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太過分了!”我死死地捏著兒媳王華遞給我的那張生活費清單,氣的雙手止不住地顫抖。
“什么過分啊?媽,您在家里也住了三個月,生活開銷這么大,您分擔一點不是很正常嗎?”王華翹著二郎腿坐在沙發上,一副本該如此的樣子。
我深深吸了一口氣,回到屋里從錢包里掏出錢,“啪”的一聲重重拍在桌上,我的心此刻已經涼透了,只想趕緊從這個不知道感恩的兒媳身邊離開。
我沒有想到我的這次離開,會讓這個家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01
我叫張桂芬,2007年在鄉鎮醫院退休,每月拿著2500元左右的退休金,一個人在鎮上的小院里生活得很愜意。
院子里有十幾平米的小菜園,種著青菜、黃瓜、茄子,還養了幾只小雞,每天早上都能吃到新鮮的雞蛋。
晴朗的日子,我就去小鎮的文化廣場跟姐妹們跳健身舞,陰雨天就在家看看電視,或者跟鄰居王大姐打打麻將。日子過得平淡但充實,我想這大概就是最理想的退休生活了。
那是2008年的春天,我正在院子里收晾曬的衣服,突然接到兒子李君的電話。
"媽,最近身體怎么樣?"電話那頭,李君的聲音略顯拘謹。
"挺好的,你們那邊都還好吧?涵涵怎么樣了?"我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問道。涵涵是我的孫女,今年剛滿5歲,是個漂亮又聰明的小姑娘。
"挺好的。媽,是這樣..."李君頓了頓,"王華她媽媽,就是涵涵的姥姥,之前一直幫我們帶涵涵,但現在王華她弟弟也有孩子了,姥姥要去幫帶孫子,所以..."
我立刻明白了兒子的意思,他是想讓我去城里幫忙帶涵涵。坦白說,這個請求并不意外,但我還是猶豫了。
我已經習慣了小鎮的寧靜生活,城市的節奏太快,我怕自己適應不了。
"媽,就幫幫忙吧。涵涵也很想您,老說要去奶奶家。"李君在電話那頭輕聲懇求。
"這個...我要考慮考慮。"我沒有立即答應。
放下電話,我坐在院子的石凳上發了會兒呆。兒子李君今年35歲,在一家國企做工程師,工作穩定但壓力不小。
兒媳王華比他小兩歲,在一家外貿公司做業務員,能說會道,干練精明。他們一家三口住在市區的一套兩居室里,生活還算過得去。
雖然我和兒媳王華沒什么矛盾,但總覺得她對我有點疏遠,每次我去他們家,她都是笑臉相迎,但那種客套感讓我有些不自在。這次要長期住在一起,我擔心會有摩擦。
"桂芬,怎么坐這發愣呢?"鄰居王大姐挎著菜籃子從外面回來,看到我坐在院子里出神,好奇地問道。
我把兒子的電話內容告訴了她,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我覺得你可以去啊!"王大姐毫不猶豫地說,"你這不是正好盼著能跟孫女多親近嗎?現在機會來了。再說了,幫子女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我們那會兒還不是上一輩幫忙帶的。"
王大姐的話讓我有些動搖。確實,我很想多陪陪涵涵,看著她一天天長大。我就這么一個孫女,平時見面機會也不多,要是能日日相處,那該多好。
思來想去,三天后,我給李君回了電話,同意去城里幫忙帶涵涵。
"太好了,媽!我這就跟王華說,她一定很高興。"李君的聲音里充滿了欣喜,"我周末就回來接您,您收拾一下就行,日常用品我們這邊都有。"
掛了電話,我看了看這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小院,心里有些不舍。但轉念一想,反正只是暫時過去幫忙,等涵涵大一點,再回來也不遲。
就這樣,我收拾了幾件換洗衣物,帶上一些自己腌制的咸菜和曬干的香菇,跟著兒子去了城里,開始了我的"帶孫女"生活。當時的我,怎么也沒想到,這一去,會讓我的平靜生活徹底被打破。
02
兒子家是一棟老式單元樓,沒有電梯,住在四樓。雖然房子不大,但收拾得還算整齊。兒媳王華接待我時笑容滿面,涵涵更是高興地跳起來,一口一個"奶奶"叫得甜極了。
"媽,您先休息,我們給您收拾了東間的小臥室。"李君接過我的行李,領我參觀了一遍家里的布局。
"奶奶,我把我的小熊玩偶給你玩!"涵涵拉著我的手,獻寶似地拿出她最喜歡的玩具。
看著孫女那張天真的小臉,我心里暖烘烘的,頓時覺得自己來城里的決定是對的。
但好景不長,才住了三天,我就發現問題了。
第一個沖突來自于飲食習慣。我習慣了老年人的清淡飲食,做菜口味偏淡,而王華喜歡重油重鹽,每次吃飯都只夾幾口菜,然后默默放下筷子。
"媽,要不明天我來炒菜吧,您負責看涵涵就行。"第三天晚飯后,王華"體貼"地提議。
"怎么,我做的菜你吃不慣嗎?"我有些尷尬地問。
"不是不慣,就是感覺有點淡、清湯寡水的。"王華微笑著說,"我媽做菜就特別香,而且她知道什么食材搭配更健康。"
"你媽做菜好,那應該讓你媽來啊。"我這話說完,氣氛一下子凝固了。
李君趕緊打圓場:"媽,王華不是那個意思,她就是提個建議。您剛來不熟悉,慢慢適應就好。"
我強忍著不快,點點頭沒說話。但從那以后,廚房成了我和王華暗暗較勁的地方。
第二個沖突來自于教育理念。涵涵正在上幼兒園大班,我覺得應該培養她的獨立能力,所以要求她自己收拾玩具、疊被子。但王華認為孩子還小,這些事大人做就行了。
"媽,現在的孩子不比我們那時候,心理發育有個過程,不能太早施加壓力。"有次我讓涵涵自己穿鞋,王華看不下去,過來接手了。
"玩具亂丟,衣服隨手放,這算什么壓力?這是基本習慣!"我忍不住反駁。
"我媽說了,孩子的天性就是玩,不應該束縛她。"王華一邊幫涵涵整理東西,一邊說,"我媽帶涵涵的時候,從來不管這些,涵涵不也長得好好的。"
又是"我媽"!我心里一陣煩悶。自從我來了,王華似乎特別喜歡拿她媽媽做對比,今天是"我媽做的菜比較健康",明天是"我媽說這樣教育孩子不對",仿佛我做什么都不如她媽媽。
"你媽媽真是十全十美啊,什么都懂!"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冷嘲熱諷地說。
王華的臉色一下子變了,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媽,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習慣不同嘛,我們可以互相學習。"
這種表面和氣、暗地較勁的相處方式,讓我十分疲憊。
更讓我心寒的是,每次我和王華有分歧,兒子李君總是保持沉默,裝作沒看見沒聽見。有時候我明顯受了委屈,他也不敢站出來為我說一句話。
"兒子,你媳婦總是拿她媽媽跟我比,你就不能說點什么嗎?"一天晚上,趁王華帶涵涵洗澡的功夫,我忍不住問李君。
"媽,您別往心里去。"李君眼神游移,"王華就是那性格,說話直,沒有惡意的。再說了,家和萬事興嘛,您多擔待點。"
聽到這話,我心里更失望了。兒子這是在告訴我,讓我一個快60歲的老人去"擔待"一個30多歲的年輕人?
"我知道了,你是怕得罪媳婦,所以寧愿我受委屈,對吧?"我苦笑著說。
"媽,您這話就不對了。"李君有些急了,"我哪有那個意思?我就是覺得,都是一家人,何必那么計較。"
我沒再說什么,但心里的滋味別提多難受了。想起自己在小鎮上無憂無慮的日子,再看看現在這種處境,我真有些后悔來城里了。
要不是為了涵涵,我真想收拾行李回家去。但每次看到孫女那雙純真的眼睛,聽到她奶聲奶氣地叫我"奶奶",我的決心又軟了下來。
算了,為了孫女,再忍忍吧。
03
雖然和兒媳的關系不太融洽,但孫女涵涵卻給了我莫大的安慰。
自從我到了兒子家,涵涵的變化很大。
以前她挑食嚴重,現在卻什么都愛吃了;以前她懶散貪玩,現在卻養成了按時作息的好習慣;以前她怕生怯場,現在卻變得開朗自信。
幼兒園的老師還專門在家長群里表揚了涵涵的進步。
每天下午五點,我都會準時去幼兒園接涵涵。看到我的那一刻,涵涵總會高興地喊著"奶奶"跑過來,抱住我的腿。
那種被需要、被愛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家路上,涵涵總會興致勃勃地跟我講她在幼兒園的見聞——今天誰誰誰又帶了新玩具,老師教了什么新本領,她自己畫的畫得了小紅花...這些在別人眼里也許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是她的整個世界。而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世界的一部分。
一天晚上,我哄涵涵睡覺,輕聲給她講故事。講到一半,涵涵突然說:"奶奶,我喜歡你在家。"
"奶奶也喜歡陪著涵涵。"我摸了摸她的小腦袋。
"姥姥在的時候都不給我講故事。"涵涵小聲說,"她都在樓下和阿姨們打牌,讓我自己看動畫片。"
我愣了一下:"那姥姥平時怎么照顧你的呢?"
"姥姥很少做飯,都是買的。"涵涵天真地回答,"有一次爸爸說不想吃外面的飯菜了,想吃姥姥做的家常菜,姥姥說太麻煩了,然后媽媽就罵爸爸了。"
我心里一震,沒想到王華平時這么夸獎的婆婆,實際上并不怎么照顧孩子和家庭。
"姥姥不在家的時候,你和誰玩呢?"我繼續問道。
"看電視呀,有時候跟對面的小朋友一起玩。"涵涵打了個哈欠,"奶奶,姥姥從來不幫我檢查作業,她說她看不懂,但你每天都教我寫字,我現在會寫好多字了呢!"
聽到這些,我心里既心疼又憤怒。王華總是拿她媽媽來打壓我,說我不會照顧孩子,不會教育孩子,可實際情況卻是這樣。
之后的幾天,我悄悄觀察了涵涵的各種習慣。發現她確實有很多不良習慣——吃飯時間長、不愛收拾玩具、睡覺不按時...這些問題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顯然是長期沒有得到正確引導的結果。
按理說,我應該高興才對,畢竟這證明了我的教育方式沒錯。但我心里卻越發委屈:明明是我在盡心盡力照顧孫女,卻總被兒媳嫌棄;明明是姥姥疏于管教,卻被捧上了天。
更讓我受不了的是,王華對涵涵的進步視而不見。有一次,涵涵自己折好了被子,高興地向媽媽炫耀,王華只是淡淡地"嗯"了一聲,然后又重新幫她折了一遍,說"這樣才平整"。
看到涵涵失落的表情,我心疼極了,但又不好當面指責王華。只能在王華不在的時候,悄悄安慰涵涵:"奶奶覺得涵涵折得特別好,下次會更好的。"
涵涵沖我綻放了一個燦爛的笑容,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有一天,我正在廚房準備晚餐,涵涵放學回來,一進門就興奮地喊道:"奶奶,我今天得了小紅花!老師表揚我字寫得好看!"
"真棒!"我擦擦手,蹲下來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這都是涵涵自己努力的結果。"
"是奶奶教得好!"涵涵驕傲地說,"姥姥從來不教我寫字,她說幼兒園不用會寫字。"
這時,王華從臥室出來,臉色不太好看:"涵涵,別總拿奶奶和姥姥比較,這樣不禮貌。"
"我沒有比較,我就是告訴奶奶..."涵涵委屈地低下了頭。
"行了,去換衣服吧。"王華打斷了她,然后轉向我,"媽,您別總是縱容涵涵,孩子年紀小,不懂事,說話沒分寸,您得給她立規矩。"
我忍住了快要涌到嘴邊的反駁,只是淡淡地說:"我知道了。"
轉身回廚房的那一刻,我在想:為什么涵涵說姥姥好的時候,王華從來不覺得是"比較",而提到我做得好的地方,就變成了"不禮貌"?
這種不公平的對待,讓我越來越沉默,心里的委屈卻越積越多。
04
到了2008年秋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王華所在的小外貿公司首當其沖,訂單驟減,收入大幅下滑。
"都什么破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一天晚上,王華回家后狠狠地把包摔在沙發上,臉色鐵青。
"最近形勢不好,再堅持一下吧。"李君小心翼翼地勸道。
"堅持?你知道老劉他們廠都停產了嗎?這種小公司撐不了多久的!"王華煩躁地踱著步。
自從公司陷入困境,王華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動不動就發火,一家人都小心翼翼,生怕觸碎她那顆敏感的心。
"肉又買這么多,吃得完嗎?明天不就壞了?"第二天早上,王華看到我從菜市場買回來的東西,立刻皺起眉頭。
"不會壞的,我想晚上燉個排骨湯,涵涵最近嗓子不太舒服。"我解釋道。
"現在什么時候了,還講究這些!超市的豬骨湯不是挺好喝的嗎?干嘛非要買這么貴的排骨?"王華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我咬咬牙沒說話。這排骨是用我自己的錢買的,而且也不過是普通豬排,算不上多貴。但我明白,現在的王華正處在情緒爆發的邊緣,我不想火上澆油。
可是,事情并沒有就此平息。接下來的日子里,王華開始對家里的每一筆開支都嚴格控制,水費、電費、食材...只要超出她的預期,就會引來一場風暴。
"這個月電費怎么又超了40塊?誰整天開著空調不關啊?"
"水費怎么比上個月多了二十多?是不是有人洗澡時間太長了?"
"菜葉子都發蔫了還買回來,這不是浪費錢嗎?"
每天面對這樣的質問,我心里的委屈越來越深。我來到兒子家,不僅免費照顧孫女,還包攬了所有家務,從不向他們伸手要錢。
平時去菜市場,我還會自掏腰包買些涵涵喜歡吃的零食。可到頭來,卻被指責浪費、不懂節約。
有幾次,我實在忍不住了,想要回家。但每次看到涵涵那依賴的眼神,我又不忍心離開。那孩子太需要關愛了,如果我走了,不知道她會變成什么樣子。
周末的一天早上,吃過早飯后,王華突然對李君說:"你帶涵涵下樓玩一會兒吧。"
李君似乎知道要發生什么,神色有些不自然,但還是點點頭,拉著涵涵出門了。
"媽,您看看這個。"王華坐到我對面,表情嚴肅。
"什么啊這是?"我心里有種不好的預感。
王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從包里拿出一張手寫的單子,遞給我:"這是我統計的最近三個月家里的開支,包括水費、電費、糧油蔬菜等等,總計3500元。考慮到您也在家里吃住,我想請您分擔一部分,1500元。"
我接過那張紙,看著上面密密麻麻的數字,心一下子冷到了谷底。我來他們家是來幫忙的,不僅照顧孫女,還承包了所有家務,現在居然要我交生活費?
"王華,你是認真的嗎?"我強忍著怒氣問道。
"當然。"王華表情鎮定,家里開支大,總要想辦法分擔一下。您每個月有退休金,也不缺這點錢,對吧?"
我感到一陣心寒。這就是我的兒媳,我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選的妻子,在我免費為他們家付出這么多后,居然還要向我收錢。
我沉默了一會兒,起身去臥室拿出錢包,數出1500元放在桌上:"給你。"
"謝謝媽,您真是明事理。"王華收起錢,笑了笑,仿佛剛才的一切都沒發生過。
但我知道,有些東西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著這幾個月在兒子家的經歷。
表面上看,我們相安無事,實則暗流涌動。我想起了小鎮上的寧靜生活,想起了那個種滿蔬菜的小院子,想起了那些沒有算計的日子...眼淚不知不覺滑落。
我開始計劃回家。不是賭氣,而是真的累了,心累,身累,不想再勉強自己。
05
周一吃過晚飯,我把李君叫到了陽臺上,告訴他我準備回家。
"媽,怎么突然想回去了?"李君一臉驚訝。
我編了個理由:"你舅舅生病了,我得回去看看。"
"舅舅生病了?我怎么不知道?嚴重嗎?"李君狐疑地問。
"不是很嚴重,就是年紀大了,有些小毛病。我回去照顧他幾天。"我不敢看兒子的眼睛,怕他看出我在撒謊。
"那...您打算什么時候回來?涵涵可離不開您。"
"再說吧,看情況。"我含糊地回答。
李君雖然還想問什么,但看我不想多說的樣子,也就沒再追問。
第二天早上,我收拾好行李,準備離開。涵涵知道后,一直哭鬧不休。
"奶奶,不要走,不要走..."她抱著我的腿,淚流滿面。
我蹲下身,抱住她:"奶奶去看望生病的舅爺,很快就回來了,涵涵要做個乖孩子,好嗎?"
"那你什么時候回來?"涵涵抽泣著問。
"快了,很快就回來了。"我親親她的臉蛋,心里卻明白,這個承諾可能無法兌現。
整個告別過程,王華都站在一旁,臉上沒有任何挽留的表情。她甚至沒有問我什么時候回來,仿佛我的離開對她來說是個解脫。
"媽,我送您去車站。"李君拎起我的行李。
"不用了,你上班要遲到了。我自己打車去。"我婉拒了。
最終,在涵涵的啜泣聲中,我離開了兒子的家,回到了自己的小鎮。
重新踏進熟悉的小院,看著那些熟悉的花草,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雖然離開才兩個多月,但感覺恍如隔世。
"桂芬回來啦?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鄰居王大姐看到我,驚訝地問道。
"是啊,回來看看家里。"我笑著回答,沒有說出實情。
"涵涵還好吧?聽說你把她照顧得很好。"
"挺好的,活潑可愛的小姑娘。"一提到涵涵,我心里就一陣柔軟。
回到家后,我很快又恢復了以往的生活節奏——早上市場買菜,中午和王大姐打打麻將,傍晚在院子里澆花種菜...表面上看,一切如常,但我心里卻總是放不下涵涵。
每天晚上,我都會想起她那雙明亮的眼睛,想起她奶聲奶氣叫我"奶奶"的樣子,想起她為了小紅花興奮不已的表情...然后止不住地落淚。
李君打過兩次電話,問我什么時候回去,我都找借口推脫了。他似乎也猜到了什么,語氣中透著無奈,但沒有強求。
"媽,涵涵很想您,總是問我奶奶什么時候回來。"最后一次通話時,李君這樣說。
"等過段時間吧,你舅舅現在需要人照顧。"我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謊言。
其實,我也很想念涵涵,但一想到要再面對王華那挑剔的眼神和苛刻的要求,我就提不起勇氣回去。
就這樣,兩個月過去了。我幾乎要習慣沒有涵涵的日子,雖然心里依然牽掛,但至少不再每天以淚洗面。
誰知道平靜日子這么快就被打破了。
那是一個晴朗的上午,我正在院子里給菜苗澆水,突然聽到門外傳來汽車的聲音。
抬頭一看,一輛警車停在了我家門口,兩名警察下車走了過來。
"請問是張桂芬女士嗎?"其中一位警察問道。
"是我,請問有什么事?"我有些緊張。
"我們是市公安局的,想向您了解一些情況。"警察出示了證件。
"什么情況?"我更加不安了。
"關于您兒子李君和兒媳王華的事。"警察的表情嚴肅,"我們核實了一下您的身份信息,需要您協助調查。"
警察從包里拿出一份材料遞給我。我接過來一看,只覺得一陣眩暈,差點跌坐在地上。兩個人怎么干出這么荒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