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林小梅站在老家院門口,手里緊握著行李箱把手,心跳如鼓。
六年了,整整六年沒回家,她幾乎不敢推開這扇斑駁的木門。
當年她18歲,懵懂無知,扎著馬尾辮被父母送出這道門,遠嫁到上海那個只見過兩面的男人。
如今,她挺直腰板,留著精干的短發,眼神里透著城市打拼的堅毅。
深吸一口氣,她推開了院門。
下一秒,眼前的景象讓她渾身一顫,手中的禮品袋"啪"地掉在地上,整個人如遭雷擊般愣在原地。
01
六年前那個夏天,林小梅剛剛高中畢業。
"小梅,你就聽媽的,嫁過去肯定有好日子過。"母親李紅握著她的手,眼里滿是期望。
"張家在上海有廠子,你嫁過去不愁吃穿,還能幫襯家里。你看咱家,你爸干了一輩子農活,這房子還是當年的土坯房,你弟明年就要上大學了,家里實在是..."
林小梅低著頭,手指無意識地絞著衣角。她何嘗不明白家里的難處?
父親身體一直不好,家里的地少,全靠母親做小工補貼家用。而她,不過是個剛剛高中畢業的農村女孩,連大學都上不起。
"我知道了,媽。"她輕聲說。
相親僅見了兩面,張家父母就急匆匆地把訂婚禮辦了。
張家給了五萬彩禮,對農村人家來說是筆不小的數目,可這錢連弟弟的大學學費都不夠。
婚禮很簡單,張家人只來了幾個,新郎張明看起來老實,據說在家里工廠幫忙。
婚禮上他甚至沒怎么和林小梅說話,只是在人前牽著她的手,臉上掛著靦腆的微笑。
"好好跟著張家過日子,別給咱家丟人。"臨行前,父親罕見地拉住她的手叮囑。
林小梅點點頭,強忍住淚水,跟著張家人上了返回上海的車。
02
上海的生活和林小梅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張家所謂的"廠子"不過是城郊的一個小作坊,生產一些低端塑料制品。
張明的父母住在廠里簡陋的房間里,而她和張明則住在隔壁一間不足二十平米的小屋內。
"這...就是我們的家?"林小梅驚訝地問道。
"上海寸土寸金,能有個住的地方就不錯了。"張明把她的行李放下,有些不自在地說。
"你別聽我爸在你家吹的那些,廠子這兩年其實不太景氣。"
新婚之夜,張明背對著她躺在床邊,結婚時的靦腆似乎變成了陌生人的疏離。
林小梅獨自哭了一夜,第二天,她就被安排在工廠里分揀塑料件。
婚后第三個月,張明的真面目開始顯露。每天晚上喝得醉醺醺地回來,動不動就對她發脾氣。
"你真沒用!連個飯都做不好!"張明把飯碗摔在地上,米粒四處飛濺。
"我、我不是故意的,我再去做..."林小梅蹲下身子撿起碎瓷片,手指被割出一道血痕。
"算了,我出去吃。"張明摔門而出。
那天晚上,他沒回來。林小梅輾轉反側到凌晨,才聽到門口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伴隨著一個女人的嬉笑聲。
"噓...小聲點..."張明的聲音。
林小梅捂住嘴,不讓自己哭出聲來。第二天清晨,張明身邊躺著一個濃妝艷抹的女人,兩人衣衫不整。
"你...你怎么能這樣..."林小梅顫抖著聲音問道。
張明一臉無所謂:"結婚不也是父母安排的嗎?我又沒說過愛你。"
那一刻,林小梅明白,她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
03
"離婚?你想得美!"張母一巴掌扇在林小梅臉上,"彩禮錢花了,現在想走人?沒門!"
"可是...明哥他..."林小梅捂著火辣辣的臉頰。
"他怎么了?年輕人玩玩怎么了?你一個農村來的,能嫁到城里來就知足吧!"張母冷笑道。
"你要敢鬧離婚,咱們就去你家鬧,看你爸媽有沒有錢還彩禮!"
林小梅如墜冰窟。她不能連累家里,但也不能在這樣的婚姻里煎熬。
那天晚上,她收拾了簡單的行李,趁著深夜悄悄離開了。
上海的冬天又冷又濕,林小梅在火車站坐了一整夜,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第一次感到如此孤獨。
她不能回家,那只會給家里增加負擔;但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她又該何去何從?
露宿街頭的第三天,她在一家小餐館門口蜷縮著,老板娘陳姐發現了她。
"小姑娘,怎么一個人在這里?"陳姐遞給她一碗熱湯,"看你這樣子,是遇到什么難處了吧?"
林小梅哭著把遭遇告訴了陳姐。
"孩子,先別急著回家,你才十八歲,日子長著呢。"陳姐拍拍她的肩膀。
"我這里正缺人手,你要是不嫌棄,就先在這兒幫忙吧。有吃有住,每月再給你一千塊錢。"
就這樣,林小梅開始了在上海的真正生活。
04
"小梅,你的手藝是越來越好了!"陳姐嘗了一口林小梅做的紅燒肉,贊不絕口。
兩年過去,林小梅已經從一個什么都不會的農村姑娘,成長為餐廳的主廚。
她學會了上海本地菜和各式家常菜,顧客都夸她做的飯菜有家的味道。
"陳姐,我想自己開個小店。"一天,林小梅鼓起勇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這孩子,有志氣!"陳姐笑道,"我看行,我這邊還有些積蓄,可以借給你。"
"不用了,陳姐。我這兩年也存了一些。"林小梅感激地說,"我想先開個小檔口試試。"
就這樣,林小梅在菜市場旁租了個小攤位,每天早上四點起床準備食材,賣些家常早點。雖然辛苦,但收入比在餐廳多了不少。
半年后,她接到家里電話。
"小梅啊,你爸病了,醫生說要做手術..."母親的聲音充滿疲憊和憂慮,"家里實在是拿不出那么多錢..."
"媽,我這就給你們打錢。"林小梅毫不猶豫地答應。
那是她第一次往家里寄錢,整整一萬元,幾乎是她全部的積蓄。
電話那頭,母親哽咽著說:"好孩子,你自己在外面也不容易,別太拼命了。"
掛了電話,林小梅擦干眼淚,心里卻有了更強的動力。她不僅要讓自己過得好,還要讓家里人過上好日子。
05
"小梅,這店面不錯啊,租金肯定不便宜吧?"劉強,一個在上海做建材生意的老鄉,坐在林小梅新開的小餐館里。
三年過去,林小梅的生意從小檔口發展成一家有十幾張桌子的小餐館,主打家鄉菜和上海本幫菜,生意越來越好。
"還行,一個月兩萬。"林小梅給劉強倒了杯茶,"這位置好,雖然貴點,但客流量大。"
"你這幾年真是不得了,我剛來上海那會兒見你,還在人家餐館打工呢。"劉強感嘆道。
林小梅笑了笑:"慢慢來的。對了,你近期回過老家嗎?"
"上個月剛回去,現在村里變化可大了。"劉強喝了口茶,"政府搞了新農村建設,好多人家都蓋了新房子。你家沒蓋嗎?"
林小梅愣了一下:"我家...應該還沒有吧。我爸身體不好,可能顧不上這些。"
實際上,這幾年她一直往家里寄錢。父親生病后,她每個月都按時寄三四千,去年聽說弟弟要結婚,又一次性寄了十萬。算下來,這六年來她寄回家的錢已經接近五十萬。
"你爸身體不好?我上次還看見你爸在村口下棋呢,看著挺精神的啊。"劉強疑惑地說。
林小梅心里咯噔一下:"可能...最近好一些了吧。"
她拿起手機,給家里打了個電話。
"喂,媽。"
"哎呦,小梅啊!"母親的聲音立刻變得熱切起來,"怎么想起來打電話了?"
"爸爸身體最近怎么樣?"林小梅直接問道。
"哎,還那樣,吃藥打針的。"母親嘆了口氣,"前幾天又住院了,花了不少錢..."
林小梅握緊了手機,又問:"家里...最近有什么變化嗎?"
"還能有啥變化?還不是老樣子。"母親的語氣變得有些不自然,"對了,你弟弟說最近手頭緊,你要是方便的話..."
"我知道了,媽。我過幾天再打給你們。"林小梅匆匆掛斷電話,心里的疑慮更深了。
06
"小梅,這是上個月的賬目,利潤比上個月又增長了百分之十五。"林小梅的店員小王遞給她一疊報表。
五年過去,林小梅已經擁有三家連鎖小餐館,每家都經營得不錯。
她現在住在市區一套七十平米的小公寓里,雖算不上豪華,但溫馨舒適。
"嗯,做得不錯。"林小梅翻看著報表,心思卻不在這上面。
自從上次和劉強聊過后,她總覺得家里有些不對勁。
但每次打電話回去,家人都說一切如常,只是時不時提到經濟困難,需要她支援。
就在昨天,弟弟林強又打來電話,說要給孩子在縣城上學,需要買套學區房,希望姐姐能幫忙。
"姐,就二十萬,對你來說不算什么吧?"電話那頭,弟弟的語氣輕松又篤定。
"弟,我這邊也有投資計劃,一下子拿出這么多不太方便。"林小梅猶豫地說。
"嘖,姐,你可是在上海做生意的,賺那么多錢!家里條件你是知道的,爸媽年紀大了,還要看病。再說了,這不也是為了你侄子嘛!"弟弟的聲音帶著明顯的不滿。
林小梅最終還是答應了,但心里的疑惑越來越強。
六年來,她幾乎每個月都往家里寄錢,家里的情況應該有所改善才對。可每次通話,家人描述的仍是拮據的生活。
"老板,你最近心事重重啊?"店里的大廚老周關切地問。
林小梅苦笑:"有點家事。"
"是不是家里又問你要錢了?"老周直言不諱,"我看你這些年往家里寄了不少吧?"
"嗯,差不多有五十萬了。"林小梅輕聲說。
老周倒吸一口冷氣:"那可不是小數目!你家里蓋了新房子?"
"應該...沒有吧。我爸身體不好,醫藥費挺高的。"林小梅解釋道,但她的語氣已經不那么確定。
"我說小梅啊,你也該回去看看了。"老周拍拍她的肩膀,"親眼看看比道聽途說強。"
林小梅點點頭,一個念頭在心里成形:是該回去看看了。
07
"機票訂好了嗎?"電話那頭,林小梅的男友陳陽問道。
"嗯,后天的飛機。"林小梅一邊收拾行李一邊回答。
"要不要我和你一起去?"陳陽關切地問。
林小梅和陳陽相識于一年前,他是她餐館的常客,兩人聊得來,不知不覺就走到了一起。陳陽是個IT工程師,為人踏實靠譜。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好。"林小梅婉拒了,"可能會有些家事要處理。"
"那好吧,有事隨時打電話給我。"陳陽叮囑道。
放下電話,林小梅繼續整理行李。這次回家,她沒有提前通知家里,想給他們一個"驚喜"。或者說,她想看看真實的家庭情況。
吃飯時,陳陽欲言又止地看著她。
"有話就說吧。"林小梅笑道。
"小梅,我不是想干涉你的家事..."陳陽斟酌著詞句,"但你真的有必要查清楚這六年來你寄回去的錢都用在哪了。五十萬不是小數目。"
林小梅嘆了口氣:"我知道。這些年,我一直相信家人,覺得他們有困難是應該幫的。但最近...我也開始懷疑了。"
"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支持你。"陳陽握住她的手,"但答案可能會讓你失望,做好心理準備。"
林小梅點點頭,心里五味雜陳。她害怕面對可能的真相,卻又必須知道這些年的付出到底換來了什么。
收拾好行李,她又去了銀行,打印了這六年來所有往家里匯款的記錄。
五十萬零八千元,清清楚楚地記錄在紙上。
看著這些數字,林小梅想起了自己這些年的節衣縮食,想起了凌晨四點起床準備食材的辛苦,想起了夏天在悶熱廚房里揮汗如雨的身影。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而現在,她即將面對真相。
08
"師傅,再快點,謝謝。"林小梅坐在出租車上,急切地看著窗外。
從縣城到村里的路比六年前好走多了,柏油馬路一直鋪到了村口。
車窗外,不少農家院落都換了新貌,磚瓦房代替了過去的土坯房,有些甚至蓋起了二層小樓。
"姑娘是回家探親的吧?"司機師傅熱情地搭話。
"嗯,好幾年沒回來了。"林小梅點點頭。
"現在村里條件好多了,國家政策好啊!"司機師傅感嘆道,"很多人家都蓋了新房子。"
林小梅微笑不語,心里卻在想:我家是不是也蓋了新房?父母這些年過得好嗎?
車子在村口停下,林小梅提著行李和禮品,沿著熟悉的小路走向家。
遠遠地,她就看到了那個熟悉的院落——看起來和她離開時沒什么兩樣,仍是那座低矮的土坯房,院墻也還是那么破舊。
"奇怪,這么多年了,家里條件應該改善了才對..."林小梅心里嘀咕著,腳步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走進院門,她聽到里面傳來說笑聲,好像有客人來訪。深吸一口氣,林小梅推開了那扇斑駁的木門。
院子里,父親正和幾個村民圍坐在一起打牌,臉上掛著輕松的笑容,哪有半點病容?
母親在一旁擇菜,看起來和六年前沒什么兩樣,仍舊佝僂著腰。
而在他們旁邊,一個西裝革履的男人站在那里,正是她的弟弟林強。
林小梅站在院門口,手中的禮品袋"啪"地一聲掉在地上。這聲響引得院子里所有人都轉過頭來。
"這六年,我寄回家的五十多萬,都去哪了?"
林小梅一字一句地問,從包里拿出那疊銀行匯款記錄。
"爸,媽,你們收到過嗎?"
父母面面相覷,眼中滿是困惑。
母親驚訝地說:"什么...五十萬?小梅,你給家里寄過這么多錢嗎?"
林小梅感覺天旋地轉,雙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