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毛主席和陳毅談話時提到李韶九,詢問他到哪里去了,而陳毅直接回答“被我斃了”,那么,到底發生了什么,讓陳毅對李韶九有這么大的怨氣呢?
作為嘉禾的知名人物,李韶九無疑是做出了相當多的革命貢獻,可他卻在1930年之后走入了一條錯誤道路,最終遺憾離世,不得不說令人惋惜。
要知道,1928年李韶九受到中央指派,來到東固鄉村,發展農會會員一萬多人,極大擴展了革命隊伍,毛主席當時對他還有很高的評價,遺憾的是,1930年12月出現了變故。
國民黨為了打擊革命隊伍,推出所謂的“AB團”,為了防止該危險組織的滲透,中央對其展開肅清行動,而這個行動的總負責人就是李韶九,問題在于李韶九承接任務后壓力很大。
他對于調查沒有把握好力度,光想著擴大問題拿出一個好成績,所以牽扯了非常多的無辜將領,直接誘發了1930年12月份的富田兵變,這起事件引發中央震動,陳毅接手了此次事件。
本意上是盡快解決問題,但李韶九產生誤解,認為是陳毅過來搶功奪權,所以兩人之間關系尷尬,且矛盾越來越尖銳,而且在針對紅二十的問題上又產生分歧。
李韶九直接對陳毅進行威脅,讓他注意安全,而陳毅則是針鋒相對,不過李韶九雖然采取激進手段展開肅反活動,但無法直接處置陳毅,所以他開始針對陳毅的妻子肖菊英。
這導致肖菊英無法承受無休止的反省檢討會,最終選擇了跳井自殺,陳毅對李韶九也更加憤恨,遺憾的是,當時李韶九深受看重,手中握有權力,所以陳毅內心也是充滿顧慮。
在肅反運動最巔峰的時候,李韶九一夜逮捕120多人嚴刑拷打,可見其中的危險,所幸陳毅寫了封信詢問毛主席,得到毛主席的信任,這才免除了后患。
至于李韶九則是直到1934年才被中央蘇區逮捕,然后接受審判關押了起來,蘇區對他的判決是“頭腦發熱做了錯事”,雖然出發點是希望解決國民黨的部署,但確實造成消極影響。
甚至引發了富田兵變,陳毅被牽扯進去三年多的時間,也是日夜擔驚受怕,心中滿懷對李韶九的怨念,恨不得親手解決他,所以1944年陳毅到延安會見毛主席才說出這番話。
當時毛澤東還不知道李韶九的情況,所以問了一句,而陳毅也是心里有情緒,但要說李韶九真正的結局卻不一定是陳毅下手處決,關于這點媒體有兩種說法。
第一是陳毅處決,依據是1944年陳毅和毛主席說的話,他聲稱“李韶九被我斃了”,第二則是紅軍長征開始后李韶九被釋放,后在游擊戰爭中壯烈犧牲。
主要原因是1952年李韶九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所以陳毅當時也可能是說氣話,但無論如何,陳毅跟李韶九之間的糾葛都是充滿危險的,值得后來者引以為戒。
參考資料:
《神奇的嘉禾》第四十八期:紅一方面軍司令部秘書長李韶九丨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