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憑什么要我去?
當初分房子的時候怎么沒想到他?
現在出事了就找他?"
"你少說兩句!不找他找誰?你敢去簽字嗎?"
"我媽都這樣了,你們還吵什么吵!
趕緊打電話,多打幾個,他要是再不接,咱們就直接上門去!"
01
我坐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看著手機上一夜之間蹦出的一百多個未接來電,頭痛欲裂。
三年前,我和妻子小林領了結婚證。那時我們的經濟條件并不好,剛在城里買了一套小兩居,還背著近百萬的房貸。妻子是家里的小女兒,上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岳母是個典型的農村老太太,固執、傳統,骨子里帶著對男丁的偏愛。
婚禮那天,岳母全程冷著一張臉。我敬酒時,她只抿了一小口就放下了。倒是對大姐夫和二姐夫熱情得很,一個勁地給他們夾菜,還當著眾人的面夸他們有本事。
"媽就這樣,你別往心里去。"婚禮結束后,妻子拉著我的手小聲說,"她對我姐夫們也是結婚好幾年才熟絡起來的。"
我點點頭,沒往心里去。畢竟是老一輩人,有些傳統觀念很正常。再說了,我和小林是真心相愛,岳母的態度并不影響我們的感情。
然而,岳母對我的冷淡并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每次去岳母家,她總是客客氣氣的,但那種客氣里帶著明顯的疏離感。小到遞水杯,大到吃飯座位,都能感覺到我在她心里的地位。
特別是每逢節假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飯時,餐桌上的座位安排總是很微妙。岳父岳母居中,我妻子的哥哥坐在岳父旁邊,大姐夫和二姐夫緊挨著岳母,而我則被安排在角落的位置上。
"媽,你怎么總是把小張安排在那個位置?"有一次,妻子終于忍不住了。
"有什么關系,哪里坐不是坐。"岳母嘴上這么說,但下次聚餐時,座位安排依然如故。
我心里明白,在岳母眼里,我這個小女婿的地位遠不如大女婿和二女婿。可我轉念一想,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小林和我感情好就行。
結婚第二年,我們的經濟狀況有了明顯好轉。我在一家外企找到了待遇不錯的工作,妻子也在一家設計公司擔任主管。我們開始有意識地改善與岳母的關系。
每次去岳母家,我們都會帶些水果、補品。逢年過節,我會給岳父岳母準備一些體面的禮物。雖然岳母表面上推辭,但我能感覺到她對我的態度有了些許軟化。
"小張,你這孩子還挺懂事的。"有一次,岳母當著全家人的面夸了我一句。那一刻,我有種小小的成就感。
然而,這種溫情并沒有持續多久。
去年春節,岳母突然提出要處理老家的房子問題。她和岳父在農村老家還有一棟兩層小樓,是他們年輕時蓋的。隨著年齡增長,他們已經很少回老家住了,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城里的小區房里。
"老房子空著也是空著,不如分給你們幾個。"
岳母在飯桌上說道,"正好每人一間,以后回老家也有個住處。"
"那挺好的。"
大姐附和道,"老家那邊空氣好,周末可以帶孩子回去住住。"
我沒太在意這事,畢竟那是岳母家的房子,她想怎么處理是她的自由。
直到一個月后,小林回家一臉沮喪。
"怎么了?"我問她。
"我媽把老家的房子分配好了。"她聲音低沉。
"嗯,分得怎么樣?"
"大姐一間,二姐一間,我哥一間,我一間……"
"那挺好的啊,你也有份。"
"可是……"小林欲言又止。
"可是什么?"
"沒有你的份。"
她終于說出了實情,"我媽說,那是我們老張家的房子,只分給姓張的人。"
我愣住了。雖然小林和我結婚后隨我姓了李,但在傳統觀念中,她仍然是張家的女兒。而我,永遠是個外姓人。
"沒關系,反正我們也很少回老家。"我強裝無所謂,"再說了,你有一間就夠了,我們夫妻住一起不就行了。"
小林搖搖頭:"我問過了,我媽說那間房只能我一個人住,不能帶你。她說那是張家的祖產,不能讓外姓人占了去。"
我感到一陣刺痛,但還是笑了笑:"別往心里去,老人家有老人家的想法。咱們現在不也有自己的房子嗎?用不著和他們計較這個。"
小林紅了眼眶:"可我覺得太不公平了。大姐夫、二姐夫都有份,為什么就你沒有?"
原來,岳母不僅給了她的四個子女每人一間房,還特意給大姐夫和二姐夫各留了一間雜物間,說是可以改造成小書房。唯獨我,什么都沒有。
"他們結婚早,和媽相處的時間長,媽更親近他們一些也正常。"我安慰道,"而且他們確實對你父母很孝順。"
大姐夫在岳母家附近開了家小超市,經常給岳母送東西;二姐夫是個木匠,時不時幫岳母家修修補補。相比之下,我工作忙,能做的事確實少一些。
"那也不能這樣區別對待啊!"小林依然不滿,"我決定去找我媽說清楚。"
"別,"我拉住她,"為這點小事傷了你們母女感情不值得。再說了,那房子本來就是你父母的,他們想怎么分配是他們的權利。"
小林不情愿地點了點頭,但我知道她心里還是不舒服。
幾天后,我下班回家經過岳母家附近,想著順路去看看老人。剛到樓下,就聽見樓上傳來說話聲。岳母家的窗戶開著,她正和幾個鄰居聊天。
"……就是,外姓人憑什么分我們家的東西?"岳母的聲音清晰地傳了下來,"我閨女嫁出去了,那是她的事,但我們張家的東西憑什么便宜外人?"
"你說得對,"一個鄰居附和道,"現在這些年輕人,不知道規矩,還以為結了婚就是一家人了。哪有這么便宜的事?"
"我那兩個大女婿不一樣,他們知道尊重我們,每次來都帶東西,逢年過節的也懂事。那個小女婿呢,倒是斯斯文文的,但就是不懂規矩,還真把自己當張家人了。"
我站在樓下,如墜冰窟。原來在岳母眼里,我所有的努力都比不上我的"外姓人"身份。她給大姐夫二姐夫分房,不是因為他們做得多,而是他們"懂規矩"——知道用物質去討好她。
我默默轉身離開,沒有上樓。那天晚上,我什么也沒對小林說。我不想讓她夾在母親和丈夫之間為難。
就這樣,老房子分配的事情過去了。我表面上裝作毫不在意,但心里卻埋下了一根刺。每次去岳母家,我都會想起那天聽到的話,感到一陣刺痛。
02
分房事件后,我和岳母之間的關系更加微妙了。表面上,我們還是維持著禮貌的姿態,但彼此心里都清楚,有些隔閡已經無法彌合。
隨著時間推移,我和小林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在公司升職加薪,小林的設計工作也越做越出色。我們開始計劃要孩子,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就在這個時候,岳父生病了。
那是一個尋常的周三,我正在開會,突然接到小林急促的電話。
"老公,我爸突發心臟病,現在在市中心醫院。你能不能過來一下?"
我二話不說,立即向領導請了假,趕往醫院。到達醫院時,小林一家人已經在急診室外等候。岳母神情焦慮,不停地搓著手;小林和她的姐姐們靠在一起,低聲啜泣。
"醫生怎么說?"我走過去,輕聲問道。
"說是需要做搭橋手術,"小林的哥哥回答,"費用可能要十幾萬。"
我看了看周圍,大姐夫和二姐夫都不在場。
"他們倆呢?"我問。
"大姐夫說店里走不開,二姐夫說在外地出差。"小林的大姐擦著眼淚說。
我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此時此刻,指責別人不妥當。當務之急是解決岳父的治療問題。
"手術費我來出,"我對岳母說,"您別擔心,叔叔會沒事的。"
岳母愣了一下,似乎沒想到我會這么說。她點點頭,眼里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手術很順利,岳父轉危為安。在他住院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去醫院看望,陪他聊天,幫他處理一些事情。大姐夫和二姐夫偶爾也會露面,但總是來去匆匆,借口工作忙。
出院那天,我請了一天假,開車去接岳父。幫他辦完出院手續,又把他安頓回家。
"小李,謝謝你。"岳父拉著我的手,真誠地說,"這段時間多虧了你。"
"應該的,叔叔。"我笑著回答。
岳母站在一旁,欲言又止。最終,她只是簡單地說了句:"辛苦你了。"
我知道,這是她能給出的最大認可。
岳父出院后,我們的關系似乎有了微妙的改善。至少,岳母不再當著我的面說那些刺耳的話。每次去她家,她也會主動給我倒水,問我工作累不累。
直到去年冬天,妻子順利懷孕了。
當我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兩家父母時,我父母欣喜若狂,當即表示要來城里幫我們照顧小林。而岳母的反應卻出乎我的意料。
"懷孕了好啊,"她笑著說,"不過你們工作那么忙,孩子生下來怎么照顧?要不送來我這兒吧,我幫你們帶。"
小林猶豫了一下:"媽,我婆婆說她想來幫忙帶孩子..."
岳母的臉色立刻變了:"什么意思?嫌我帶不好?我可是帶過四個孩子的人!"
"不是,媽,"小林解釋道,"就是公婆家離我們近一點,方便些..."
"近?他們家在郊區,我家在市區,哪個更近?"岳母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你這孩子,結婚了就向著婆家了是吧?"
我連忙打圓場:"阿姨,您別生氣。我們還沒決定呢,等孩子出生后再商量也不遲。"
岳母冷哼一聲:"有什么好商量的?自己的外孫,憑什么讓外人帶?"
我心里一陣苦澀。又是這種劃分親疏的說法。在她眼里,我父母永遠都是"外人"。
回家路上,小林沉默不語。我知道她很難過,夾在母親和丈夫之間的感覺并不好受。
"別想太多,"我握住她的手,"孩子還沒出生呢,這事以后再說吧。現在最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的健康。"
小林點點頭,但眼圈還是紅的。
隨著小林的孕期推進,岳母來我們家的頻率也增加了。她會帶一些她認為對孕婦有好處的食物,教小林一些孕期注意事項。盡管她對我的態度依然冷淡,但為了小林,我選擇忍讓。
直到那天晚上,一場激烈的沖突徹底改變了我們的關系。
小林已經懷孕七個月,腰酸背痛成了家常便飯。那天,岳母來我們家,看到小林正躺在沙發上休息,我在廚房做飯。
"你看看你,大著肚子還讓你老公做飯,"
岳母走進來,責備道,"女人就該負責家務,男人忙了一天回來,應該好好休息。"
"媽,現在不比從前了,"
小林從沙發上坐起來,"家務是夫妻共同的事,誰有空誰做。再說我現在行動不便,老公主動承擔多一些也很正常。"
"什么不比從前了?規矩就是規矩!"
岳母的聲音又高了起來,"我看你是被你老公慣壞了!"
"媽,您別這樣說老公..."
"我怎么了?我說的有錯嗎?他對你好是應該的!我告訴你,男人都一個樣,你現在對他太好,他以后肯定會騎在你頭上..."
我聽不下去了,走出廚房:"阿姨,您這話就不對了。我和小林是平等的伴侶關系,不存在誰騎在誰頭上的問題。"
岳母冷笑一聲:"我活了大半輩子,什么沒見過?你們年輕人懂什么?"
"媽,您別這樣..."小林急得眼淚都要出來了。
"我怎么樣了?我說的都是為你好!"
岳母越說越激動,"你看看你,現在為了他連媽的話都不聽了!"
我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冷靜:"阿姨,小林現在需要安靜休息,我們改天再聊好嗎?"
"好,好,我走,我這個當媽的礙你們眼了是吧?"岳母開始收拾她的東西,"我算看明白了,外人永遠比不上自家人親!"
就在她轉身要走的那一刻,突然回過頭,指著我的鼻子說了一句讓我至今難以忘懷的話:"記住,你永遠都不是這個家的人!"
這句話如同一把尖刀,直接扎進了我的心臟。在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事實:不管我做什么,在岳母眼里,我永遠都是個外人。
岳母摔門而去后,小林泣不成聲。我抱著她,輕聲安慰,但內心已經筑起了一道墻。
"老公,對不起..."小林抽泣著說。
"不怪你,"我擦去她的眼淚,"別太難過,對孩子不好。"
從那天起,我便很少主動聯系岳母。逢年過節,我會和小林一起去拜訪,但不會再像從前那樣熱心地幫忙做這做那。我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的感受,設立自己的邊界。
小林理解我的決定,她也開始學著和母親保持一定距離。每次岳母打電話來絮叨,她都會適當地轉移話題,避免談及我們的家庭決定。
就這樣,我們與岳母家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直到兩個月前,小林順利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我們的小家庭終于完整了。
03
孩子出生后,我們的生活徹底改變了。夜里要起來給孩子喂奶換尿布,白天還要忙工作,我和小林都疲憊不堪。
我父母主動提出來幫忙,住進了我們家附近的一套出租屋。每天白天,他們會來照顧孩子,讓小林能有時間休息。晚上,他們就回出租屋,給我們保留私人空間。
岳母知道后,非常不滿。她堅持認為外孫應該由外婆帶,幾次三番打電話給小林,說要搬來和我們一起住。
"媽,我們家就這么大,婆婆已經來幫忙了,您要來的話實在是住不下..."小林一邊哄著孩子,一邊對著電話解釋。
"什么住不下?我可是你媽!我帶外孫天經地義!"電話那頭,岳母的聲音大得連我都能聽見。
"媽,等孩子大一點,我們再接您來輪流帶,好嗎?"
"什么叫輪流?為什么要輪流?我才是最親的人!"
小林無奈地看著我,我只能搖搖頭,示意她隨便應付過去。
掛了電話,小林嘆了口氣:"老公,我媽就這脾氣,你別往心里去。"
我笑了笑:"習慣了。你休息會兒吧,我去哄孩子。"
接下來的日子,岳母幾乎每天都要打電話來"督戰",詢問孩子的情況,對我父母的帶娃方式指手畫腳。我們只能一邊聽著,一邊按自己的方式來。
直到有一天,岳母突然造訪。
那是個周六的下午,我正在給孩子換尿布,小林在廚房準備晚飯。門鈴突然響起,我打開門,看到岳母站在門口,手里提著大包小包。
"阿姨,您怎么來了?"我有些意外。
"怎么?我來看外孫還要提前打招呼?"岳母冷冷地回答,徑直走進屋內。
見到孩子,她立刻換上了慈愛的面孔,伸手就要抱。我猶豫了一下,還是把孩子遞給了她。
"哎呦,我的乖孫子,想死外婆了!"岳母抱著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小林從廚房出來,看到母親,驚喜地喊道:"媽,您怎么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
"我想外孫了,就過來看看。"
岳母回答,眼睛卻一直盯著孩子,"怎么這么瘦?是不是沒吃好?"
"孩子很健康,"
我解釋道,"醫生說他的體重發育都正常。"
岳母撇了撇嘴:"什么醫生不醫生的,我帶過四個孩子,什么沒見過?這孩子肯定是沒吃飽!"
我正想反駁,小林朝我使了個眼色,示意我別說話。
岳母來這一趟,主要是想看孩子,順便"指導"我們如何帶孩子。她對我父母的帶娃方式提出了各種批評,認為他們太"科學育兒"了,不如傳統方法好。
"現在這些年輕人,整天什么科學育兒,我看都是胡扯!"岳母一邊給孩子穿她帶來的新衣服,一邊說,"孩子嘛,就是要裹得嚴實一點,捂一捂才長得快!"
我和小林對視一眼,都沒有反駁。那天晚上,我父母來吃飯,看到岳母在,明顯有些尷尬。但他們很懂事,沒有和岳母起沖突,只是在飯桌上少說話。
飯后,岳母突然宣布:"我決定搬過來和你們一起住一段時間,幫忙帶孩子。"
我和小林都愣住了。我們的房子只有兩室一廳,本來就不大,哪里還住得下岳母?
"媽,我們家太小了..."小林試圖解釋。
"小怕什么?我睡沙發就行了!"岳母打斷她,"反正我是來幫忙的,不是來享福的。"
我看了看小林,她眼中滿是為難。我知道她不想拒絕母親,但又擔心我的感受。
"阿姨,"我斟酌著開口,"我們真的很感謝您的好意,但現在孩子還小,晚上經常哭鬧,您睡沙發會很辛苦。不如等孩子大一點,我們再接您來住?"
岳母臉一沉:"什么意思?你這是不歡迎我?"
"不是,阿姨,我是擔心您休息不好..."
"少來這套!"岳母打斷我,"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就是不想讓我和外孫親近!"
小林趕緊打圓場:"媽,老公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是真的考慮到居住條件有限..."
"閉嘴!"
岳母怒視著小林,"你現在向著外人說話了是吧?我白養你這么多年了!"
我父母坐在一旁,尷尬得不知所措。我爸咳嗽了一聲,輕聲說:"要不我們先回去了?你們慢慢聊..."
"不用走,"我攔住他們,然后轉向岳母,"阿姨,請您尊重一下我父母。他們也是長輩,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好,好,我懂了,"岳母站起身,怒氣沖沖地收拾東西,"在這個家里,我這個親媽還不如外人重要!"
"媽,您別這樣..."小林急得直掉眼淚。
"小林,你不用解釋了,"岳母看都沒看小林一眼,"我今天算是看清楚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你現在是李家的人了,不再是我張家的女兒了!"
說完,她拿起包就往外走。小林想追,被我攔住了。
"讓她冷靜一下吧,"我輕聲道,"現在說什么她都聽不進去。"
岳母離開后,我父母也告辭了。他們離開前,我媽拉著我的手說:"兒子,委屈你了。"
我搖搖頭:"我沒事,媽。只是心疼小林夾在中間。"
那晚,小林哭了很久。我抱著她,一遍遍地安慰,卻不知道該如何真正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天一早,岳母就打電話來要求小林去她家一趟。小林猶豫了一下,還是去了。中午回來時,她的眼睛又紅了。
"媽說了什么?"我關切地問。
小林搖搖頭:"沒什么,就是說了一些難聽的話。"
我沒有追問,但能猜到大概內容。岳母肯定是指責小林不孝順,偏向我和我父母,諸如此類。
從那以后,我和岳母之間的關系降到了冰點。每次必要的見面,我們都只是簡單地打個招呼,再無多余的交流。小林夾在中間很痛苦,但她理解我的感受,沒有責怪我。
我們漸漸達成了一種默契:我不干涉她與母親的關系,她也不強求我和岳母親近。每次她去看望父母,我都會送她到門口,但很少上去。
這種狀態持續了大約兩個月,直到那個夜晚,我的手機突然瘋狂震動起來。
04
那是個平常的周四晚上,我剛哄完孩子睡覺,準備洗澡休息。突然,手機連續不斷地響起來。我拿起一看,全是岳母家那邊親戚的電話。
"喂?"我接通了小舅子的電話。
"姐夫,不好了!我媽突發腦溢血,現在在市中心醫院搶救呢!"小舅子的聲音焦急而顫抖。
我心里一驚:"什么時候的事?情況怎么樣?"
"今天下午發作的,現在醫生說可能需要手術。你能不能來一趟醫院?姐姐電話打不通。"
我這才想起來,小林帶孩子去我父母那里了,說是要教我媽一些照顧孩子的經驗。她可能把手機靜音了。
"好,我現在就去醫院。你別急,我打電話通知小林。"
掛了電話,我立刻聯系小林,告訴她岳母的情況。她一聽就慌了,說馬上趕過去,讓我先去醫院看看。
匆忙換好衣服,我開車趕往市中心醫院。一路上,手機還在不停地響,全是岳母家的親戚打來的。我一邊開車,一邊想著岳母平時的倔強和固執,心情復雜。
到了醫院,我在急診部看到了小舅子和兩個姨子。他們圍在一起,神情焦慮。
"姐夫,你來了。"小舅子看到我,快步走過來。
"情況怎么樣?"我問道。
"醫生說需要做開顱手術止血,風險很大。需要家屬簽字。"
"那你們簽了嗎?"
小舅子和兩個姨子互相看了看,都沒說話。最后,大姨子開口了:"我們還在商量...這手術風險太大了..."
我皺了皺眉:"那現在阿姨的情況怎么樣?"
"在搶救室呢,醫生說再不手術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那還猶豫什么?趕緊簽字啊!"我有些急了。
三人又是一陣沉默。二姨子小聲說:"姐夫在嗎?大姐夫和二姐夫呢?"
我搖搖頭:"我來的路上沒看到他們。小林應該馬上就到了。"
就在這時,醫生從搶救室出來,詢問家屬簽字的事。見大家都在猶豫,我上前一步:"醫生,到底是什么情況?手術有多大風險?"
醫生看了看我:"您是?"
"我是病人女婿。"
"手術風險確實很大,有30%的可能會出現后遺癥,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影響語言和行動能力。但不手術的話,出血點可能會繼續擴大,危及生命。"
我轉向小舅子三人:"現在情況危急,先救人要緊。簽字吧。"
小舅子看看二姐,二姐看看大姐,大姐咬了咬嘴唇:"那個...姐夫,要不你先簽?”
"我?"我愣住了,"為什么是我簽?你們是直系親屬啊。"
"就是因為我們是直系親屬,"大姐解釋道,"如果...如果手術出了問題,我們是要負法律責任的。你是女婿,責任會小一些..."
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在我們生死攸關的時刻,他們居然在考慮推卸責任?
"你們..."我剛要發作,就看到小林匆匆跑來。
"老公,我媽怎么樣了?"她氣喘吁吁地問。
我把情況簡單告訴了她,包括她哥哥姐姐們不愿意簽字的事。小林臉色一變,立刻轉向他們:"你們怎么能這樣?媽病危了,你們還在想這些?"
"小林,不是你想的那樣,"大姐辯解道,"我們只是在考慮最壞的情況..."
"最壞的情況就是我媽因為你們的猶豫而錯過最佳治療時間!"小林怒道,"我來簽!"
她轉身就要去找醫生,被大姐拉住了:"你現在姓李了,也不是直系親屬了。"
小林瞪大了眼睛:"你什么意思?我是不是媽的女兒和我姓什么有關系嗎?"
眼看爭執越來越激烈,我上前一步:"行了,我簽。"
大家都愣住了,看著我。
"我說我簽字。阿姨現在情況危急,再耽誤下去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我的語氣堅定,"小林,我們去找醫生。"
小林感激地看了我一眼,拉著我的手去找醫生。在簽字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一種莫名的諷刺。岳母一直視我為外人,認為我配不上分到她家的房子;而現在,她的親生子女卻在推我這個"外人"去承擔最大的風險。
手術很快開始了。我們在手術室外焦急地等待。漸漸地,親戚們都來了,包括一直沒露面的大姐夫和二姐夫。他們對我點點頭,神情復雜。
小林緊緊握著我的手,眼淚不停地往下掉。
"別哭,"我輕聲安慰她,"阿姨會沒事的。"
"老公,我知道你和我媽關系不好,但你還是第一個站出來的。謝謝你。"
我搖搖頭:"別這么說,她畢竟是你媽。"
手術持續了四個小時,期間,我的手機一直在響。一看來電顯示,全是岳母那邊的親戚,有些甚至是我都沒見過的遠房親戚。為什么突然間所有人都想聯系我?
"你知道為什么這么多電話都找你嗎?"大姐夫走過來,低聲對我說。
我疑惑地看著他。
"因為..."
就在這時,手術室的門打開了,主刀醫生走了出來。我們連忙圍上去。
"手術很成功,"醫生宣布,"病人暫時脫離危險了。不過接下來的48小時很關鍵,需要密切觀察。"
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小林撲在我懷里,哭得更厲害了。
"誰是家屬簽字的?"醫生問道。
"我。"我上前一步。
"你是...?"
"女婿。"
醫生點點頭:“病人現在轉入ICU觀察,每天探視時間有限。具體情況護士會告訴你們。"
安排好岳母的住院事宜后,已經是凌晨三點多了。大家都疲憊不堪,決定輪流守夜。小林堅持要留下來,我也不放心她一個人,便和她一起守在醫院。
其他人都離開了,只有我和小林坐在ICU外的長椅上。小林靠在我肩上,輕聲說:"老公,我很害怕..."
"別怕,最危險的時刻已經過去了。你媽會好起來的。"
"我不是怕這個,"小林抬起頭,眼中滿是憂慮,"我是怕...即使媽媽好了,我們之間的關系也回不去了。她一直視你為外人,今天這事,她知道了會怎么想?"
我沉默了。確實,今天這種情況很諷刺。我這個被視為"外人"的女婿反而成了關鍵時刻頂上的人。
"別想太多,"我最終說道,"等阿姨好了再說吧。"
小林點點頭,再次靠在我肩上。不一會兒,她就疲憊地睡著了。
我掏出手機,看著那一長串未接來電,心情復雜。為什么在危急時刻,所有人都想到了我?是因為我是"外人",所以可以承擔風險?還是因為在他們心里,我其實并不那么"外"?
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手機再次震動起來。是一個陌生號碼。
"喂?"我輕聲接起電話,不想吵醒小林。
"是李先生嗎?您岳母的女婿?"一個陌生的女聲問道。
"是的,您是?"
"我是張家村的村委會主任。聽說您岳母住院了,情況很嚴重?"
"是的,不過手術已經成功了,現在在觀察中。"
"那就好,那就好。"女人松了口氣,"是這樣的,您岳母前段時間來村里辦理老房子的過戶手續,分給了她的子女們。但有一間房子,她特意留了下來..."
"留了下來?"我一愣,"留給誰的?"
"這個..."村主任猶豫了一下,"她說是給她小女婿準備的。說是之前有些誤會,想補償一下。房子文件我都準備好了,等她康復后來辦理過戶手續。"
我震驚得說不出話來。岳母竟然偷偷為我預留了一間房子?這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為什么?是愧疚?是改變了主意?還是...
手機再次震動,打斷了我的思緒。是大姐夫的信息:"老弟,有件事你不知道,關于你岳母為什么這次住院所有人都找你..."
血液仿佛凝固在了血管里,我的手指懸在屏幕上方,一時不敢點開。
這背后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為何那么多電話都找到我頭上?為何岳母會突然給我留房子?
一種不詳的預感爬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