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年輕人就是沒規矩,占著愛心座位裝什么可憐!"劉淑芬六十多歲的嗓門在擁擠的公交車里格外刺耳。她對著那個低頭不語的年輕女子,臉上閃過一絲不屑。
"大媽,我真的不舒服..."女孩的聲音輕若蚊蠅,蒼白的臉上泛起不自然的紅暈。
"裝!繼續裝!現在的年輕人啊..."劉淑芬怒氣上涌,右手猛地抬起,"啪"的一聲脆響,那一巴掌重重地落在女孩臉上。
整個車廂頓時鴉雀無聲,女孩愣了幾秒,眼中含著淚水,身體突然一軟,暈倒在座位上。有人驚呼,有人拿出手機拍攝,幾個乘客連忙上前查看女孩情況。
"她好像真的病得很重......" "太過分了,怎么能打人呢?" "快看,她手上還有醫院的手環!"
劉淑芬這才如夢初醒,看著女孩蒼白的面容和手腕上的化療病人手環,一陣天旋地轉。她顫抖著后退一步,撞在扶手上,眼中寫滿了驚慌與后悔。
當天晚上,#六旬老太毆打癌癥患者#登上熱搜榜首,數千萬網友憤怒聲討這位"惡毒大媽"。
沒人知道是什么讓這位退休教師一時失控,更沒人能預料到,這短短幾秒鐘的沖動,這小小的一巴掌,將如何徹底改變兩個家庭的命運軌跡,把她平靜的退休生活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01
清晨六點,鬧鐘準時響起。劉淑芬睜開眼睛,動作利索地從床上起來。六十二歲的她,保持著退休前的生活習慣,雷打不動。二十多年的教師生涯,讓她對時間和規則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
"又是新的一天。"劉淑芬對著鏡子整理自己花白的短發,臉上的皺紋清晰可見,但精神矍鑠。她小心翼翼地涂抹著唯一的一支口紅,這是她每天必做的事情——保持體面。
廚房里,劉淑芬熟練地煎著雞蛋。單人份的早餐,已經做了五年。自從老伴王明志因心臟病離世后,這個兩居室的房子就只剩她一個人。兒子在深圳定居,女兒在加拿大,一年到頭也見不上幾次面。
"這個月的退休金今天到賬,得去銀行看看。"劉淑芬自言自語,同時在小本子上記下今天的計劃。她的退休金不高,但足夠維持基本生活,偶爾還能給遠方的孫子孫女寄點零花錢。
劉淑芬住在老城區,附近的鄰居大多相識多年。出門時,她習慣性地鎖好三道鎖,然后在單元門口和晨練歸來的老姐妹打招呼。
"淑芬,今天這么早出門啊?"李大姐問道。
"是啊,去銀行看看退休金到了沒有,順便去超市買點東西。"劉淑芬回答,臉上掛著笑容,但眼神中透露著一絲距離感。她一向不喜歡與人分享太多個人事務,即使是熟人。
從小區到銀行有兩站路程,劉淑芬選擇乘坐公交車。盡管膝蓋有些不適,但她不愿意花錢打車,也不想麻煩別人。"節約"是她一生的信條,哪怕現在只為自己一個人生活。
公交站臺上,劉淑芬看了看手表,還有五分鐘車就來了。她喜歡掐著點到,既不浪費時間等,也不會錯過車。這種對時間的精準把控,是她教書育人幾十年養成的習慣。
站臺上人不多,幾個上班族低頭玩著手機,兩個學生說笑著。劉淑芬站得筆直,目光不時掃向馬路,尋找即將到來的公交車。
她心里盤算著今天的行程:先去銀行查詢退休金,然后去超市采購本周的食材,如果時間允許,再去附近的公園走一走。
這原本應該是她退休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天。但命運往往藏在細節里,一個小小的決定,一次不經意的沖動,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余生。
公交車準時到站,劉淑芬跟著人流上了車。車上人不多,但前排的愛心座位區卻幾乎坐滿了人。
她的目光落在一個年輕女子身上——那女子約莫二十五六歲,穿著簡單的白色T恤和牛仔褲,低著頭似乎在看手機。
劉淑芬皺了皺眉。在她的觀念里,年輕人就不該坐愛心座位,這是對老年人的不尊重。尤其是這個女孩看起來健健康康的,有什么理由占用這個位置?
"現在的年輕人啊..."劉淑芬小聲嘀咕,本想找個其他座位坐下,但發現后排也基本坐滿了。她站在過道上,一手扶著扶手,時不時看向那個年輕女子,心中的不滿逐漸累積。
車在下一站停下,上來幾位老人。劉淑芬觀察著那個年輕女子的反應,期待她會主動讓座。但女子只是抬頭看了一眼,又低下頭去,似乎沒有讓座的意思。
"真沒教養。"劉淑芬的不滿更甚,她注意到其他乘客也投來不贊同的目光。但大家都保持著沉默,沒人愿意當出頭鳥。
公交車繼續行駛,顛簸中劉淑芬的膝蓋隱隱作痛。她回想起自己當老師時,總是教育學生要尊老愛幼,見到老人要主動讓座。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已經忘記了這些最基本的禮儀。
就在這時,車子一個急剎車,劉淑芬沒站穩,差點摔倒。她下意識地抓住了前面的扶手,正好與那個年輕女子面對面。
"你沒事吧?"年輕女子抬頭問道,聲音很輕。
劉淑芬這才看清女子的臉——蒼白無血色,眼睛下有明顯的黑眼圈,看起來確實有些憔悴。但在劉淑芬看來,這可能只是熬夜玩手機導致的,并不能成為占用愛心座位的理由。積累已久的不滿,加上膝蓋的疼痛,讓劉淑芬的情緒終于爆發。
"你這么年輕,為什么要坐愛心座位?沒看到有老人上車嗎?"劉淑芬的聲音不大不小,剛好能讓周圍的乘客都聽到。
年輕女子似乎有些驚訝,然后低聲說:"對不起,我不太舒服..."
"年輕人哪有那么多不舒服的?現在的年輕人啊,動不動就說累,說不舒服。我們那個年代,生病了都堅持工作,沒見過這么嬌氣的。"劉淑芬的聲音提高了幾分貝。
車廂內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沖突上。年輕女子的臉色更加蒼白,她似乎想解釋什么,但最終只是低下了頭。
劉淑芬感到一種莫名的勝利感。她繼續說道:"我看你就是不懂規矩,愛心座位是給需要的人坐的,你看你年輕力壯的,憑什么占著不讓?"
"大媽,我真的不太舒服..."年輕女子再次嘗試解釋,聲音幾乎微不可聞。
"裝什么可憐!"劉淑芬的怒氣上涌,她忘記了自己一向注重的教養和體面,"我看你就是沒家教,連最基本的禮貌都不懂!"
周圍的乘客開始竊竊私語,有人掏出手機似乎在錄像,有人露出不滿的表情,但依然沒有人出面調解。
年輕女子終于抬起頭,眼中含著淚水:"您不了解我的情況..."
"什么情況?身體不舒服就去醫院,別在這里裝可憐博同情!"劉淑芬的聲音更大了,引來更多人的注意。
就在這時,公交車再次剎車,劉淑芬一個趔趄,下意識地伸手扶住座位。年輕女子可能以為她要動手,本能地舉起手臂防御,卻不小心碰到了劉淑芬的手臂。
這輕微的接觸在劉淑芬看來卻是一種挑釁。六十多年的人生經歷中,從未有年輕人敢對她如此不敬,一股無名火涌上心頭,不等大腦反應,她的手已經抬起——
"啪!"
清脆的一聲,劉淑芬一巴掌打在了年輕女子的臉上。
車廂內瞬間鴉雀無聲。年輕女子捂著臉,震驚地看著劉淑芬,眼淚奪眶而出。劉淑芬自己也愣住了,她沒想到自己會做出這樣的舉動。
"你...你怎么能打人?"年輕女子顫抖著聲音問道。
劉淑芬這才意識到自己做了什么,但倔強的性格讓她無法立即道歉。
"誰讓你這么沒禮貌?年輕人就該尊重老人!"她強硬地說,但聲音里已經帶著一絲動搖。
這時,一位中年男乘客站了出來:"大媽,您這樣不對吧?再怎么說也不能動手啊。"
"就是,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打人?"另一位乘客附和道。
劉淑芬環顧四周,發現所有人都用責備的眼神看著她。更糟糕的是,至少有三四部手機對著她,明顯在錄像。她感到一陣慌亂,但仍然強撐著說:"我教訓教訓沒禮貌的年輕人怎么了?"
就在這時,年輕女子突然面色慘白,身體搖晃了一下,似乎要暈倒。
周圍的乘客連忙扶住她,有人大聲喊道:"停車!有人不舒服!"
公交車緊急靠邊停下,有人幫忙把年輕女子扶下車,還有人撥打了急救電話。劉淑芬站在原地,突然感到一陣心慌。她隱約覺得事情可能沒那么簡單,但倔強的個性讓她無法當眾認錯。
"我下一站到了。"劉淑芬硬著頭皮說著,在眾人鄙視的目光中匆匆下了車,甚至忘記了自己原本要去銀行的計劃。
她沒有意識到,這一巴掌不僅打在了那個年輕女子的臉上,也打碎了她平靜的退休生活,永遠地改變了兩個家庭的命運軌跡。
02
劉淑芬回到家時,雙手仍在微微發抖。她機械地放下包,坐在沙發上,腦海中不斷回放公交車上的那一幕。那個年輕女子驚恐的眼神,周圍人責備的目光,還有那些對準她的手機鏡頭...
"應該沒什么大不了的,教訓一下沒禮貌的年輕人而已。"劉淑芬自我安慰道,但心里隱約感到不安。她拿出手機,想給兒子打個電話,又放下了。兒子一向忙碌,未必有時間聽她說這些瑣事,而且自從上次因為孫子的教育問題爭執后,兩人的關系就有些緊張。
電視里正播放著午間新聞,劉淑芬隨手調大了音量,希望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她剛泡好一杯茶,門鈴突然響了起來。
"誰啊?"劉淑芬警惕地問道,她很少有訪客。
"淑芬啊,我是李大姐,有事跟你說說。"門外傳來熟悉的聲音。
劉淑芬打開門,看到的不只是李大姐,還有幾位小區里的老熟人,都是平時一起跳廣場舞的姐妹。她們的表情異常嚴肅。
"出什么事了嗎?"劉淑芬問道,心里有種不祥的預感。
"淑芬,你今天上午是不是在公交車上跟人起沖突了?"李大姐直截了當地問。
劉淑芬心里一驚:"你們怎么知道的?"
"現在整個短視頻網絡都知道了!"另一位老人遞過來一部手機,屏幕上正播放著一段視頻——正是她在公交車上指責年輕女子,最后甚至動手打人的全過程。
"這...這怎么可能?"劉淑芬震驚地看著視頻下方的閱讀量和評論數——短短幾個小時,已經有上百萬的點擊量,評論區清一色的批評聲。
"你闖大禍了,淑芬。"李大姐嚴肅地說,"而且那個被你打的女孩,是個癌癥患者!"
劉淑芬只覺得一陣頭暈目眩,差點站立不穩。"什么...什么意思?"
"視頻發出后,有人認出了那個女孩,她叫林小雨,是幼兒園老師,去年被診斷出晚期腫瘤。她當時剛做完化療,身體虛弱才坐在愛心座位上的。"
劉淑芬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她跌坐在沙發上,臉色蒼白。"不可能...她看起來那么年輕,怎么會..."
"現在網上都在找你,說你是什么'惡毒老太',還有人扒出你以前是老師,說你簡直玷污了教師這個職業。"一位年輕些的大姐補充道,語氣中明顯帶著責備。
劉淑芬艱難地咽了口唾沫,她想起那個女孩蒼白的臉色和虛弱的聲音,心中涌起一陣懊悔。但她的倔強個性又讓她忍不住辯解:"我...我不知道她生病了啊,她也沒說明..."
"淑芬,這事兒鬧大了。"李大姐嘆了口氣,"有人已經人肉搜索到了你的信息,知道你住在這個小區,甚至連你的名字和以前工作的學校都找出來了。"
劉淑芬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是一個陌生號碼。她猶豫地接通,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男子憤怒的聲音:"請問是劉淑芬嗎?我是林小雨的哥哥!你知不知道我妹妹現在在醫院搶救?!你這個道貌岸然的惡毒老太婆,我一定要讓你付出代價!"
劉淑芬顫抖著掛斷了電話,但緊接著又是一個陌生號碼打來。她不敢再接,但手機提示音不斷響起,全是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內容不堪入目。
"淑芬,你得想想辦法了。"李大姐擔憂地說,"這事情不解決,你在小區都沒法安生了。"劉淑芬茫然地點點頭,她甚至不知道從何開始解決。
就在這時,電視里的新聞引起了她的注意——正在播報一則突發新聞:"今日上午,一段公交車上老年人辱罵并毆打癌癥患者的視頻在網絡引起軒然大波。被打女子林小雨,26歲,是本市實驗幼兒園教師,去年被診斷出晚期淋巴瘤,目前仍在接受治療。據悉,林小雨在被打后出現不適,目前已被送往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警方表示已關注此事,將依法處理..."
劉淑芬如坐針氈,她想起了那個女孩臨下車前虛弱的樣子,一種從未有過的恐慌感襲來。"我...我該怎么辦?"她無助地看向李大姐他們,聲音里帶著乞求。
"先聯系你的兒女吧,這種事情家人得知道。"李大姐建議道。
劉淑芬點點頭,拿起手機撥通了兒子的號碼。電話響了很久才被接起,兒子的聲音聽起來很疲憊:"媽,什么事?我在開會。"
"小軍,媽...媽遇到點麻煩..."劉淑芬聲音哽咽,把事情簡單說了一遍。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后傳來一聲長嘆:"媽,你怎么能這樣呢?那姑娘是癌癥患者啊!"
"我...我不知道啊..."
"全家人的臉都被你丟盡了!"兒子的語氣變得嚴厲,"同事剛才還問我,說網上那個打人的老太太是不是我媽,我還不相信,結果真是你!我現在在公司都抬不起頭來!"
劉淑芬從未聽過兒子用這種語氣對她說話,一時間淚水奪眶而出。"小軍,媽知道錯了,你能不能回來幫幫我..."
"我現在在上海出差,哪有時間回去!你自己惹的麻煩自己解決,實在不行就去道歉,賠錢!"兒子不耐煩地打斷她,"我得開會了,有事再說。"說完就掛斷了電話。
劉淑芬呆呆地看著手機,淚水模糊了視線。她又撥通了女兒的號碼,但提示對方無法接通——時差問題,女兒可能還在睡覺。
"淑芬,你先別急。"李大姐拍拍她的肩膀,語氣緩和了一些,"咱們先想想怎么解決眼前的問題。要不要去醫院看看那個姑娘?道個歉?"劉淑芬擦了擦眼淚,點點頭。但就在這時,門鈴再次響起。
"可能是其他鄰居來了。"一位大姐說著去開門,但門外站著兩個身著制服的警察。
"請問劉淑芬在嗎?我們是市公安局的,有些情況需要了解一下。"
劉淑芬感到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她知道,自己平靜的退休生活,從此刻起徹底結束了。
一個上午的時間,她由一個受人尊敬的退休教師,變成了人人喊打的"網絡惡人"。
而這一切,只因為她在公交車上的一時沖動,對著一個她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揮出了那致命的一巴掌。
03
林小雨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蒼白的臉上還留著那個巴掌的紅印。監測儀器發出規律的"滴滴"聲,提示著她虛弱但尚算穩定的生命體征。
病房門被輕輕推開,林小雨的父母匆匆走了進來。"小雨,你感覺怎么樣?"林母緊張地問道,小心翼翼地撫摸著女兒的額頭。
"我沒事,媽,別擔心。"林小雨虛弱地笑了笑,"就是有點累。"
林父的表情則嚴肅得多,他站在病床邊,握著女兒的手:"醫生說你的指標又不穩定了,這次住院至少要一周。"
林小雨輕輕嘆了口氣。她知道,這意味著又要停下工作,意味著更多的醫療費用,意味著父母又要擔驚受怕好幾天。
"對不起,又給你們添麻煩了。"她低聲說。
"說什么傻話!"林母紅了眼眶,"你是我們的女兒,照顧你是應該的。"
林小雨看向窗外,陽光正好,但她的心情卻如同陰天。二十六歲,本該是人生最美好的年紀,她卻不得不每天與死神拉鋸,與病痛搏斗。
一年前,林小雨還是幼兒園里最受歡迎的老師,孩子們喜歡她的溫柔和創意,家長們贊賞她的耐心和責任感。那時的她,有著美好的未來計劃:再積累兩年經驗,考取更高的教師資格,也許找個心愛的人組建家庭...
但命運的轉折往往來得猝不及防。一次普通的體檢,一張異常的化驗單,一個晚期淋巴瘤的診斷,把她所有的夢想都擊碎在現實的礁石上。
最初的絕望和崩潰后,林小雨選擇了堅強面對。她瞞著幼兒園的同事和孩子們,只有園長知道她的病情。在化療的間隙,她仍堅持工作,用溫柔和笑容掩蓋身體的痛苦。
"那個打你的老太太,警方已經找到了。"林父突然說道,打斷了林小雨的回憶,"是個退休教師,六十多歲,姓劉。"
林小雨微微點頭,回想起公交車上的那一幕。她其實并不怪那位老人,也許在對方看來,一個看似健康的年輕人占用愛心座位確實不應該。只是她沒想到對方會動手打人,那一巴掌不僅打在她的臉上,也打在了她那已經千瘡百孔的自尊心上。
"網上的視頻已經傳開了,很多人都在聲討那個老太太。"林母補充道,"警方說如果你想追責,他們會立案調查。"
林小雨搖搖頭:"我不想把事情鬧大。那位老人可能不知道我的情況,我也沒有解釋清楚..."
"小雨,你總是這樣!"林父有些生氣,"太善良了!那老太太打了你,害得你病情加重,憑什么就這么算了?"
林小雨看著父親氣憤的樣子,明白他是心疼自己。自從她生病后,父母放棄了老家的一切,搬來城市照顧她,省吃儉用,只為了給她最好的治療。這份愛讓她心存感激,也讓她更加堅定地想要好起來。
"爸,把事情鬧大對我沒好處。"林小雨輕聲說,"我現在需要的是安靜養病,不是成為輿論焦點。"林父還想說什么,病房門再次被推開,醫生走了進來。
"林小姐,你的各項指標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暫時穩定下來了。"醫生看著檢查報告說道,"不過,為了保險起見,我們還是建議你住院觀察幾天。"
"謝謝醫生。"林小雨點點頭。
醫生離開后,林父母也起身準備去辦住院手續。就在這時,林小雨的手機響了,是幼兒園園長的電話。
"小雨,你還好嗎?我看到新聞了。"園長關切的聲音傳來。
"我沒事,陳園長,就是需要住院幾天。"林小雨回答道。
"你安心養病,幼兒園這邊我已經安排好了。"園長頓了頓,又補充道,"有件事我想告訴你,那個...打你的老太太,她兒子剛才聯系了我。"
林小雨有些驚訝:"他聯系你做什么?"
"他想了解你的情況,說他母親非常后悔,想當面向你道歉。"園長解釋道,"我沒有告訴他你在哪家醫院,只說會轉達他的意思。"
林小雨沉默了片刻,不知道該如何回應。一方面,她并不想見那位老人,那會勾起不好的回憶;另一方面,她又不忍心讓一個老人背負這樣的心理負擔。
"小雨,你不用有壓力。"園長似乎理解她的猶豫,"考慮好了再回復我就行。"
掛斷電話后,林小雨望向窗外的藍天,心中五味雜陳。她從不認為自己是個特別堅強的人,只是生活沒有給她選擇的余地。面對疾病,她學會了堅強;面對治療的痛苦,她學會了忍耐;面對未知的未來,她學會了活在當下。
但面對那位老人的道歉,她卻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原諒似乎太容易,拒絕又顯得太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