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輿論稱大陸“包圍封鎖金門”的演練已經非常成熟,臺灣已失去3條線,第4條線也快沒了,大陸船艦到“海峽中線”以東的臺灣島臨海區域常態化執法不遠了。
換個姿勢入金門。臺灣“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傍晚突然發布消息稱,今天下午2點左右,偵獲4艘大陸海警船出現于金門周邊海域巡航,其中包括2艘未開啟AIS(船舶識別系統)」的大陸海警。臺灣“海巡署”將其稱為“暗船”,還渲染稱這些船只“意圖不明”,他們立即迅速調動巡防艇前往應對、監控、驅離,直到下午5點05分大陸海警船離開金門所謂“禁限制水域”。
臺灣“海巡署”所謂的監控驅離,其實都是自欺欺人。大陸海警船都很大個,噸位是臺灣海巡船艇好幾倍,他們只有伴航、在側觀望的份兒,大陸海警船想去哪去哪,巡航時間長短自由決定。大陸海警這是真正的在自家主權海域執政巡航,落實管轄權。
倒是臺灣媒體發現玄機。臺媒指出,自從2024年2月14日廈金海域“惡性撞船事故”以來,從臺灣方面公布的過去一年多來大陸海警船號與“船舶自動識別系統”軌跡看,發現進入金門禁限制水域的海警船多循相似軌跡從金門南側進入。選擇從南面,一方面是這一側缺乏清晰的天然界線。另一方面是這側海水較深,方便大陸派更多噸位大的海警船航行。
“更讓人關注的是,大陸海警船屢次靠近金門的重要物資補給線料羅港,更有演練封鎖金門的意味。”臺媒指出,大陸海警包圍封鎖金門的演練已經很成熟了。“當我們細看金廈水域往來的船只,更驚訝地看到,大陸執法船早已密集地出現在金門周圍。”
為什么大陸完全無視金門所謂“禁限制水域”?1992年,臺灣“國防部”公布所謂“臺灣地區限制或禁止水域”,劃出禁止與限制大陸船只進入的水域。所謂禁限制水域,相當于“領海”和“鄰接區”,臺灣海巡會驅離、扣留闖入其中的大陸船只。
廈金海域自古就是兩岸漁民的傳統作業漁場,大陸方面雖從未公開承認臺灣所謂“禁限制水域”,但仍有默契地尊重,要求陸方船只不要開進金馬周邊的“敏感水域”。
不過,“臺獨”勢力無視大陸善意,2024年情人節,臺灣“海巡署”惡意將一艘大陸籍快艇撞翻,造成兩死兩傷。
對此,大陸對“臺獨”堅決反擊,打破此前的默契,大陸海警船“沒收”所謂金門禁限制水域,進行常態化執法巡查,甚至登船臨檢,落實對金門海域實際管轄權的借口。這就是臺灣方面經常所稱的大陸對臺“灰色地帶行動”,讓金門海上防線壓力大增。
2024年5月24日上午,大陸海警編隊進入金門、馬祖離島之東引與烏坵水域形成“包圍”之勢,配合東部戰區“聯合利劍-2024A”環臺軍演。
“大陸‘灰色地帶行動’有細致操作:在不引起金門當地民間反感的同時,一步步挑戰臺灣對金門海域的掌控權。”臺媒評論道,如今大陸海警船頻繁進入禁限制水域,讓金門的防衛縱深被縮短。
大陸已經成功在金門馬祖等離島“禁限制水域”建立并鞏固實際管轄權,臺灣軍事學者揭仲和張延廷指出,未來大陸會利用機會在“海峽中線”以東海域建立管轄與執法的“新現狀”,在臺灣本島臨海區域具體落實行政管轄權。
如今臺灣逐漸失去4條線︰“海峽中線”沒有了;金門馬祖“禁限制水域線”沒有了;“臨接區”沒有了;接下來臨海線也會沒有,大陸要到臺灣臨海來執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