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一流水平的領導,不會問下屬這6個問題,太掉價
作為領導,有些話就不能說。
尤其是在下屬面前,千萬別隨意問問題,否則,只會引起反感,激化矛盾,有損自己的領導力。
尤其是下面這6個問題,最好別問。
第一句: “為何業績不佳?”
當團隊業績出現下滑時,眾多領導的第一反應往往是質問:“為何業績這么差?”
這一問題看似直擊要害,實則極具攻擊性。
員工聽到的潛在意思是:“這都是你的責任!”
這種提問方式會激發防御心理,致使團隊陷入相互推諉或者自我否定的狀態,而不是去解決問題。
高階提問 :
“在當下的市場環境里,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不是需要做出調整?”
“哪些方面的效率提高能夠產生最大的杠桿作用?”
行動建議 :
構建“問題共創會”的機制,引領團隊通過數據來剖析問題,把“歸罪思維”轉變為“歸因思維”。
第二句: “這般簡易之事,你為何做不到位?”
在日常的工作進程中,有些管理者會忍不住“吐槽”下屬: “這般簡單的事,我都已經講解了十遍、二十遍之多,你為何還是做不好?”
特別是在面對新人之時,倘若新人成長速度遲緩,管理者就會持續地進行打擊。
然而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屬于自身的學習曲線和成長節奏,不可能一蹴而就、瞬間達成目標。
從事任何一項工作,都得從零起步,逐步從不熟練邁向熟練。
對于新員工而言,他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熟悉工作的內容和流程。
管理者需要具備充分的耐心和包容心,助力他們成長。
當員工在工作中遇到困難,無法完成任務時,管理者應具備教練心態,勇于承擔起輔導的責任。
那么,如何有效地進行輔導呢?以下是輔導的十六字核心原則:
①:我做示范,你觀察學習
首先,管理者親自操作一遍,讓員工在旁仔細觀摩。
通過實際成果展示,使員工信服并認識到正確方法的有效性,從而激發學習意愿。
②:我講解要點,你傾聽理解
操作完成后,結合實際情況,總結關鍵點并清晰傳達給員工。
此時,員工可能心中存疑,管理者需趁熱打鐵,及時解答疑惑,確保信息準確傳遞。
③:你實踐操作,我監督指導
在明確流程和關鍵點后,讓員工親自嘗試操作。
由于業務操作需要身體力行,員工可能腦子會了但手不會,因此必須通過實踐來檢驗學習效果。
④:你反饋總結,我傾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