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叔叔,您今年58,我媽才47。您們都單身這么多年了,我覺得...您們挺合適的。"
我的茶杯差點脫手而出:"你在開什么玩笑?"
張明神色認真:"我從不開玩笑。我媽前幾天還問起您來著,我看得出來,她對您有好感。"
我啞然失笑:"小張啊,這...這不合適吧?"
"有什么不合適的?"張明語出驚人,"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01
我叫周長安,今年58歲,是一家國企退休高管。五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留下我和女兒周雪相依為命。
周雪去年剛和張明結婚,現在兩人住在我送的新房里,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張明是個不錯的小伙子,研究生畢業,在一家外企做技術總監,年薪不菲。他為人誠懇,對周雪也很好,我一直挺滿意這個女婿的。只是沒想到,他會突然冒出這么一個驚人的提議。
那天晚上回家后,我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張明的話像一顆種子,在我心里生了根。我忍不住去回想關于他母親林秀蘭的一切。
林秀蘭,我們都叫她蘭姐,今年47歲,比我小11歲。
她和張明的父親早在張明上高中時就離婚了,據說是因為張父出軌。
離婚后,林秀蘭一個人把張明拉扯大,供他讀完大學、研究生,是個典型的"虎媽"。
我和林秀蘭的交集并不多,僅限于孩子婚禮前后的幾次見面。
印象中,她是個知書達理的女人,身材保持得很好,說話做事有條不紊,一看就是那種雷厲風行的職場女性。
她在一家外貿公司做部門經理,據張明說,收入也很可觀。
最近一次見面是在上個月周雪的生日宴上。那天,林秀蘭穿了件藕荷色的連衣裙,顯得溫婉大方。
席間,她主動和我碰杯,說感謝我培養了這么優秀的女兒,給了張明一個幸福的家。我們聊了幾句,氣氛還算融洽。
難道那時她就對我有好感了?
我搖搖頭,覺得自己想太多。一個47歲、事業有成的女人,怎么可能對我這個老頭子感興趣?
況且我們背景差異這么大,她在外企工作,思想開放;我是體制內退休人員,思維傳統保守。這婚,怎么可能結得成?
但張明的一句"肥水不流外人田"又讓我陷入沉思。
我家確實有些家產,除了送給周雪的那套新房外,我名下還有兩套房產和一些存款。
而林秀蘭據說也有兩套房子,還有不少投資。如果我們真的結合,確實是強強聯合,對兩家都有利。
想到這里,我忍不住苦笑。都什么年代了,還考慮這些?婚姻應該建立在感情基礎上,而不是利益交換。
第二天一早,我接到了周雪的電話。
"爸,聽說張明昨晚和您聊了?"女兒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緊張。
"嗯,聊了。"我含糊其辭。
"他...他是不是說了些什么奇怪的話?"
看來周雪也知道這件事。我嘆了口氣:"他提了個建議,說讓我和他媽媽...那個...處處看..."
"爸!"周雪突然提高了聲音,"我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您一個人生活了這么多年,需要個伴。蘭姨人很好,能照顧人,性格也溫和,您們真的很配!"
我被女兒的熱情嚇了一跳:"小雪,你也贊成這事?"
"當然啦!我和張明都覺得,你們倆特別合適。而且這樣一來,我們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多好?。?
掛了電話,我陷入了更深的思考。連女兒都支持,這事似乎不是張明一時興起的想法,而是他們夫妻二人深思熟慮的結果。
02
一周后,周雪和張明請我和林秀蘭一起吃飯。席間,兩個孩子找各種借口離開,明顯是要給我們創造獨處的機會。餐桌上只剩下我和林秀蘭兩人,氣氛一度尷尬到極點。
"這兩個孩子..."林秀蘭無奈地笑了笑,"打的什么主意,我們都清楚。"
我也笑了:"是啊,太明顯了。"
"周總,您覺得這事...靠譜嗎?"林秀蘭直截了當地問道。
我有些意外于她的坦率:"您可以叫我長安。說實話,我一開始覺得很荒謬。但轉念一想,好像也不是完全沒可能。您覺得呢?"
林秀蘭抿了一口紅酒:"我的想法和您差不多。一開始,張明告訴我這個想法時,我幾乎罵了他。但后來想想,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嘗試。畢竟..."
"畢竟什么?"我好奇地問。
"畢竟我們都不年輕了,找個聊得來的伴侶很難。而我們已經有了共同的親人,某種程度上是上天的安排。"她的聲音越來越小。
我點點頭:"您說得有道理。那...我們可以先交往看看?不急著做決定。"
"好啊,"林秀蘭露出了溫和的微笑,"就當是給孩子們一個交代吧。"
就這樣,在兩個孩子的撮合下,我和林秀蘭開始了一段奇特的"姻緣"。
起初,我們只是偶爾一起吃飯,看場電影,或者在公園散散步。
慢慢地,我發現自己開始期待與她見面,甚至會為了約會而精心打扮一番。
退休后,我變得邋遢了不少,但現在,我又開始注意自己的形象,甚至去健身房辦了卡。
林秀蘭也越來越放松,不再是那個雷厲風行的職場女強人,而是展現出了柔和的一面。她會給我織毛衣,會記得我的口味偏好,會在我感冒時送來親手熬的姜湯。
三個月后的一天,我們坐在江邊的長椅上,望著遠處的夕陽。林秀蘭突然說:"長安,我有件事一直想不明白。"
"什么事?"
"張明為什么會突然想到撮合我們?他那句'肥水不流外人田',到底是什么意思?"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很多次。"或許,他只是單純地希望我們都有人陪伴吧。畢竟,他和小雪很幸福,也希望我們能有同樣的幸福。"
林秀蘭若有所思:"也許吧。不過我總覺得,他的想法沒那么簡單。"
我握住她的手:"不管他是什么想法,重要的是,我們現在感覺很好,不是嗎?"
她笑了,點點頭:"是的,感覺很好。"
03
又過了三個月,我和林秀蘭的關系更進一步。我們開始考慮是否要正式確立關系,甚至是否要結婚。
一個周末,周雪和張明來我家吃飯。飯后,張明又一次把我拉到陽臺上。
"叔叔,您和我媽進展如何?"他笑著問,眼中帶著期待。
"還不錯,"我誠實地回答,"我們相處得很融洽。我在考慮,是不是可以更進一步了。"
張明眼前一亮:"太好了!我就知道你們會合得來。"
看著他興奮的樣子,我忍不住問出了那個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小張,你為什么這么希望我和你媽在一起?就因為'肥水不流外人田'?"
張明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起來,他環顧四周,確定沒人偷聽,然后壓低聲音:"叔叔,其實...我有件事一直沒告訴您和我媽。"
我心里一緊:"什么事?這么神秘?"
"是這樣的,"張明深吸一口氣,"去年,我在做一個金融科技項目時,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這個項目可能會帶來豐厚的回報,但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
"所以?"我隱約感覺到不妙。
"所以,我想...如果您和我媽結婚,我們就能集合家族的資源,一起投資這個項目。這樣一來,收益也都留在自己家里,多好??!"
聽到這里,我的心涼了半截。原來,張明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是這個意思——他想整合兩家的財力,為他的投資項目服務。
"小張,"我盡量保持平靜,"你所謂的'投資機會',具體是什么項目?"
張明滔滔不絕地講起了他的項目,什么區塊鏈技術、數字貨幣、去中心化金融...這些名詞對我這個老國企人來說簡直如同天書。但有一點我很清楚:他需要錢,而且是大筆的錢。
"大概需要投入多少?"我直截了當地問。
張明有些猶豫:"初期至少需要300萬吧。當然,越多越好。"
300萬!我心里一驚。這可不是小數目。雖然我和林秀蘭加起來的資產綽綽有余,但把這么多錢投入到一個我完全不了解的高風險項目中?這簡直是瘋了!
"小張,這事我需要好好考慮一下。"我委婉地說。
張明似乎察覺到了我的猶豫:"叔叔,您別著急拒絕。這個項目真的很有潛力,回報率可能高達300%!我已經做了詳細的商業計劃書,您可以看看。而且,我不是讓您白投。我會把公司的股份分給您和我媽,保證您們的權益。"
我點點頭,但心里已經打定主意要謹慎對待這件事。如果張明撮合我和林秀蘭的真實目的只是為了籌集投資,那這段關系還有繼續的必要嗎?
04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我一直在思考:我和林秀蘭之間,到底是真感情,還是被兩個孩子操控的一場金融游戲?
第二天,我約林秀蘭出來見面,決定把張明的真實意圖告訴她。
我們在一家安靜的咖啡廳坐下。林秀蘭一眼就看出我心事重重:"怎么了?看你臉色不太好。"
我深吸一口氣,把昨晚與張明的對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她。
林秀蘭聽完,臉色變了又變。最后,她搖頭笑了:"原來如此。我就說嘛,張明怎么會突然對我們的婚事這么上心。"
"你不生氣嗎?"我有些意外于她的平靜。
"生氣?為什么要生氣?"林秀蘭反問道,"孩子想創業,需要資金支持,這很正常。只是他的方式有些...迂回。"
我皺眉道:"但他把我們當成了提款機,這讓我很不舒服。"
"長安,"林秀蘭溫和地說,"你想想,如果沒有張明的撮合,我們可能永遠不會走到一起。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他的初衷是什么,結果是好的,不是嗎?"
我愣住了。她說得對,如果沒有張明的介入,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認識這個優秀的女人,也不會有這段美好的感情。
"那對于他的投資計劃,你怎么看?"我問道。
林秀蘭思考了一會兒:"我覺得可以聽聽他的詳細計劃。張明是個聰明孩子,他的項目也許真的有潛力。但我們需要謹慎評估,不能盲目投入。"
"我同意,"我點點頭,"我們可以請專業人士幫忙評估一下這個項目的可行性。"
林秀蘭突然笑了:"看,我們已經開始像一對真正的夫妻一樣討論家庭事務了。"
她的話讓我心里一暖。是啊,無論張明的初衷如何,我和林秀蘭之間已經產生了真實的感情。這不是能用金錢衡量的。
"蘭姐,我們結婚吧。"我突然說道,"不是為了孩子,不是為了錢,只是因為我喜歡和你在一起的感覺。"
林秀蘭的眼睛亮了起來,但她很快又恢復了理性:"長安,我們不能太沖動。結婚是大事,需要慎重考慮。"
"我已經58歲了,"我笑著說,"等不起了。人生苦短,何必浪費時間在猶豫上?"
她低頭思考了一會兒,然后抬起頭,眼中帶著確定的光芒:"好,我們結婚。但有一個條件。"
"什么條件?"
"婚后,我們的財產必須保持完全獨立。我的錢歸我支配,你的錢歸你支配。如果要投資張明的項目,我們各自決定投多少,互不干涉。"
我正要回答,突然看到張明和周雪匆匆走進咖啡廳。他們似乎是專程來找我們的,臉上帶著焦急的表情。
"爸!蘭姨!"周雪快步走到我們桌前,"你們在這啊,我們找了你們好久。"
"怎么了?"我問道,心里有種不祥的預感。
張明的臉色異常凝重:"出事了。我的項目合伙人王總剛剛打來電話,說有個大客戶突然變卦,要撤資。如果我們不能在三天內補上這筆錢,整個項目就要泡湯了!"
我和林秀蘭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警惕。
"需要多少錢?"林秀蘭冷靜地問道。
張明咽了口唾沫:"500萬..."
"什么?"我驚訝地提高了聲音,"昨天不是說300萬嗎?怎么一夜之間就變成500萬了?"
張明解釋道:"原計劃是我們出300萬,那個大客戶出200萬?,F在他退出了,我們必須補上這個缺口,否則之前的投入就全打水漂了。"
周雪握住我的手:"爸,求你了。這次真的是生死存亡的關頭。張明已經投入了我們全部的積蓄,如果這個項目失敗,我們就徹底完了。"
我看向林秀蘭,發現她的表情已經從警惕變成了懷疑。
"張明,"她冷靜地說,"能詳細說說這個項目嗎?為什么那個客戶會突然撤資?"
就在張明準備回答時,他的手機突然響了。他看了一眼屏幕,臉色瞬間變得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