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林悅,你到底把錢都藏哪了?我的工資去哪了?"陳浩站在臥室門口,額頭上青筋暴起。
"什么錢?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林悅的聲音像一根細線,在空氣中顫抖。
門外,陳浩拽著一個沉重的麻袋,硬幣從袋口溢出,在地板上叮咚作響。"這是什么?三百斤!三百斤硬幣!你瘋了嗎?"
林悅沉默著,指尖搓著衣角。窗外,一片烏云遮住了月亮,屋內陷入更深的黑暗。她看著陳浩憤怒的背影,眼睛里藏著一個誰也不知道的秘密。
01
陳浩和林悅住在江南一個三線小城的老舊小區里。那是一棟建于八十年代的六層樓房,沒有電梯,墻皮剝落,樓道里常年彌漫著一股霉味。他們的房子坐落在三樓,七十平米,兩室一廳,家具陳舊但干凈整潔。
陳浩是一家不大不小的貿易公司的銷售主管,薪水剛好夠一家人過上中等生活。林悅辭去了幼兒園老師的工作,在家照顧十歲的兒子小宇。陳浩常說,這是最普通不過的三口之家。
他們結婚已經十二年。陳浩記得,剛結婚那會兒,林悅就有些"怪毛病"。她喜歡收集各種小票,把家里的每一分錢記在一個厚厚的賬本上。超市買菜便宜兩毛,她能高興一整天。
"你那樣子,像是從災荒年代過來的。"陳浩曾半開玩笑地說。
林悅只是笑笑:"錢不經花的。"
陳浩從來沒把這當回事。直到那天晚上,他在找拖鞋時,不小心碰倒了衣柜底部的一塊松動的地板。
黑暗中,陳浩的手摸到了一個硬邦邦的麻袋。好奇心驅使他打開手電筒一看——全是硬幣!一毛的、五毛的、一元的,堆得像小山一樣。
陳浩愣在那里,心跳加速。他搬出麻袋,又發現下面還有四個同樣大小的袋子,全裝滿了硬幣。
他把這些袋子全部拖出來,擺在客廳的地板上。即使在微弱的燈光下,這些硬幣也閃爍著冰冷的光芒,仿佛在嘲笑他的無知。
當林悅從超市回來,看到這一幕時,手中的購物袋掉在了地上。
"你怎么找到的?"林悅的聲音干澀。
"這才是重點嗎?"陳浩感到一陣前所未有的憤怒,"你瞞著我攢了這么多硬幣?這得有多少錢?"
"大概三百斤吧。"林悅低著頭,聲音幾乎聽不見。
"三百斤?你瘋了嗎?"陳浩的聲音在狹小的客廳里回響,"你是不是有病?這么多錢放在銀行不好嗎?存定期還有利息!你這是干什么?"
林悅沉默著,眼淚無聲地流下來。她的沉默更加激怒了陳浩。
"我每天累死累活掙錢養家,你就這么糟蹋?攢這么多硬幣有什么用?你是神經病吧!"
鄰居們被吵鬧聲驚動,紛紛開門張望。林悅感到無地自容,沖進臥室鎖上了門。
02
第二天早上,陳浩帶著紅腫的眼睛出門上班,連早飯都沒吃。林悅坐在餐桌前,看著冷掉的稀飯和饅頭,怔怔出神。
小宇在一旁小聲問:"媽媽,爸爸為什么生氣?"
林悅擠出一絲笑容:"沒事,大人的事,你好好吃飯就行。"
送完小宇上學,林悅回到空蕩蕩的家。她走到客廳,那些硬幣袋子被陳浩粗暴地推到了角落。林悅蹲下身,輕輕撫摸著冰涼的硬幣,仿佛在撫摸自己的心。
她小時候的家在鄉下,一間低矮的土坯房。父親是個酒鬼,母親忍受不了家暴,在她八歲那年離家出走,再也沒有回來過。
林悅記得,那時候家里連買煤油的錢都沒有。冬天的夜晚,她只能摸黑寫作業,手指凍得發紫。為了攢夠學費,她每天放學后都去鎮上撿廢品,一分一角地攢錢。
有一次,她在街邊撿到了一枚閃亮的一元硬幣。那種喜悅至今難忘。從那以后,她特別喜歡硬幣,堅硬、冰冷,卻也最真實可靠。
林悅在十六歲那年輟學了。她來到城里,做過服務員、保姆、工廠女工。每個月的工資,她都留下最基本的生活費,其余的換成硬幣,藏在自己的小箱子里。
遇到陳浩是在她二十三歲那年。那時她在一家小飯館當服務員,陳浩是常客。他們相識、相戀,然后結婚。
婚后,林悅把自己攢的硬幣都帶到了新家。陳浩工資不高,但他對錢沒什么概念,常常花在吃喝應酬上。林悅便偷偷把家里能省的錢都換成硬幣,藏起來。
這些年來,硬幣越積越多。從一開始的小鐵盒,到后來的布袋,再到現在的五個大麻袋。三百斤硬幣,是她十多年來一分一角攢下的人生安全感。
而現在,她的秘密被揭開了。
03
陳浩在單位整整一天都心不在焉。同事們問他怎么了,他只是搖搖頭,說沒睡好。
中午吃飯時,他忍不住向最要好的同事老王傾訴了這件事。
"三百斤硬幣?"老王差點把嘴里的飯噴出來,"你老婆這是怎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陳浩苦笑,"我問她為什么,她就是不說。"
"該不會是有什么心理疾病吧?"老王邊吃邊說,"我聽說有種病叫強迫癥,就是對某些事情特別執著,像攢錢什么的。"
"你別瞎說,"陳浩皺眉,"她除了這事,其他都挺正常的。"
"那就怪了,"老王撇撇嘴,"現在什么年代了,還攢硬幣,也太窮酸了吧。"
陳浩沒再說話,心里卻更加煩悶。
下班后,陳浩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附近的一家小酒館。幾杯啤酒下肚,他的心情更加混亂。他想不通,林悅為什么要瞞著他攢這么多硬幣?這難道不是對他的不信任嗎?
回到家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小宇已經睡了,林悅坐在沙發上,正在縫衣服。看到他回來,她放下針線,默默地去廚房熱飯。
"別熱了,我吃過了。"陳浩的聲音有些生硬。
林悅停下腳步,點點頭,又坐回沙發上繼續縫衣服。
陳浩看著客廳角落里的硬幣袋子,心中怒火又起:"你準備怎么處理這些硬幣?"
"先放著吧。"林悅輕聲說。
"放著?"陳浩冷笑,"你知道這些硬幣放在家里有多危險嗎?萬一招賊怎么辦?"
"不會的,沒人知道。"
"現在我知道了,老王也知道了!"陳浩的聲音提高了,"我看還是把這些硬幣都存銀行去吧,至少還能生點利息。"
"不行!"林悅突然激動起來,"這些錢不能動!"
"為什么不能動?"陳浩感到莫名其妙,"這么多錢放著發霉有什么用?"
"總有用的時候。"林悅緊緊抓著手中的衣服,指關節發白。
陳浩長嘆一口氣:"你到底在瞞著我什么?"
林悅低下頭,不再說話。
那晚,陳浩睡在了沙發上。
04
接下來的日子,家里的氣氛越來越緊張。陳浩和林悅幾乎不說話,小宇夾在中間,不知所措。
一天,陳浩下班回家,發現硬幣袋子不見了。
"硬幣呢?"他問正在做飯的林悅。
"我收起來了。"林悅頭也不回地說。
"收哪去了?"
"安全的地方。"
陳浩氣得摔門而出。他在樓下的小公園里坐了一晚上,直到凌晨才回家。
第二天是周末,陳浩起床后,翻箱倒柜地找那些硬幣。他看到林悅站在一旁,眼中滿是驚恐。
"你到底把錢藏哪了?"陳浩咆哮道。
"不關你的事!"林悅也提高了聲音,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
"不關我的事?那是我的血汗錢!"
"也有我的!我這么多年沒工作,省吃儉用,不就是為了攢錢嗎?"
陳浩愣住了。他從未想過林悅會這樣反駁他。在他的印象中,林悅一直是個溫順的妻子,從不與他頂嘴。
"你變了,"陳浩低聲說,"以前你不是這樣的。"
"我沒變,"林悅的聲音恢復了平靜,"只是你從來沒有真正了解過我。"
這句話像一把尖刀,刺進了陳浩的心。他突然意識到,也許林悅說得對,十二年的婚姻,他真的了解自己的妻子嗎?
那天下午,陳浩獨自一人去了城郊的一個小水庫釣魚。坐在靜謐的湖邊,他開始回想與林悅相處的點點滴滴。
他記得林悅剛嫁給他時,家徒四壁。林悅卻從自己的嫁妝中拿出一萬塊錢,說是他們的"家底"。那時他還笑她小家子氣。
他記得兒子小宇出生后,林悅堅持母乳喂養到孩子兩歲,就為了省下奶粉錢。
他記得每次他加班回家,不管多晚,餐桌上總有一盤熱菜等著他。
這些年來,林悅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從未抱怨過一句。他卻從未真正感謝過她,反而因為她攢錢的方式而大發雷霆。
陳浩嘆了口氣,收起釣竿,決定回家好好和林悅談談。
05
回到家,陳浩發現林悅正在整理一些舊照片。看到他進門,林悅略顯慌張地合上相冊。
"在看什么?"陳浩走過去,故作輕松地問。
"沒什么,就是些老照片。"林悅把相冊放進抽屜。
陳浩沒有追問,而是直接說道:"對不起,我不該那樣對你發火。"
林悅驚訝地抬頭看他,眼中帶著不解。
"我想我們應該好好談談,"陳浩坐到她對面,"你為什么要攢那么多硬幣?"
林悅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習慣了。"
"不只是習慣吧?"陳浩輕聲問,"是不是因為你小時候的事?"
林悅的眼神閃爍了一下。
"老婆,我們結婚這么多年了,有什么事不能說呢?"陳浩嘗試著握住她的手。
林悅沒有抽回手,但也沒有說話。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陳浩去開門,是樓下的王大媽。
"小陳啊,你們聽說了嗎?咱們小區要拆遷了!"王大媽興奮地說。
"拆遷?"陳浩一愣,"什么時候的事?"
"剛通知的,說是要建新學校,"王大媽眼睛發亮,"聽說補償很豐厚呢!"
陳浩謝過王大媽,關上門,轉身告訴林悅這個消息。
令他意外的是,林悅聽到拆遷的消息后,臉上沒有任何驚喜,反而顯得異常平靜,甚至有些釋然。
"你早知道?"陳浩敏銳地察覺到了什么。
林悅點點頭。
"什么時候知道的?"
"三年前。"
"三年前?"陳浩感到震驚,"你怎么知道的?"
"我在社區工作的朋友告訴我的,說是政府有規劃,要在這一帶建教育園區,咱們小區就在規劃范圍內。"
陳浩突然明白了什么:"所以你攢那么多硬幣,是為了..."
"以防萬一,"林悅打斷他,"拆遷的事情不一定準,萬一有變故呢?那些硬幣是我的保障。"
陳浩皺起眉頭:"但你為什么不告訴我?"
"告訴你有什么用?"林悅苦笑,"你會聽我的嗎?你只會說我神經病,說我窮酸。"
陳浩啞口無言。他確實是這樣想的,如果林悅三年前告訴他這個"不確定"的消息,他多半會嗤之以鼻。
"對不起,"陳浩真誠地說,"我應該更信任你的。"
林悅搖搖頭:"不只是這樣。"
"還有什么?"
"等拆遷的事情確定了再說吧。"林悅站起身,去廚房準備晚飯。
陳浩坐在客廳,感到一陣莫名的不安。他隱約感覺,林悅的計劃遠不止她說的這些。
06
第2天, 小區里貼出了正式的拆遷通知。居民們議論紛紛,大多數人都很高興,畢竟這意味著一筆不小的補償款。
陳浩也很興奮。他們的房子雖然只有七十平米,但位置很好,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拆遷補償至少能拿到一百多萬。
"我們可以換個大房子了,"陳浩對林悅說,"或者買輛車。"
林悅只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
接下來的日子,拆遷辦的工作人員開始挨家挨戶登記評估。當他們來到陳浩家時,林悅把那五袋硬幣搬了出來,放在客廳中央。
"這是什么?"拆遷辦的小李驚訝地問。
"我們家的財產,"林悅平靜地說,"大約三百斤硬幣。"
小李和同事面面相覷,不知所措。"這個...我們需要請示上級。"
"隨便,"林悅說,"但這些硬幣必須算在我們家的資產里。"
小李離開后,陳浩困惑地問林悅:"你為什么要把硬幣拿出來?"
"等著看吧。"林悅神秘地笑了笑。
三天后,拆遷辦主任親自上門。他告訴陳浩和林悅,經過研究,決定將硬幣按照面值計入家庭資產,但需要當場清點。
接下來的一周,拆遷辦派了兩名工作人員來陳浩家,幫助清點那三百斤硬幣。最終的結果令所有人都大吃一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