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在上臺滿周年接受臺媒專訪時,以所謂“大公司并購小公司”類比兩岸統(tǒng)一。這種“新鮮”說辭在島內騙了不少流量,甚至有人解讀,此番說法是否代表賴清德認為:“兩岸統(tǒng)一可以談,關鍵看大陸如何開條件?”這與特朗普有關中美貿易達成共識“有利統(tǒng)一”的說辭有沒有聯(lián)系?賴清德是不是因為來自美方的壓力而在兩岸上“急轉彎”?
事出反常必有妖。賴清德自去年上臺以來頑固堅持“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今年3月13日再升級對抗,將大陸界定為“境外敵對勢力”,其“臺獨”言行之激進頑固,比蔡英文、陳水扁有過之而無不及,此時突然拋出“公司并購說”,必暗藏禍心與算計。
事實上,賴清德在同一次專訪中還提出“四不一相信”的謬論,包括胡謅什么“臺灣問題不是兩岸之間的問題,是全世界的問題”,揚言不會在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前提下談判,叫囂不接受“一國兩制”,放話不會與“在野黨”合作一起推進與大陸溝通對話,相信“特朗普政府對臺政策沒變,且會持續(xù)加強與臺灣地區(qū)關系”等等。
賴清德“四不一相信”的謬論,等于宣示他不會在兩岸關系上有任何軟化,在“臺獨”路上不會回頭,也不會放棄“倚美抗中”。因此,其“公司并購說”絕無任何一丁點兒的所謂“善意”。
所謂“公司并購說”,其實是賴清德偷換概念的政治操弄,表面上看似想緩和兩岸關系,實則仍是“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頑固立場,仍是其所謂“境外敵對勢力”思維的延續(xù),妄圖以“去政治化”技巧、以“商業(yè)邏輯話術”掩蓋和包裝他的“臺獨”真面目。
這一謬論根本是歷史錯位的認知。眾所周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兩岸統(tǒng)一與商業(yè)邏輯中的“公司并購”毫無可比性。他強行類比是想否定中國對臺灣擁有完整主權,本質上還是抗拒統(tǒng)一、追求分裂。
從“敵對敘事”轉向“商業(yè)包裝”,賴清德向外界制造一種他正尋求兩岸關系某種“解決方式”的假象,一方面是想規(guī)避國際社會對他“臺獨”冒進的警惕,另一方面是故意制造混亂,誤導臺灣民眾對統(tǒng)一議題的認知。
此外,當發(fā)現(xiàn)自己民調大跌尤其經濟選民大量流失后,賴清德將兩岸統(tǒng)一的嚴肅議題簡化并異化為“公司并購”,是企圖以商業(yè)話術蒙騙經濟選民,進而鞏固民進黨基本盤。這其實正凸顯了“臺獨”勢力在歷史大趨勢面前的黔驢技窮。
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系的主導權與主動權,不管“臺獨”勢力如何變換包裝,無論臺灣島內形勢如何變化,無論外部勢力如何搗亂,中國終然統(tǒng)一也終將統(tǒng)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
編輯: 張慧斌
責編: 安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