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佛經(jīng)記載,末法時期長達一萬年。在這一萬年中,正法漸漸衰微,眾生業(yè)重福薄,修行愈發(fā)艱難。
《大集經(jīng)》云:"末法之時,無智人輩,于佛法中多生誹謗。"《法華經(jīng)》亦言:"末世法欲滅時,五濁轉(zhuǎn)盛,眾生垢重,貪利深故,求名利故,增長諸惡。"
然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特別垂憐末法眾生,為末世修行人開示了殊勝法門。
近日,一位高僧在定中蒙受點化,得知了最適合末法眾生修持的功德法門,此事在佛門引起廣泛關(guān)注。
在浙江普陀山,德云法師修行四十余載,向來深居簡出。這一日清晨,他正在觀音殿前誦經(jīng),突然聽到一陣清脆的念珠聲。
"奇怪,"
法師心想,"這么早,殿里應(yīng)該沒有人才對。"
循聲望去,只見大殿深處隱約有一道白影。
法師揉了揉眼睛,定睛一看,白影已經(jīng)消失不見。但在菩薩像前的供桌上,多了一串晶瑩剔透的念珠。
法師上前拾起念珠,忽見其中一顆特別明亮。
他仔細端詳,竟在念珠中看到了一幅幅景象:蕓蕓眾生,各有煩惱。有人為生計發(fā)愁,有人為病痛所苦,有人深陷是非,有人迷失方向。
就在這時,一個祥和的聲音在法師耳邊響起:
"末法時期,眾生業(yè)重福薄,修行路上困難重重。看看這些眾生......"
法師循著指引看去,只見一個青年為賺錢起早貪黑,本想修行卻無暇分身;一位母親為照顧家庭操勞,想去寺院禮佛卻抽不出時間;一個老人想念佛修心,卻被病痛所擾,難以專注。
這些景象看得法師心中酸楚。現(xiàn)代人想修行,卻總是困難重重。究竟該如何是好?
正當法師沉思之際,后面?zhèn)鱽砟_步聲。原來是寺里的幾位居士來早課,見法師獨自站在大殿前出神,便上前詢問。
"法師,您這是怎么了?"一位老居士問道。
德云法師回過神來,將剛才的經(jīng)歷講述了一遍。眾人聽后,都感到不可思議。
"現(xiàn)在的人都說修行難,"
一位中年居士說,
"生活壓力大,哪有時間去寺廟拜佛?就算想布施行善,也是入不敷出。"
"是啊,"另一位居士接話道,"我開了家小店,每天都在為生計發(fā)愁,根本靜不下心來。"
"我年紀大了,"
一位老居士說,"想修行卻渾身是病,連拜佛都費勁。"
"不只是你們,"
這時一位年輕女子走進殿來,
"我在醫(yī)院工作,每天面對生老病死,看著病人受苦,自己的心也跟著苦。本想在工作中積點功德,可是越做越覺得迷茫。"
"我也是,"
一個穿著體面的中年人說,
"做生意總要和人打交道,有時候碰到客戶刁難,明明知道要忍耐,可就是控制不住脾氣。這樣的心性,怎么修行?"
德云法師看著眼前這群困惑的人,想起了念珠中看到的景象。在座的每個人,都代表著當今社會中的一類人。
他們都想修行,卻被現(xiàn)實困住;想積功德,卻找不到方法。
"你們說得都對,"
法師說,
"現(xiàn)代人修行確實不容易。但你們可知道,在菩薩眼中,現(xiàn)代人的處境反而更容易積累某些特殊的功德。"
"此話怎講?"
眾人不解。
"你們看,"
法師指著醫(yī)院里工作的女子,
"你每天面對病人,其實是在歷練悲心;"又指著做生意的中年人,"你在商場上與人周旋,其實是在磨練心性。"
"可是法師,"
老居士插話道,"這些不都是世俗中的事嗎?怎么能算是修行?"
正當法師要回答,突然聽到一陣清脆的鈴聲。眾人循聲望去,只見觀音像前的銅鈴無風(fēng)自動,發(fā)出陣陣清響。
"你們看!"
一個居士驚呼,"菩薩像好像在發(fā)光!"
德云法師定睛一看,果然見觀音像周身籠罩著一層柔和的光暈。他明白,這是菩薩要顯靈開示的征兆。
"法師,"
眾人激動地問,"這是不是意味著菩薩要指點我們什么?"
法師看著觀音像,雙手合十:
"正是。菩薩慈悲,特意為末法時代的眾生指出了一條修行捷徑。剛才在念珠中我看到......"
"菩薩指引了三種特別的功德,這三種功德不用出家、不用花錢、不分貧富貴賤。最關(guān)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