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是多少人心中難以言說的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被視為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子女理應贍養父母,照顧老人。然而現實中,家庭關系遠比這句簡單的道德準則復雜得多。有些父母一生關愛子女,傾其所有;而有些,卻在子女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了冷漠或拒絕。親情,本應是人世間最溫暖的港灣,卻也可能成為最深的傷痛來源。
"林芳,你得回來照顧媽,她現在不能自理了,需要人24小時照顧。"電話那頭,大哥的聲音疲憊中帶著不容拒絕的命令口吻。
我握著手機,嘴角勾起一絲苦笑。五年了,自從那天被潑了一盆涼水后,我沒接過家里一個電話,沒回過一次老家,甚至連春節都是一個人在城市里獨自度過。而現在,因為母親生病需要照顧,他們終于想起了還有我這個女兒、這個妹妹的存在。
"不好意思,我沒空。"我的語氣冷淡得連自己都感到陌生。
"你這是什么態度?媽養你這么大,現在她有困難了,你就這樣不管不顧?"大哥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責備和憤怒。
我深吸一口氣,壓抑著胸中翻涌的情緒:"大哥,我不記得五年前我離婚回家,帶著一身傷和滿心絕望的時候,媽是怎么'照顧'我的?哦,對了,是當著全村人的面,潑了我一盆冷水,說我給林家丟臉,讓我滾出去是吧?"
電話那頭沉默了幾秒,大哥的語氣軟了下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媽當時也是一時氣話。你不能因為這個就不管媽的死活啊。"
"過去的事?"我冷笑一聲,"對你們來說是過去了,對我來說卻是永遠的傷痕。大哥,你好好想想,這五年里,媽有沒有主動打過一個電話問我過得好不好?你有沒有在我孤獨無助的時候出現過?現在媽需要人照顧了,你們就想起我來了?"
"她是你媽啊!"大哥幾乎是吼了出來,"不管怎么樣,她給了你生命,把你養大。你現在過得好了,有穩定工作了,難道連這點孝心都沒有嗎?"
我握緊手機,指節因為用力而發白。是啊,她是我的母親,生我養我的人。但同樣,當我人生跌入谷底,最需要依靠的時候,也正是她和大哥無情地將我推開,讓我體會到什么叫"家破人亡"的絕望。
"大哥,不是我不孝順,而是那盆水,已經潑出去了,覆水難收。你們當初推開我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會有今天?"我的聲音平靜得可怕。
"你..."大哥似乎被我的態度激怒了,"你這是報復?林芳,你不要忘了,你姓林,你永遠是林家的人!"
"不,大哥,我早就不是林家的人了。"我苦笑著說,"那天媽潑我冷水的時候,就已經把我和這個家的聯系切斷了。現在,就當林家從來沒有我這個女兒吧。"
說完,我掛斷了電話,整個人像被抽干了力氣一樣癱坐在沙發上。窗外的陽光依然明媚,但我的心卻如墜冰窟。我知道,這通電話過后,我和原生家庭之間那道早已存在的裂痕將變得更加不可彌合。
電話很快又響了起來,這次是大嫂。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起來。
"小芳,是我。"大嫂的聲音比大哥溫和多了,"我知道你心里有怨氣,但媽真的很不好了。醫生說她可能撐不過這個冬天...她一直在念叨你,說想見你最后一面,說有話要對你說..."
我的心猛地一顫。母親想見我最后一面?她有什么話要對我說?是道歉,還是臨終前的訓斥?又或者,只是大嫂編造出來的謊言,為了讓我回去照顧母親?
"大嫂,我..."我的聲音不自覺地哽咽了一下。
"小芳,我知道你受了很多委屈。"大嫂輕聲說,"當年你回來的時候,我也想幫你說話,但你知道,在咱們家,女人的話不值錢。現在...現在媽真的不行了,你就當是為了我,回來看她一眼好嗎?"
聽著大嫂懇切的話語,我內心的堅冰似乎有了一絲裂痕。五年前那個雨天的畫面卻又浮現在眼前:我渾身濕透,站在村口,母親手里的鋁盆還滴著水,她那張刻滿皺紋的臉上滿是厭惡和嫌棄,大哥站在一旁,眼神冷漠,嘴角帶著譏諷的笑意...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家已不是家"。
"大嫂,對不起,我需要考慮一下。"我最終還是沒能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
掛了電話,我走到窗前,望著遠處模糊的城市輪廓。五年前的那場噩夢,真的可以一筆勾銷嗎?母親臨終前的話,真的能彌補她曾給我造成的傷害嗎?如果回去,我是否能夠真正放下過去的恩怨,還是會重新陷入那個令我窒息的家庭漩渦中?
這些問題在我腦海中盤旋,沒有答案。唯一確定的是,不管我做出什么決定,都將永遠改變我與原生家庭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