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條條大路通羅馬,學歷不是唯一出路。"這句話在今天似乎越來越站不住腳。當大家都在拼命考研、考博時,技術工人卻越來越少,手藝人更是稀缺。而我,就是那個逆流而上的人。讓我講講我這個從軍人到技工,再到企業家的故事吧。
昨天,是我和妻子結婚十五周年紀念日。
我開著車,帶著妻子和女兒回到了二十年前我當學徒的那條老街。街道兩旁的梧桐樹更高了,老舊的木門店鋪幾乎都換成了玻璃門臉,唯獨師傅的那間鐘表鋪子,還保持著原來的樣子。
"爸爸,這就是你當年學手藝的地方嗎?看起來好破舊啊。"女兒撇撇嘴,十三歲的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審美標準。
妻子白了她一眼:"你這丫頭,要不是這個破鋪子,哪來的你啊!"
我笑了笑,推開了那扇熟悉的木門。門軸轉動的聲音和二十年前一模一樣,發出"吱呀"一聲脆響,仿佛時光隧道被打開。
門一開,我就看到了師傅。他已經七十多歲了,花白的頭發稀疏了許多,但仍專注地坐在工作臺前,戴著那個經典的放大鏡,修理著一塊老式懷表。
"師傅!"我喊了一聲。
師傅抬起頭,眼睛一亮:"小王啊!你來了!"
他放下手里的工具,摘下放大鏡,艱難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我快步上前,扶住了他的手臂。
"這孩子,這么些年,也不常回來看看。"師傅佯裝生氣地說,但眼中全是慈愛。
"師傅,這不是來了嘛。"我笑著說,"給您帶了些補品,還有...您的外孫女也來了。"
師傅的目光投向我身后的女兒,眼角的皺紋擠成了一團:"哎呀,小玲越長越像你媽當年了!"
聽到師傅這么說,妻子的臉紅了。她是師傅的女兒,也就是當年那個瞧不起我的高材生。誰能想到,昔日看不上眼的退伍兵學徒,如今成了她的丈夫。
二十年前的那個場景,我至今記憶猶新。
1986年,我從部隊退伍回來,拿著一沓立功證書和幾百塊錢的復員費,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那時候,大學生還是香餑餑,而我這個只有初中文憑的退伍軍人,找工作著實不易。
經過多方打聽,我來到了這家有名的鐘表鋪拜師學藝。師傅是當地有名的鐘表匠,說是能把時間修好的神人。在接受我為徒之前,師傅問了我一個問題:"你為什么想學修表?"
我想了想:"部隊里我負責修理無線電設備,手很穩,耐得住性子。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手藝是不會騙人的。"
師傅點點頭,收下了我這個徒弟。
就在我剛開始學藝的第三天,師傅的女兒莉莉回來了。她穿著時髦的連衣裙,挎著漂亮的小包,一看就是大學生。當時她剛從師范學院畢業,分配到了市重點中學教書。
"爸,又收新徒弟啦?"她打量著我,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
師傅笑著介紹:"這是小王,剛退伍回來的,手很穩,是個好苗子。"
莉莉上下打量著我,目光停留在我粗糙的雙手和曬得黝黑的臉上:"現在是什么年代了,還學這種老手藝?又沒什么前途。"
她轉向我:"你讀過高中嗎?"
我搖搖頭:"初中畢業就去當兵了。"
莉莉露出一個"果然如此"的表情:"哦,難怪了。現在社會發展這么快,知識經濟時代,沒文化怎么行啊?我們學校門衛都是高中畢業的呢。"
這話說得我臉上火辣辣的。師傅連忙打圓場:"莉莉,小王雖然學歷不高,但在部隊表現很好,是個有志氣的小伙子。"
莉莉不以為然地撇撇嘴:"爸,我知道您喜歡收徒弟。但您也該為自己的將來想想啊,這種小手工藝,早晚要被淘汰的。"
說完,她沖我笑了笑,那笑容里滿是優越感:"沒什么惡意,只是提個醒而已。與其在這兒學這個,不如去讀個夜校,提升一下學歷,對你的將來更有幫助。"
我緊緊握著拳頭,卻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畢竟,她說的是事實——那個年代,我這樣的學歷確實很難出人頭地。
從那天起,每次莉莉回娘家,都會用那種居高臨下的眼光看我。有時候她帶著同事來,還會把我當成談資。
"這就是我爸的徒弟,初中畢業,在這學修表。"她介紹時總是刻意強調我的學歷。
那些穿著時髦的年輕老師們會用憐憫的目光看著我,仿佛我是什么可憐蟲。
有一次,師傅上茶給莉莉和她的同事們。一個男老師接過茶,假裝關心地問我:"小兄弟,你有沒有想過去讀個夜校啊?現在技校很多,兩年就能拿個中專文憑。"
莉莉在一旁補充:"就是啊,我們學校的許多學生都考上了大學,有些還是重點呢。不然你來聽聽我的課,我可以給你補習。"
那語氣,就像施舍一樣。我強忍著怒火,只是低頭繼續擺弄手里的表。
師傅看出了我的窘迫,輕咳一聲:"莉莉,小王在這邊學得很認真,已經能獨立修理一些簡單的石英表了。"
莉莉卻笑著說:"爸,我不是貶低他的努力。只是現在是知識經濟時代,靠體力吃飯的日子已經過去了。您想想,我一個月工資都快一百二了,他當學徒能拿多少?"
那年頭,大學生的起薪確實高,而我只有每月三十塊的生活補貼。
我攥緊了拳頭,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不是我不想讀書,而是家里條件不允許。十六歲就去當兵,就是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如今退伍回來,我總得先學門手藝養活自己啊。
莉莉那教訓人的語氣和那副高人一等的姿態,讓我憋了一肚子火。
那天晚上,我在鋪子后面的小房間里輾轉反側。莉莉的話像刀子一樣扎在我心上。我發誓,一定要證明給她看,沒上過大學的人,一樣可以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