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銀行業內有句話:柜臺美女越多,業績越好。這種說法看似表面的性別歧視,實則揭示了金融行業不為人知的潛規則。許多銀行喜歡在前臺配置年輕漂亮的女性,以此吸引客戶,提升業績。但是,有些人卻將這種"商業策略"演變成了權力濫用的工具。
我叫林小雨,今年28歲,是一名普通的銀行客戶經理。三天前,我站在了長安區法院的證人席上,看著曾經風光無限的董事長兼行長吳志剛被押上被告席。他穿著監獄服,臉色灰白,那副曾讓我們敬畏的威嚴蕩然無存。
"被告吳志剛,你被控職務侵占、濫用職權、強制猥褻等多項罪名,你有什么要辯解的嗎?"法官嚴肅地問道。
吳志剛抬起頭,目光在法庭上掃視一圈,最后停在了我身上。那一刻,我感到一陣寒意襲來。他的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笑容:"我只是按照市場規則辦事,選美女做業務,有錯嗎?"
法庭上一片嘩然。這簡單的一句話背后,隱藏著他對銀行32位女員工長達五年的精心"豢養"計劃。
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這32位女員工中,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曾經都是心甘情愿地追隨他,甚至為他赴湯蹈火。
"證人林小雨,請詳細描述你所知道的關于被告吳志剛的'青蘋果計劃'。"法官的聲音將我拉回現實。
我深吸一口氣,回想起四年前剛入職興宏銀行時的情景。那時的吳志剛在我眼中,是成功與魅力的化身,而我,只是他精心挑選的32顆"青蘋果"之一。
"一切要從四年前說起,"我開口道,"那時候吳行長剛接手經營不善的興宏銀行,他推出了所謂的'青蘋果計劃'..."
2021年春天,剛畢業的我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了興宏銀行。這家地方性中小銀行當時剛被吳志剛接手,業績一般,知名度不高。
面試那天,我穿著樸素的職業套裝,化了淡妝,做好了回答專業問題的準備。但讓我意外的是,整個面試過程中,吳志剛幾乎沒問任何專業問題,而是聊了很多生活習慣、家庭背景等私人問題。
"你皮膚很好,平時怎么保養的?"這是他問的第一個問題。
結束時,他親自送我出門,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很欣賞你這樣的女孩,有教養,有氣質,我相信你會成為興宏銀行的一顆閃亮明珠。"
入職后我才發現,同期招聘的幾十名員工中,女性占了絕大多數,而且清一色都是膚白貌美、身材高挑的年輕女孩。男員工寥寥無幾,大多安排在后臺或IT部門。
"這是我們行長的'青蘋果計劃',"人力資源部的王經理對我們新人解釋,"吳行長認為年輕漂亮的女孩更容易贏得客戶好感,提升業績。"
起初,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畢竟在銀行業,前臺確實偏愛年輕女性,這似乎是行業潛規則。而且吳志剛確實有過人之處——他接手興宏銀行不到半年,各項業績就有了顯著提升。
吳志剛對我們這些"青蘋果"格外關照。他親自帶隊培訓,手把手教我們如何攬客、如何營銷金融產品。工作上的事,他從不避諱深夜給我們打電話或發信息。
"小雨,今天那個王總談得怎么樣了?需要我出面幫忙嗎?"
"下周的業績評比,你一定要拿第一,我對你寄予厚望。"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他的指導和認可。每當完成一筆大單,受到他的贊賞,我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兩個月后,吳志剛開始實施"一對一輔導計劃"。每周選一名表現突出的"青蘋果"共進晚餐,分享經驗。很快,我也獲得了這個"殊榮"。
那天晚上,他帶我去了城里最高檔的法式餐廳。燭光下,他不再是嚴肅的銀行行長,而是一個風趣幽默的長者。他談論藝術、文學,展示出與銀行業務完全不同的一面。
"小雨,你知道我為什么特別欣賞你嗎?"他輕抿紅酒,目光灼灼地看著我。
我微笑搖頭。
"因為你不僅美麗,還有內涵。美麗易逝,而內涵卻能歷久彌新。"他停頓了一下,"我想邀請你加入'核心青蘋果小組',這是由銀行最優秀的幾位女性組成的團隊,直接向我匯報,負責最重要的客戶和項目。"
我受寵若驚,連連道謝。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終于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認可。
晚餐后,他開車送我回家。路上,他突然問道:"小雨,你相信我能把興宏銀行打造成全市最好的銀行嗎?"
"相信,"我毫不猶豫地回答,"在您的領導下,一定能實現。"
他滿意地笑了:"那么,你愿意全力支持我,追隨我嗎?不管遇到什么困難?"
"當然。"我答道,那時的我,對即將步入的深淵一無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