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三十年,說裁就裁了,連聲謝謝都沒有!"
王大爺收拾著工位上的物品,臉上寫滿無奈。
正當他準備離開工廠大門時,老板娘李太太神秘地塞給他一個沉甸甸的布袋,
"回家再打開,別讓別人看見。"王大爺握著袋子,心跳加速。
"這么重,得有幾萬塊吧?"回家路上,他盤算著這筆意外之財的用途。
當晚,張婆婆焦急地問:"到底是什么?快打開看看!"
王大爺解開袋口,臉上的表情從期待到錯愕,最后竟變成了難以置信的喜悅。
01
王大爺今年六十五歲,在青山鎮的福興紡織廠干了整整三十年。他從一個普通的操作工做起,現在負責廠里的設備維護。工資不算高,每月四千多塊錢,但勝在穩定,也離家近。
這天清晨,王大爺像往常一樣五點半起床。他輕手輕腳地穿好衣服,沒有驚動還在熟睡的老伴兒張婆婆。廚房里,他熟練地燒水、泡茶,吃了兩個前一天剩下的包子。窗外,天才蒙蒙亮,遠處的工廠煙囪已經開始冒出淡淡的白煙。
"又是一天。"王大爺小聲嘀咕著,拿起自己的飯盒,裝了張婆婆昨晚特意為他做的幾個菜,鎖好門,騎上他那輛騎了十多年的老鳳凰自行車,向廠里騎去。
路上,他遇到了同樣上早班的老李。老李比他小幾歲,在廠里做倉庫管理。
"老王,早啊!"老李遠遠地喊道。
"早早早,今天又是個好天氣。"王大爺笑著回應。
兩人并排騎行,一路聊著家常。老李說他兒子最近給他買了個智能手機,他還不太會用。王大爺笑著說自己的孫女小蘭放暑假回來,也非要教他用那個叫什么"微信"的東西,他學了好幾天才記住怎么發語音。
"現在的年輕人啊,整天搗鼓這些新玩意兒。"王大爺搖搖頭,但眼里滿是疼愛孫女的神情。
到了廠門口,他們和保安老趙打了招呼,推著車進了廠區。福興紡織廠不大,占地才十幾畝,主要生產一些中低檔的布料。最近幾年,因為外國的布料涌入市場,加上人工成本上升,廠里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王大爺把自行車停好,換上工作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先是例行檢查各車間的機器運行狀況,記錄下需要維修的設備,再按照優先級一一處理。這份工作他已經做了十幾年,閉著眼睛也能摸清每臺機器的脾氣。
上午十點,正當王大爺在調試一臺織布機時,車間主任小劉急匆匆地走了過來。
"王師傅,李總讓所有人十一點到會議室集合,說有重要事情宣布。"小劉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王大爺擦了擦手上的機油,點點頭:"知道了,我這就忙完。"
他心里有些不安。這幾個月,廠里的訂單明顯減少了,有時候一整天機器都開不起來。工人們私下也議論紛紛,說廠里可能撐不下去了。
十一點整,所有工人都聚集在了二樓的會議室。會議室不大,平時很少用,今天卻顯得格外擁擠。王大爺找了個角落的位置坐下,看著周圍熟悉的面孔,大家都一臉凝重。
李總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人,以前是國營紡織廠的技術員,下崗后自己開了這個小廠。平時不茍言笑,但對老員工還算照顧。今天他站在前面,面色鐵青,旁邊站著他的妻子李太太,一個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的女人,總是一副精明強干的樣子。
"大家都到齊了吧。"李總環顧四周,聲音有些沙啞,"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件難以啟齒的事情要宣布。"
會議室一片寂靜,只有幾個人緊張地咳嗽了兩聲。
"最近兩年,大家都知道,我們廠的情況不太好。訂單少了,成本高了,虧損也越來越大。去年,我們向銀行貸了款,希望能渡過難關。但現在,貸款也快到期了,廠里實在是......"李總的聲音有些哽咽。
李太太接過話頭:"總之,經過反復考慮,我們決定縮減規模,把一部分崗位裁掉。這不是我們想看到的,但為了讓廠子能繼續運轉下去,只能這樣做了。"
會議室里一片嘩然。有人大聲問到底要裁多少人,有人開始低聲抽泣。
李總舉起手,示意大家安靜:"我們會按照工齡、能力和崗位重要性來考慮。被裁的員工會得到按照勞動法規定的補償。名單已經確定,會后會貼在公告欄,相關人員明天來財務室辦理手續。"
王大爺心里一沉。他雖然工齡長,但年齡大了,加上現在的設備越來越自動化,他這樣的老維修工確實不如年輕人吃香了。
會后,工人們蜂擁到公告欄前。王大爺沒有急著去看,他慢慢收拾好工具,心想:來都來了,先把今天的活干完吧。
下午三點,他才走到公告欄前。人已經散了,只剩下一張白紙貼在那里,上面密密麻麻地列著名字。他戴上老花鏡,仔細地一個個看過去。
第二頁第三行,"王建國"三個字赫然在列。
王大爺愣在那里,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真正看到自己的名字時,還是感到一陣心酸。三十年啊,就這么結束了。他想到家里還在上學的孫女,想到自己并不富裕的退休金,一時間有些茫然。
"王師傅......"一個輕聲的呼喚打斷了他的思緒。轉頭一看,是小李,廠里的年輕技工,平時經常向他請教技術問題。
"我看到名單了......"小李欲言又止。
王大爺拍拍他的肩膀:"沒事,生活總要繼續嘛。你以后要好好干,年輕人有的是機會。"
小李紅了眼眶:"王師傅,您放心,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說。"
接下來的幾天,王大爺依舊正常上班,只是心情難免有些低落。他去財務室辦了手續,拿到了一份解除勞動合同的文件和一張支票,是他的補償金,一共三萬六千元。不多不少,正好是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
最后一天上班,王大爺比平時來得早。他想多看看這個自己付出了三十年心血的地方。車間里的每一臺機器,他都了如指掌;墻角的那個小凳子,是他午休時常坐的地方;工具箱里的每一把扳手,都磨出了他手掌的形狀。
同事們知道今天是他最后一天,紛紛過來道別。有人拍拍他的肩膀說會想念他,有人塞給他幾包煙表示心意,還有人偷偷抹眼淚。王大爺一一道謝,心里暖暖的。
下午五點,該交接的工作都交接完了,該收拾的東西也都收拾好了。王大爺看了看表,是時候離開了。他換下工作服,提著裝有個人物品的塑料袋,最后環顧了一圈熟悉的車間,然后轉身向門口走去。
就在這時,一個聲音叫住了他。
"王師傅,等一下。"
王大爺轉身一看,是李太太,老板娘。她平時很少來車間,大多時間在辦公室處理財務和訂單的事情。
"李太太,有什么事嗎?"王大爺有些疑惑。
李太太四下看了看,確認周圍沒有人,然后從身后拿出一個看起來很重的布袋子。
"王師傅,這個給你。"她把袋子遞給王大爺,聲音壓得很低,"別讓別人看到,回家再打開。"
王大爺接過袋子,感覺很沉,下意識問道:"這是什么?"
李太太神秘地笑了笑:"你回家看就知道了。這些年,你為廠里做了很多,我和老李都記在心里。只是現在廠里情況不好,不得不......"她沒有說完,擺擺手示意自己要回辦公室了。
王大爺站在那里,看著手中的袋子,心里猜測著:是錢嗎?會不會是李總夫婦額外給的補償?袋子確實挺沉的,如果是現金,數目應該不小。
雖然有些疑惑這種私下給錢的方式,但想到自己三十年的付出,以及李總夫婦平時對他的尊重,王大爺也就接受了。他小心地把袋子放進自己的背包里,確保不引人注目,然后走出了工廠大門。
推著自行車,王大爺的心情復雜極了。一方面是離開工作崗位的不舍和對未來的憂慮,另一方面又因為這個意外的袋子而好奇和期待。他騎上車,慢慢地向家騎去,腦海中開始計劃著如何使用這筆意外之財。
也許可以給孫女買個好點的電腦,她一直說學校里的電腦課跟不上。也許可以帶老伴兒去看看大海,結婚四十年了,她一直想去看海,卻一直沒有機會。也許還可以存一部分,以備不時之需......
夕陽下,王大爺騎著自行車,背著那個神秘的袋子,向家的方向緩緩前行。
02
回家的路上,夕陽將王大爺的影子拉得很長。他騎得很慢,心里想著各種事情。三十年的工作就這樣結束了,明天開始,他就是一個無所事事的老頭子了。
"建國,你回來啦!"張婆婆站在院子里,看到王大爺推著自行車進來,連忙迎上前。她今年六十三歲,身體還算硬朗,平時在家料理家務,偶爾去附近的菜市場幫人看攤賺點零花錢。
王大爺把車子停好,點點頭:"回來了。"
張婆婆看出他的心情不好,輕聲問道:"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吧?廠里的人怎么說?"
"沒怎么說,發了補償金,大家道了別,就這樣。"王大爺簡單地回答。他沒有提那個神秘的袋子,想等一會兒兩個人單獨在一起時再說。
"補償金發了多少?"張婆婆關心地問。
"三萬六,按勞動法算的,一分不少。"王大爺掏出那張支票給老伴看。
張婆婆看了看,嘆了口氣:"也不算少了。這些錢加上咱們的積蓄,日子還能過下去。你也別太難過,年紀大了,在家休息也好。"
王大爺點點頭,心想:等會兒要是袋子里真有錢,那就更不用愁了。
"快進屋吧,我燒了你愛吃的紅燒肉,還有絲瓜湯。"張婆婆拉著王大爺的手往屋里走。
"對了,小蘭下午打電話來,說她期末考試考得不錯,全班第三。"張婆婆笑著說,"那孩子說等放暑假就回來看我們。"
提到孫女,王大爺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小蘭是他兒子王強的女兒,今年上初二,在市里上學,寄宿在她姑姑家。王強在外省工作,是個工程師,平時很忙,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但每個月都按時寄錢回來貼補家用。
"那丫頭是塊讀書的料,以后肯定有出息。"王大爺自豪地說。
吃完晚飯,王大爺和張婆婆坐在客廳里看電視。電視里在播放一個綜藝節目,年輕人在臺上又唱又跳,王大爺看不太懂,只是習慣性地陪著老伴兒一起看。
"對了,老伴兒。"王大爺終于開口,"今天李太太給了我個東西。"
張婆婆疑惑地看著他:"什么東西?"
王大爺起身去拿那個布袋子。他把袋子放在茶幾上,說:"李太太讓我回家再打開看,我猜可能是額外給的補償。"
張婆婆看了看那個沉甸甸的袋子:"這么神秘?不會有什么問題吧?"
"應該不會。李總夫婦這些年對我不錯,可能是看在我工作這么多年的份上,想多給點。"王大爺解釋道。
"那快打開看看吧。"張婆婆也好奇起來。
王大爺正要打開袋子,電話鈴突然響了。張婆婆去接電話,是小區里的王大媽,說明天早上要一起去趕集,問張婆婆幾點出發。
趁著老伴兒打電話,王大爺仔細觀察著手中的袋子。這是一個普通的灰色布袋,上面繡著一個不太明顯的"福"字。袋口用繩子扎得緊緊的,王大爺試著解開,但繩結有點復雜,一時半會兒解不開。
等張婆婆打完電話回來,王大爺提議道:"要不我們明天再看吧,都這么晚了。"他心里想著:明天白天光線好,更方便清點。也許還是單獨看比較好,免得老伴兒擔心這錢來路不正。
張婆婆同意了:"也行,反正東西又跑不了。明天我一早要去趕集,你自己在家慢慢看。"
這一晚,王大爺睡得不太安穩。他夢見自己打開袋子,里面全是嶄新的百元大鈔,堆得滿滿的。他和老伴兒坐在錢堆里數啊數,怎么也數不完。忽然,錢變成了蝴蝶,撲棱棱全飛了,王大爺驚醒過來,發現自己滿頭大汗。
第二天早上,張婆婆五點多就起床了,準備去趕集。她叮囑王大爺:"中午我回來做飯,你想吃什么?"
"隨便,你看著買就行。"王大爺打著哈欠回答。
等張婆婆出門后,王大爺坐在床上,想著那個神秘的袋子。他起床洗漱完畢,吃了點剩飯,就迫不及待地把袋子拿出來,放在餐桌上。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袋子上,顯得格外神秘。王大爺深吸一口氣,再次嘗試解開繩結。這次他更有耐心,終于解開了袋口的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