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市場人潮洶涌,林小梅一松手,四歲的浩浩就消失了。
“媽媽!”她似乎聽見孩子的哭喊,卻怎么也找不到方向。
林小梅瘋了似地到處尋找,張貼尋人啟事。
最終,都以失望告終。
后來,她用拼命工作來掩飾心中的傷痛。
直到20年后一次公司年會,林小梅上臺領獎時,新來的總裁說了一句話直接讓她當場崩潰。
01
雪花在玻璃窗外飄蕩,像極了二十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天。
林小梅坐在公司茶水間,手里的咖啡已經涼了。
她望著窗外紛紛揚揚的雪花,思緒飄向了很遠的地方。
時間回到了1999年,林小梅才二十五歲,是個單親媽媽,和四歲的兒子林浩相依為命。
他們住在城市邊緣的一間小出租屋里,空間不大,但足夠溫馨。
每天早晨,林小梅都會早早起床,準備好林浩的早餐,然后送他去附近的幼兒園,自己再趕去服裝廠上班。
“媽媽,我今天畫了一幅畫,老師說畫得真好!”小林浩常常這樣興奮地向媽媽展示他的作品。
“真棒,我們浩浩最厲害了!”林小梅總是這樣回應,臉上滿是驕傲。
雖然生活拮據,但林小梅從不在兒子面前流露出疲憊。
她總是笑著,給兒子講故事,陪他玩游戲。
那年春節前,林小梅帶著林浩去火車站附近的大市場采購年貨。
市場里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浩浩,抓緊媽媽的手,別走丟了。”林小梅不停地叮囑。
“知道啦,媽媽!”林浩乖巧地點點頭,小手緊緊抓住媽媽的衣角。
市場里的商品琳瑯滿目,林小梅一邊走一邊挑選著價格合適的年貨。
“阿姨,這個年畫多少錢?”林小梅停在一個攤位前詢問。
攤主熱情地介紹著年畫的特色,林小梅認真地聽著,一時松開了兒子的手去翻看其他花樣。
僅僅是那一刻的分神,命運的齒輪就悄然轉動了。
當林小梅挑好年畫,轉身想給兒子看時,身邊已經空無一人。
“浩浩?”她環顧四周,沒有看見熟悉的小身影。
“浩浩!”她的聲音開始顫抖。
人群熙熙攘攘,沒有人注意到這個突然慌亂起來的女人。
林小梅撥開人群,在附近的每個角落尋找,呼喊著兒子的名字。
她的聲音越來越大,步伐越來越急促。
“有沒有人看見一個四歲的小男孩?穿著藍色的小棉襖,抱著一個小熊玩偶!”
她攔住路人詢問,得到的只有搖頭和同情的目光。
恐慌像潮水一樣淹沒了她。
林小梅跑到市場管理處報警,又回到原地繼續尋找,來回奔波,聲嘶力竭。
警察很快到達現場,組織了搜尋,市場也廣播尋人信息,但一整天過去了,小林浩仍然下落不明。
夜幕降臨,市場漸漸空了,林小梅癱坐在原地,雙眼血紅。
“我的孩子,我的浩浩...”她喃喃自語,淚水早已流干。
接下來的日子如同噩夢。
林小梅在整個城市張貼尋人啟事,走遍了每個可能的地方。
她去福利院,去醫院,去每一個有孩子出現的地方。
她的生活完全崩潰了。
無法工作,無法進食,無法睡覺。
每一分鐘都在自責和痛苦中度過。
“都是我的錯,都是我的錯...”這句話成了她的夢魘。
鄰居們看不下去了,勸她:“小梅,你得振作起來啊。”
“孩子可能會被好心人收養,至少他還活著,你得好好活著才能找到他啊。”
這些話像一盆冷水,澆醒了沉浸在痛苦中的林小梅。
是的,她必須活下去,必須變得更強,才能有機會找回自己的孩子。
02
三個月后,林小梅收拾好破碎的心,開始重新找工作。
她從一家公司的基層文員做起,每天準時上下班,認真完成每一項任務。
她的桌上放著林浩的照片,那是她堅持下去的唯一動力。
“小梅,這份合同你幫我校對一下。”主管把一摞文件放在她桌上。
“好的,我馬上做。”林小梅立刻投入工作。
她的認真和專注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賞識。
一年后,她被提升為部門助理。
工作之余,林小梅從未放棄尋找兒子。
她定期更新尋人啟事,參加各種尋親節目,在每一個可能的平臺發布信息。
“今天我們請到的是一位尋找失散兒子的母親,林小梅女士。林女士,能請您講一下當年的情況嗎?”電視節目主持人溫和地問道。
鏡頭前的林小梅強忍淚水,清晰地描述了當年的場景和兒子的特征。
“如果有人看到這個節目,認識我的兒子林浩,請聯系我。不管他現在在哪里,過得好不好,我只想知道他安全。”她的聲音堅定。
節目播出后,有不少熱心人提供線索,林小梅逐一核實,卻都是無功而返。
五年過去了,林小梅憑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已經成為一家知名企業的部門經理。
她的生活表面上看起來已經恢復正常,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也有了一些朋友。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內心的傷口從未愈合。
每到林浩的生日,她都會買一個小蛋糕,點上蠟燭,獨自慶祝。
“浩浩,今年你九歲了,不知道你在哪里過生日,媽媽很想你...”她對著蛋糕輕聲說,淚水滴落在蠟燭上。
在林浩十周歲生日那天,林小梅破天荒地請了假。
她一個人走在街上,看著來往的孩子們,心里不停地想象:浩浩現在會是什么樣子?是像那個戴眼鏡的瘦小男孩,還是像那個活潑好動的小胖子?
她走進一家童裝店,在男童區徘徊良久,最終選了一件藍色的毛衣。
這是林浩小時候最喜歡的顏色。
“送給您兒子的嗎?”售貨員熱情地問道。
林小梅勉強笑了笑:“是的。”
她把毛衣帶回家,小心翼翼地放在床頭的箱子里。
那個箱子里已經有了九件不同大小的衣服,都是她這些年在林浩生日時買的。
這成了她的習慣。
每年林浩的生日,她都會買一件符合他年齡的衣服,幻想著有一天能親手把這些禮物送給他。
工作上,林小梅越來越出色。
她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最后一個離開。
同事們私下討論她的工作狂性格,只有她知道,工作是麻痹自己的最好方式。
“林經理,周末有個部門聚餐,你一定要來啊。”年輕的同事邀請她。
“我有事,可能去不了。”林小梅禮貌地拒絕。她很少參加公司的社交活動,更喜歡獨處的時光。
03
日子一天天過去,轉眼間,失去林浩已經十五年了。
這一年,林小梅收到了一個意外的電話。
“喂,請問是林小梅女士嗎?我們是省電視臺《尋親》欄目組的。”電話那頭的聲音充滿活力。
“是我。”林小梅的心微微跳動了一下。
“有位觀眾看到了五年前您參加的節目重播,說他的鄰居家有個孩子,情況很像您描述的。我們想請您再來一次節目,詳細說明情況。”
林小梅緊握電話,呼吸變得急促:“真的嗎?在哪里?”
“在南方一個小城市。具體情況我們還在核實,如果可以,希望您能來錄制一期節目。”
林小梅立刻答應了。
雖然這些年她已經歷過太多次失望,但每一個線索,她都不愿放過。
節目錄制那天,林小梅精心打扮了一番,穿上了她最得體的套裝。
“各位觀眾,今天我們要繼續一個尋親故事。十五年前,林小梅女士在火車站附近的市場丟失了四歲的兒子林浩。十五年來,她從未放棄尋找...”主持人娓娓道來。
林小梅再次講述了當年的經過,聲音依然哽咽。
節目組放出了林浩小時候的照片,以及電腦合成的成長預測圖。
“如果有觀眾認識這個孩子,請聯系我們的熱線電話...”
節目播出后,熱線電話一度被打爆。
林小梅心懷期待地等待著好消息,但最終,這些線索都被一一排除。
那個南方小城市的孩子,經DNA檢測,與林小梅沒有親緣關系。
又一次的失望,讓林小梅陷入了短暫的低谷。
她請了一周假,把自己關在家里,不吃不喝,幾乎要回到失去林浩初期的絕望狀態。
直到一個陌生的來電把她拉回現實。
“請問是林小梅女士嗎?我是心理咨詢師李醫生,電視臺的朋友告訴我您的情況,我想或許我能幫到您。”
李醫生的聲音溫和而專業,讓林小梅不知不覺放下了戒備。
“我知道您這些年很痛苦,但您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不放棄希望是對的,但您也需要學會與這種可能性共處:或許短期內找不到您的孩子。”
林小梅沉默了很久,最終說道:“李醫生,你不明白。如果我放棄尋找,就等于再次拋棄他。”
“不是放棄尋找,而是學會在尋找的同時,也過好自己的生活。您越強大,對孩子越有幫助。”
這次談話后,林小梅開始每周定期與李醫生見面。
慢慢地,她學會了接受自己的痛苦,也學會了在痛苦中找到前進的力量。
“小梅,你有沒有想過,拓展一下自己的社交圈?”李醫生在一次咨詢中建議道。
“我不擅長交際。”林小梅搖搖頭。
“不需要太多,哪怕一兩個能傾訴的朋友也好。人不能總是獨自承擔一切。”
在李醫生的鼓勵下,林小梅嘗試著參加了公司的一些活動,也開始在周末去社區的志愿服務中心幫忙。
“林經理,沒想到你還會做手工!”同事們看著她靈巧地折紙,驚訝地說。
林小梅微微一笑:“以前經常陪孩子做這些。”她已經能夠自然地提起有關林浩的事情,雖然心里依然疼痛,但不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
十八年過去了,林小梅已經四十三歲,成為公司的高級經理。
她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畫,那是林浩四歲時畫的,被她裱起來保存至今。
04
這一年,公司迎來了一個重大轉變。
原本的老板決定退休,公司被一家大集團收購。
關于新總裁的傳聞在辦公室里流傳開來。
“聽說新總裁很年輕,才三十出頭。”
“我聽說他很嚴厲,上一家公司有不少人被他裁掉了。”
“據說他特別神秘,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
林小梅對這些傳言不太關心。
在她眼里,工作就是工作,無論老板是誰,她都會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情。
“林經理,新總裁要求各部門準備詳細的工作報表,下周一交。”助理急匆匆地走進她的辦公室。
“好的,我立刻著手準備。”林小梅點點頭,投入工作。
周末,林小梅在辦公室加班,準備報表。
突然,辦公室的門被推開了,一個陌生的年輕男子走了進來。
“您好,我看到燈亮著,沒想到周末還有人加班。”男子西裝筆挺,舉止優雅。
林小梅站起來:“您是?”
“哦,忘了自我介紹。我是陳明遠,新任總裁。”他伸出手,“您是林小梅經理吧?人事部對您評價很高。”
林小梅與他握手,不知為何,心里涌起一種奇怪的熟悉感。
這種感覺讓她有些不安,但她很快將其拋諸腦后,禮貌地回應:“謝謝陳總的認可,我只是盡我所能。”
“我看了您的履歷,在公司工作了十八年,很少見到這樣的忠誠度。”陳明遠微笑著說。
“我喜歡這里的工作環境。”林小梅簡短地回答。
陳明遠環顧辦公室,目光停在了那幅掛畫上:“這幅畫很有趣,是您孩子畫的嗎?”
林小梅的心猛地一顫:“是的,我兒子小時候畫的。”
“他現在一定是個很有藝術天賦的年輕人了。”陳明遠隨口評價道。
林小梅強忍住即將涌出的淚水,只是微微點頭,沒有解釋。
“不打擾您工作了,期待您的報表。”陳明遠禮貌地告辭。
林小梅目送他離開,心里涌起一陣莫名的情緒。
陳明遠的眼睛,那個眉梢微微上揚的弧度,讓她想起了什么,又似乎什么都想不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里,林小梅與新總裁有了更多工作上的接觸。
陳明遠對她的工作能力十分欣賞,經常指名要她負責重要項目。
一次重要客戶會議上,林小梅發現陳明遠左手腕上有一個小小的胎記。
那個形狀和位置,與林浩的一模一樣。
這個發現讓她心神不寧,整個會議都心不在焉。
“林經理,你今天狀態不太對啊?”會后,同事關心地問道。
林小梅搖搖頭:“可能有點累了。”
她開始暗中觀察陳明遠,發現越來越多的巧合。
他喜歡吃的食物,說話的某些小習慣,甚至走路的姿勢,都莫名地熟悉。
“我一定是想兒子想瘋了,才會胡思亂想。”林小梅對自己說。
但她無法控制自己的好奇心,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陳明遠的信息。
公開資料顯示,陳明遠二十四歲,畢業于名牌大學,曾在國外留學,回國后創業成功,后加入現在的集團。
他的出生日期,正好是林浩失蹤后的第二年。
“如果是他,那失蹤后被人收養,改了名字和生日也是有可能的...”林小梅思考著各種可能性,但又覺得這樣的巧合太過離奇。
公司即將迎來二十周年慶典,作為資深員工,林小梅被安排負責部分策劃工作。
這意味著她要與陳明遠有更多的直接溝通。
05
一天,她去總裁辦公室匯報年會籌備情況。
陳明遠的辦公室寬敞明亮,布置得簡潔大方。
當林小梅走進去時,一個物品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角落的書架上,放著一個褪色的小熊玩偶。
那個玩偶,與林浩當年抱著的那個幾乎一模一樣。
林小梅的手開始顫抖,呼吸變得急促。
“林經理,你看起來不太舒服?”陳明遠關切地問道。
“陳總,那個小熊玩偶...”林小梅控制不住地問道。
陳明遠順著她的目光看去:“哦,那個啊。它陪伴我很多年了,是我最珍貴的物品之一。”
“能問一下,它是怎么來的嗎?”林小梅盡量使自己的聲音平穩。
陳明遠沉思片刻:“我很小的時候就有的,可能是爸媽送我的禮物吧。”
林小梅強忍著內心的震動,繼續匯報工作。
離開辦公室后,她立刻去洗手間冷靜自己。
看著鏡子中蒼白的臉,她不知道是該期待還是該害怕。
如果陳明遠真的是林浩,這將是二十年來最大的奇跡。
但如果只是巧合,她又將面臨一次巨大的失望。
年會前夕,林小梅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她偷偷從公司取走了陳明遠用過的水杯,送去做DNA檢測。
她知道這樣做可能會失去工作,甚至面臨法律問題,但她無法忍受內心的煎熬。
檢測需要一周時間出結果。
這一周,林小梅度日如年,工作中頻頻出錯,晚上幾乎無法入睡。
年會當天早上,她接到了檢測中心的電話。
“林女士,您送檢的樣本與您的DNA比對結果已經出來了。”
林小梅的心跳幾乎停止:“結果是?”
“很抱歉,由于樣本質量問題,檢測失敗,無法得出有效結論。如果需要,您可以重新提供樣本。”
林小梅失望地掛斷電話。
她站在鏡子前,整理自己的著裝,準備參加晚上的年會。
無論如何,工作還是要繼續。
06
年會現場燈光璀璨,氣氛熱烈。
林小梅坐在自己部門的位置上,心不在焉地聽著主持人的開場白。
“接下來,請我們的總裁陳明遠先生上臺致辭!”主持人熱情地宣布。
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陳明遠西裝筆挺地走上舞臺。
他從容不迫地發表講話,回顧公司的歷史,展望未來的發展。
林小梅盯著臺上的年輕人,內心翻騰著復雜的情緒。
就在這時,陳明遠的目光與她相遇,他似乎停頓了一瞬,然后微微一笑,繼續他的演講。
晚會進行到頒獎環節,陳明遠親自為優秀員工頒獎。
“下面請年度優秀員工林小梅女士上臺領獎。”主持人宣布道。
林小梅深吸一口氣,走上舞臺。
燈光有些刺眼,她微微瞇起眼睛,向陳明遠走去。
就在她接過獎杯,準備道謝的那一刻,陳明遠突然開口說了一句話。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擊中了林小梅的心臟。她的雙手瞬間失去了力量,獎杯從手中滑落,發出清脆的響聲。淚水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順著臉頰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