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曉周,
你管得太寬了!采個茶葉還要分什么一芽一葉?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么摘的!"
村民大會上,
趙大勇拍著桌子站起來,
茶缸里的水濺濕了桌上的合同。那是周毅花了三個月談下來的出口訂單——歐盟有機認證,
價格是市場價的三倍。
可現在,
全村人都在嚷嚷:"我們要自己賣!"
周毅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
三個月前他們還稱他"茶博士",
求著他教種植技術。如今訂單簽了,
品牌打響了,
他們卻覺得規矩太多、分紅太少。
"行,
管理權還給你們。"周毅摘下合作社的胸牌時,
聽見背后有人歡呼。
他沒告訴他們的是——這批歐盟訂單的違約金,
足夠買下半座茶山......
01
春分剛過。
云嶺村的古茶園里一片忙碌。
周毅揉了揉酸痛的腰,
將采摘簍放在竹席上,
茶青滿得幾乎要溢出來。
“曉周,
看看這個月的結算單。”
村支書遞來一張皺巴巴的紙。
周毅掃了一眼,
眉頭立刻擰成一團。
“又是三十二塊錢一斤?”
周毅指著單子上的數字,
聲音不自覺提高了八度。
“這還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
別家只給三十。”
支書低聲道,
“茶市不景氣,
能收購就不錯了。”
周毅深吸一口氣,
掃視四周的古茶樹。
每棵樹都有數百年歷史,
曾經是云嶺村最寶貴的財富,
如今卻淪為最賤賣的資源。
一周前,
他剛剛從農業大學茶學博士畢業,
準備到科研所工作,
沒想到父親突發腦溢血,
他只能火速趕回老家。
“爸,
您再忍忍,
下午我們去縣醫院做檢查。”
周毅扶著躺在床上的父親。
老人憔悴的臉上帶著愧疚。
“毅娃,
別折騰了,
咱家的錢夠不上大手術。”
老周頭擺擺手,
氣若游絲,
“這茶山是你爺爺留下的,
可咱們年年賣茶,
還不夠買縣城一平米房子……”
周毅沒接話,
心里卻泛起一陣酸楚。
作為全村唯一的大學生,
他離開時信誓旦旦要改變家鄉面貌,
如今八年過去,
村里的日子卻越過越緊。
晚上,
周毅坐在院子里,
手里攥著從縣醫院拿回來的病歷和手術預約單。
六萬塊的手術費,
對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
他機械地刷著手機,
突然定住了——一條朋友圈映入眼簾:
“云南某野生古樹茶,
線下專柜售價680元/斤,
限量發售,
預訂從速!”
配圖中那包裝精美的茶葉,
周毅一眼就認出來,
正是從他們村收走的那種。
從32元到680元,
這中間的差價去了哪里?
02
第二天一早,
周毅沒去茶山,
而是騎著摩托車直奔縣城,
拿著從家里找出的幾兩陳年老茶,
去找了他大學同學李明。
“老周?你怎么回來了?”
李明正在一家高檔茶莊做品牌運營,
看到周毅風塵仆仆的樣子,
連忙拉他坐下。
“幫我看看這個。”
周毅從背包里取出那包老茶。
李明打開聞了聞,
眼睛立刻亮了。
“好茶!香氣內斂,
湯色通透,
這是什么茶?”
“我們村的古樹茶,
種了至少三百年。”
周毅沒興趣寒暄,
直接進入正題,
“為什么我們村的茶只賣三十多塊錢一斤,
到了城里就要六百多?”
李明愣了一下,
隨即苦笑:“這就是市場啊。你們只有原料,
沒有品牌、沒有渠道、沒有故事,
自然賣不上價。”
“如果我想改變這種狀況呢?”
周毅盯著李明的眼睛。
“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成立茶葉合作社,
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統一品牌銷售。”
周毅展示了他昨晚熬夜寫的計劃書,
“但我需要專業人士幫我評估一下茶葉的真實價值。”
三天后,
李明帶著兩位專家來到云嶺村。
一位是國家級制茶大師,
一位是農業大學的老教授。
他們在茶園里轉了一整天,
對古樹的樹齡、品種、生長環境作了全面調查。
“周博士,
你們這個茶園價值非凡。”
老教授興奮地說,
“這些古樹含有罕見的氨基酸成分,
是優質茶葉的天然指標。如果能保持有機種植,
取得歐盟認證,
價格至少能翻三倍!”
周毅聽得眼前一亮:“真的可以嗎?”
“當然可以,
但要嚴格遵守有機種植標準,
一點都不能馬虎。”
老教授警告道。
晚上,
周毅召集了村里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種茶大戶,
把自己的想法和專家的評估結果告訴了他們。
“成立合作社?那茶青還是賣給老趙他們嗎?”
二叔疑惑地問。
“不,
我們自己加工,
自己銷售。”
周毅解釋道,
“我已經和李明商量好了,
他們公司愿意先試銷售我們的茶,
價格至少翻一倍。”
“翻一倍?”
一群人頓時炸開了鍋,
“那不是六十多塊錢一斤了?”
“不止,
如果做得好,
將來可能達到五六百一斤。”
周毅說。
“吹牛!”
一個刺耳的聲音從人群后方傳來。
大家回頭一看,
是村里開茶葉收購站的趙大勇。
他擠進人群,
一臉不屑:“周毅,
你這些年在外面念書,
不知道實際情況。茶葉就值這個價,
你憑什么能賣到五六百?”
“憑這個。”
周毅掏出專家的檢測報告,
“我們村的古樹茶富含21種氨基酸,
是普通茶葉的三倍。只要按照有機標準種植,
獲得認證,
就能進入高端市場。”
趙大勇翻了翻白眼:“什么認證不認證的,
都是忽悠人的東西!”
村支書打圓場:“老趙,
周毅是念博士的,
他懂得多。咱們不妨先試試看。”
最終,
在周毅的游說下,
村里三分之二的茶農同意加入合作社。
他們推選周毅為社長,
負責技術和銷售。
03
第一步,
周毅拿出自己的積蓄和父親的一點養老錢,
建了一個簡易加工坊,
購置了基礎設備。
李明也信守承諾,
帶著設計師幫忙設計了包裝和品牌——“云嶺野韻”。
第一批試產的200斤茶葉,
經過嚴格挑選和精心加工,
在李明的幫助下,
以每斤880元的價格全部售罄。
消息傳回村里,
茶農們沸騰了。
“八百八一斤啊!我的老天爺!”
王嬸捂著嘴,
一臉不可思議,
“這比我們種一年的辣椒還賺錢!”
“周毅這娃有本事,
真給咱們村爭光了!”
老支書笑得合不攏嘴。
“茶博士!茶博士!”
村民們簇擁著周毅,
這是他們第一次真心實意地喊出這個稱號。
只有趙大勇站在人群外,
冷眼旁觀。
他湊到兩個茶農耳邊,
小聲嘀咕:“不就是貼個標簽嗎?我也能賣這個價!”
周毅沒理會這些閑言碎語,
他正忙著和李明聯系,
計劃下一步的行動——申請歐盟有機認證。
云嶺村的變化來得很快。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個月,
周毅就請來了有機認證的專家團隊,
詳細講解歐盟有機農業標準。
“各位叔叔阿姨,
歐盟認證有221項要求,
我們今天先講幾條最關鍵的。”
周毅站在大院子里,
用投影儀展示PPT,
“第一,
禁止使用任何化學農藥和化肥;第二,
除草必須用人工或機械方式;第三,
采摘標準嚴格控制為‘一芽一葉’,
確保茶葉嫩度。”
臺下的茶農們面面相覷。
“不用農藥,
蟲子吃了咋辦?”
“不施化肥,
產量不就下去了嗎?”
“只摘一芽一葉,
那不得累死人啊!”
周毅耐心解釋:“蟲害可以用生物防治,
比如放養雞鴨吃蟲子;肥料可以用農家肥和綠肥;至于采摘標準,
雖然產量會下降,
但品質會大幅提升,
價格也會更高。”
村民們半信半疑地點頭,
但還是同意嘗試。
畢竟第一批茶葉的成功,
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然而,
實施起來并不順利。
春季第一次集中采茶時,
周毅帶著檢驗員站在茶園邊,
一筐一筐地檢查茶青質量。
“王嬸,
您這筐里有不少老葉,
得挑出來。”
周毅指著一筐茶青說。
王嬸撇撇嘴:“不就是幾片老葉子嘛,
混在里面又沒人看得出來。”
“歐盟檢驗可是用儀器的,
一點都馬虎不得。”
周毅堅持道。
王嬸不情愿地挑出老葉,
小聲嘀咕:“這么麻煩,
還不如以前直接賣給老趙呢。”
真正的問題出現在雨季。
連續一周的陰雨過后,
茶園里雜草瘋長,
茶樹上的嫩芽也被各種蟲子盯上了。
“周毅,
你快來看看,
茶樹都快被蟲子吃光了!”
二叔焦急地跑來喊道。
周毅趕到茶園,
看到確實有不少茶葉被蟲子啃出了洞。
他組織人手,
準備按照有機標準進行物理防治。
“大家每人拿一盞燈,
晚上來誘捕飛蟲;白天巡查茶樹,
手工捕捉毛蟲……”
“太慢了!”
趙大勇插嘴道,
“我這有高效殺蟲劑,
噴一次管三天,
還不貴。”
“不行!”
周毅斷然拒絕,
“用了農藥,
就通不過有機認證了。”
趙大勇冷笑:“那你看著茶葉被蟲子吃光算了!”
周毅忙前忙后,
終于控制住了蟲害,
但茶園的產量確實受到了影響。
有些茶農開始動搖了。
一天深夜,
周毅巡查茶園時,
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
借著手電筒的光,
他看到王嬸正偷偷噴灑農藥。
04
“王嬸!你這是干什么?”
周毅沖上前去。
王嬸嚇了一跳,
支支吾吾地解釋:“蟲子都快把葉子吃光了,
我就噴了一點點,
真的就一點點……”
“一點點也不行啊!”
周毅無奈地說,
“這塊茶園的茶葉只能銷往國內了,
不能出口了。”
“那又怎么樣?反正都是賣錢。”
王嬸不以為然。
周毅嘆了口氣,
沒再多說。
他知道,
改變祖祖輩輩的習慣是多么困難。
更大的問題出現在采摘季。
“只采一芽一葉,
這得采到猴年馬月啊!”
一位茶農抱怨道。
“老周,
你就別瞎折騰了,
多采點怎么了?”
趙大勇一邊說,
一邊帶頭采摘老葉子。
周毅攔不住,
只好嚴格把控收購關。
不合格的茶青一律退回,
這引起了不少茶農的不滿。
“周毅,
你也太過分了!”
趙大勇在村委會門口大聲嚷嚷,
“十斤茶青被你退了三斤,
這不是砸我們的飯碗嗎?”
“標準就是標準,
不能馬虎。”
周毅態度堅決。
趙大勇轉向圍觀的村民:“大家想想,
以前咱們怎么采茶都行,
現在到處都是規矩,
這不是瞎折騰嗎?”
不少茶農附和著點頭。
周毅意識到,
問題正在惡化。
正當云嶺村內部矛盾激化時,
一個更大的打擊來臨了。
合作社第一批準備出口的茶葉,
在歐盟的入關檢測中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全部退貨。
“這是什么情況?”
李明急匆匆趕來,
手里拿著檢測報告,
“我們的客戶已經取消訂單了!”
周毅臉色鐵青。
他提前預料到了這種情況,
所以只發了一小批樣品先行測試。
但即使如此,
這個打擊也足夠沉重了。
“有人偷偷用了農藥,
我處理不過來……”
周毅無奈地說。
“你得想辦法,
這批茶是公司墊資的,
現在退貨,
損失至少20萬。”
李明憂心忡忡。
“我來處理。”
周毅當場決定,
拿出個人積蓄和父親的手術費墊付賠償款。
“兒子,
使不得啊!”
老周頭插話道,
“你爸的手術怎么辦?”
“爸,
再等等,
我一定能把合作社搞起來。”
周毅安慰道。
但事情遠沒有結束。
村里很快就傳開了周毅賠了20萬的消息,
茶農們更加動搖了。
“搞什么有機不有機的,
結果還虧錢?”
“我看這合作社懸了,
還是早點退出吧。”
趙大勇見縫插針:“周毅這是書讀傻了,
非要搞什么標準化,
結果錢都賠進去了。咱們村祖祖輩輩種茶,
哪來那么多規矩?”
周毅四處解釋,
力挽狂瀾:“這只是暫時的困難,
一旦通過認證,
我們的茶葉價格會更高!”
好在李明又帶來了好消息:“歐盟有個新客戶,
對我們的茶葉很感興趣,
愿意以每斤1200元的價格簽長期訂單,
但前提是必須嚴格執行有機標準。”
聽到這個價格,
一些動搖的茶農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但趙大勇卻開始暗中行動了。
“大家想想,
咱們的茶葉賣1200元一斤,
周毅拿多少提成?他爸的手術費哪來的?合作社里的賬目有誰看過?”
趙大勇在村頭小賣部低聲煽動。
“就是,
周毅一個人說了算,
咱們連個明白賬都看不到。”
“他和外面那個李明到底是什么關系?不會是合伙騙我們吧?”
流言越傳越離譜。
周毅埋頭苦干,
卻不知道暗流涌動。
三個月后,
第二批出口茶葉終于通過了檢測,
成功簽下了大單。
但與此同時,
趙大勇也在村里掀起了風浪。
05
夏去秋來,
云嶺村的茶園又到了采摘季節。
這一次,
周毅格外謹慎,
每天親自巡查茶園,
確保無人偷用農藥。
經過半年的努力,
合作社終于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的預審,
只差最后一步實地檢查。
“各位鄉親們,
好消息!”
周毅在茶余飯后的村民大會上宣布,
“我們的茶葉已經通過了歐盟有機認證的預審,
只要最后一次檢查通過,
我們就能正式拿到認證證書了!”
臺下響起了稀稀拉拉的掌聲,
遠不如半年前熱烈。
周毅注意到,
村民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不耐煩。
“周社長,
我想問問,
這次認證通過后,
我們到底能拿多少錢?”
一位年輕茶農站起來問。
“按照訂單,
每斤干茶能賣到1200元。扣除加工、運輸、認證等成本,
茶農每斤鮮葉可以拿到約180元。”
周毅回答。
“才180元?”
趙大勇突然從后排站起來,
“大家聽聽,
我們辛辛苦苦種的茶,
賣1200元,
我們只能拿180元,
剩下的1020元都去哪了?”
會場頓時嘈雜起來。
周毅急忙解釋:“大家別誤會,
干茶和鮮葉是不同的,
干茶和鮮葉的比例大概是1:5,
也就是說5斤鮮葉才能做出1斤干茶。而且加工費、包裝費、運輸費、認證費都很高……”
“放屁!”
趙大勇打斷他,
“我查過了,
從鮮葉到干茶,
最多也就是4:1的比例。就算按你說的5:1,
那我們應該拿到240元一斤鮮葉,
現在才給180元,
這中間的60元去哪了?”
周毅皺眉:“趙大勇,
你懂什么?茶葉加工是有損耗的,
而且質量不合格的茶葉要篩選出來……”
“我不懂?我家祖上三代都收茶葉,
你跟我說我不懂?”
趙大勇冷笑,
然后轉向村民們,
“鄉親們,
我懷疑周毅和外面的人勾結,
吃了回扣!”
會場嘩然。
06
周毅氣得臉色發白:“趙大勇,
你胡說八道!”
“我胡說?”
趙大勇冷笑著掏出手機,
“那大家看看這個!”
他播放了一段視頻,
畫面上是周毅和李明坐在車里,
似乎在交換什么東西。
“這是上周四,
周毅和那個李明在縣城見面,
你們看他們在車里偷偷摸摸干什么?”
趙大勇故意神秘兮兮地說。
視頻很模糊,
但足以引起村民的懷疑。
周毅一眼就認出,
那天他是去拿合同的,
當時確實和李明在車里交談了一會兒。
“這根本就是正常的業務往來!”
周毅忍無可忍,
“趙大勇,
你跟蹤我?”
“我是為了揭露真相!”
趙大勇理直氣壯,
“鄉親們,
你們還看不明白嗎?周毅和外面的人串通,
把我們的茶葉賤賣,
中間吃回扣!”
一時間,
會場上議論紛紛。
即使有人不信趙大勇的話,
但看到那段視頻,
也不免心生疑竇。
周毅努力鎮定下來,
拿出一疊資料:“各位鄉親,
這是合作社的全部賬目和合同,
每一筆收入支出都清清楚楚。大家可以派代表來查看……”
“查看有什么用?賬目還不是你做的?”
趙大勇繼續挑撥,
“我看干脆這樣,
咱們合作社自己管自己的茶葉,
不需要周毅這個外來的‘專家’指手畫腳!”
“對,
我們自己管!”
幾個被趙大勇煽動的茶農附和道。
周毅終于明白了趙大勇的目的——他想奪取合作社的控制權。
“趙大勇,
你懂什么是歐盟有機認證嗎?你知道違反規定的后果嗎?”
周毅質問道。
“什么狗屁認證!”
趙大勇拍案而起,
“小周,
你管得太寬了!采個茶葉還要分什么‘一芽一葉’?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么摘的!”
他說著,
猛地拍了桌子,
茶缸里的水濺濕了桌上的合同。
那正是周毅花了三個月談下來的歐盟訂單。
“鄉親們,
我們要自己賣!這是我們的茶葉,
憑什么要受制于人?”趙大勇高聲喊道。
這話戳中了村民們的痛處。
過去半年,
嚴格的種植標準確實讓他們吃了不少苦頭,
而且收入也沒有預期的那么高。
“對,
我們自己賣!”“不要這么多規矩!”“周毅太獨裁了!”
村民們越喊越起勁。
周毅看著這些熟悉的面孔,
三個月前他們還稱他“茶博士”,
求著他教種植技術。
如今訂單簽了,
品牌打響了,
他們卻覺得規矩太多、分紅太少。
正當局勢一片混亂時,
一個更大的麻煩出現了。
周毅的手機突然響起,
是李明打來的。
“周毅,
不好了!合作社的茶樣倉庫被人撬了,
很多茶樣不見了!”
周毅臉色大變:“什么時候的事?”
“就在半小時前,
保安發現的。”
周毅掛了電話,
沖出會場,
直奔茶樣倉庫。
當他趕到時,
倉庫的鎖確實被撬開了,
里面的樣品茶葉亂七八糟,
最珍貴的一批百年古樹茶青已經不見蹤影。
“是誰干的?”
周毅質問保安。
保安支支吾吾:“我...我也不知道,
我去上廁所的時候,
聽到有動靜,
回來就發現鎖被撬了...”
周毅心如刀絞。
那批古樹茶是按照最高標準采摘和初加工的,
價值連城,
是用來參加國際茶葉大賽的。
當他回到村委會,
會場已經亂成一團。
趙大勇帶頭簽署了一份文件,
要求周毅交出合作社的管理權。
“周毅,
你看看,
這是全村三分之二的茶農簽名,
要求改選合作社負責人。”
趙大勇得意洋洋地說。
周毅掃了一眼名單,
確實有很多熟悉的名字。
他突然間感到一陣疲憊,
像是被抽空了全身的力氣。
“行,
管理權還給你們。”
周毅摘下胸前的合作社社長徽章,
放在桌上,
“但我要提醒各位,
歐盟訂單有違約條款,
如果茶葉質量不合格,
將會面臨高額賠償。”
“嚇唬誰呢?”
趙大勇冷笑,
“不就是賣茶葉嗎?我們代代種茶,
還用你教?”
周毅沒再多說,
轉身離開。
他聽見身后有人歡呼,
心里卻異常平靜。
他沒告訴他們的是——這批歐盟訂單的違約金,
足夠買下半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