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達成降稅協議后,美方還不滿足,找到中國開啟二次談判,中方給出信號,商務部開出新條件。
當地時間5月15日,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借亞太經合會議的契機,與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在韓國首爾舉行會談。要知道,中美雙方在5月11號剛結束了瑞士會談,約定互相降稅91%,不到4天,美方就迫不及待開展二次談判,這速度讓人意外,結合美方的處境,不排除有三層因素。一是美國金融市場的動蕩,當地時間5月15日,不同期限的美債收益率集體大漲,漲幅都在4%以上,其中30年期的美債收益率接近5%,而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突破4.5%。美債是美國經濟的基本盤,在高達36萬億美元的債務下,美國只有不斷借新還舊,才能堪堪維持國內龐大的經濟開支,而美債收益率的暴漲,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債賣不動了。
作為一種國際理財產品,美債的支撐是美國的國家信用和綜合實力,信用到位了,國際資金才敢入手,而美國實力只有蒸蒸日上,才能確保美國不會因破產而賴賬。但自從美總統特朗普上臺后,先是對周邊國家實行大國沙文主義戰略,巴拿馬、加拿大、墨西哥、丹麥等美國盟友率先被針對。隨后美方又開啟全球加稅,對全球的貿易伙伴下手,這讓國際各國對美國避而遠之,凸顯的事實是美國確實是扛不住了。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大舉入手美債,將解決美方的燃眉之急,這是美方找中國二次談判的重要背景。
其次是美國商品的滯銷,盡管中美達成了降稅協議,但中國依然沒買美國的東西,能源領域,中方停止購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轉而與俄羅斯強化能源合作;農產品領域,巴西則成為美國的替代者,目前中國正在南美桑托斯港修建碼頭,以運輸巴西的大豆、玉米等;但美企卻利用90天的關稅暫停期,大量補貨中國商品,這勢必會造成中美更大的貿易順差。此番美方找到中國,或許是運輸在能源、糧食等領域開展新的合作,畢竟這是特朗普民意支持率的基本盤。
最后是稀土出口,作為美國軍工生產的剛需,中方對中、重稀土資源的出口管控,導致美國的雷達、戰機等武器生產陷入停滯,F35是造不成了,特朗普欽點的F47項目也將泡湯。對此中國釋放信號,我商務部表示由于美方撤銷、暫停或調整了對華加稅政策,中方也將相應調整對美反制措施。但商務部同時開出條件,要求美方必須停止對中國汽車、鋼鋁的232關稅措施。對美方的訴求,中方已經給出回應,但中國的條件,美方能答應嗎?接下來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