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出現“新聲”第一天,賴清德就被我們算了筆賬,果然,我們對他的評價毫不為過,賴清德再不悔改,必然受到世人的唾棄和歷史的審判。
日前,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亮相,雖然他對公眾而言,是“生面孔”,但實際上,他已經在相關崗位上工作多年。
(國防部新任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
他在去年6月的時候,出任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當時雖然他還沒有發言人這一身份,但是卻經常出現在國防部新聞發布會的現場,當發布會結束后,還會和到場的記者進行交流,回應問題時十分有耐心。
這一次他“首次亮相”,就回答了不少關鍵問題,尤其是直接和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算了筆賬。
當時,有記者提到了最近臺當局參加的活動,以及賴清德的錯誤言論。蔣斌大校直接用“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形容賴清德。
此外,他還細數了賴清德的“三宗罪”,分別是在島內搞獨裁專制,渲染“綠色恐怖”,以及煽動兩岸對立。
最后,他再次強調,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賴清德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制造者”)
蔣斌大校“露面首日”就發出如此強硬的表態,并不令人意外,因為現在的臺當局尤其是賴清德,確實該讓我們好好敲打一番。
深入來看,最近臺當局的舉動,的確是引起了眾怒。
日前,臺灣教育部門再次挑起爭議,其負責人鄭英耀在一次公開采訪中,宣布要切斷臺灣中小學校乃至大學與大陸的交流。
這一消息又在兩岸關系緊張的火藥桶上又添了幾縷火星,不少人擔憂此舉是否會引發更大的“地震”。特別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取消兩岸學術交流所帶來的影響,絕非僅限于某一領域。
臺方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推行這樣一個政策?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率先發聲,批評鄭英耀無視規定,侵犯民眾的行動自由,完全就是對年輕學子進行恐嚇與威脅。這種做法不僅讓鄭英耀本人陷入違背職務規范的質疑中,也讓整個臺灣教育界感受到了寒意。
(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
種種跡象表明,鄭英耀這一禁令缺乏依據,甚至未曾得到上級的同意。對于這樣一個牽涉面廣、影響深遠的政策調整,究竟是誰在背后推動?是個人的魯莽之舉,還是賴清德給出的暗示?這些問題不僅涉及到當前臺灣內部的行政事務操作透明度,也關乎兩岸關系的未來走向。
目前來看,島內教育界對鄭英耀的決定,幾乎是一邊倒的反對聲浪。從中小學教師到大學教授,許多人痛斥這種“斷流”政策毫無理性。
與此同時,還有人指出,臺灣教育部門此前已經采取過一些限制措施,例如禁止與3所大陸高校合作交流,不久后,又將范圍擴大,把7所大陸高校拉進“黑名單”。這種“一刀切”式的禁令,不僅禁錮了學術發展的多樣性,更為兩岸關系帶來了難以估量的負面效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臺方此舉是否意味著臺灣與大陸簽訂的各類協議,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效力也會受到影響?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此舉顯然是惹了大禍,因為如果我們停止惠臺,其實影響不大,但是島內可不是這樣,要是沒有大陸多元化市場的積極開放,島內的部分商品出售將面臨很大困境。
(大陸惠臺措施也會受影響?)
此事僅僅只是臺當局的錯誤舉動之一,現在臺當局還緊盯島內藝人,威脅他們不能轉發促統“反獨”信息,不然的話,將被視為和大陸合作。目前,已經有島內藝人遭到核查。
不得不說,現在民進黨當局不僅將槍口對準藍白營,而且連臺民眾都不放過了,這種手段也正是我們專門強調的錯誤舉動,因此,對臺當局發出的批評毫不為過,我們也正是需要通過不斷的敲打,讓臺當局看清形勢,不要再在錯誤的道路狂奔下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