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廣西魚宜高速公路8標段內最長的白山隧道右洞較原計劃工期節點提前一個月順利貫通,至此,白山隧道實現雙洞貫通。這一關鍵節點的達成,不僅是項目團隊專業技術能力的有力驗證,也是項目開展“穩增長、促發展,大干100天”勞動競賽的生動實踐。
▲白山隧道右洞順利貫通
白山隧道位于廣西忻城縣,為分離式中隧道結構,右洞長965米,左洞長949米,最大埋深120米。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恰處喀斯特地貌與斷裂帶交匯區域,溶洞、斷層等不良地質現象頻發,圍巖穩定性差,施工中易出現突泥、涌水等風險,對開挖支護技術、地質勘察能力和安全管控水平構成嚴峻考驗。
面對復雜地質條件,項目管理團隊以“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為目標,構建了“技術先行+動態管控”的施工體系。針對斷層、溶洞等地質難題,開展科研攻關。通過引入超前地質預報系統,精準探測前方200米范圍內圍巖結構,積極協同業主、監理等單位,合理變更圍巖等級類別。在支護方式上,將小導管支護改為中管棚支護,配合“三臺階七步法”開挖,成功攻克掘進過程中的難關。
為進一步提升施工效率與質量,項目黨支部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一方面,構建“網格化”紅旗責任區體系,實施黨員領導班子包保制,將包保完成情況與領導班子月度績效工資掛鉤,強化責任落實。另一方面,聚焦關鍵工序設立“黨員先鋒崗”,由黨員負責全天施工組織調度、質量過程管控和安全隱患排查,確保施工環節無縫銜接。同時,黨員技術骨干牽頭成立攻關小組,針對隧道爆破施工工藝優化開展QC活動,形成《提高隧道Ⅲ級圍巖光面爆破合格率》技術成果,確保關鍵工序一次驗收合格率達100%。
白山隧道作為標段起點及魚宜高速公路全線重要的控制性工程,該節點的達成不僅為后續路面工程、附屬設施施工爭取了寶貴時間,還為主線貫通和相鄰標段施工提供了便捷的運輸通道,對促進全線整體施工進度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中鐵二十三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