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正式發布聯合聲明,兩個大國在一個多月的激烈交鋒后,局勢又回到了4月2日這天。
周末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正式有了結果,雙方剛剛發布了聯合聲明。就關稅問題,中美兩國均做出了重大讓步。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中美關稅戰中“事實性認輸”】
兩國都承諾,在5月14日之前,各自采取相應措施減少關稅。
美國的承諾是,修改4月2日,也就是特朗普口中“解放日”簽署行政令中,對中國商品加征的關稅。美國將在初始的90天內,暫停征收24%的關稅,保留10%的關稅。
同時,美國取消4月8日之后對中國加征的那些高額關稅。
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取消了對中國加征的后兩輪“賭氣式”關稅,特朗普宣布的34%所謂“對等關稅”下調到了10%。
【中美發布了聯合聲明】
中國這邊則在90天內暫停24%的關稅,也保留10%,并取消之后為反制美國而加征的其他關稅。同時,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暫?;蛉∠?月2日起,針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
總結一下,從結果來看,中美這次的談判突出一個“完全對等”,雙方都取消了91%的關稅,暫停了24%的關稅,總計115%。局面幾乎是回到了4月2日當天。
這既印證了中美在談判結束后透露的:會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也同時說明,特朗普對中國加征的許多關稅,根本就是一拍腦門。
當然,考慮到主動發起關稅戰的一方是美國,中美這一輪交鋒結果如何,大家其實也都心中有數。
至于美國為什么要留下10%的關稅,大概率是特朗普還惦記著他那10%的“基準關稅”,盡量維護自己的面子。出于對等原則,中國也留下了這10%。
【中美均在關稅問題上做出了重大讓步】
看到這樣的結果,全球可以說都是長舒了一口氣。雖然特朗普在4月2日前對中國加征的關稅以及中國對美方的反制都還在,但局勢終歸是朝著比較可控的方向在發展。
可以預見,已經中斷了有一段時間的中美貿易,或許會在未來迅速恢復。
當然,聯合聲明中的一個說法同樣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90天。
這意味著,中美兩國其實是留出了一段時間的緩沖期,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需要持續進行談判。更重要的是,雙方都要看一下,對方是否能落實談判結果。
而中美這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進展,最重要的原因,是特朗普確實頂不住了。這也讓我們回想起,他在中美談判前拋出的一個特殊說法,那就是中美關稅可能大幅下降,“事情將由貝森特決定”。
【在中美這輪的談判中,美方代表之一正是財長貝森特】
要知道,在關稅問題上,特朗普此前堪稱一意孤行,即便是幫助特朗普上臺的大功臣馬斯克,都根本勸不動他。
他在處理該問題時,也是基于“美國要向其他國家征收更多關稅”這個前提,任命相應的內閣人選。馬斯克和美國總統貿易顧問納瓦羅之間的矛盾,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的。
然而,特朗普這次卻把與中國談判的決定權交給了貝森特,授權他便宜行事,這無疑是一個與之前有出入的信號。
這很可能意味著,特朗普終于認識到,美國不可能在與中國的關稅戰中獲勝。這一判斷導致他對中國的策略發生了改變,從試圖通過極限施壓讓中國屈服,變成盡快降低對美國的損失。
因此,美方才會在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急著與中國進行談判,希望能達成所謂的“協議”。
最終的結果是,中美確實有了一份“協議”,但內容與特朗普之前想象的東西,大概率是不一致的。
【特朗普和貝森特】
事實上,特朗普會把貝森特推出來,也是在為自己考慮。畢竟他之前狠話放得太多,卻得到了一個鎩羽而歸的結果,臉面上終歸不好看。特朗普提到貝森特,也是在盡量與自己撇清關系。
整體來看,中美各退一步,對全世界都是一個好消息。單看協議本身,也算是比較積極的。不過,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協議能不能得到良好的執行?
對此,中國自然是可以信得過的,但美國、尤其是特朗普政府能不能信得過,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如果美方能執行好這些白紙黑字的條款、并在之后與中方積極溝通,中美關系是會有進展的。但如果在回去后,美方又開始無事生非。他們下一次再想見到中方,難度恐怕會高得不止一星半點。
說到底,特朗普必須牢記,本次的中美經貿高層會談,是在美方的“請求”下舉行的。中方會同意與美方接觸,是為了自身乃至各方的利益考慮,并從大局出發做的決定。
相對應的,美方也必須承擔起大國應有的責任,做對全世界有利的事情。如若不然,最終吃虧的只能是美國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