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深夜十一點,我正在書房處理工作,臥室門被輕輕推開,妻子林小芳站在門口,
眼睛紅腫,臉上掛著淚痕。
"陳明,我...我求你幫我管錢吧,我真的撐不下去了..."
她聲音哽咽,雙手緊緊攥著衣角,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才說出這句話。
我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曾經固執得不得了的女人,想起半年前她拍桌子時的樣子:
"我的工資我有權做主,憑什么不能全給我家?你管得著嗎?"
如今,她卻站在我面前,低聲下氣地求我接管她的財政大權。
我沒有立刻回應,只是靜靜地看著她,心中五味雜陳。
曾經那個堅決要把工資全給娘家的倔強女人,到底經歷了什么,才會有這樣的轉變?
01
我和林小芳的相遇很平凡。那年我剛從大學畢業,進入市里一家國企上班。
一次部門聚餐,同事帶來了他女朋友,女朋友又帶了閨蜜——那就是林小芳。
她不漂亮,但有種恬靜的氣質,笑起來眼睛彎成月牙。聊天中得知,
她在一家私企做會計,工作認真負責。后來,我們交往了。戀愛期間,
我發現她特別孝順。每個月發工資,她都會拿出一部分寄給家里。
有時還會買些保健品、衣服之類的東西。我覺得這很好,畢竟孝順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
第一次去她家,是在我們交往三個月后。她老家在市郊一個小鎮上,房子不大,
但收拾得干干凈凈。她父親林大偉是鎮上有名的木匠,手藝不錯,但年紀大了,
接的活也少了。母親周秀蘭是個典型的農村婦女,見到我就熱情地張羅著做飯,
一邊做一邊和小芳說著悄悄話。
當天晚上,小芳的弟弟林小偉也回來了。他比小芳小四歲,當時還在念大學,
看起來挺機靈的,就是話有點多。席間,我注意到林母對小偉特別關注,
一個勁地給他夾菜,還不停地問這問那。吃完飯,林母拉著我的手說:"小明啊,
咱們小芳從小懂事,你可得好好待她。"林父則拍拍我的肩膀:"年輕人,好好干,
以后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回城的路上,小芳告訴我:"我爸媽對我弟弟期望很高,
從小就供他讀好學校,希望他將來能出人頭地。"我點點頭:"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
"嗯,所以我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家,補貼弟弟的學費和生活費。"她補充道。
當時我覺得這很正常,還暗自欣賞她的家庭責任感。
畢業兩年后,我升了職,收入穩定增長。我們開始談婚論嫁。小芳提出,
婚后她每月固定給娘家兩千元,問我有沒有意見。
"沒問題。"我爽快地答應了,"你孝順父母,我支持。"
婚禮不大不小,按照當地習俗辦的。我父母是工廠退休工人,生活簡樸,
給我們的彩禮不多,但也是他們的心意。小芳家沒有刁難,順利地把婚結了。
結婚初期,我們的生活還算和諧。兩個人的工資基本合并管理,大部分交給我打理,
因為我比較會理財。小芳每月定期給家里兩千元,我們自己留夠房貸和日常開銷,
剩下的我會規劃投資和儲蓄。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們的小家漸漸有了起色。
02
問題開始出現在結婚一年半后。
那天晚上,小芳接了個電話,通話中她的表情越來越凝重。掛斷后,她告訴我:
"我爸在干活時摔了一跤,傷到了腰椎,需要做手術。"
"嚴重嗎?多少錢?"我問。"初步估計需要三萬多,還有后續的康復費用。"
我當即表示:"這是大事,明天我請假,陪你回去看看。"
第二天,我們趕回了小芳家。林父躺在床上,臉色蒼白,看到我們來了,
強撐著要起身,被我和小芳按住。"爸,您別動,好好養著。"小芳心疼地說。
林母在一旁抹眼淚:"這可怎么辦啊,你爸這一摔,家里就沒了頂梁柱。"
我安慰道:"阿姨別擔心,治病要緊,錢的事我和小芳來想辦法。"
當天晚上,我們商量后決定拿出積蓄支付手術費。"三萬不是小數目,
但咱們有存款,能應付。"我對小芳說。手術很順利,但林父術后需要長期休養,
這意味著他無法繼續木工活計,家里的經濟來源就斷了。
回家后,小芳找我談話:"明明,我想每月多給家里點錢,我爸現在不能工作了。"
"多給多少?"我問。"再加一千,每月三千。"
我想了想:"可以,但要量力而行。我們還有房貸要還。"小芳點頭,事情就這么定了。
接下來的幾個月,一切似乎恢復了平靜。林父的康復進展順利,雖然不能再干重活,
但簡單走動已經沒問題了。這期間,小芳弟弟林小偉大學畢業了。按理說,
一個大學生畢業后應該自食其力,但小偉卻不那么想。他換了好幾份工作,
每份都做不長。理由五花八門:這家公司管理混亂,那家企業待遇太低,
再換一家又是上司刁難。"小偉還年輕,正在找適合自己的方向。"小芳為弟弟辯解。
我沒多說什么,只是提醒她:"你弟弟已經是成年人了,該學會對自己負責。"
小芳點頭表示認同,但很快,更大的問題來了。
03
那是一個周六的晚上,小芳接了個電話,通話持續了近一小時。掛斷后,
她表情凝重地坐到我對面。"明明,我想和你商量件事。"
"什么事?"
"我想把我每月的工資都給我家。"她直視著我的眼睛,語氣堅定。
我愣住了:"全部?為什么?"
"我爸不能干活了,家里沒收入。小偉剛畢業,工作不穩定,也需要支持。"她解釋道。
"可是我們每月已經給三千了,你的工資全給家里,我們怎么生活?"我感到不可思議。
"你工資比我高,夠我們開銷了。再說,我們平時也沒什么大額支出。"
她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固執。我深吸一口氣:"小芳,我理解你想幫助家里,
但這樣做不現實。我們有房貸,還有日常開銷,再說萬一有緊急情況呢?"
"我們有存款啊。"她反駁。
"那是我們的積蓄,是為了應對突發情況和未來規劃的,不是用來常規支出的。"
我試圖講道理。
小芳皺起眉頭:"你是不是嫌我娘家人麻煩?我爸媽把我養這么大不容易,
現在他們有困難,我幫一把怎么了?"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解釋道,"我一直支持你孝順父母,但凡事要有度。
你想過沒有,你弟弟為什么工作總是不穩定?他是不是太依賴家里了?"
"你什么意思?"小芳的聲音提高了,"你是說我弟弟好吃懶做?"
"我沒這么說。我只是覺得,過度的幫助可能會讓他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
小芳站起身,臉色發白:"我聽明白了,你就是看不起我家,嫌我們窮!"
"小芳,你冷靜點,我不是這個意思..."
但她已經轉身進了臥室,重重地關上了門。
那晚,我睡在了沙發上,輾轉難眠。
第二天,小芳的態度軟化了一些,但仍然堅持要把工資給娘家。
我再次嘗試講道理,但效果不大。最后,我們達成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她可以每月給家里5000元,但不能全給。
這個局面維持了不到一個月。
有一天,林母突然來了我家,一進門就開始數落我:"小明啊,你這人怎么這么小氣?
小芳想給家里錢,你攔著干啥?我們把閨女養這么大不容易,現在家里有困難,她盡點孝心怎么了?"
我尷尬地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回應。
小芳在一旁幫腔:"就是,媽,他就是不理解我們家的情況。"
林母繼續道:"你們年輕人工資高,手頭寬裕,應該多支持家里。
小芳嫁給你是你的福氣,你可別不知好歹。"
我感到一陣窩火,但礙于長輩面子,只能忍著:"阿姨,我不是不讓小芳盡孝,
只是我們也有經濟壓力,房貸每月就要還七千多。"
林母撇撇嘴:"年輕人有什么壓力?等你們到我們這把年紀,才知道什么叫壓力。"
當天,林母留下來吃晚飯。席間,她一直暗示我應該放開手腳,讓小芳支配自己的工資。
送走林母后,我和小芳再次爭執起來。
"你看看,連你媽都來說我小氣了。"我感到委屈。
小芳反擊:"我媽說得沒錯,我掙的錢憑什么你說了算?"
"我什么時候說了算了?我們一直是共同管理好嗎?只是你現在的做法太極端了!"
"極端?我幫助我的父母和弟弟,這叫極端?"
爭吵沒有結果,兩人都氣得不行。
從那以后,小芳開始偷偷地往家里送錢。我是在查看銀行賬單時發現的,
幾筆大額轉賬,收款人是林小偉。
我質問小芳,她承認了:"是,我轉給小偉了,他最近想創業,需要啟動資金。"
"創業?他連穩定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創業?"我幾乎要氣瘋了,
"你知道這是多少錢嗎?一萬五!這是我們好幾個月的儲蓄??!"
小芳固執地說:"他是我弟弟,我相信他。"
我無力地搖搖頭:"小芳,你太沖動了。"
這件事后,我們的關系降到了冰點。白天,我們各自上班;晚上,幾乎不交流,
各玩各的手機,偶爾說話也是關于家務的簡單對話。
我嘗試過挽回,提出一起去旅行散心,但小芳以工作忙為由拒絕了。
我約她出去吃飯,她說沒胃口。我送她禮物,她說不需要。
這種冷戰持續了近一個月。
04
事情的轉機出現在一個周末。
那天,我和大學同學聚會,席間談起各自的家庭生活。我喝了點酒,
忍不住說起了和小芳的矛盾。
我的好友李強聽完,意味深長地說:"老陳,你這問題啊,跟其他人說了,
他們可能會告訴你堅持原則,不能慣著你老婆。但我要說的是,有時候,
讓對方自己領悟比你說一百句都有用。"
"什么意思?"我疑惑地問。
"你現在阻止你老婆給娘家錢,她會認為是你小氣、不理解她。
但如果你不阻攔了,讓她自己去體驗后果,她可能會明白你的顧慮。"
我似乎抓住了什么:"你的意思是...讓她照她想的做?"
李強點點頭:"有些道理,只有親身經歷才能明白。你們夫妻吵架,
對雙方都是傷害。與其這樣,不如換個策略。"
回家的路上,我反復思考著李強的話?;蛟S,他說得對。阻止小芳不但解決不了問題,
反而會讓我們的關系越來越僵。決定已下,我回到家,看到小芳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小芳,我想和你談談。"我坐到她旁邊。
她警惕地看著我:"談什么?"
我深吸一口氣:"關于你的工資問題,我想了很久。你說得對,那是你掙的錢,
你有權決定怎么支配。如果你想全部給你家,我不會再阻攔了。"
小芳顯然沒料到我會這么說,驚訝地看著我:"你說真的?"
"嗯,真的。"我點點頭,"不過,我有個條件。從今天起,我們財政分開。
我的工資歸我管,你的歸你管。房貸和水電我來付,家里日常開銷你負責。
這樣公平吧?"
小芳遲疑了一下,但很快答應了:"好,就這么定了。"
她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
當晚,她就給家里打了電話,告訴了這個"好消息"。我聽到她在臥室里興高采烈地說:
"媽,我和陳明商量好了,以后我的工資我自己做主,我可以全給家里..."
電話那頭傳來林母的笑聲,還有一句話:"太好了!這下咱家的問題總算能解決了..."
我站在門外,心里五味雜陳。
05
從那天起,我和小芳開始了財政分離的生活。
第一個月,小芳拿到工資后,立刻轉了一大部分給家里。
晚上,她特意做了我愛吃的紅燒排骨,臉上的笑容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燦爛。
"今天怎么這么高興?"我問。
"沒什么,就是覺得咱們這樣挺好的。"她笑著說,"各管各的,互不干涉。"
我點點頭:"確實挺好。"
第二個月,小芳又把工資轉給了家里。這次,我注意到她的表情不像上次那么放松了。
"家里又有什么急事需要錢?"我隨口問道。
小芳猶豫了一下:"小偉說他找到了個好項目,需要投資。"
"哦?什么項目?"
"好像是做電商,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她避開了我的視線。
我沒再追問,只是點點頭:"希望他成功。"
第三個月,我發現冰箱里的食物變少了,餐桌上的菜也簡單了許多。
小芳解釋說想省著點花,畢竟物價上漲,開銷大。
我假裝沒看出異常,只是說:"是啊,最近什么都貴了。"
第四個月,小芳不再提起給家里錢的事,但我從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憂慮。
有一天晚上,我回家比較晚,發現她坐在沙發上盯著手機發呆,臉色不太好。
"怎么了?不舒服?"我關切地問。
她搖搖頭:"沒事,就是有點累。"
我故意提起:"你最近是不是瘦了?"
她勉強笑了笑:"可能吧,最近胃口不太好。"
我沒多說,只是囑咐她注意身體。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過去。我發現小芳越來越少提起她的家人,特別是她弟弟。
每當我詢問林父的康復情況,她總是簡單地回答"還行",然后迅速轉移話題。
第五個月,小芳開始頻繁地看手機,臉上的表情越來越緊張。
有一次,她接了個電話,走到陽臺上小聲交談,回來后眼圈發紅。
"出什么事了嗎?"我問。
"沒、沒什么。"她吞吞吐吐地說,"就是工作上的事,有點壓力。"
我知道她在撒謊,但沒有戳破。
那天晚上,我聽到她在衛生間里偷偷哭泣的聲音。我站在門外,心如刀絞,
但我知道,現在還不是時候。
第六個月的一天,我下班回家,發現小芳一個人坐在黑暗中,沒有開燈。
"怎么不開燈?"我打開客廳的燈,看到她憔悴的臉和紅腫的眼睛。
她勉強笑了笑:"在想事情,忘了開燈。"
我坐到她旁邊:"什么事這么嚴重,想得連燈都忘開?"
小芳猶豫了一下,最終搖搖頭:"沒什么,就是累了。"
我伸手握住她的手,發現她的手冰涼:"小芳,無論發生什么事,我都會陪你面對。"
她的眼淚瞬間涌出,但她迅速擦干,強笑道:"我知道,謝謝你。"
這一刻,我知道她快撐不住了。但我還是決定再等等,等她自己開口。
果然,就在那天晚上,她終于崩潰了。
深夜十一點,我正在書房處理工作,臥室門被輕輕推開,小芳站在門口,
眼睛紅腫,臉上掛著淚痕。
"陳明,我...我求你幫我管錢吧,我真的撐不下去了..."
她聲音哽咽,雙手緊緊攥著衣角,像是用盡了全身力氣才說出這句話。
我抬起頭,看著眼前這個曾經固執得不得了的女人,心中五味雜陳。
"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我放下手中的文件,走到她面前。
小芳一下子撲到我懷里,放聲大哭起來:"明明,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我輕輕拍著她的背,讓她先冷靜下來。
"是不是你弟弟出事了?"我試探性地問。
她渾身一顫,抬起頭,驚訝地看著我:"你...你怎么知道?"
我沒回答,只是說:"先別哭,有什么事慢慢說。"小芳擦了擦眼淚,跌坐在沙發上:"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