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都快把臺灣擺到桌子上賣了,你賴清德又想去‘親日’?”
都知道賴清德是臺獨,誰能想到他居然為了搞“獨”,居然都能夠說出“臺灣和日本是家人”這種數典忘祖的話!
這話一出立馬引起了國臺辦甚至是國防部的強烈批評,當初日本殖民臺灣的時候可是沒少殘害我們的兩岸同胞,現如今在賴清德嘴里居然成為了“一家人”?
這雖然并非是賴清德第一次發表“親日”言論,但是在此時說這種話,其實也是迫于現實的“無奈”,因為就在幾天之前特朗普提到了“統一”一詞。
這話一出可把賴清德嚇得夠嗆,連忙撇清和美國的關系,只不過無論賴清德怎么狡辯都沒有用了——5月20號罷免賴清德行動在即,他的民調也在一路下跌!
前不久中美關系剛剛出現一點緩和的跡象,大家正想著是不是可以稍微喘口氣了,結果美國那邊的特朗普又開始“放大招”了。
這次,他不講關稅,不講芯片,不講科技制裁,突然扯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詞——“統一”。
說什么只要中國肯在貿易上多讓點,對“統一與和平”就會有利。話說得曖昧不清,一副好像在談什么大買賣的樣子。
這話一出口,大陸這邊倒是沒什么反應,誰不知道特朗普那張嘴?今天能說東,明天能說西,他自己都不記得自己昨天說了啥。
可在臺灣島內卻炸了鍋。賴清德政府嚇得臉都白了,第一時間出來“澄清”,拼命強調特朗普說的話跟臺灣沒關系,說美國對臺的承諾不會變。講得再多,大家也都看得出來他們是在掩飾內心的慌亂。
也難怪賴清德會這么急,他現在正是風頭最緊的時候。上臺都快一年了,可政績沒多少,爭議倒是一籮筐。島內民眾的日子不好過,經濟沒有起色,物價倒是漲得歡。
賴清德當初上臺時承諾的“光明未來”一個影子都沒見著。再加上綠營一貫玩意識形態那一套,越搞越激進,把兩岸關系搞得緊張兮兮,結果民眾一邊挨罵一邊挨生活的苦,民調自然也就掉到了谷底。
現在他的滿意度連50%都保不住,甚至不滿意度還高過了滿意度,這在臺灣那種選票社會可不是個小事。
這時候再出個“特朗普統一論”,哪怕只是幾句模糊不清的外交場面話,都會被島內拿著放大鏡分析。
賴清德一邊怕民眾誤會美國要“賣臺”,一邊又怕美方真的有那么點意思,左右為難,焦頭爛額。
面對這種局面,賴清德不想著好好檢討執政問題,也不去思考兩岸和平之路,反而又一次祭出了他那一貫的“魅日法寶”。
這次他跑到臺南,參加一個什么“八田與一紀念會”,結果居然大言不慚地說:“臺灣和日本的感情不像朋友,是像家人一樣。”
說完這句話,現場一片配合的掌聲,但媒體和島內學者卻看傻了眼。
誰是家人?是誰在臺灣殖民了五十年?是誰鎮壓了臺灣人民的反抗?是誰發動了“皇民化運動”,讓臺灣人改日本姓、說日語、拜日本神社?這些事賴清德不是不知道,但他選擇閉口不談,反而在公開場合對日本殖民者大唱贊歌。
這不是“選擇性失憶”是什么?一邊喊著“民主自由”,一邊卻連歷史的基本事實都不敢面對。
賴清德這套說辭,不僅讓島內很多民眾看不下去,就連在大陸的國臺辦都忍不住發話了。
發言人陳斌華直接點名批評,說賴清德粉飾日本殖民統治,罔顧歷史事實,是背叛民族的行為,令人不齒。
作為一個所謂的“民選領導人”,賴清德不僅不為臺灣人民說話,反而去討好當年的殖民者,這種行為要放在世界上哪個國家,都說不過去。
更可笑的是賴清德的這番“親日言論”并不是第一次。他早在擔任“行政院長”時就多次公開表示希望“和日本關系更密切”,說什么“日本是臺灣最可靠的朋友”。
現在看起來,他連這“朋友”的層級都嫌低,干脆直接升格成“家人”。
說得跟臺灣幾十年來都是日本的親兒子似的,完全不提八田與一代表的是日本殖民當局強推的經濟計劃,掠奪的是臺灣人民的土地和資源。
賴清德現在就是抱著“美國靠不住、日本要多親”的心理在過日子。特朗普那邊稍微露個口風,他這邊立刻抱日本大腿抱得更緊了。
他似乎認為,只要在日臺之間搞出點“情感戲碼”,就能在國際上找到新的靠山。可問題是,今天的日本,早就不是那個能在臺海問題上左右逢源的角色了。
日本連自己國內經濟都搞不清楚,靠著美國喘氣的同時,還要應付不斷上漲的老齡化和內債。賴清德真指望日本為臺灣擋子彈,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島內學者對于賴清德這番“媚日”表態也表達了強烈不滿。他們指出,紀念八田與一可以,但不能拿來作為粉飾日本殖民的工具。
歷史是寫在教科書里、刻在人民記憶中的,不是拿來涂脂抹粉的政治道具。
更何況,現在日本國內右翼勢力還在否認侵華戰爭的罪行,還在試圖修改歷史教科書,把臺灣、南京、731全部洗得干干凈凈。
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跑去唱贊歌,只會讓人更加懷疑他的政治立場到底是哪一邊的。
從賴清德的一系列言行來看,他已經不再是一個把臺灣民眾福祉放在心上的“地方領導人”,而是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政治賭徒”。
他拿臺灣當籌碼去賭美國的政治風向,賭日本的戰略意愿,賭民眾的記憶能被模糊,賭民調還能靠煽動仇中、媚日來拉回一分。
他的所有策略都是圍繞著一個邏輯——不談兩岸,不認九二共識,不謀和平發展,只要“抗中保臺”還能騙一天選票,就再多撐一天。
可現實是不會被忽悠的。臺灣的經濟結構已經越來越依賴大陸市場,尤其是出口產業,如果沒有大陸的訂單,很多臺灣企業連員工工資都發不出來。
民眾當然也不是傻子,看到生活越來越緊,工作越來越難找,口袋里的錢越來越少,自然會反問賴清德:你到底在忙什么?結果賴清德忙著“媚日”、忙著炒作“臺美關系”、忙著防民調下滑,至于老百姓的柴米油鹽,他看都不看一眼。
更重要的是,賴清德想靠美國和日本“護航”,可人家并沒有真心實意地陪他玩到底。特朗普今天說統一、明天就能翻臉;日本這邊嘴上說支持臺灣“參與國際”,背后照樣跟大陸簽經貿協議賺大錢。
國際社會玩的就是現實政治,沒有哪一個國家愿意真心實意為了臺灣得罪中國大陸這么一個大市場。賴清德如果真的以為靠幾句表態就能“維穩政權”,那他就真的是把政治當偶像劇在演。
眼看賴清德的民調不斷下滑,島內的反對黨也磨刀霍霍準備發起罷免,再加上民眾越來越看清民進黨這一套意識形態的老把戲,他現在連“危機公關”都顯得越來越無力。
特朗普的一句“統一與和平”,只是輕輕揭開了這個結構性困局的冰山一角。
而真正的難題,是賴清德始終不愿面對一個事實:臺灣的未來不是靠嘴皮子堆出來的,也不是靠抱外國大腿堆出來的,而是靠島內真正的民意、兩岸真正的對話和現實利益的結合。
偏偏賴清德最不敢面對的,就是臺灣的現實和民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