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在還未相識時,命運就已經為他們安排好了相遇的劇本。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一個尋找生父的少年,卻意外成了父母的"月老",將彼此相愛卻錯過的兩個人再次牽在一起。
我叫林陽,今年25歲,六年前的一個決定改變了我的一生。
那天,我站在醫院門口,手里緊攥著一份親子鑒定報告,結果顯示我與撫養我十九年的父親沒有血緣關系。十九年的謊言在我面前崩塌,我感到整個世界都在天旋地轉。
"陽陽,你去哪兒了?電話怎么不接?"媽媽的聲音從電話那頭傳來,充滿焦慮。
我沉默了幾秒,聲音冷得像冰:"媽,我不是爸爸的兒子,對嗎?"
電話那頭一片寂靜,然后是抽泣聲。我知道答案了。
回到家,客廳里只有媽媽一個人,她眼睛紅腫,看樣子已經哭了很久。
"對不起,陽陽,我們一直想告訴你,但總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她聲音哽咽,"你...你是通過人工授精出生的。"
"那我的親生父親是誰?"我聲音顫抖。
"我們也不知道,捐精者是匿名的。"媽媽低著頭,"你爸爸...他因為意外不能生育,我們太想要個孩子了。"
我感到一陣暈眩,十九年來我以為自己了解的一切都是謊言。那一刻,我只想逃離這個家。
"我要找到我的親生父親。"我站起身,聲音冰冷。
媽媽驚慌地抓住我的手:"陽陽,冷靜點!你爸爸雖然不是你的生父,但他把全部的愛都給了你啊!"
"那他現在在哪兒?既然你們說得這么好聽,為什么他今天不在這里?"我甩開媽媽的手。
"他...他最近工作壓力大,我們吵了幾次架,他暫時搬出去住了。"媽媽哭著說。
我冷笑:"真是完美的家庭啊。"
那一晚,我收拾了簡單的行李,離開了生活了十九年的家。我發誓要找到我的親生父親,找到我真正的身份。
離家后,我住在大學附近的出租屋里,開始了尋找生父的旅程。
通過多方打聽,我了解到當年媽媽是在錦城中心醫院接受的人工授精。我去醫院詢問,卻被告知捐精者信息屬于隱私,無法透露。
我不死心,四處搜尋相關信息,甚至在網上發布了尋親啟事。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我終于從一位退休醫生那里得到了一個線索:我的生父可能是當年在醫院實習的一名醫學生。
"記不太清了,姓陳還是姓程,當時很年輕,二十出頭,聽說后來去了北方發展。"那位老醫生回憶道。
這個模糊的線索讓我興奮不已。我開始在社交平臺上搜索符合條件的人,并給他們發消息詢問。但大多數人不是不回復,就是明確表示不是。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醫院附近的咖啡廳遇到了一位女孩,她叫林小雨,是醫院實習的護士。我們聊天時,我提到了自己在尋找生父的事情。
"我可以幫你,"她眨眨眼,"我在檔案室有熟人。"
第二天,她遞給我一份資料:"這是我能找到的最早的捐精者記錄,不確定有沒有用。"
我迫不及待地翻開,一個名字躍入眼簾:陳志明,1996年在錦城中心醫院實習,后前往北方某醫院工作。這個時間點和情況太吻合了!
"我想我找到他了!"我激動地抱住林小雨,她的臉瞬間紅了。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林小雨幫我聯系北方各大醫院,終于在一家三甲醫院找到了陳志明的蹤跡。他現在是那里的副主任醫師。
我決定北上尋父。臨行前夜,林小雨來送行。不知怎么,我們聊著聊著,氣氛變得曖昧起來。她的眼睛在燈光下閃爍著,像是有星星落在里面。
"你真的要走嗎?"她低聲問。
"我必須知道真相。"我說。
她靠近我,我們的呼吸交織在一起。我不自覺地吻上了她柔軟的唇。那一晚,我們在彼此的懷抱中尋求著溫暖和安慰。
她的身體柔軟而溫暖,在我的撫摸下微微顫抖。我們的喘息聲在安靜的房間里格外清晰。當我們最終融為一體時,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歸屬感。
"等我回來,"事后,我撫摸著她的臉龐承諾,"我會給你一個答案。"
她只是微笑著點頭,眼中含著淚水。
第二天,我踏上了北上的列車,心中既期待又忐忑。我即將見到我的親生父親,但我不知道等待我的將是歡迎還是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