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陰虛則火旺,圣藥不如常物,一味平草可回陰復潤。"——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
清代醫學大家葉天士精研醫理四十余載,對陰虛火旺之癥有著獨到見解。
當時京城富貴之家多用人參、紫河車、西洋參等名貴藥材滋補陰液,耗銀動輒上千兩,卻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
一個仲春午后,葉天士為一位江南鹽商診治后,對隨侍在側的得意弟子程明理感嘆道:"世人皆知陰虛則萬病叢生,卻不知滋陰之道不在珍奇貴重,而在一味至簡之物。"
程明理聞言不禁心生疑惑。陰液虧空,難道不該用名貴滋補之品快速調理?
若不用珍稀藥材,如何能迅速補足陰氣?那一味至簡之物究竟是什么?
為何能勝過眾多滋陰圣藥?
乾隆四十一年夏末,杭州城外蓮花初謝。
西湖畔一座精致的園林中,幾扇紗窗半掩,微風徐來,書香繚繞。
"師父,韓大人已在書房等候。"葉天士的嫡傳弟子程明理提醒道。
葉天士放下《醫學源流論》,起身道:"韓大人乃朝廷重臣,遠道而來,必有要事。"
書房內,一位身著藏青官袍、面色蒼白的中年男子正伏案疾書,見葉天士進來,立即起身相迎。
"葉神醫,久慕盛名!"韓志遠行禮道,聲音沙啞微弱,身形消瘦。
待雙方落座,韓志遠為葉天士倒茶,手卻不住顫抖,茶水濺出大半。他勉強一笑:"近來手足無力,連茶盞都拿不穩了。"
"請韓大人詳述病情。"葉天士平靜地詢問。
韓志遠長嘆一聲:"在下今年五十有二,任兵部侍郎。三年前開始,先是口干咽痛,繼而夜不成寐,心煩易怒,盜汗不止,漸至腰膝酸軟、目眩耳鳴、精神恍惚,公務難以應付。"
"御醫如何診斷?"葉天士問道。
"診為陰虛火旺,精血兩虧。"韓志遠苦笑道,"三年來用盡名貴滋陰藥材,人參、鹿茸、海馬、冬蟲夏草、紫河車、西洋參...甚至宮中秘制的龜鹿二仙膏都服用過數十瓶。初服每有小效,旋即故態復萌,病情反而漸重。"
韓志遠補充道:"家財已耗去大半,卻不見絲毫好轉。上月朝議時突然暈倒,御前失儀,已被降職外放。若非浙江布政使錢大人舉薦葉神醫,恐再無救治機會。"
與韓志遠同行的錢鴻禮解釋道:"韓大人才華橫溢,忠心為國,只因此病困擾,前程受阻。下官曾引薦京中多位名醫,均束手無策。"
葉天士為韓志遠診脈片刻,閉目沉思后睜眼道:"韓大人確是陰液嚴重虧虛,內熱熾盛。然而,你所服用的那些滋陰圣藥,雖價值連城,卻未必對證。"
韓志遠訝然問道:"葉神醫,難道不該大補陰液嗎?御醫開的都是滋陰名品啊!"
葉天士走至窗前,望著池中殘荷,緩緩道:"《內經》曰:'陰虛者,火自生。'人體陰陽如水火相濟,乃能平衡。陰虛之癥,確需調補,但貴在得法,不在名貴。"
錢鴻禮不解地問:"葉先生是說那些珍稀藥材反而不適合韓大人?"
葉天士點頭道:"《金匱要略》云:'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治病須知其要,辨其源,擇其藥。紫河車、冬蟲夏草固然名貴,但過于滋膩,久服礙胃傷脾;人參、鹿茸性溫助陽,易使陰虛火旺者火上添油;西洋參苦寒傷胃,久服損及陽氣。"
韓志遠恍然大悟:"難怪服藥后胃脘不適,熱癥反而加重,精力更加不濟。"
葉天士繼續解釋:"陰虛之癥,多因肝腎精虧,心火偏亢。《丹溪心法》云:'治陰虛者,滋之以甘涼。'陰虛火旺之人,當清補并行,不宜純用大熱大寒之品。"
程明理恭敬地問:"師父,那該如何調治韓大人的病癥?"
葉天士微微一笑:"我曾為一廣東鹽商醫治,癥狀與韓大人極為相似。眾醫皆用名貴滋陰之品,全無效果。我用一味平常之物,兩月而愈。"
"一味?"眾人驚訝不已。
"正是。"葉天士頷首道,"此物見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生于山野陰濕處,根莖細長,味甘微苦,入肺脾二經,能養陰清肺,益胃生津,潤燥止咳,安神定志。對陰虛津虧之證,尤為相宜。"
葉天士沒有直接回答錢鴻禮的問題,反問韓志遠:"韓大人,你所服用的諸多藥材中,可有一物服后感覺特別舒適?"
韓志遠沉思片刻,答道:"確有一次,一位西域商人贈予一種根莖,服后口不燥、心不煩、夜能寐,只是此后再未尋得。"
葉天士點頭微笑:"藥以對證為良,不以價值論貴賤。有時一味平凡之物,恰合病機,勝過萬金珍品。"
他從藥囊中取出一個青花瓷盒,打開后,里面是幾束褐黃如蘆、外觀樸素的根莖。
"這是何物?"韓志遠好奇地問。
葉天士解釋道:"此乃滋陰潤燥的良藥。它不以珍稀取勝,而是通過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安神定志。陰復則火降,津生則燥除,五臟自然調和。"
他取出少許,放入白瓷杯中,沖入沸水,水色轉為淡黃,散發出清新淡雅的香氣。
韓志遠小心品嘗,面露驚喜之色:"這味道甘潤爽口,不似那些粘膩苦澀的藥汁。奇妙的是,才入口便覺喉嚨生津,胸中郁熱頓減,頭昏目眩感也似乎輕了幾分。"
葉天士微笑道:"此乃其獨特之處。它性微寒而不涼,甘潤而不膩,既能滋陰,又能清熱,還能安神,恰合陰虛內熱之人的體質。"
錢鴻禮驚訝道:"此物如此平常,卻有這等奇效?難道比那些價值連城的滋陰圣藥更勝一籌?"
葉天士解釋道:"《內經》云:'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治病貴在對證,不在追求珍奇。此物性味適中,寒溫得宜,滋而不膩,潤而不滯,正是韓大人這等陰虛津虧者的對癥良藥。"
程明理若有所悟:"師父常言'大道至簡,至味淡然',此物正合此理。"
葉天士點頭道:"世人多以藥材珍稀與否論其價值,不知對證相宜才是根本。滋陰圣藥雖好,若不對癥,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韓志遠急切地問:"葉神醫,這究竟是什么神藥?為何能在眾多名貴藥材無效時奏效?"
錢鴻禮也好奇地問:"葉先生,此物可是出自某部秘方?為何宮中太醫院數十位名醫都未曾提及?"
葉天士微笑道:"此物生于尋常野外,載于歷代本草,百姓亦可尋得。它之所以神奇,不在其稀有,而在其性味正合陰虛之證。"
眾人的目光齊聚那只青花瓷盒,韓志遠迫切地追問:"此物到底為何?如何使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葉天士看著眾人期待的眼神,正欲開口:"此物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