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長和發布聲明回應港口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
中國基金報記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繼續關注市場的消息。
李嘉誠深夜回應
5月12日深夜,李嘉誠旗下長和公告稱,原本計劃在5月22日股東周年大會上講述港口交易的情況,但鑒于近日不斷有股東及傳媒查詢,集團現作出以下回應。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特此聲明,此交易絕不可能在任何不合法或不合規的情況下進行。有關條文已于2025年3月4日的公告中說明:「交易之完成取決于一系列條件的達成,包括法律和監管部門之同意及批準、不存在違法或法律禁止的情況、獲得公司股東的必要批準以及最終文件中約定的其他適當及常規條件。」
此前5月6日,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有媒體稱,長和獲準出售巴拿馬運河港口以外的港口。請問中方有何評論?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表示,這一報道沒有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經表示,高度關注有關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規避審查,未獲批準前,不得實施集中,否則將承擔法律責任。中國政府將依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市場公平公正。企業商業行為應遵守相關法律,不能損害國家利益。
3月4日深夜,李嘉誠旗下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在港交所公告,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全球港口業務核心資產。
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涵蓋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其中涉及巴拿馬港口公司90%股權。
如此一來,該公司運營的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將被美國企業控制。
此前,國務院港澳辦網站連續轉載《大公報》關于香港長和出售港口資產的評論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援引網友觀點說:“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
3月1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于回應稱,對這件事有三點看法:第一,社會就事件有很多議論,這反映社會對事件的關切,這些關切值得重視。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企業,包括香港企業提供公平、公正的環境,我們反對在國際經貿關系中使用脅迫或者施壓的手段。第三,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法律和規則的要求。特區會依法、依規處理。
3月28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二司負責人稱,我們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
5月12日晚間,特朗普重新啟動一項頗具爭議的政策,旨在通過將政府為某些藥品支付的金額與國外較低價格掛鉤,以大幅降低藥品成本。
特朗普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包含多項舉措,以重啟這一被稱為“最惠國”政策的努力。雖然他未具體提到哪些國家,但暗示將針對其他發達國家,因為“有些國家確實需要額外的幫助,這也沒問題”。
特朗普在周一的一場發布會上表示:“基本上我們要做的是價格平等,我們將支付全球最低的價格。誰支付得最低,我們就按這個價格付。”
不過,白宮官員并未透露該行政命令將適用于哪些藥品。他們表示,此次公告的范圍將比特朗普第一任期內提出的類似政策更廣,當時僅適用于醫保B部分所涵蓋的藥物。
官員還補充稱,政府將特別關注“價格差異最大、支出最高”的藥品,其中可能包括流行的GLP-1類藥物,這類藥物常用于減肥和治療糖尿病。
目前尚不清楚該政策是否真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藥費。特朗普在周一的社交媒體發文中聲稱,藥價將“下調59%,甚至更多”!
在發布會上,特朗普更進一步表示,藥價可能下跌“59%至80%,或者我猜甚至可能達到90%”。
美國制藥公司的股價表現不一。默沙東公司股價上漲逾4%,輝瑞和安進的股價則分別上漲超過2%。
特朗普周一簽署的行政命令中,有一部分專門針對海外國家,這些國家在與制藥公司談判藥品價格方面擁有更強的議價權。
特朗普表示:“從今天開始,美國將不再補貼外國的醫療保健開支,這正是我們之前在做的事情。”并補充稱,美國“將不再容忍大型制藥企業的牟利行為和哄抬藥價”。
他還表示,“實際上是那些國家迫使大型制藥公司做一些事情,坦率地說,我不確定他們自己是否真的愿意這么做。”
官員指出,該命令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和商務部打擊那些在海外壓低藥價的“無理且歧視性的政策”。
一位官員表示:“我們將努力確保各國在與制藥公司談判時不會不公平。” 他補充說,制藥商們“經常抱怨”他們在這種談判中被置于“無法維持的境地”,因為他們通常不得不與整個國家談判藥品折扣。
與美國不同,許多外國實行全民醫保制度,政府作為唯一付款方,因而在談判或設定藥價方面擁有極大的影響力。
白宮官員稱,他們希望制藥公司“對美國行動予以回應”,在全球范圍內普遍提供藥品折扣。
特朗普的命令還指示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鼓勵藥企在“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的藥品中提供“最惠國價格”。
特朗普表示:“我們將繞過中間商,直接以最惠國價格向美國公民銷售藥品。”
周一的命令還要求司法部和聯邦貿易委員會(FTC)積極打擊美國境內“維持高藥價的反競爭行為”。
商務部也將考慮對某些出口行為進行限制,這些行為“助長和支持了國外的低價策略”。
這一政策是特朗普控制美國處方藥價格的最新舉措。據智庫蘭德公司指出,美國藥價平均是其他發達國家的2至3倍,有些國家甚至高達10倍。
該命令對制藥行業是一次打擊,而該行業已經在為特朗普即將推出的處方藥關稅做準備。藥企認為,“最惠國”政策將損害其利潤,最終影響他們進行新藥研發的能力。
白宮官員則認為,只要藥企意識到“美國不再單方面為創新買單”,并在海外提高價格來獲取額外收入,即使降價后,他們仍然能盈利。
一位官員表示:“藥企應該在與其他國家、醫療體系達成的交易中,按照他們提供的價值獲得相應的回報。”
特朗普補充道:“其他國家也應該為研發買單,這最終是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
這項政策可能通過降低處方藥成本來幫助患者,而這是許多美國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根據2022年KFF的民調,超過四分之三的美國成年人表示藥價負擔不起。
該行業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時也曾游說反對類似計劃。他曾在任期最后幾個月嘗試推動該政策,但遭到制藥行業起訴,最終被聯邦法官叫停。拜登政府隨后撤銷了該政策。
制藥行業最大的游說組織PhRMA曾估算,特朗普提出的醫療補助方案將在十年內使藥企損失多達1萬億美元。
一些健康政策專家認為,“最惠國”藥品政策可能無法真正有效降低藥價。
例如,南加州大學的專家指出,該政策“無法改變全球藥品市場的基本經濟結構”,因為全球70%的制藥利潤來自美國。
這些專家在4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面對在美國價格大幅削減與退出利潤微薄的海外市場之間的選擇,我們預計許多企業將盡早退出海外市場。”
他們表示,這將導致美國人仍需支付高藥價,藥企利潤下降,未來患者面臨的創新減少。專家總結道:“總的來說,所有人都將成為輸家。”
也有專家指出,與制藥行業的新一輪法律對抗可能會阻止該政策生效。
審核:木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