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有人在我門外!"
林夏聲音顫抖,手指緊緊抓住手機
"他已經站在那里三分鐘了,一直盯著我的貓眼在笑!"
"冷靜,林小姐。他有試圖闖入嗎?"接線員的聲音透著職業化的平靜。
"沒有,但是...我剛才查了監控,送外賣的在我門口站了很久."
就那樣笑著...而且單子上寫著'別敲門'!我不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林夏蜷縮在沙發角落,恐懼如潮水般涌來。
"我們馬上派人過去。在此期間,請不要開門,保持線路暢通。"
林夏掛斷電話,顫抖的手指滑動手機屏幕,再次調出門口監控畫面。
那個詭異的笑容依然定格在屏幕上,仿佛能穿透屏幕直視她的靈魂。
01
林夏是三個月前搬進這棟高層公寓的。
作為一名剛入職的游戲美術設計師,能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租到這樣一套單身公寓已經是幸運。
雖然只有四十平米,但勝在安全系統完善,進出都需要刷卡,門禁森嚴,這也是她選擇這里的主要原因。
"獨居女孩首要考慮的就是安全,"媽媽當初叮囑她,"寧可多花點錢住好點的社區。"
林夏謹記母親的話,幾乎將全部積蓄都投入到了租房押金和各種安全設施上:
智能門鎖、門口監控、貓眼攝像頭,甚至連浴室都裝了緊急呼叫按鈕。
同事們都笑她小題大做,但她寧愿謹慎一點。
這份工作來之不易,游戲公司加班文化嚴重,經常深夜才能回家。
有了這些安全措施,至少能讓她和遠在老家的父母安心一些。
公寓樓里住戶不多,大多是年輕白領,平時工作忙碌,很少有機會碰面聊天。
除了對面1702室的王姐偶爾會熱情地打個招呼,其他鄰居林夏連面都沒見過幾次。
管理員老陳是個五十多歲的中年男人,總是笑瞇瞇的。
每天早晚都會在大堂巡視,看到林夏就會主動問好,看起來很和藹可親。
自從得知林夏是獨居女孩后,老陳總是特別照顧她。
幫她扛重物、提醒她注意安全,甚至曾經提出"如果害怕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
林夏對老陳的熱心既感激又有些不自在。
她不習慣和陌生人過多交流,尤其是男性。
但考慮到一個人在外生活,多個熟人總是好的,所以她也沒有刻意疏遠老陳。
02
那天晚上,林夏依舊加班到凌晨。
項目臨近截止日期,整個團隊連軸轉,她已經連續工作十二個小時。
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饑腸轆轆的她實在沒力氣做飯,便打開了外賣軟件。
凌晨一點,能送餐的商家寥寥無幾。
她隨便點了一份炒面和幾個小菜,下單后便去洗澡。
溫熱的水流沖刷著身體,終于沖掉了一天的疲憊。
當她圍著浴巾出來時,手機"叮"地響了一聲。
"您的訂單已由騎手接單,預計送達時間1:30。"
林夏點開詳情,發現騎手昵稱是"夜雨送餐",頭像是個卡通人物,評分4.8,看起來是個經驗豐富的送餐員。
她松了口氣,至少不用擔心送不到了。
她迅速擦干頭發,換上舒適的家居服,癱在沙發上刷著手機等待外賣。
大約二十分鐘后,手機再次提示:"騎手已到達小區,正在為您送餐,請稍等。"
林夏起身準備好現金小費,作為這個點還在工作的騎手的感謝。
她習慣性地打開門口的監控應用,想看看騎手是否已經到了。
監控顯示電梯間空無一人。
她耐心等待,過了幾分鐘,一個戴著頭盔、穿著外賣平臺制服的人影出現在走廊上,手里提著她點的餐。
就在她準備開門的時候,手機再次響起提示音。
她低頭一看,是外賣軟件發來的消息:"您的訂單已送達,請查收。"
林夏愣了一下,再看監控,只見那個送餐員輕輕地將食物放在她門口。
然后小心翼翼地后退,似乎刻意避開了貓眼攝像頭的角度,就這樣離開了,全程沒有按門鈴,也沒有敲門。
這有些反常,但她想可能是考慮到時間太晚,怕打擾到她。
她打開門,將食物拿進來,發現餐盒保溫良好,看起來很新鮮。
當她準備扔掉包裝袋時,一張皺巴巴的小票從袋子里掉了出來。
她隨手撿起,準備一起丟掉,卻無意間瞥見上面的備注欄寫著兩個字:
"別敲門"
林夏怔住了,盯著這兩個字看了好幾秒。
為什么要特意備注"別敲門"?是怕打擾她嗎?還是騎手有什么特殊考慮?
雖然感覺有些奇怪,但她很快將疑惑拋在腦后。
畢竟這個點送外賣,不敲門也是一種體貼。
她將小票隨手扔進垃圾桶,專心享用難得的宵夜。
03
凌晨兩點半,林夏終于吃完飯,收拾好餐盒。
困意席卷而來,她準備上床睡覺。
就在她刷牙的時候,手機突然震動起來。
她以為是公司有急事,急忙擦了擦手,拿起手機。
不是工作消息,而是家里的智能門鈴應用發來的動態提醒:"檢測到門前有人逗留。"
林夏心頭一緊,立刻點開監控畫面。
屏幕上顯示的是實時畫面:走廊空無一人。
她切換到回放功能,將時間拉回提醒發出的那一刻。
畫面上,一個穿著外賣平臺制服的人站在她的門前,一動不動。
林夏皺起眉頭。外賣不是早就送到了嗎?怎么還會有送餐員站在她門口?
她繼續觀看錄像,那人始終站在原地,面向她的門,位置剛好對著貓眼。
雖然對方戴著頭盔和口罩,但林夏能感覺到那人在...笑?
是的,從眼睛的弧度和面部輪廓可以判斷,那人正對著她的貓眼露出笑容。
更詭異的是,那人就這樣站了整整三分鐘,一動不動,只是保持著那個笑容,然后才轉身離去。
林夏感到一陣惡寒。
她迅速調出之前送外賣時的監控記錄,想確認是不是同一個人。
仔細對比后,她注意到一個可怕的細節:之前送外賣的騎手偏瘦,身高大約一米七左右;
而后來站在門口笑的那個人,明顯壯實許多,身高至少一米八。
這根本不是同一個人!
林夏的手開始顫抖。那個人是誰?
為什么要假扮送餐員站在她門前?
為什么要對著貓眼笑?
種種疑問在她腦海中盤旋,帶來的是無盡的恐懼。
她立刻檢查門鎖,確認已經反鎖,又把沙發推到門前抵住,這才稍稍安心。
她猶豫了一下,終于撥通了報警電話。
04
警察在十五分鐘后趕到。兩名警員,一男一女,都很年輕。
女警官姓張,看起來三十出頭,態度和藹;男警官姓李,二十多歲,顯得警惕而嚴肅。
"林小姐,能再詳細說說情況嗎?"張警官坐在林夏對面,輕聲問道。
林夏將事情的經過完整地講了一遍,包括外賣單上的"別敲門"備注,以及監控拍到的詭異一幕。
"我可以看看那個備注嗎?"張警官問。
林夏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將小票扔進了垃圾桶。
她連忙從廚房取出垃圾袋,從中翻出那張皺巴巴的小票。
"就是這個,"她指著備注欄,"'別敲門',很奇怪,對吧?"
張警官仔細檢查了小票,然后看向林夏:"你平時經常點這家店嗎?"
"不,是第一次。因為太晚了,能送的店很少。"
"可以讓我們看看監控錄像嗎?"李警官插話道。
林夏點點頭,拿出手機,調出了門口監控的回放功能。
三人一起觀看了兩段視頻:第一段是外賣送達的真實場景,第二段則是那個詭異的"笑臉"訪客。
"你確定沒有聽到敲門聲或門鈴聲嗎?"張警官問。
"確定。我一直在等外賣,如果有聲音我肯定會注意到。"
李警官皺著眉頭,若有所思:"最近有遇到什么可疑的人或事嗎?比如被跟蹤,或者收到奇怪的信息?"
林夏思考了一下,搖搖頭:"沒有特別注意。我剛搬來不久,平時工作很忙,很少和人交往。"
"那你們公司呢?有沒有得罪什么人?或者有追求者、前任之類的?"
"沒有,真的沒有,"林夏肯定地回答,"我很低調,也沒有談戀愛。"
兩位警官對視一眼,張警官溫和地說:"我們會向外賣平臺了解情況,看看能否確認當時的配送員信息。“
”同時,我建議你最近提高警惕,不要給陌生人開門。如果再發生類似情況,立即報警。"
他們留下了聯系方式,承諾會盡快調查并給她回復。
臨走前,李警官又仔細檢查了她家的門鎖和窗戶,確認安全無虞。
盡管如此,當警察離開后,林夏還是感到一陣無助和恐懼。
她給父母發了消息,謊稱公司有緊急項目需要通宵,免得他們擔心。
然后聯系了最好的閨蜜王玲,簡單說了事情經過。
王玲聽完立刻緊張起來:"太可怕了!要不要我現在過去陪你?"
"不用了,已經三點多了,警察剛走不久。你明天不是還要上班嗎?"
"那你千萬小心,門窗都鎖好。要不要開著視頻通話陪你?"
"沒事,我已經不那么害怕了。"林夏勉強笑了笑,"可能只是送錯了餐,然后那個人回來確認一下地址什么的。"
掛斷電話后,林夏知道自己根本無法入睡。
她把家里所有的燈都打開,縮在沙發上,時不時查看門口監控,直到東方泛白。
05
接下來的幾天,林夏過得心神不寧。
警方聯系了外賣平臺,證實當晚確實有騎手"夜雨送餐"接了她的單并完成了配送。
系統顯示的備注欄里確實有"別敲門"這一要求,但據平臺技術人員解釋,這個備注是從用戶端提交的,也就是說,是從林夏的賬號添加的。
"不可能!"林夏斷然否認,"我絕對沒有添加過這種備注。"
張警官表示理解她的疑惑,但也指出:"系統記錄顯示,這個備注是在下單時就已經添加的。“
”你當時很疲勞,有沒有可能是操作失誤?或者...你的賬號是否可能被他人使用過?"
林夏思考再三,確信自己沒有添加過這個備注,但她的手機確實一直放在辦公桌上,偶爾離開座位時并不會隨身攜帶。
理論上,確實有可能被同事或清潔人員動過。
至于第二個神秘訪客,警方通過小區的監控查證。
發現當晚確實有一個穿外賣制服的人進入了社區,但由于對方全程戴著頭盔和口罩,無法辨認面部特征。
更奇怪的是,這個人并沒有攜帶任何外賣袋或食物,而是空手進入小區,又空手離開。
"我們正在進一步追查,"張警官在電話中告訴林夏,"同時也建議你最近多加小心,最好能請朋友來住幾天,或者你去朋友家暫住。"
但林夏不想因為這件事打亂正常生活。
公司項目進入沖刺階段,每天加班到深夜是常態,她不可能輕易請假或遠程辦公。
工作之余,她加強了安全措施:在門后加裝了防盜鏈,買了防狼噴霧和便攜式警報器隨身攜帶。
甚至在門縫下塞了一張白紙,這樣就能知道有沒有人趁她不在時嘗試開門。
幾天過去,再沒有奇怪的事情發生。
林夏漸漸放松了警惕,認為那可能只是一個惡作劇,或者外賣平臺系統出了問題。
然而,就在事發一周后的深夜,意外再次發生。
那天,林夏又一次加班到凌晨。
回到家后,她實在沒力氣做飯,便再次打開外賣軟件。
她猶豫了一下,決定點之前那家店的炒面,想看看是否會再次出現異常情況。
下單過程中,她特別注意備注欄,確認它是空白的。
然后她又仔細檢查了訂單信息,確認無誤后才提交。
訂單顯示預計送達時間是凌晨1:10。
林夏洗完澡后,習慣性地查看訂單狀態,發現已經有騎手接單,昵稱是"快樂送餐小哥",是個新面孔。
她松了口氣,或許上次真的只是系統故障。
大約二十分鐘后,手機提示外賣已送達。
林夏立刻查看門口監控,看到一個身材高大的騎手將食物放在門口,然后按響了門鈴。
一切看起來很正常。她打開門,拿進食物,迅速關門上鎖。
當她打開包裝袋時,一張小票從中掉出。
她下意識地撿起來看了一眼,頓時渾身冰涼。
備注欄赫然寫著:"別敲門,我知道你一個人住。"
林夏瞬間僵住了,大腦一片空白。
手忙腳亂地拿出手機,她顫抖著手指調出剛才的監控回放。
送餐的騎手確實按了門鈴,這與備注中的"別敲門"明顯矛盾。她又檢查了訂單詳情,備注欄依然是空白的。
這不可能!
就在這時,手機突然響起門鈴提醒。
林夏的心幾乎跳出嗓子眼,她立即切換到實時監控。
門外站著一個穿外賣制服的人,戴著頭盔,站在與貓眼齊平的位置,一動不動。
林夏完全嚇呆了,大氣都不敢出。
屏幕上,那個人一點一點地摘下頭盔,露出一張陌生的面孔——是個三十多歲的男人。
留著短發,五官普通,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臉上掛著一抹詭異的微笑,目光直視貓眼,仿佛能透過鏡頭看到屋內的她。
那個笑容讓林夏感到一陣惡心。
她迅速按下報警鍵,同時給警方發送了實時監控畫面的鏈接。
"救命,"她在信息中寫道,"那個人又來了,就在我門外!"
監控畫面中,那個男人繼續保持著詭異的微笑,一動不動地站在門前,目光如炬。
忽然,他的嘴唇開始蠕動,似乎在說著什么。
林夏看不清他在說什么,但能感覺到那絕不是什么友好的話語。
她渾身發抖,退到客廳最遠的角落,緊緊抱住自己的膝蓋。
過了漫長的幾分鐘,監控畫面中的男人終于轉身離去。
林夏立刻給警方打電話,對方表示已經派人趕往現場。
當警車的鳴笛聲從遠處傳來時,林夏才稍微放松了一點。
她再次查看監控回放,想看清那個人到底說了什么。
調高音量,放慢速度,她終于捕捉到了幾個模糊的字眼:
"我認識你...知道你住一個人...很快...再見..."
林夏徹底崩潰了,癱坐在地上失聲痛哭。
警方到達時,門外已經空無一人。
他們檢查了整棟樓的監控,發現那個神秘男子確實進入了社區,但監控并未拍到他離開的畫面,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張警官安排了一名女警員留下來陪伴林夏過夜,并承諾第二天會派人全面調查此事。
天亮后,警方帶走了外賣包裝和小票作為證據,同時建議林夏暫時搬離這個公寓。
"我們懷疑有人在跟蹤你,"張警官嚴肅地說,"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惡作劇了。"
林夏點點頭,決定先回老家住一段時間。
收拾行李時,她的手機突然響起,是一條來自陌生號碼的短信:
"別走,我會找到你的,無論你躲到哪里。"
她驚恐地把手機遞給一旁的女警員。
對方立刻通知張警官,并開始追蹤短信來源。
"發送位置就在這棟樓里!"技術人員很快確認,"就在...1702室。"
林夏瞪大眼睛:"1702?那是...王姐的家!"
警方立即趕往1702室,卻發現房門大開,屋內一片狼藉,地上有明顯的打斗痕跡,但沒有人在。
就在這時,林夏的手機再次響起,是視頻通話請求,來自王姐的號碼。
她顫抖著點擊接受,屏幕上出現了王姐痛苦的臉,嘴被膠帶封住,眼中滿是恐懼。
鏡頭一轉,那個詭異微笑的男人出現在畫面中,他輕輕撫摸著王姐的頭發,對著鏡頭一字一句地說:
"林夏,我等不及要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