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爸,您先別著急,我馬上訂機票回來,您好好休息,別擔心醫藥費的事。"電話那頭,女兒何麗的聲音又急又軟,像是要哭出來。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望著天花板上慘白的燈光,任由淚水滑落。
大兒子說公司資金周轉困難,二兒子說剛買房子首付,沒想到女兒一個電話就放下工作往回趕。
這輩子,我到底是養了些什么兒女?
我叫王建發,今年六十五歲,在街道社區退休,靠著每月三千多的退休金,日子過得還算滋潤。
老伴張秀梅身體不太好,有高血壓和糖尿病,需要長期吃藥。
我們有三個孩子,大兒子王強,二兒子王浩,還有小女兒王麗。兩個兒子都在本地,大兒子開了一家裝修公司,二兒子在事業單位上班,女兒在外地一家銀行工作,距離老家有兩個多小時的飛機。
老伴常常念叨:"咱們把兩個兒子養這么大,供他們讀書,到頭來還是閨女貼心啊。"
我總是不以為然地擺擺手:"那是你偏心眼,兒子們也有自己的家庭,要養老婆孩子,壓力大著呢。"
每次過年過節,兩個兒子都會帶著兒媳婦孫子來家里吃飯,熱熱鬧鬧的,但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女兒因為距離遠,一年也就回來一兩次,但每次回來都會幫我們打掃房子,陪老伴去醫院看病,還會給我們買很多保健品。
那天早上起來,我突然感覺胸口悶得慌,喘不上氣來。老伴嚇壞了,趕緊打電話叫了救護車。
到醫院一檢查,醫生說是心肌梗塞的前兆,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心臟搭橋手術大概需要七八萬,再加上住院費用和后期康復,十萬左右吧。"醫生推了推眼鏡,語氣平淡地說。
十萬!這可不是個小數目。我和老伴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擔憂。雖然我們有點積蓄,但大部分都給兩個兒子買房子首付了,剩下的也就三四萬。
老伴拉著我的手,低聲說:"要不,打電話給孩子們說一聲?"
我點點頭,先打給了大兒子王強。
"爸,您現在怎么樣了?嚴重嗎?"王強的聲音聽起來很著急。
我簡單說了病情和費用,王強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嘆了口氣:"爸,實在不好意思,公司最近接了個大項目,資金都周轉進去了,手頭真的很緊...要不,我先想想辦法,看能不能東拼西湊給您湊點..."
我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忙說:"沒事沒事,你忙你的,我就是告訴你一聲。"
接著打給二兒子王浩,情況也差不多。
他剛給兒子交了幼兒園學費,又要準備買新房的首付,說最多能拿出一萬塊錢。
"爸,您別生氣啊,我真的是有心無力。等我下班就去醫院看您。"王浩的聲音充滿歉意。
掛了電話,我和老伴相對無言。我們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在我們最需要他們的時候,卻說沒錢。
"老頭子,別想那么多了,咱們自己還有點積蓄,再跟親戚借一借,應該夠了。"老伴拍拍我的手,安慰道。
我閉上眼睛,胸口的疼痛似乎更明顯了。
無奈之下,老伴還是給遠在外地的女兒打了電話。本來是不想麻煩她的,畢竟路途遙遠,而且女兒剛工作沒幾年,工資也不高。
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電話剛接通,女兒就急切地問:"媽,爸爸怎么了?嚴重嗎?在哪個醫院?"
老伴把情況一說,女兒立刻說:"你們別擔心,我馬上訂機票回來。錢的事情,我這邊有存款,夠用的。"
掛了電話沒多久,女兒又打來電話說已經訂好了當天下午的機票,晚上就能到醫院。
"爸,您先別著急,我馬上訂機票回來,您好好休息,別擔心醫藥費的事。"電話那頭,女兒何麗的聲音又急又軟,像是要哭出來。
聽著女兒焦急的聲音,我的眼淚不知不覺流了下來。明明是女兒最小,卻在關鍵時刻表現得最懂事、最可靠。
晚上七點多,病房門被推開,女兒風塵仆仆地出現在門口,手里還提著大包小包。看到我躺在病床上,女兒眼睛一下子紅了,但她很快擦了擦眼角,擠出一個笑容走了過來。
"爸,您感覺怎么樣?"女兒握住我的手,聲音有些發抖。
我看著女兒憔悴的臉,心疼地說:"沒事,就是有點胸悶,你看把你急的。"
"媽,醫生怎么說?"女兒轉頭問老伴。
老伴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女兒。女兒認真地聽著,不時點頭,然后說:"我明天去找主治醫生詳細了解一下情況。"
第二天一早,女兒就去找了主治醫生。回來后,她告訴我們手術費和住院費加起來大概需要十二萬,比醫生最初估計的要多一些。
"爸,媽,你們別擔心,我這些年工作攢了一些錢,足夠支付手術費用了。"女兒一臉輕松地說。
我和老伴相視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女兒雖然在銀行工作,但也只是普通職員,工資不會太高,她怎么會有這么多積蓄?
看出我們的疑惑,女兒解釋道:"這幾年我挺節省的,沒怎么亂花錢,再加上有點獎金和年終,攢下來也有不少。再說了,我一個人也沒什么大的開銷。"
老伴拉著女兒的手,眼圈紅了:"麗麗,你留著錢將來買房子結婚用吧,爸媽不能耽誤你的前程。"
"什么前程不前程的,爸爸的身體最重要。"女兒堅定地說,"再說了,我現在也不著急這些,等爸爸好了再說。"
就這樣,女兒直接去醫院繳納了手術押金,還跟醫生商量好了手術時間。
兩個兒子得知女兒回來了,也趕來醫院看我。大兒子帶了些水果,二兒子帶了些補品。看到女兒,他們明顯有些尷尬。
"麗麗,你這么快就回來了啊,不耽誤工作嗎?"大兒子王強問道。
女兒淡淡地笑了笑:"請了假,爸爸的手術很重要,工作哪有家人重要。"
這話說得,讓我心里暖暖的,但兩個兒子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二兒子王浩掏出一個紅包,遞給老伴:"媽,這是我能拿出來的一萬塊錢,您先收著。"
老伴看了看女兒,女兒笑著說:"收下吧,媽,手術后爸爸還需要調養,錢總是不嫌多的。"
晚上,兒子們走后,女兒坐在我床邊,輕聲說:"爸,您別多想,哥哥們也不容易,各有各的難處。"
我握住女兒的手,心里五味雜陳。養兒防老這句話,現在看來是多么的諷刺。我們把大部分的積蓄都給了兩個兒子,可在我生病需要錢的時候,卻是女兒挺身而出。
手術很成功,我恢復得也不錯。女兒請了一個月的假,每天都在醫院照顧我。她幫我擦身、喂飯、按摩,還經常陪我聊天,讓我不那么無聊。
兩個兒子雖然也常來看我,但都是匆匆來去,最多待一兩個小時就走了,理由是工作忙、家里孩子沒人照顧等等。每次看到他們離開的背影,我心里就有一種說不出的失落。
出院那天,女兒已經幫我辦好了所有手續。當我拄著拐杖,在女兒和老伴的攙扶下走出醫院大門時,心情格外復雜。
"爸,咱們回家吧。"女兒扶著我上了出租車。
回到家,女兒又是打掃衛生,又是準備飯菜,忙得不亦樂乎。看著她忙碌的身影,我忍不住紅了眼眶。
"傻丫頭,你也該回去上班了,別為爸爸耽誤太久。"我坐在沙發上,看著窗外的陽光,輕聲說道。
女兒停下手中的活,走過來坐在我身邊:"爸,我不急著回去,請了長假呢。我要看著您恢復得差不多了才放心。"
老伴從廚房探出頭來:"麗麗,你單位不會有意見吧?這都請了快一個月假了。"
"沒事,我提前和領導說好了,他們都很理解。"女兒笑著說,"再說了,我這幾年也沒怎么請過假,攢了不少調休。"
就這樣,女兒在家里又待了半個月,直到我能基本自理,她才依依不舍地收拾行李準備回去。
臨走前一晚,女兒拿出一個信封遞給我和老伴:"爸,媽,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們收下。"
我接過信封,沉甸甸的。打開一看,里面是一沓現金,還有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爸媽,這是我這些年的積蓄,一共五萬塊錢。
我知道您們把大部分錢都給了哥哥們買房子,現在自己的積蓄不多了。這錢您們收著,以后看病養老用。
您們放心,我工作穩定,生活沒問題,不用擔心我。您們的健康和安心,就是對我最大的回報。女兒永遠愛您們。"
看完紙條,我和老伴抱在一起,淚流滿面。我們怎么也沒想到,平時看似柔弱的小女兒,關鍵時刻卻如此堅強可靠。而那兩個我們寄予厚望的兒子,卻讓我們如此失望。
女兒臨走的那天,我們一家人在家里吃了頓飯。兩個兒子也來了,氣氛有些尷尬。飯桌上,大兒子提議:"爸,媽,等你們都不能自理了,就輪流到我們家住吧,我們幾個孩子商量著來。"
二兒子也點頭附和:"對,我們肯定不會讓您二老吃苦的。"
我看了看老伴,又看了看女兒,心里已經有了決定。
送女兒去機場的路上,我拉著她的手,欲言又止。
"爸,您有什么話就直說吧。"女兒笑著看我。
我深吸一口氣,說出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縈繞在心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