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聲明:本文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文中人物、事件均為虛構,不代表任何現實中的個人或組織。
故事:老太太玉器店摔碎手鐲被索賠,爽快付款離開,店家:快攔住她
"八千?就這么個玉鐲子值八千?"王秀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看著地上碎成三塊的翠綠手鐲。
"老太太,這可是和田玉,A貨,您看這色澤,這紋理,市場價至少一萬二。"店主李明指著柜臺里同款手鐲,語氣堅定。
"我不懂這些,但既然打碎了,我得賠。"王秀蘭從布包里抽出一沓現金,數出八千遞給店主,然后轉身就走。
李明接過錢,笑容還掛在臉上,卻忽然變了臉色,沖向店門口:"壞了!快攔住那個老太太!"
收銀臺后的小伙計一臉困惑:"老板,錢都收了,攔她干啥?"
李明額頭冒汗:"你不懂,要出大事了!"
01
王秀蘭這輩子沒想過,自己六十七歲了還能引起這么大的騷動。
三天前,她從河南老家坐了十多個小時的大巴,來到兒子所在的城市探親。
一路上,她緊緊抱著那個看似普通的布包,里面裝著她這些年來的積蓄。
每當大巴經過一個顛簸的路段,她就會本能地摸一摸那個包,確保它安然無恙。
"老姐妹,你這是去看兒子啊?"鄰座的大姐搭話道。
王秀蘭點點頭:"是啊,好幾個月沒見了。"
"帶了不少東西吧?"大姐瞄了眼王秀蘭腳邊的編織袋。
"一些老家的土特產,雞蛋、紅薯干、自家腌的咸菜,城里孩子就喜歡這口。"
王秀蘭笑著說,卻沒提及布包里的錢。
下了車,兒子王建國已經在站臺等候。
他四十出頭,略有些發福,穿著一件深色polo衫,一看就是城里的中產階級。
"媽!您可算來了!"王建國快步上前,接過母親手中的編織袋,"怎么又帶這么多東西?我們這兒什么都有。"
"城里的東西哪有老家的好吃?"王秀蘭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瞧你,又胖了。"
王建國已有十年,去年添了二寶,日子過得忙忙碌碌。
"媽,你這次多住幾天吧,我跟婷婷都忙,你幫著看看孩子。"王建國一邊開車一邊說道。
"住多久都行,但別老讓我看孩子,我這次來是要逛逛的。"
王秀蘭看著窗外的高樓大廈,語氣堅定。路過一座玻璃幕墻的商場時,她不由自主地多看了幾眼。
王建國有些意外:"您老平時不是最節約了嗎?逛啥???"
"你媽我活了大半輩子,難道就不能享受享受?"
王秀蘭翻了個白眼,"你爸離開三年了,我總不能老想著攢錢。攢給誰啊?"
提起丈夫,王秀蘭的眼里閃過一絲落寞。
三年前,老伴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心梗離開了她。
那時兒子剛給他們買了一臺新電視,說是高清的,能看到電視里人臉上的毛孔。
老伴還說等攢夠錢,也要去城里買臺大冰箱,夏天好多做些冰鎮西瓜。
可惜,這個愿望最終沒能實現。
車子停在一個小區門口,王建國的妻子趙婷婷已經在樓下等候。
她抱著剛滿周歲的小女兒,五歲的兒子王小虎則在一旁蹦蹦跳跳。
"媽!您來啦!"趙婷婷熱情地迎上前。
王秀蘭笑著接過外孫女:"瞧瞧,胖了不少。"她
輕輕掐了掐嬰兒白嫩的小臉,孩子咯咯地笑起來。
"外婆!"王小虎也撲了過來,抱住王秀蘭的腿,"你給我帶什么禮物啦?"
王秀蘭摸了摸孫子的頭:"當然有禮物,等回家拆開看。"
"媽,您這次帶了多少東西來?又是一堆土特產吧?"
趙婷婷幫著拿行李。
她身材苗條,皮膚白皙,穿著簡單卻透露著精致,一看就是精心打理生活的那種女人。
"帶了點家鄉的東西,不多。"
王秀蘭拍了拍自己的布包,"主要是帶了點錢,想給你們和孩子買點東西。"
"您老有多少錢啊,還是留著自己用吧。"王建國笑道,"我們都挺好的,不缺什么。"
王秀蘭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目光落在遠處一棟高樓上的廣告牌上——那上面是一臺最新款的智能冰箱,據說可以自動提醒食物的保質期。
02
接下來的兩天,王秀蘭一反常態,沒怎么幫忙帶孩子,反而天天出門"溜達"。
每天清晨,當兒子一家還在熟睡時,她就已經起床,坐在陽臺上喝茶,望著窗外逐漸蘇醒的城市。
高樓間的縫隙里,朝陽灑下金色的光芒,照亮了林立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車輛。
這與她在農村的生活截然不同——那里清晨伴隨的是公雞的啼叫和田野里彌漫的霧氣。
"媽,您這兩天去哪兒了?"
晚飯時,王建國好奇地問道。飯桌上擺著幾道家常菜,還有一盤王秀蘭特地從老家帶來的腌蘿卜。
"就在附近轉轉,熟悉熟悉環境。"
王秀蘭夾了一筷子菜,"明天我想去你們這兒的商業街看看。"她看上去興致勃勃,眼睛里閃爍著少有的光彩。
"商業街?那里人多,您又不認識路,小心走丟了。"王建國有些擔憂。
趙婷婷連忙說:"媽,明天我休息,我陪您去?"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你們忙你們的。"王秀蘭堅持道,"我帶手機了,有事就打電話。再說了,我又不是小孩子,怎么會走丟?"
王小虎插嘴道:"外婆,你要買什么?我可以告訴你哪里有好吃的!"
王秀蘭笑著摸了摸孫子的頭:"外婆想買點特別的東西,到時候給你們看。"
晚上,王秀蘭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她從枕頭下摸出那個布包,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微光數了數里面的錢。
四萬塊,這是她這幾年的積蓄,原本打算給自己養老用的。
但自從老伴去世后,她就覺得生活少了很多樂趣。
兒子常勸她搬到城里住,可她始終覺得城里太吵鬧,不如老家自在。
"老頭子,你說我這樣做對嗎?"
她輕聲自語,仿佛在與已故的丈夫對話,"攢了一輩子錢,也該享受享受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秀蘭就出門了。
臨走前,她特意換上了一件深藍色的棉布上衣和一條黑色長褲,頭發一絲不茍地梳在腦后,儼然一副傳統農村老太太的裝扮。
"媽,帶足了錢沒?"王建國半開玩笑地問。
"帶了帶了,你放心吧。"王秀蘭拍拍布包,"我又不是去大采購,就是想看看你們城里都有啥新鮮玩意兒。"
走出小區,王秀蘭按照兒子指點的路線找到了公交站。
她小心地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條,上面寫著公交車的路線和要到的站名,都是兒子昨晚特意寫給她的。
公交車上人不多,王秀蘭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透過車窗,她看著這座她并不熟悉的城市在眼前展開——繁華的商業區,擁擠的交通,匆忙的行人,一切都讓她感到既陌生又新奇。
"阿姨,是去商業街嗎?"坐在旁邊的一個年輕女孩問道。
王秀蘭點點頭:"是啊,第一次去,有點擔心找不到地方。"
"我也去那邊,可以一起走。"女孩友善地說。
"那感情好!"王秀蘭感激地笑了。
在女孩的幫助下,王秀蘭順利下了車,來到了商業街的入口。
"阿姨,您要小心那些推銷的,別輕易相信他們說的。"臨別前,女孩善意地提醒道。
王秀蘭感謝地點點頭,目送女孩離去,然后獨自踏入了這個繁華的商業世界。
坐了半個小時的公交車,王秀蘭終于來到了城市最繁華的商業街。
她沿著街道慢慢走著,不時停下來看看櫥窗里的商品。
各種時尚服裝、精致首飾、電子產品應有盡有,價格標簽上的數字常常讓她倒吸一口冷氣。
"城里人可真會花錢。"她嘀咕著,看著一件標價上千的襯衫,"我們那兒的集市上,這錢能買好幾件呢。"
走著走著,她看到一家賣小飾品的店,櫥窗里擺著各種顏色鮮艷的掛件和手鏈。一個看起來像翡翠的小掛墜特別吸引她的注意。
"大娘,看上這個了?"店里走出一個年輕女子,熱情地招呼道。
王秀蘭猶豫了一下:"多少錢?"
"正常價三千八,今天活動,給您二千五。"女子笑瞇瞇地說。
王秀蘭驚訝地瞪大眼睛:"這么貴?。?
"這可是真正的翡翠,大娘,很保值的。"女子帶著王秀蘭進店,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
最后,王秀蘭還是買了那個掛墜。
付完錢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想:"這要是讓老伴知道,肯定又要嘮叨我亂花錢了。"
不過轉念一想,老伴已經不在了,再也沒人管她怎么花錢了,這念頭讓她既感到一絲解脫,又有幾分孤獨。
接下來,她又買了一條銀手鏈、兩個"紅木"小擺件和一個據說是古董的銅錢。
每一次購物,店家都熱情洋溢,贊不絕口,而她則抱著"出來一趟不容易,就買點特別的"的心態付了錢。
走累了,王秀蘭在一家奶茶店前停下來。
她從未喝過這種年輕人喜歡的飲料,猶豫了半天,還是走進去點了一杯最普通的奶茶。
"甜得發膩。"喝了一口,她皺起眉頭,但還是坐下來休息。
看著來來往往的年輕人,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那時候,他們村里最熱鬧的地方是供銷社,每逢集市,她和老伴就會一起去采購些日用品,偶爾會奢侈地買個冰棍分著吃。
休息夠了,王秀蘭繼續她的購物之旅。經過一條玉器街時,她的目光被那些閃閃發光的櫥窗所吸引。
"大娘,買玉器嗎?我們這兒的玉器品質好,價格公道!"
一個洪亮的聲音打斷了王秀蘭的思緒。
她轉頭看去,是一家裝修得金碧輝煌的玉器店,門口站著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男子,正熱情地朝她招手。
"不買不買,我就看看。"王秀蘭擺擺手,想著自己已經買了不少東西了。
"看看也行啊,進來坐坐,喝杯茶。
這大熱天的,歇歇腳。"那男子熱情地走過來,幾乎是把王秀蘭給迎進了店里。
玉器店里光線柔和,幾個大玻璃柜臺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玉器。
王秀蘭被安排在一張紅木椅子上坐下,一個年輕店員立刻端上來一杯熱茶。
"我姓李,是這店的老板,大家都叫我李老板。"
那男子介紹道,"大娘您是外地來的吧?"他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王秀蘭的布包,似乎在估量著什么。
王秀蘭點點頭:"來看兒子。"
她小啜了一口茶,覺得這里的氣氛讓她想起了老家的茶館,那是老人們聚集閑聊的地方。
李明眼睛一亮:"那您肯定得給兒媳婦帶點禮物回去吧?我們這的玉手鐲可好了,戴著好看,還能升值。"
"不用了,太貴了。"王秀蘭搖頭,心想自己已經花了不少錢了。
"您先看看,喜歡再說。"李明招呼年輕店員,"小張,把那套A貨手鐲拿出來給大娘看看。"
小張立刻從柜臺里取出一個紅色錦盒,打開后里面是一對翠綠色的玉手鐲,在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澤。
王秀蘭不由自主地被它們吸引了。
"您看這色澤,這質地,這可是和田玉,A貨,市場價至少一萬二一只。"
李明滿臉驕傲,"您要是真喜歡,給您打個折,一只八千。"
王秀蘭心里嘀咕著:"這么貴?。?
但她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盯著手鐲看了又看。這手鐲確實漂亮,翠綠的顏色閃著光澤,看起來就很貴重。
"試試吧,大娘,試試不要錢。"李明鼓勵道,眼中閃過一絲期待。
在李明和小張的熱情下,王秀蘭終于伸出手,讓小張幫她戴上了那只看起來小一點的手鐲。
03
"有點緊啊。"王秀蘭皺眉道,感覺手鐲勒著她的手腕。
"玉鐲就是這樣,剛開始有點緊,戴久了就好了。"李明解釋道,"您看這顏色多襯您的膚色啊。"
王秀蘭站起身,走到鏡子前照了照,不得不承認,這鐲子確實好看。
她在心里暗想:如果能買下來送給兒媳婦,應該很不錯吧?
可是看這價格,實在太貴了。
"老板,這玉是真的嗎?"王秀蘭謹慎地問道,"我們老家也有人賣玉,沒這么貴啊。"
李明笑著拍胸脯保證:"大娘,我李某人在這條街上開店十年了,童叟無欺!
您要是不信,可以找專業人士鑒定。
這可是經過權威認證的A貨和田玉,含水量高,質地細膩。
您摸摸看,涼滑如凝脂。"
王秀蘭小心翼翼地撫摸著手腕上的玉鐲,確實感到一絲涼意,質地也很潤滑。
不過她對玉器并不了解,無法判斷真假。
就在這時,店里走進來一對年輕夫婦,男的西裝革履,女的妝容精致,一看就是有錢人。
李明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過去,熱情地迎了上去。
"歡迎光臨,兩位是來看玉器的嗎?"
年輕女子點點頭:"朋友推薦的,說你們這的和田玉不錯。"
"那是當然,請隨便看看。"李明招呼小張,"招待一下這兩位。"
趁著李明和小張的注意力都在那對年輕夫婦身上,王秀蘭悄悄打量起店內的其他顧客。
角落里坐著一對中年夫妻,正在挑選一枚玉印章;另一側,一個穿著考究的老人戴著老花鏡,仔細查看著一個玉佛掛墜。
每個人臉上都流露出對玉器的欣賞和渴望。
"看來這東西真的很值錢啊。"王秀蘭心想,不由得對手腕上的玉鐲又多了幾分喜愛。
她回想起老伴生前曾說過,女人應該有幾件像樣的首飾,特別是到了年紀大了,這些東西既是裝飾,也是財產。
但她一直過著節儉的生活,從未舍得給自己買什么貴重首飾。
也許是時候犒勞一下自己了,她想。但這價格實在太高,她搖搖頭,決定還是算了。
王秀蘭輕輕地將玉鐲退下來,準備歸還給店員。
她彎下腰,悄悄地走向另一個柜臺,那里展示著一些小玉飾品。
她彎下腰,仔細打量著柜臺里的物品,不小心手腕碰到了柜臺邊緣。
"咔嚓"一聲脆響,王秀蘭感覺手腕一松,低頭一看,那只翠綠的手鐲已經摔在地上,碎成了三塊。
"哎呀!"王秀蘭驚呼一聲,蹲下身想撿起碎片。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冷汗順著脊背流下來。
這一聲驚呼立刻引起了店里所有人的注意。李明快步走過來,看到地上的碎片,臉色頓時變了。
"這...這...這可是和田玉A貨手鐲??!"李明的聲音有些發抖,眼神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情緒。
那對年輕夫婦也湊了過來,男子皺眉道:"這么容易就碎了?是不是假貨???"
李明頓時急了:"怎么可能是假貨!
這是真正的和田玉,只是...只是這位大娘用力過猛,碰到硬物了。
"他的目光在王秀蘭的布包和地上的碎片之間游移,似乎在思考著什么。
王秀蘭有些不知所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她感到一陣眩暈,想到自己可能要賠一大筆錢,頓時手足無措。
李明深吸一口氣,勉強平靜下來:"大娘,您得賠償這個損失啊。
這手鐲市場價一萬二,我們店里賣八千。"
他的語氣半是無奈半是堅決,但眼底似乎有一絲期待。
"八千?就這么個玉鐲子值八千?"王秀蘭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了眼睛看著地上碎成三塊的翠綠手鐲。
"老太太,這可是和田玉,A貨,您看這色澤,這紋理,市場價至少一萬二。"李明指著柜臺里同款手鐲,語氣堅定。
那對年輕夫婦對視一眼,悄悄地退出了店門。
他們的離去讓店里的氣氛更加緊張。
小張站在一旁,表情有些尷尬,而角落里的其他顧客也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04
店里一時安靜下來,只剩下李明、小張和王秀蘭三人。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名狀的緊張感,王秀蘭感到喉嚨發干,手心冒汗。
"大娘,您看這事兒怎么辦?"李明語氣軟了一些,但仍然堅持要賠償。
他的眼睛不時瞟向王秀蘭的布包,里面剛才露出的那一沓錢還在他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王秀蘭站在原地,手足無措。她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
八千元對她來說是筆大數目,幾乎相當于她一年的退休金。
但轉念一想,既然是自己不小心打碎的,理應賠償。
"我得給兒子打個電話。"王秀蘭掏出手機,想向兒子求助。
李明連忙擺手:"大娘,何必麻煩家人呢?
這種小事我們大人之間解決就好。
您也不想讓兒子擔心,對吧?"
王秀蘭遲疑了。
李明說得不錯,如果讓兒子知道她一上午就打碎了價值八千元的玉鐲,肯定會責怪她不該一個人出來亂逛。
更何況,這錢本來就是她自己的積蓄,用來賠償也無可厚非。
王秀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點點頭:"我既然打碎了,那就賠吧。"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但語氣堅定。
李明有些意外:"您...您真的愿意賠?"他似乎沒料到老太太會這么痛快地承認責任。
"摔了就得賠,這是道理。"
王秀蘭語氣平靜,拉開自己的布包,從里面掏出一個塑料袋。
那塑料袋看起來普普通通,卻裝著她這幾年的心血。
李明和小張都瞪大了眼睛——塑料袋里裝著厚厚一沓現金。
對于習慣了手機支付的城里人來說,看到這么多現金確實是一件稀奇事。
王秀蘭慢慢地數出八千元,一張一張地放在柜臺上,仿佛每一張都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這些錢是她和老伴多年辛苦積攢下來的,原本打算留著養老,或者在有生之年享受一下。
"給,八千塊。"王秀蘭最后一張錢也放下,語氣平淡,但眼神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痛惜。
李明伸手接過錢,表情復雜。
他原本以為會有一場討價還價,甚至做好了報官的準備,卻沒想到老太太這么爽快就付了款。
他數了數錢,確實是八千整。
"大娘,您帶這么多現金不安全啊。"
李明看著王秀蘭的布包,不由自主地說道。
從那個小小的包里,他看到了更多的錢,可能有幾萬之多。
"我這次來是要買東西的,當然得帶夠錢。"
王秀蘭把剩下的錢放回布包,又看了眼地上的碎片,"這些您處理吧,我走了。"
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說不出的苦澀。
說完,王秀蘭轉身就往門外走。
她的步伐有些蹣跚,但背影卻異常堅定。
這一刻,她覺得自己仿佛一下子老了許多。
李明拿著錢站在原地,臉上的表情從驚訝逐漸變成了思索,最后變成了警覺。
他快速翻看手中的鈔票,注意到其中一些是有些年頭的舊版人民幣,有的甚至有些破損。
這些細節佐證了一個事實:這是一位老人積攢多年的錢,而不是隨手可得的閑錢。
這一認知讓李明突然感到一陣內疚。
他又想起剛才看到老太太包里的那一沓錢,以及她那樸實無華的裝扮和舉止。
這很可能是一位來自農村的老人,帶著畢生積蓄來城里看望兒子,結果卻被他...
就在王秀蘭即將走出店門的那一刻,李明突然臉色大變,一種前所未有的緊迫感涌上心頭。
"壞了!"李明沖向店門口,"快攔住那個老太太!"
小張一臉困惑:"老板,錢都收了,攔她干啥?"
李明額頭冒汗:"你不懂,要出大事了!快去!"
他的聲音里充滿了急切和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恐慌。
05
小張雖然不明白怎么回事,但還是跟著李明沖出了店門。
王秀蘭走得不快,剛走到玉器街的盡頭就被李明追上了。
"老人家,您等等!"李明氣喘吁吁地攔住王秀蘭。
他跑得太急,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眼中閃爍著復雜的情緒。
王秀蘭警惕地看著他:"還有事?"
她本能地把布包緊緊抱在胸前,戒備心頓時提高了好幾分。
難道這個店主覺得八千塊錢不夠,還想再敲詐她?
李明尷尬地笑了笑,把手中的八千元遞給王秀蘭:"這錢...這錢您還是拿回去吧。
那手鐲...就當是我們店里的過錯,不用您賠了。"
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王秀蘭猝不及防。
她愣在原地,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
才過了多久?剛才還堅持要她賠償的店主,怎么突然要把錢退回來了?
王秀蘭皺起眉頭:"這是什么意思?
剛才不是說市場價一萬二,要我賠八千嗎?"
她一臉狐疑,生怕這是什么新的騙局。
"這個...這個..."李明支支吾吾,不知該如何解釋。
他張了張嘴,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這時,小張也跑了過來,看到這一幕也是一頭霧水。
他和老板在這條街上做了好幾年生意,以前也有顧客不小心打碎過玉器,但從未見過老板主動退錢的情況。
王秀蘭擺擺手:"東西是我摔的,我就得賠,天經地義。
你們做生意也不容易,我理解。"她的語氣堅定,透露出一種樸實的正直和善良。
李明急了:"不不不,老人家,您真的不用賠!
是我們不好,那個手鐲...那個手鐲其實...其實有些問題。"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眼神躲閃,不敢直視王秀蘭的眼睛。
"有什么問題?"王秀蘭瞇起眼睛,"剛才不是說是什么和田玉A貨嗎?"
李明額頭上的汗珠更多了:"這個...這個...您聽我解釋..."他咬著嘴唇,似乎在進行某種內心斗爭。
小張看出情況不對,湊到李明耳邊低聲問了幾句。李明的回答讓小張也變了臉色。
王秀蘭被這一連串的反常舉動弄得一頭霧水:"你們到底想干什么?
"她的警惕性更高了,握緊了手中的布包,隨時準備脫身離開。
李明咬咬牙,決定開口:"老人家,我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告訴您..."
"什么事這么神神秘秘的?"王秀蘭警惕性更高了。
李明深呼一口氣:"不是錢的問題...是關于您的安全...我們可以看看您剛才買的其他東西嗎?"
這個請求讓王秀蘭更加困惑。她不明白自己買的東西和這個店主有什么關系,但直覺告訴她,事情沒那么簡單。
王秀蘭猶豫了一下,從包里拿出剛才在附近店鋪買的小飾品:"有什么問題?"
她小心翼翼地展示著那些自己花了不少錢買來的物品——"翡翠"掛墜、"純銀"手鏈、"紅木"小擺件和"古董"銅錢。
李明接過袋子查看了一下,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小心翼翼地遞回給王秀蘭,然后轉頭對小張低聲說了幾句話。
小張在李明耳邊急促地回應了幾句。
李明聽完后,臉色瞬間煞白,整個人僵在原地,嘴唇顫抖著卻說不出話來,手中的錢"啪"地一聲掉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