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人們常說,在農村,得罪誰都不能得罪村干部。這話我以前只當是玩笑,直到親身經歷,才明白其中有多少無奈和心酸。有時候,一個簡單的"不"字,就能讓你成為全村公敵。
我叫張明,今年27歲,大學畢業后回鄉創業種植有機蔬菜。最近,我成了村里的"名人"——因為拒絕了村書記李國強女兒李曉琳的追求,整個村子幾乎都站在了我的對立面。
今天早上,我剛到自己的蔬菜大棚,就發現灌溉系統被人為破壞,水管被割斷,昨晚剛澆的菜苗泡在水里奄奄一息。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了。我蹲下身,看著被毀的心血,一陣無力感涌上心頭。
"張明,你小子咋這么不開竅呢?曉琳多好的姑娘,你咋就看不上呢?"村里的王大爺提著鋤頭,站在大棚邊上,語重心長地說。
我苦笑:"大爺,感情的事不能強求啊。"
"什么強求不強求的,人家書記家條件多好!你看看你,悶頭種地,能有啥出息?"王大爺不依不饒,"你媽昨天又來我家,哭得稀里嘩啦的,說你再不答應,她都沒臉在村里待了。"
我心里一沉。最近連母親也開始不斷給我施壓,整天唉聲嘆氣,說我不識好歹,辜負了天大的機遇。
掏出手機,十幾個未接來電,大多是親戚朋友的。點開微信,全是勸我接受李曉琳的信息。我無奈地搖搖頭,這場"全民動員"已經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從最初的暗示到現在的明目張膽施壓,連我的蔬菜銷路都開始受影響。
正想著,手機響了,是發小劉強。接通后,他二話不說就劈頭蓋臉:"你他媽腦子進水了吧?李書記女兒條件多好,長得漂亮,又有文化,還有背景,你拒絕她圖啥?全村人都在罵你傻!"
"我有喜歡的人了。"我平靜地回答。
"誰?那個城里來的支教老師?別傻了!人家過幾個月就走了,你守著個影子有啥用?不是兄弟不勸你,李書記要是記恨上你,別說你那幾畝地,連你爸媽都得跟著遭罪!"
掛了電話,我坐在大棚邊發呆。劉強說的沒錯,我確實喜歡上了半年前來村里支教的城市女孩林小雨。她文靜、善良,對孩子們充滿愛心,我們有共同的理想——希望通過教育和產業改變農村面貌。
但與此同時,村書記的女兒李曉琳也開始明目張膽地追求我。起初我委婉拒絕,沒想到她不但不放棄,反而變本加厲,甚至動用了父親的權力,讓全村人來做我的思想工作。
我抬頭看向遠處的村委會辦公室,一個念頭突然閃過腦海:這一切真的只是因為李曉琳喜歡我嗎?她大學畢業后在市里有穩定工作,為什么突然對我這個普通農民如此執著?其中是否另有隱情?
李曉琳開始追求我是在三個月前。那天我正在大棚里忙活,她突然開著一輛白色寶馬出現在田埂上,踩著高跟鞋艱難地走過來,精致的妝容和時尚的衣著與周圍的農田形成鮮明對比。
"張明,聽說你的有機蔬菜很有名,我來參觀一下。"她笑盈盈地說,眼睛卻在打量我的臉。
我有些意外:"李小姐怎么會對蔬菜種植感興趣?"
"別叫我李小姐,叫我曉琳就好。"她從包里拿出一張名片,"我在市農業局工作,負責農產品質量檢測,當然對你的項目感興趣。"
那天,她在我的大棚里轉了一圈,問了許多專業問題,確實表現出對農業的了解。臨走時,她突然說:"明天晚上有空嗎?我請你吃飯,聊聊合作的事。"
我猶豫了一下,還是答應了。那頓飯吃得不太舒服,因為她頻頻暗示想發展個人關系,而不僅僅是工作合作。我委婉地表示自己有喜歡的人,希望她不要誤會。
沒想到第二天,村里的廣播突然宣布我的蔬菜基地被評為"示范戶",縣里要來參觀。這本是好事,但緊接著,李曉琳就出現了,帶著縣農業局的領導來"考察"。考察結束后,她當著所有人的面,親昵地挽著我的胳膊合影,故意制造我們關系親密的假象。
從那以后,她幾乎每周都會來我的基地轉轉,村里人開始議論紛紛,說書記女兒看上了我,我要飛黃騰達了。我多次向她表明態度,但她總是笑笑說:"你先別急著拒絕,多相處一段時間再說。"
一個月前的周末,事情發展到了轉折點。那天我去學校送蔬菜,正好見到林小雨在教室里輔導孩子們。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勾勒出溫柔的輪廓。下課鈴響后,我鼓起勇氣邀請她一起吃晚飯,她害羞地點頭答應了。
就在我們走出校門的那一刻,一輛白色寶馬突然停在面前,車窗搖下,露出李曉琳精致的臉龐。
"張明,我爸讓你去家里吃飯,有重要的事情談。"她笑著說,目光卻冷冷地掃過林小雨。
我正要拒絕,林小雨輕輕捏了捏我的手:"你去吧,改天再約。"說完,她轉身離開。
無奈之下,我去了李家。飯桌上只有李書記夫婦和李曉琳。李書記滿臉笑容,頻頻給我夾菜,談起了村里即將上馬的農業產業園項目。
"明娃,你的有機蔬菜種植很有前景,我打算把你的基地作為產業園的核心區域,擴大規模,引進資金,你就是技術總監。怎么樣,有沒有興趣?"
我一聽就明白了,這是要拉攏我。"書記,這么重要的位置,我怕自己能力不夠..."
"沒關系,曉琳會幫你,她不是在農業局嗎?專業知識比你懂得多。"李書記意味深長地看了女兒一眼,"你們年輕人多接觸接觸,感情的事慢慢來嘛。"
那頓飯我吃得如坐針氈。臨走時,李曉琳送我出門,突然抱住我,在我耳邊輕聲說:"張明,我喜歡你,真的。給我個機會好不好?"
我僵在原地,尷尬地掙開她:"曉琳,我已經有喜歡的人了,請你尊重我的選擇。"
她臉色一變:"是那個支教老師?別傻了,她只是暫時來村里,過不了幾個月就走了。你覺得她會為了你留在這個窮山溝里嗎?"
"那是我自己的事。"我轉身就走。
從那天起,村里的風向徹底變了。先是我送往鎮上的蔬菜車"不小心"被堵在了路上,導致一車菜爛掉;接著村委會突然通知我,說我的土地租賃合同有問題,需要重新審核;最離譜的是,竟然有人在村里散布謠言,說我的有機蔬菜其實噴了很多農藥,騙取高價。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認識的人都來勸我接受李曉琳。親戚們輪番上陣,朋友們集體施壓,就連母親也站在了對立面,說我要是不答應這門親事,就是不孝順。
唯一站在我這邊的,只有林小雨。她悄悄告訴我:"別屈服,你有權利選擇自己的生活。"
可惜,她的支持還沒持續幾天,學校就突然通知她,因為"工作需要",要調她去另一個更偏遠的村莊。臨走前,她紅著眼眶對我說:"我會等你,但你也要照顧好自己。"
看著她離去的背影,我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力。這個村子,難道書記的權力就真的這么大,能左右每個人的命運?
更讓我不解的是,為什么李曉琳會對我如此執著?我只是個普通的返鄉大學生,在她眼里,應該算不上什么好條件。村里比我條件好、長相好的小伙子不少,她為何偏偏看中了我?
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陌生電話打破了我的思緒。
"是張明嗎?我是縣農業局的王科長。我們局要做一個關于青年農民創業的采訪,想請你參加。可以見個面詳談嗎?地點你定。"
話語中那個強調的"你定"讓我心生警覺。這位素未謀面的王科長為何如此謹慎?
"好的,那就明天下午,在鎮上的咖啡館見面吧。"我試探性地回答。
"鎮上不方便,能去縣城嗎?有些事情,不太適合在本地談。"
聽到這話,我更加確信,這個王科長找我絕非簡單的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