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這就是你教育兒子的結(jié)果!"楊志剛把錄取通知書拍在茶幾上,聲音在夜里刺耳無比。
"我...我不知道會這樣..."王美蘭顫抖著拿起通知書,淚水在眼眶中打轉(zhuǎn)。
"不知道?家里人都提醒過你,孩子需要補習,你從不聽!現(xiàn)在好了,一個省內(nèi)三本!這就是你佛系教育的成果!"
王美蘭無力回應,只死死盯著那張通知書,上面的學校名稱像把刀,一次次刺進她的心。那不是兒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而是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學校。
"孩子呢?"她終于抬起頭,眼中滿是心疼和內(nèi)疚。
"出去了,說要一個人靜一靜。"楊志剛嘆了口氣,"這孩子,比我們想的要堅強。"
王美蘭握緊通知書,眼淚終于滾落。十八年的教育抉擇,化為滿腹悔恨和心痛。她輕聲呢喃:"我到底做錯了什么..."
01
王美蘭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個普通的母親。
在這個教育內(nèi)卷日益嚴重的小城市,當其他家長擠破頭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時,她卻堅持著自己的"佛系教育"理念。
她常常在朋友聚會上自豪地說:"現(xiàn)在的孩子太辛苦了,我家楊楊,周末從來不補課,我們?nèi)ヅ郎剑タ措娪埃褪亲屗鞓烦砷L。"
"美蘭,你真的不擔心嗎?"
閨蜜李文擔憂地問,"我家那個周末五個班倒著上,英語、奧數(shù)、物理、化學,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我心疼得要死,但不這樣真的不行啊。"
"那是你們太焦慮了。"王美蘭輕描淡寫地揮揮手,"孩子又不是機器,那么多補習能吸收多少?我相信楊楊的天賦,他不需要那些。"
李文欲言又止,最終還是嘆了口氣:"但愿吧。"
王美蘭從不認為自己是在偷懶或者不負責任。恰恰相反,她覺得自己比那些盲目跟風的家長更有教育智慧。
小楊從小聰明伶俐,小學六年級時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考年級前三。
這更加堅定了她的教育理念:"看吧,我的孩子這么優(yōu)秀,那些家長累死累活地陪孩子上補習班,還不是比不過我家楊楊?"
丈夫楊志剛是個務實的人,曾經(jīng)多次提出過不同意見:"美蘭,要不要給孩子報個英語班?我聽說現(xiàn)在小學英語內(nèi)容越來越難了。"
"英語?"
王美蘭嗤之以鼻,"一個中國人學那么好的英語干什么?再說了,學校不是有英語課嗎?那些補習班不就是提前教學校的內(nèi)容嗎?有什么用?"
"可是..."
"可是什么?楊志剛,你是不是對兒子沒信心?"
王美蘭雙手叉腰,"我告訴你,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你看看那些所謂的牛娃,現(xiàn)在是挺厲害,但早晚會被透支的!"
面對妻子的強勢,楊志剛只能默默退讓。每當親戚朋友問起小楊的課外班時,他總是尷尬地笑笑:"我們家比較...開明。"
02
然而,進入初中后,情況開始悄然變化。
這座小城的教育資源本就不豐富,小楊被分到了一所普通初中。
第一次月考,小楊的成績從小學的年級前三跌到了班級第十五名。對此,王美蘭并不擔心,她認為這只是孩子適應新環(huán)境的過渡期。
"媽,我們班上好多同學都在上補習班。"一天晚上,小楊猶豫地對正在廚房忙碌的母親說。
"那又怎么樣?"王美蘭頭也不抬地切著菜,"他們上他們的,關你什么事?"
"但是...老師講課好快,有些知識點我聽不太懂,特別是數(shù)學。"小楊的聲音越來越小。
王美蘭這才放下菜刀,轉(zhuǎn)身看向兒子:"數(shù)學?你不是一直都很擅長數(shù)學嗎?"
"小學的數(shù)學和初中不一樣..."小楊低著頭,"班上有個同學爸爸是數(shù)學老師,他成績特別好..."
"哦,我明白了,"王美蘭笑了,走過去摸摸兒子的頭,"你是不是有點嫉妒啊?楊楊,媽媽跟你說,每個人的起點不同,不用去比這些。你好好聽課,不懂的問題可以問媽媽,我小時候數(shù)學可好了。"
小楊張了張嘴,似乎還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點點頭,默默走回了自己的房間。
初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小楊的成績滑到了班級第二十五名。班主任周老師特意打電話約見王美蘭。
"王女士,小楊最近的情況不太好啊。"周老師推了推眼鏡,"尤其是數(shù)學和英語,基礎知識點有很多漏洞。"
"但他平時作業(yè)都能完成啊,我沒發(fā)現(xiàn)有什么問題。"王美蘭有些不解。
"完成作業(yè)和真正掌握是兩碼事。"
周老師嘆了口氣,"現(xiàn)在的教學進度比小學快很多,如果基礎不牢,后面會越來越吃力。我們班上有三分之二的學生都在參加課外輔導,您真的不考慮給小楊報個班嗎?"
王美蘭聽出了周老師話里的弦外之音,心中有些不悅:"周老師,我理解您的好意,但是我相信我的孩子。補習班又貴效果又不見得好,我自己能輔導他。"
回家路上,王美蘭越想越氣。
補習班?多方面卸責的說法!老師在學校沒教好,還要家長花錢送去補習,這不是變相推卸責任嗎?
"美蘭,周老師怎么說?"晚上,楊志剛小心翼翼地問道。
"還能怎么說,不就是想讓咱們給孩子報補習班嗎?"
王美蘭撇撇嘴,"你知道嗎,那些班一節(jié)課多少錢?五六百!咱們一個月工資才多少?憑什么要被這些機構(gòu)割韭菜?"
楊志剛猶豫了一下:"但是楊楊最近成績確實下滑了不少..."
"那是因為他最近沉迷游戲!"王美蘭一拍桌子,"從明天開始,限制他的游戲時間!"
小楊坐在自己的房間里,聽著父母的爭執(zhí)聲,默默翻開了數(shù)學課本。
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圖形讓他頭疼不已。他打開手機,看著同學們在班級群里討論著輔導班的作業(yè),心中升起一絲無力感。
03
王美蘭的"佛系教育"在親戚朋友眼中早已成為笑柄,但她絲毫不在意。
每當有人提起,她總是笑著說:"你們等著看吧,成績不是衡量一個孩子的唯一標準,我家楊楊將來一定會感謝我的教育方式。"
小楊升入高中后,被分到了普通班,而不是重點班。
王美蘭對此很是不滿,專門去學校理論:"憑什么我兒子不能進重點班?他的能力明明很強!"
班主任李老師耐心解釋:"王女士,分班是根據(jù)中考成績和入學測試綜合評定的,小楊在數(shù)學和物理上有些薄弱,重點班的教學進度可能會讓他更加吃力。"
王美蘭不服氣地離開了學校,回家對小楊說:"沒關系,普通班更輕松,你可以有更多時間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小楊只是沉默地點點頭。那個暑假,他曾偷偷去打聽過補習班的費用,甚至攢了一些零花錢,想要自己報名。
但當他看到那高昂的價格時,只能默默放棄。一個暑假兩萬多,相當于家里幾個月的收入,他不忍心讓父母負擔。
高一下學期的一天,小楊放學回家,一反常態(tài)地主動提起了學習:"媽,我想考清華大學。"
正在準備晚飯的王美蘭愣了一下,隨即笑道:"好啊,有目標是好事。不過清華可是全國最頂尖的大學,很難考的。"
"我知道很難,但我想試試。"小楊的眼睛里閃爍著堅定的光芒,"班里的張浩和李明都在準備,他們報了一對一輔導。"
王美蘭切菜的手頓了頓:"那兩個不是重點班的學生嗎?他們怎么會和你一個班?"
"他們是來我們班旁聽物理課的,因為聽說我們班的物理老師教得好。"
小楊解釋道,"媽,我能不能也報個輔導班?就數(shù)學和英語,這兩科是我的弱項。"
王美蘭放下菜刀,認真地看著兒子:"楊楊,媽媽問你,你為什么突然想考清華了?"
"因為...因為我覺得我可以。"
小楊握緊了拳頭,"我最近自學了一些奧數(shù)題,感覺還挺有意思的。張浩說我思維很靈活,如果系統(tǒng)學習的話,可能會有很大提升。"
"奧數(shù)?"
王美蘭皺起眉頭,"那不是應試教育的典型代表嗎?楊楊,媽媽相信你的能力,但不是通過這種方式。"
那些補習班都是智商稅,把時間都浪費在來回奔波上,還不如你在家自學,網(wǎng)上有那么多免費資源。
"可是..."
"沒什么可是的,"王美蘭打斷了兒子的話,"清華確實是好學校,但考不上也沒關系,人生道路那么長,大學只是一個階段而已。你自己制定計劃,好好復習,一樣能考好大學。"
小楊不再說話,低頭扒飯。王美蘭沒注意到兒子眼中閃過的失落和倔強。
從那天起,小楊變得更加沉默,每天回家后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學習。
王美蘭對此很是欣慰,認為兒子終于開竅了,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
她不知道的是,小楊每天都在偷偷熬夜,試圖靠自己的努力彌補那些從未系統(tǒng)學習過的知識漏洞。
04
高二上學期的一天,王美蘭接到了學校的電話。
"王女士,您能來一趟學校嗎?有些事情需要和您當面談談。"電話那頭是年級主任嚴肅的聲音。
在辦公室里,年級主任告訴她:"學校最近組織了一次數(shù)學競賽,小楊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獲得了年級第一名。"
所以學校想推薦他參加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如果能取得好成績,對將來申請重點大學會有很大幫助。
"這當然好啊!"王美蘭欣喜地說。
"但是競賽的難度很高,需要專業(yè)的指導和訓練。"
班主任李老師說,"學校建議小楊參加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強化培訓,每周末去市里的重點中學集訓。培訓費用是一萬二千元。"
王美蘭的笑容凝固了:"這么貴?"
"王女士,這個機會很難得,"李老師誠懇地說,"如果能在聯(lián)賽中取得好成績,不僅對他申請清華、北大這樣的學校有幫助,甚至有可能獲得保送資格。"
"保送?"王美蘭眼前一亮,但很快又沉思起來,"但是...一萬多塊錢,這也太..."
"如果是經(jīng)濟上的困難,學校可以申請一部分補助。"年級主任說。
王美蘭的臉色變了:"我們家不需要什么補助,只是我覺得花這么多錢去參加培訓,值不值得還不一定。再說了,楊楊已經(jīng)這么優(yōu)秀了,應該不需要什么特別的訓練吧?"
面對王美蘭的固執(zhí),兩位老師只能無奈地接受了她的決定。
臨走前,李老師悄悄塞給她一張紙條:"這是我認識的一位退休數(shù)學特級教師的聯(lián)系方式,如果您改變主意了,可以聯(lián)系他,他的收費比培訓班要低很多。"
王美蘭收下了紙條,但心里已經(jīng)打定主意不會去聯(lián)系。在她看來,這又是學校和培訓機構(gòu)之間的某種利益交換,她才不會上當。
回家后,王美蘭興高采烈地告訴小楊:"兒子,恭喜你獲得數(shù)學競賽年級第一名!學校推薦你參加全國聯(lián)賽呢!"
小楊的眼睛亮了起來:"真的嗎?那我需要參加培訓嗎?"
"培訓?不需要!"王美蘭擺擺手,"他們想收一萬多呢,簡直是搶錢!我們楊楊這么聰明,自己看看書就行了。"
小楊的臉色瞬間暗淡下來:"媽...競賽題目很難的,需要專門的訓練..."
"有多難?不就是數(shù)學題嗎?"王美蘭不以為然,"你看看網(wǎng)上有沒有往年的題目,自己練練就行了。媽媽相信你!"
小楊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反對的話。
那晚,他翻開了一本從同學那里借來的奧林匹克數(shù)學競賽題集,看著那些復雜的證明和解題過程,心中的無力感越來越強烈。
05
高二下學期,小楊的成績在年級排名跌出了前一百。當王美蘭接到班主任再次發(fā)來的約談通知時,她的心中已經(jīng)有了不好的預感。
"王女士,小楊最近的狀態(tài)不太好,"李老師憂心忡忡地說,"他上課經(jīng)常走神,作業(yè)也完成得很馬虎。尤其是理科部分,差距越來越明顯了。"
"可能是青春期叛逆吧,"王美蘭勉強解釋道,"我回去會和他好好談談的。"
"不僅僅是叛逆的問題,"李老師嚴肅地說,"我們做了一次模擬考試,小楊的成績在全年級排名第一百三十七,這和他以前的水平相差太遠了。如果繼續(xù)這樣下去,高考很可能連一本線都過不了。"
王美蘭仿佛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回家后,她小心翼翼地敲開了兒子的房門:"楊楊,媽媽能和你談談嗎?"
小楊正趴在書桌上奮筆疾書,頭也不抬地應了一聲。王美蘭走進房間,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兒子的書桌上堆滿了各種練習冊和參考書,有些已經(jīng)做得密密麻麻,墻上則貼著一張倒計時表,上面清晰標注著"距離高考還有237天"。
"楊楊,李老師說你最近成績下滑很厲害,是有什么心事嗎?"王美蘭輕聲問道。
小楊終于抬起頭,眼神疲憊:"媽,我盡力了,真的。"
王美蘭心中一痛,這才發(fā)現(xiàn)兒子的臉色蒼白,眼睛布滿血絲:"你最近睡得太少了吧?"
小楊苦笑一聲:"我需要補習太多東西了。"
"那...那要不要考慮找個家教?"王美蘭試探性地問道,這是她第一次主動提出要給兒子額外的學習幫助。
小楊明顯愣了一下,隨即搖搖頭:"太晚了,媽。現(xiàn)在找家教也來不及了。"
"怎么會來不及?還有一年多時間呢!"
"是啊,一年多..."小楊喃喃道,"但別人已經(jīng)領先我三年了。"
王美蘭不知該如何回應,只能尷尬地轉(zhuǎn)移話題:"那...你現(xiàn)在覺得還能考上清華嗎?"
小楊摘下眼鏡,揉了揉酸痛的眼睛:"媽,我可能考不上清華了。"
"沒關系的,大學那么多,清華只是其中一所而已。"王美蘭勉強安慰道,內(nèi)心卻無比失落。
"但那是我的夢想啊。"小楊的聲音低得幾乎聽不見,"我真的很努力了..."
王美蘭看著兒子書桌上那一摞摞的資料和練習冊,突然意識到,原來兒子一直都沒有放棄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是在獨自堅持著,承受著超出年齡的壓力和負擔。
這一刻,她終于明白,自己所謂的"佛系教育"對兒子來說,可能并不是解放,而是一種無形的束縛。
高考成績公布那天,王美蘭比兒子還緊張。當小楊面無表情地報出自己的分數(shù)時,她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這個分數(shù),別說清華,就連一本線都差了二十多分。她想說些安慰的話,卻發(fā)現(xiàn)兒子眼中沒有預想中的沮喪,反而帶著一種奇怪的平靜。
"媽,我想和你看些東西。"
小楊打開了自己的學習APP,翻出了歷年來的模擬考試記錄。王美蘭驚訝地發(fā)現(xiàn),兒子在高一時的成績足以考入全省前十名。
然后是一系列漸漸下滑的成績單,和無數(shù)條求助信息:"媽媽,我數(shù)學真的跟不上了,能不能報個輔導班?"
小楊輕聲說:"我知道您是為我好,不想我太累。但有些知識窗口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看著手機屏幕上自己一次次敷衍的回復,王美蘭的手開始顫抖。
她打開抽屜,拿出一個密封的信封,那是前幾天偶然在兒子書桌深處發(fā)現(xiàn)的。當她展開里面的內(nèi)容時,一行大字讓她如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