色的絲綢在燈光下閃閃發亮。
三十年前的春天,剛結婚不久的陳蘭坐在明城中心醫院的長椅上,手中緊握著一張診斷單。
"不孕癥"三個字像刀一樣刻在她心上。
二十四歲的陳蘭從未想過自己會面臨這樣的噩耗。
回家的路上,她的心沉得像灌了鉛。
"老王,我有話要告訴你。"晚飯后,陳蘭終于鼓起勇氣。
丈夫王建國放下報紙,疑惑地看著妻子通紅的眼圈。
陳蘭把診斷單遞過去,眼淚再也控制不住。
"醫生說我...我不能生孩子..."
王建國愣了一下,隨即拉過陳蘭的手。
"有你就夠了,我不在乎沒有孩子。"
他的手掌溫暖粗糙,聲音堅定得沒有一絲猶豫。
陳蘭哭得更厲害了:"可是,你父母..."
王建國打斷她:"我娶的是你,不是誰的意見。"
婚后第二年春節,婆婆王老太在廚房里悄悄對兒子說:"老王家三代單傳,你看隔壁老李家兒子都有倆孩子了..."
話沒說完,王建國就板著臉:"媽,這事不用再提。"
他走出廚房,當著所有親戚的面,摟住陳蘭的肩膀。
"我媳婦給我包的餃子最好吃,大家多吃點。"
那一刻,陳蘭感覺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女人。
王建國在明城機械廠當技工,每月工資不高卻勤勤懇懇。
每次發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陳蘭買她喜歡的東西。
一條絲巾,一對耳環,或是她愛吃的糕點。
"錢不多,但日子要有花樣。"他總是這么說。
陳蘭也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
她常在下班后煲湯給丈夫,燉排骨、煮雞湯,變著花樣地做。
小區里的鄰居都羨慕他們的感情。
"看看人家陳蘭,對老王多好啊,那是真心疼人。"
"人家王建國也是真疼媳婦,從不讓陳蘭受委屈。"
鄰居李大姐常說他們是明城小區的模范夫妻。
王建國和陳蘭有個共同的小習慣。
每天睡前,無論多晚,一定要手牽手說說當天發生的事。
剛開始只是為了安慰不能生育而自卑的陳蘭。
"今天車間來了新設備,比以前的先進..."
"食堂的王師傅夸我的紅燒肉做得好..."
后來,這成了他們婚姻中最珍貴的儀式。
三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
結婚五周年那天,陳蘭再次因為不能生育而痛哭。
王建國輕輕擦去她的眼淚,說:"咱們相互陪伴到老,足矣。"
那年陳蘭三十歲,正是別人家孩子蹦蹦跳跳的年紀。
每次聽到小區里孩子們的笑聲,她的心就像被扎了一針。
王建國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他做了個小木凳,每天傍晚拉著陳蘭在小區散步。
"以后我老了走不動了,你就推著我看夕陽。"
陳蘭被逗笑了:"那我老了走不動了怎么辦?"
"那我背著你,一起看夕陽。"
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二十年。
時光在他們身上刻下痕跡,卻磨不掉那份相濡以沫的情深。
五年前的一個周末,明城小區的中心廣場熱鬧非凡。
"夕陽紅舞蹈隊"正式成立,五十多位中老年人聚在一起,氣氛熱烈。
"陳蘭,你跳舞的底子好,來加入我們吧!"
劉阿姨是舞蹈隊的隊長,六十出頭但保養得宜,身材挺拔。
陳蘭站在人群邊緣,被歡快的氣氛所吸引。
"我年輕時確實學過一點,不過都忘得差不多了。"
劉阿姨拉起她的手:"來試試吧,活動活動筋骨對身體好。"
音樂響起,陳蘭跟著節拍輕輕擺動,許久未曾有過的愉悅感涌上心頭。
"沒想到你底子這么好!"劉阿姨贊嘆道。
回家后,陳蘭興奮地告訴王建國:"我被邀請加入舞蹈隊了!"
王建國放下手中的報紙,溫和地笑了:"挺好的,你總是在家,出去活動活動也不錯。"
第二天,他特意到商場買了一臺錄音機,又在網上訂了一套舞蹈服裝。
"你跳舞的樣子一定很美。"他笑著說。
陳蘭的眼眶有些濕潤:"老王,你真好。"
漸漸地,陳蘭迷上了廣場舞。
每天下午四點準時出門,有時要到八九點才回來。
一開始,王建國常常在廚房準備好飯菜等她。
"你跳舞回來肯定餓了,快趁熱吃。"
后來,陳蘭回家越來越晚,飯菜常常涼了也無人問津。
冰箱里的保鮮盒越堆越多,里面是王建國一次次熱過的飯菜。
小區里的張大爺有天在樓下碰見王建國,欲言又止。
"老王啊,你看你媳婦整天跳舞跳得那么高興..."
王建國笑著打斷他:"她開心就好,這么多年辛苦了。"
張大爺嘆了口氣:"哎,這個劉阿姨組織的舞蹈隊,聽說不太正經..."
"老張,你別瞎說。那都是跳舞的,大家伙熱鬧熱鬧。"
王建國語氣堅定,不給對方繼續說下去的機會。
但他的眼神里,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晚飯時間,家里的飯桌前常常只有王建國一人。
他給陳蘭盛了一碗飯,放在她的位置上,陪伴他吃完整頓飯。
然后,他會把她那份小心翼翼地放進保鮮盒,貼上標簽。
有一次,王建國下班回家路過廣場,遠遠看見舞蹈隊正在排練。
陳蘭站在正中間,跳得格外起勁。
她旁邊的男舞伴正扶著她的腰,兩人配合默契,笑容燦爛。
王建國站了一會兒,轉身悄悄離開。
那天晚上,他什么也沒說。
小區里的閑言碎語漸漸多了起來。
"你們看見沒?陳蘭和那個劉隊長走得有點近啊。"
"那個劉隊長可不簡單,聽說以前..."
這些話傳到王建國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
"我相信我老伴,她不是那樣的人。"
然而,陳蘭參加舞蹈活動的時間越來越長。
家里的大小事務,幾乎都是王建國一個人在操持。
一個周六的晚上,陳蘭又出門參加舞蹈隊的聚餐。
王建國一個人在沙發上看電視,忽然咳嗽起來,捂著胸口。
他艱難地從抽屜里找出藥,咽下后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手機屏幕亮起,是陳蘭發來的消息:
"今晚聚餐,不用等我吃飯。"
王建國回復:"好,你玩得開心,注意安全。"
然后刪掉了想要發送的后半句:"我胸口有點疼..."
夜深了,陳蘭的手機突然響起。
她看了一眼屏幕,顯示"劉隊長",迅速走到陽臺接聽。
"喂,什么事啊,這么晚了?"她壓低聲音。
"明天有個重要通知,市里要舉辦廣場舞比賽..."
陳蘭的眼睛越來越亮:"什么比賽?有獎金嗎?"
"一等獎三千元,還有機會上電視。我推薦你當主舞。"
"真的?"陳蘭興奮得聲音都變了調。
陽臺門縫透出一線燈光,王建國站在黑暗中,手里拿著一杯溫水和藥片。
他聽見妻子輕聲說:"老王最近身體不太好,可能..."
后面的話,被夜風吹散,聽不真切了。
明城機械廠辦公室里,王建國突然捂著胸口倒下。
"快叫救護車!老王暈倒了!"同事們驚慌失措地喊道。
救護車呼嘯而至,醫護人員迅速將王建國送往明城中心醫院。
急診室外,主治醫生神色凝重地走向等待的同事。
"病人情況不太好,初步檢查是肝癌晚期,需要家屬盡快來醫院。"
王建國的老同事小張連忙打電話給陳蘭。
"喂,陳蘭,老王在廠里暈倒了,現在在中心醫院,醫生說情況很嚴重。"
電話那頭沉默了兩秒。
"我正在排練,馬上就要比賽了,能不能..."
小張急了:"醫生說是肝癌晚期!你快來吧!"
舞蹈室里,陳蘭放下電話,臉色變了變。
"出什么事了?"劉隊長湊過來關切地問。
"我老公住院了,好像挺嚴重的。"陳蘭咬著嘴唇。
劉隊長皺眉:"這可怎么辦?明天就是市里的決賽了。"
陳蘭猶豫再三,最終拎起包:"我得去一趟醫院。"
"你快去快回,晚上還有最后一次彩排。"劉隊長叮囑道。
陳蘭點點頭,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不耐煩。
醫院走廊上,白熾燈亮得刺眼。
"陳女士,您終于來了。"醫生急忙迎上來。
"病情怎么樣?"陳蘭問,眼睛卻不時瞟向手機。
醫生推了推眼鏡:"很遺憾,是肝癌晚期,已經轉移了。"
陳蘭愣住了,手機在這一刻也停止了震動。
"需要立即住院治療,這邊有住院手續需要您簽字。"
陳蘭不耐煩地接過文件,匆匆簽下名字。
"費用大概要多少?"她問的第一個問題讓醫生略感詫異。
"現在還不好說,但肯定不會少..."
陳蘭嘆了口氣,眼睛又瞟向手機,舞蹈群里消息不斷。
病房里,王建國虛弱地躺在床上,面色蠟黃。
見到陳蘭進來,他努力擠出一個微笑。
"蘭子,你來了。"他虛弱地伸出手。
陳蘭勉強握住,臉上的表情有些生硬。
"醫生說什么了?"王建國輕聲問。
陳蘭沒有直視他的眼睛:"沒什么,好好養病就是了。"
王建國牽著妻子的手,輕聲說:"等我好些了,給你做紅燒肉吃,我記得你最愛吃的那種做法。"
陳蘭敷衍地點點頭,手機突然響起。
她立刻抽回手:"我得接個電話。"
"喂,劉隊長...比賽的事...對,我知道..."
通話結束,陳蘭將手機塞進包里:"我得回家收拾住院要用的東西,晚點再來。"
王建國眼中閃過一絲失落,卻還是笑著點頭。
"你去吧,別著急。"他的聲音輕得如同嘆息。
陳蘭匆匆離開了病房,腳步聲漸行漸遠。
病房的窗戶正對著小區的中心廣場。
半小時后,王建國吃力地挪到窗前,想看看天色。
窗外夕陽西下,廣場上的音樂聲隱約傳來。
他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陳蘭,并沒有回家收拾東西。
她穿著艷麗的舞蹈服,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
舞伴劉隊長一只手扶在她的腰間,兩人配合默契。
王建國的手無力地扶在窗框上,久久不能移動。
天色漸晚,病房門被輕輕推開。
老鄰居李大爺拎著水果走進來:"老王,聽說你住院了,我來看看你。"
王建國勉強笑了笑:"謝謝老李,麻煩你了。"
李大爺放下水果,探頭看了看門外。
"陳蘭沒來啊?"他疑惑地問。
王建國避開了他的目光:"她回家收拾東西去了。"
李大爺欲言又止,最后還是開口了。
"老王,你住院這幾天,她還天天去跳舞,沒斷過。"
王建國的手指輕輕抖動了一下。
"我聽說...她經常和那個什么舞蹈隊隊長單獨吃飯。"
"老李,"王建國輕聲打斷,"她開心就好。"
李大爺嘆了口氣,不再多言。
夜深了,陳蘭還沒有回來。
病房里只剩下王建國和滴答作響的點滴聲。
三天后,王建國的病情急劇惡化。
主治醫生嚴肅地對陳蘭說:"病人需要家屬24小時陪護,情況隨時可能有變。"
陳蘭皺起眉頭:"我要參加舞蹈比賽,沒法一直在這兒守著。"
醫生愕然:"但是您丈夫情況真的很不好..."
"我會安排時間的。"陳蘭敷衍道。
她確實來了,但每次停留不超過半小時。
"我有事要先走了,你有什么需要就按床頭的呼叫鈴。"
這是她每次離開時說的標準臺詞。
深夜,王建國的點滴瓶空了,無人更換。
是隔壁床位的家屬發現后,主動幫忙叫來了護士。
"謝謝您,真是麻煩您了。"王建國虛弱地道謝。
那位家屬嘆了口氣:"您老伴怎么不在?"
王建國笑了笑:"她有事,很忙的。"
"我每天照顧我愛人,再累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王建國沉默了,蒼白的臉上看不出表情。
第二天上午,王建國的老同事小張來探病。
他帶來一堆營養品,還有廠里同事的慰問金。
推開病房門,小張愣住了。
病床上的王建國孤零零一人,點滴瓶里只剩一點點液體。
"老王,陳蘭呢?"小張急忙問。
王建國眼神黯然:"她去排練了,后天有個比賽。"
小張臉色變了:"這都什么時候了,還跳什么舞!"
王建國輕輕搖頭:"別這么說,她開心就好。"
小張氣得直跺腳:"我給她打電話!"
"不用了,"王建國抓住他的手,"我沒事,有護士照顧我。"
小張心疼地看著老友:"老王,你這樣太受罪了。"
"三十年夫妻了,她有她的苦衷。"王建國輕聲說。
小張還想說什么,被王建國的一陣劇烈咳嗽打斷。
晚上八點,陳蘭終于來到醫院。
她沒有問王建國今天感覺如何,而是直接拿出一份文件。
"老王,這是公積金提取申請,醫藥費太貴了,得用公積金。"
王建國看了一眼文件,默默簽了字。
"對了,醫生說你的治療費可能會很高,房子..."
王建國抬起頭,目光炯炯:"房子怎么了?"
陳蘭有些不自然:"沒什么,就是想問問房產證放哪了?"
"在我辦公桌抽屜里,怎么了?"
"哦,沒事,我就是問問。"陳蘭匆匆轉移話題。
她沒待多久就又走了,說是舞蹈隊有事。
深夜,王建國發起高燒,神志不清。
"蘭子...蘭子..."他在滾燙的被褥中呼喚妻子。
值班護士連打三個電話給陳蘭。
"您丈夫發燒到39度多,需要有家屬在場。"
電話那頭,嘈雜的背景音中傳來陳蘭的聲音:
"我在排練,實在走不開,請你們幫忙照顧一下。"
一整夜,王建國在高燒中煎熬,無人陪伴。
第二天,王建國的病歷本上新增了一筆抗生素費用。
同一時間,陳蘭在舞蹈用品店里挑選著一套新服裝。
"這套紅色的多少錢?"她問店員。
"兩千八,是進口面料,跳起舞來特別漂亮。"
陳蘭毫不猶豫地刷了卡:"再給我配雙舞鞋。"
這一天,同病房的老人坐到王建國床邊。
"兄弟,我看你挺不容易的。"老人嘆息道。
王建國搖搖頭:"還行,我習慣了。"
老人遞過一個橘子:"我老伴每天天不亮就來,天黑了才走,來回跑著照顧我。"
他頓了頓:"你這老伴...怎么這樣啊?"
王建國只是笑笑,沒有回答。
夜色籠罩下的病房,窗外依稀可見廣場上的舞蹈隊伍。
歡快的音樂聲傳來,那是他們要參加比賽的曲目。
王建國靜靜地看著窗外的燈光,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一周后的清晨,主治醫生神色凝重地走進辦公室。
陳蘭坐在那里,手指不停地劃著手機屏幕。
"陳女士,很遺憾地告訴您,您丈夫的情況進一步惡化。"
醫生推了推眼鏡:"時日無多了,建議家人做好心理準備,多陪伴病人度過最后時光。"
陳蘭手指一頓,臉上的表情凝固了幾秒。
"有沒有什么辦法再治療?"她問。
醫生搖搖頭:"我們已經盡力了,現在主要是減輕痛苦,讓他走得更安詳一些。"
陳蘭咬著嘴唇點點頭:"我知道了。"
離開辦公室,她拿出手機撥通了一個電話。
"劉隊長,今晚的聚餐我去不了了...什么?來了新評委?"
她猶豫了一下:"那我盡量來吧,可能會晚一點。"
太陽西沉,窗外的廣場上舞蹈隊正在聚餐。
燈火通明的餐廳里,陳蘭和隊友們推杯換盞。
"來,為明天的比賽干杯!"劉隊長舉杯。
陳蘭笑著與大家碰杯,臉上絲毫看不出憂愁。
"陳蘭,你老公最近怎么樣?"一位隊友隨口問道。
陳蘭的笑容僵了一下:"還那樣吧,有護士照顧呢。"
劉隊長摟住她的肩膀:"別想太多,明天好好表現!"
深夜,酒氣熏熏的陳蘭終于來到醫院。
護士站前,值班護士正等著她。
"陳女士,這是病危通知書,請您簽字。"
陳蘭接過文件,筆尖在紙上停留了幾秒。
"他...還能撐多久?"她低聲問。
護士搖搖頭:"隨時可能..."
陳蘭匆匆簽完字,推開了病房門。
王建國躺在床上,呼吸微弱,面色蠟黃。
聽到聲音,他艱難地睜開眼睛。
"蘭子,你來了。"他的聲音虛弱得幾乎聽不見。
陳蘭在床邊坐下,臉上罕見地流露出一絲不安。
"醫生說...你可能時間不多了。"
王建國緩緩點頭:"我知道,我能感覺到。"
兩人沉默了片刻,病房里只有呼吸機的輕響。
"這些年,辛苦你了。"王建國突然開口。
陳蘭愣了一下:"你說什么呢,別這么說。"
王建國微微一笑:"三十年了,我們一起走過來的。"
陳蘭低下頭,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時間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明天不是比賽嗎?"
陳蘭驚訝地抬頭:"你知道?"
王建國點點頭:"我都知道。護士說你跳舞跳得好。"
第二天,王建國意識清醒時,叫來了信任的老同事小張。
"老張,我有件事要拜托你。"他從枕頭下拿出一個信封。
"這是我的遺囑,請你幫我保管好。"
小張眼圈發紅:"你別這么說,會好起來的。"
王建國搖搖頭:"我清楚自己的情況。這遺囑的事,先別告訴陳蘭。"
小張接過信封,鄭重點頭:"你放心。"
當天下午,陳蘭帶著舞蹈隊出發去臨城參加比賽。
臨行前,她匆匆來醫院看了一眼。
"我去比賽,晚上就回來。你好好的。"
王建國點點頭:"去吧,別擔心我。祝你得第一。"
陳蘭走后,王建國的情況急劇惡化。
值班護士多次呼叫陳蘭,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入夜,王建國掙扎著抓住護士的手。
"麻煩你,幫我把枕頭下的信給我妻子..."
他的聲音越來越弱,最終變成了一聲長嘆。
窗外,明城的夜色漸深,星星點點的燈火如同天上的星辰。
王建國永遠地閉上了眼睛,面容安詳,仿佛只是睡著了。
陳蘭接到消息時,已是第二天中午。
"什么?"她難以置信地放下獎杯,"昨晚就走了?"
回到明城已是兩天后,老同事小張和鄰居們已經處理好了后事。
葬禮上,陳蘭穿著黑色套裝,眼淚不斷地流。
"老王,你怎么就這么走了呢?"她抽泣著說。
鄰居們交頭接耳,指指點點。
"你看她哭得,剛從舞蹈比賽回來就裝樣子。"
"聽說王建國走的時候她在外地領獎呢,真是..."
葬禮進行中,陳蘭的手機不斷震動。
她悄悄掏出來看,是劉隊長發來的消息:
"什么時候結束?大家等你一起吃飯慶功。"
她迅速回復:"快了,你們先點菜。"
一周后,喪事辦理完畢,陳蘭漸漸恢復了常態。
她開始興高采烈地規劃未來生活。
"這房子過戶到我名下,賣了換個大點的。"
"以后可以專心跳舞了,不用總惦記著回家做飯。"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陳蘭來到明城房管局。
手里拿著丈夫的死亡證明和房產證,臉上帶著輕松的表情。
"我要辦理房產過戶手續,丈夫去世了。"她對工作人員說。
工作人員接過資料,在電腦上查詢了一會兒。
"陳女士,請您看一下這個。"
工作人員將電腦屏幕轉向她。
陳蘭看清屏幕內容的瞬間,臉色刷地變白。
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她的雙腿突然失去了力氣。
"這...這不可能!"她的聲音顫抖,幾乎站立不穩。
"三十年...我跟了他三十年啊!他怎么能...怎么能這樣?"
周圍辦事的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尖叫聲嚇到,紛紛側目。
陳蘭雙手捂著臉,眼淚從指縫中流出。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