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王經理,公司感謝你多年的貢獻?!谷耸驴偙O把辭退通知推過桌面,壓住了我還沒簽完的采購單。
回村第一天,妻子的搟面杖就砸在了灶臺上:「種地?你當自己還是二十年前?」
但,現在我真正體會到一句話:當上天關了一扇窗,其實是打開了另一張更廣闊的門。
第一章:職場墜落
「王經理,這批貨不合格我們不能收,你看著辦吧?!?/p>
電話那頭的聲音冰冷,可我的手機卻有些發燙。
這是本月第三個供應商拒收我們的訂單,而距離季度考核只剩兩周。
我放下電話,抬頭正對上趙明那張年輕的臉,他倚在我辦公室門框上,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
「又一個?」
我點點頭,沒有說話。
「王建國,老實說,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同志還是安心退休比較好。這些供應商都用智能系統了,你連Excel都玩不轉,怎么跟得上?董事會要的是效率,不是人情。」
他走進來,隨手拿起我桌上的文件夾翻看,那是我準備的新季度采購計劃。
「你這套老一套的人情采購在現在行不通了,董事會要的是數據化、標準化和高效率?!?/p>
我沉默地看著他,這個三十出頭、剛從國外MBA畢業的年輕人,半年前被空降為我的上司。
會議室里坐滿了公司高管,我站在投影幕布前,正要開始匯報。
「各位,關于下季度采購策略——」
「抱歉,王經理?!冠w明突然起身打斷我,「考慮到最近幾次供貨問題,我做了一套更符合公司轉型需求的采購方案。」
他拿出自己的電腦,熟練地接上投影儀,屏幕上瞬間切換成他的PPT。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供應鏈優化算法,我們可以將采購成本降低12%,同時提高供貨穩定性...」
我僵在原地,手中的文件變得沉重無比。
董事長眼睛亮了起來。
「很好,就按趙總的方案執行?!?/p>
回到座位,我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我身上,有同情,有幸災樂禍,還有冷漠。
三天后,人事部的郵件發到我郵箱:《關于王建國同志工作調整的通知》。
這是一封體面的辭退信。
十五年的職業生涯,終結在一份冰冷的補償協議上。
「王經理,公司感謝你多年的貢獻,但數字化轉型需要新思路。」人事總監遞給我最后的工資單,「按勞動法給你N+1的賠償,希望你能理解?!?/p>
我收拾辦公室時,趙明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
「老王啊,高爾夫和釣魚不比Excel有意思?」趙明倚在紙箱上,袖口露出新買的百達翡麗。
我看著他充滿活力的臉,強壓下心頭的怒火,默默將最后一件私人物品放進紙箱。
這一天,我53歲。
第二章:返鄉困境
「一輩子當企業高管,到頭來連個退休金都沒撈著!早知今天,當初聽我的考公務員,現在都熬出頭了!王建國,你那些MBA同學現在最差也是副總,你呢?」妻子在廚房里切菜的動作頓了頓,語氣里滿是不滿。
我沒吭聲,只是默默喝著茶。
從北京回到河北老家,面對著老宅的破舊和村里人異樣的眼光,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失落。
「爸,要不你去應聘個保安什么的,現在這年紀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了?!箖鹤釉陔娫捓镞@么建議。
我掛斷電話,站在屋后的一片荒地上。
這片地是祖上留下的,三畝多,長滿了雜草,已經荒廢多年。
「聽說王建國回來了,在城里當經理的,怎么突然回村里了?」
「還能是啥,混不下去唄!現在年紀大的都不吃香了。」
「他那車都賣了,聽說是被辭退了,連個退休金都沒混上。」
「可惜哦,這么大年紀重新開始,能做啥呢?」
鄰居大媽們的閑言碎語傳進耳朵,我充耳不聞,拿起鋤頭開始清理荒地。
一整天下來,我的手掌磨出了血泡,但只清理了一小塊地方。
晚上,我點亮臺燈,翻開從鎮上書店買來的《蔬菜種植技術》,努力理解那些專業術語。
「你真準備種地啊?」妻子端著熱水進來,看著我手上的書,嘆了口氣,「咱家又不缺這口吃的。」
「不是為了吃,是為了活下去?!刮翌^也不抬地回答。
第二天,村支書來家里串門。
「建國啊,聽說你想種地?現在年輕人都往外跑,你這城里人反倒回來務農,有意思?!?/p>
他笑呵呵地看著我,眼神里帶著幾分探究。
「想試試?!刮液喍痰鼗卮稹?/p>
「那行,我給你介紹農資店老板,你去了說我介紹的,能便宜點?!?/p>
我點點頭,沒多說什么。
清理完地后,我去鎮上的農資店買種子和肥料。
「新手種菜?」店老板上下打量我,「你這身板,行嗎?」
「試試吧?!刮艺f。
「城里人就是不一樣,穿得還體面?!顾f給我一些種子袋,「不過種地可不是玩的,有的是苦頭吃?!?/p>
回村路上,遇到了初中同學老李,他現在是村里的養雞大戶。
「建國!聽說你要種地?」
我點點頭。
「我勸你別折騰了,種地哪有出路,辛苦一年掙不了幾個錢。」
「那總比什么都不做強。」
「你要是缺錢,我那養雞場缺個管賬的,要不要來?」
「謝謝,我想自己干點事。」
回到家,妻子愁眉不展地坐在院子里。
「村里人都在傳,說你這是從經理變成農民,丟人現眼。」
我放下買來的農具,看了看自己磨出繭子的手。
「笑吧,等著瞧?!?/p>
第三章:初次嘗試
第一茬白菜種下去十天后,葉子開始發黃,我百思不得其解。
翻開書本反復查找,發現可能是蟲害。
急忙去農資店,店老板遞給我一瓶農藥。
「噴這個,保證藥到蟲除?!?/p>
我接過農藥,看到瓶身標注的各種化學成分,猶豫了。
「這個...安全嗎?」
「安全?」店老板哈哈大笑,「現在誰種菜不打農藥?你想虧本?。俊?/p>
我硬著頭皮買了回去,站在菜地前舉著噴壺,卻怎么都下不了手。
想起小時候奶奶種的菜,從不打農藥,卻總是又香又甜。
最終我放下噴壺,決定另尋辦法。
在鎮圖書館,我偶然翻到一本《有機種植技術》,如獲至寶。
回家后開始配制土法驅蟲劑,用辣椒、大蒜和醋混合噴灑在菜葉上。
效果不夠理想,還是失去了一部分收成。
第一季的收獲寥寥無幾,拿到鎮上農貿市場,還被菜販嫌棄。
「這菜長得也太難看了,誰買???」
「要不便宜點?十塊錢全拿走?!?/p>
看著辛苦種出的蔬菜被賤賣,我心里一陣苦澀。
回家路上,遇到了在地里干活的楊大爺,七十多歲的老人,在村里種了一輩子地。
「王經理,聽說你種菜了?」
我苦笑:「別叫經理了,現在就是個農民?!?/p>
「怎么樣,順利嗎?」
「不順利,打了水漂。」
楊大爺笑了:「種地也是門學問,你到我那看看?」
楊大爺的菜園子不大,但每一棵蔬菜都長得格外精神。
「我這輩子沒用過化肥農藥,就靠這個?!顾钢豢诖蟾祝锩媸亲灾频亩逊省?/p>
「現在的年輕人都想走捷徑,其實種地最忌諱急功近利?!?/p>
那天,我在楊大爺的菜園子里待了一整天,學習他的種植經驗。
回家后,我開始在院子里堆肥,妻子嫌臭,不停抱怨。
「這么臭的東西放院子里,你是嫌鄰居笑話我們笑得不夠嗎?」
我沒理會,專注于學習有機種植的各種技巧。
第二季種植前,我去縣城找了一位農業技術員咨詢。
「有機種植?」技術員聽了我的想法,推了推眼鏡,「成本高,見效慢,風險大,你確定要嘗試?」
「我想試試。」
「那你得有心理準備,兩三年內都可能看不到什么效益?!?/p>
我點點頭:「我有時間。」
回家路上,我看到村口新修的路牌:「綠色農業示范基地」。
我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我的機會。
第四章:意外轉機
「明天鎮上有個農民會議,講國家新出臺的農業政策,你去不去?」楊大爺在地頭喊我。
那天,鎮政府的會議室擠滿了人,大多是村里的種植大戶。
我坐在角落里,感覺格格不入。
「國家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對有機認證產品有專項補貼...」臺上的農業局干部聲音洪亮。
「申請有機認證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我急忙拿出手機記錄要點。
會后,我去找農業局的張科長咨詢詳情。
「你是想做有機認證?」張科長上下打量我,「有地嗎?多大面積?」
「三畝多?!?/p>
「太小了,認證費用都收不回來?!?/p>
正當我失望準備離開,一個聲音從身后傳來。
「張科長,我覺得可以試試?!?/p>
回頭,看到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年輕人,穿著簡單的T恤和牛仔褲。
「這位是李小川,縣里電商產業園的,做農產品網絡銷售的?!箯埧崎L介紹道。
會議結束后,李小川邀請我去他的辦公室聊聊。
那是縣電商產業園里的一個小辦公室,簡單但整潔,墻上貼滿了各類農產品的照片和銷售數據。
「現在消費升級,城里人越來越注重健康,有機蔬菜市場很有潛力?!估钚〈ㄟf給我一杯茶,「我一直在找合適的供應商?!?/p>
我有些不敢相信:「我這種新手也行?」
「關鍵是產品品質,我可以先小規模試試你的蔬菜?!?/p>
李小川開車送我回村,路上他講了很多市場行情。
「您以前是做什么的?」他突然問道。
「食品公司采購經理?!?/p>
他眼睛一亮:「那您對食品質量標準應該很熟悉了!」
「是啊,諷刺的是,我被辭退就是因為跟不上新標準?!刮铱嘈Φ?。
「那您更有優勢,知道消費者和市場需要什么?!?/p>
李小川突然指著訂單本說:「最近有個新客戶'鮮食優選',專做高端生鮮,老板好像也是你們北京回來的...」
「哦?」我撥弄著新買的種子袋,沒太在意。
我看著車窗外飛速后退的鄉村景色,心里突然多了一絲希望。
回家后,我開始調整種植計劃,根據李小川的建議,增加了幾種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種。
妻子看我忙前忙后,嘆了口氣:「你真的覺得能行?」
「不試怎么知道?」
兩個月后,第一批符合李小川要求的蔬菜收獲了。
他帶著一位廚師模樣的人來我的地里,現場檢查蔬菜品質。
廚師掰開一棵小白菜,聞了聞,然后直接生吃了一口。
「味道不錯,很鮮甜,沒有那種農藥的苦味。」
李小川當場下了一個小訂單,雖然數量不多,價格卻是市場的三倍。
「這是高端餐廳的訂單,他們愿意為好食材付更高的價格。」李小川解釋道。
看著第一筆收入進賬,我的心情無比激動。
晚上,我認真計算了一下成本和收益,雖然利潤不高,但至少證明了方向沒錯。
第二天,我主動去找了楊大爺,向他請教更多傳統農耕智慧。
「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肯下這功夫了,你倒是有心思?!箺畲鬆斝牢康卣f。
我開始在村里收集廚余垃圾和農家肥,擴大堆肥規模。
村里人見我忙進忙出,不再像以前那樣指指點點,反而有幾個開始好奇地詢問我在做什么。
「我在嘗試有機種植,不打農藥不施化肥?!?/p>
「那能賺錢嗎?」
「正在試?!?/p>
一些年輕人甚至來參觀我的小菜園,我毫不保留地分享學到的知識。
不覺中,我從村里的笑柄變成了一個被人咨詢的"專家"。
根據李小川的建議,我開始調整種植計劃,不再局限于普通的白菜、菠菜。
我們引進了幾種高附加值的蔬菜品種:有杏鮑菇、有機西藍花、彩色小蘿卜、油麥菜、水果黃瓜、紫蘇葉和芝麻菜等。
這些都是城市高端餐廳需求量大,但市場供應少的品種。
第五章:希望曙光
李小川的訂單越來越穩定,我需要擴大種植面積。
我找到村支書,希望能租用一些閑置土地。
「你這是要做大???」村支書笑呵呵地說,「正好村東頭有十畝撂荒地,戶主去城里多年不管了,我幫你聯系?!?/p>
擴大規模意味著更多投入,我拿出了大部分積蓄。
妻子看著我填寫的土地租賃合同,表情復雜。
「你真的要把錢都押在這上面?」
「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找到了方向?!?/p>
簽合同那天,正好遇到一個村里辦喜事的酒席。
幾個老同學喝得醉醺醺的,看到我走過來,故意提高了嗓門。
「喲,這不是王經理嗎?聽說現在改種地了?」
我禮貌地笑笑,準備離開。
「當年高考全村第一,到頭來還不是回來種地?」
「城里混不下去了吧?年紀大了吃不了那碗飯了?」
我停下腳步,轉身面對他們。
「是啊,我回來種地了,有什么問題嗎?」
他們被我的坦然噎住了,一時說不出話來。
我繼續說:「種地怎么了?我們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沒什么可恥的。」
說完,我昂首離開,不再理會身后的竊竊私語。
回家路上,李小川打來電話,說有個重要客戶想見我。
「什么客戶這么重要?」
「這個客戶不一般,據說老板年紀輕輕就已經身家過億,而且特別挑剔,前后拒絕了十幾家供應商。他點名要農場,這可是天大的機會!」
我心跳加速:「什么時候見?」
「明天上午十點,他們老板親自來?!?/p>
掛斷電話,我興奮地在地里轉了一圈,檢查每一棵蔬菜的長勢。
第二天一早,我換上久違的襯衫,把菜地周圍清理得干干凈凈。
九點半,李小川的車開了過來。
「客戶馬上到,您別緊張。」
我點點頭,心里卻忐忑不安。
十點整,一輛黑色奧迪緩緩駛入村口,在我的菜地前停下。
車門打開,走下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