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鳴和杜峰,這兩位CBA教練的名字,這幾年已經成了球迷飯圈對噴的代名詞,遼寧和廣東的老對手局面,直接把兩邊的主教練捧成了國產教練的天花板,但說到底,兩隊球迷也好,籃球圈也罷,誰都不服誰,這事兒從去年的遼粵半決賽開始一直沒消停,結果到現在,還是沒個定論。
新賽季外援政策一變,CBA整個格局直接天翻地覆,遼寧和廣東這兩支傳統強隊,統治力被沖得七零八落,楊鳴和杜峰的執教水平也都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別管你是不是冠軍教頭,只要成績一滑坡,質疑聲馬上就來,網友評論區天天點贊回懟,架勢有點像“知名教練互噴現場,但要說這場“誰更強的拉鋸戰,最近還真有了點新線索——外援莫蘭德的數據對比,算是給出了一個相對客觀的參考。
先來擺數據,莫蘭德上賽季在遼寧場均11分10.8籃板3助攻1.6蓋帽,本賽季去了廣東,場均9.8分10.4籃板4.4助攻1.9蓋帽,這一看其實差不太多,遼寧那邊得分稍多點,廣東這邊助攻漲了不少,防守端的籃板和蓋帽基本穩定輸出,球迷都懂,數據不會說謊,但也不全是答案,背后的戰術安排和球隊定位,才是藏著門道的地方。
楊鳴用莫蘭德,屬于那種簡單高效型打法,主要看重他的防守、籃板和護筐,進攻就是上線策應,和趙繼偉一五擋拆順下得分,遼籃的用法很直接,給莫蘭德定好角色,別讓他分心太多,優點一眼就能看出來,球迷看球也省心,誰能想到,這種“簡單粗暴居然成了遼寧的制勝法寶,莫蘭德在遼籃打得順風順水,數據、效果雙保險,最后還直接幫球隊拿了總冠軍。
杜峰這邊風格就復雜點,廣東隊進攻體系要求外援要多面手,莫蘭德不僅要協助徐杰發起進攻,還得上線策應發牌,戰術串聯責任比在遼寧重得多,雖然大莫和徐杰配合得有聲有色,助攻數漲了,球的流動看著也順,但問題來了——得分效率下滑,失誤也多了,尤其是杜峰有時候把莫蘭德和徐杰拆開用,場上化學反應直接斷檔,進攻短板徹底暴露,到了季后賽和山西的硬仗,大莫進攻能力不夠用,最后被杜指導果斷棄用,看上去有點無奈,其實也是戰術體系的局限。
繞回來再說杜峰,其實他更擅長用鋒線球員,威姆斯、周鵬那種全能型,任俊飛、杜潤旺這些新生代也都被激活得不錯,問題是杜峰用內線,尤其是純中鋒的套路,真的不多,周琦上賽季如此,莫蘭德這個賽季還是老樣子,甚至連國手徐昕那種2米25的大殺器,都被晾在板凳上,白白浪費,廣東球迷吐槽也不是沒道理,畢竟這賽季整體成績掉到八強,難怪外界質疑聲一波接一波。
講真,競技體育最后還是靠成績說話,楊鳴帶著莫蘭德拿了冠軍,杜峰得到同樣的外援,頂多混個八強,數據不會騙人,成績也不會騙人,至于說隊友配置不同,廣東的徐杰、胡明軒也不是省油的燈,怎么就帶不出好成績,這問題就很現實了,歸根結底,教練的戰術和臨場調度,決定了外援的“天花板,也決定了球隊的最終走向。
當然,球迷永遠有自己的立場,遼寧這邊覺得楊鳴用人穩準狠,廣東那邊認為杜峰戰術更豐富,網上爭得不可開交,但看看莫蘭德這兩年橫跨遼粵的數據和表現,其實答案已經很明白,簡單高效的角色定位,比一味追求全能更適合球隊,尤其在壓力大的季后賽,教練的“用人哲學直接決定了成敗。
說到底,楊鳴和杜峰誰更強,可能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但至少從莫蘭德的經歷來看,楊鳴的“少即是多打法,確實更適合大莫這種類型的外援,杜峰的多面手戰術雖然好看,但風險也大,容易把球員的短板暴露得一清二楚,這波操作下來,誰高誰低,不說自明。
你說巧不巧,CBA就是這樣,教練、球員、體系、輿論,全部攪在一起,才有了現在這么熱鬧的爭論,未來誰能笑到最后,還是得看成績和現場,畢竟,球迷的眼睛是雪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