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宣布互降關稅后,特朗普一句"有利于統一與和平"引爆輿論,暗示可以將臺灣問題當做“交易”。慌亂之下,臺當局緊急連射火箭彈"壯膽",賴清德為“臨陣脫逃”做準備,而解放軍30多架次軍機戰艦同步壓上,國臺辦發出統一強音。
據環球網報道稱,特朗普在白宮記者會上提出"統一",眾所周知,美國是不希望臺灣回歸的,而“臺獨”分子之所以不斷挑釁大陸,也是因為篤定這一點。
但現如今,特朗普卻把臺灣當做籌碼,想和大陸談條件。
此刻,中美已經就關稅政策達成共識,但是中國并沒有做出巨大讓步,美國夢寐以求的稀土,中國仍舊沒有松口。
在通脹壓力下,美國談判工具箱里能打的牌已經所剩無幾了。但中國還有很多,“稀土牌”則是最致命的一張。如果沒有稀土,美軍的武器,包括F-35就得停產。
為了獲得稀土,特朗普不得不打出“臺灣牌”。但是大陸的反應,一如既往的平靜,大陸用實際行動告訴美國:“臺灣牌”早已經不奏效了。臺灣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絕不可能被交易,美國如果繼續打臺灣的主意,那么,中國的反制很快就會落下。
反觀臺當局,在特朗普提出“統一”之后,賴清德辦公室在慌亂之下,一邊堅稱"中美未談臺灣",一邊不斷進行軍演。
看看這些天,臺軍都在忙什么。
臺當局顯示命令部隊在屏東九鵬基地上演年度最大規模實彈演習“神弓操演”。隨即又宣布要繼續加購“愛國者”導彈,還要抽調臺海軍陸戰隊,組成功戰斗隊“護衛大臺北地區”。
更可笑的是,臺當局還將這些行動稱之為是為應對“解放軍攻臺”的演習。但島內民眾看得分明,賴清德這分明是怕了,想要調集所有力量,“防斬首”的同時,也準備隨時“臨陣脫逃”。
可惜,在解放軍隨時可以封控臺島的情況下,就臺軍那點戰斗力,恐怕還沒有“權利護送”賴清德離島的這個本事。
國臺辦表示:任何“臺獨”都不要妄想在“挑釁引戰”后“溜之大吉”,大陸絕不會任“臺獨”禍首逍遙法外!
臺軍引以為傲的美制"海馬斯"火箭彈,在軍演時卡殼;“神弓操演”軍演也是笑料百出,一架紅“火蟻”靶機在起飛時沖出跑道,掉到了旁邊的草叢里。
臺軍的裝備都是雜牌,法國的幻影,美國的F-16,“海馬斯”、“愛國者”,這些綠媒所吹噓的"反登陸利器"在解放軍全域監控體系下完全就是裸奔的活靶子。
"海馬斯"火箭炮最大射程不過70公里,在解放軍鷹擊-12B反艦導彈600公里覆蓋半徑前如同玩具。
俄烏戰場早已證明,沒有制空權的機動火箭系統在現代化電子戰面前存活率極低。而大陸軍民融合的軍工體系,此刻正以下餃子般的速度生產著055萬噸大驅和殲-20戰機,臺軍外購武器的“心理安慰”意義遠大于實戰價值。
對比臺軍這場耗資不菲的表演,解放軍同期展開的跨戰區聯合警巡才是真正實力的展現。
近日,臺防務部門通報稱,大陸有超過30架次的戰機持續施壓。同一時間,大陸還新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白皮書,將"臺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的底線劃得明明白白。
更耐人尋味的是,就在特朗普暗示可能交易臺灣的敏感時刻,包括臺所謂"邦交"海地在內的30國代表齊聚北京,巴西總統盧拉那句"親近中國不怕美國打壓"的宣言,讓島內"倚美謀獨"的算盤顯得愈發可笑。
其實,特朗普在這個時候提出“統一”,更加說明,美國沒有膽量真的為了臺灣而和中國開戰。否則賴清德也不會頻繁地砸錢來討好美國了。
賴清德當局高調采購"愛國者"導彈、組織"反斬首"演習,私下卻面臨臺軍系統級崩潰。數據顯示,2020至2024年間臺軍提前退役人數暴漲4倍,連少將都遞交辭呈,這種集體退役的現象更能說明問題。
如今,大陸正在穩步推進統一。從金門海域執法常態化到"海峽中線"事實廢除,從2016年首次繞島巡航到2024年海警加入繞臺行列,治理權的漸進延伸比任何宣言都更有說服力。
未來,大陸會持續針對“臺獨”打出組合拳:法律上完善對"臺獨"分子的全球追責體系,經濟上通過ECFA終止倒逼島內產業重組,軍事上以海峽內海化擠壓臺當局活動空間。
民進黨要想清楚,是繼續當美國的棋子走向深淵,還是順應歷史大勢完成和平統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