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黃昏的光線灑在客廳,勾勒出一人一獸的剪影:七十三歲的老人和她那只黑得發亮的“盲犬”。
“玉蘭姐,你真的不考慮把它送走嗎?你自己的病都顧不上了。”
周阿姨坐在對面,聲音里帶著擔憂
陳玉蘭的手指輕輕穿過黑寶的皮毛,嘴角浮現出一絲神秘的微笑:
“它不是普通的狗,周妹子。”
“就是因為不普通才擔心啊!上周小區那只德牧見了它直接夾著尾巴逃走,連叫都不敢叫一聲。你沒發現嗎?其他的動物都害怕它。”
此時,黑寶突然抬起頭,盡管雙眼失明,可耳朵警覺地豎起,身體微微繃緊。
“它又怎么了?”周阿姨往后縮了縮。
陳玉蘭見到老友的反應,瞬間笑了:“它在聽海的聲音。”
“聽海?我們離海邊起碼有三公里。”
陳玉蘭沒有回答,只是撫摸著黑寶的頭,目光悠遠:
“等著瞧吧,總有一天,世界會知道它的特別。”
01
青島的老城區,陳玉蘭站在自家窗前,目光落在對面那棟同樣古舊的樓房上。
七十歲的她已經獨居多年,退休前是小學語文教師,教過幾代孩子認字寫文章,如今卻常常忘記自己剛剛做過什么事。
“玉蘭姐,吃早飯了嗎?”周阿姨拎著菜籃路過,招呼道。
陳玉蘭愣了一下,才點點頭:“吃了吃了,剛吃的。”
周阿姨離開后,她走到餐桌前,看見那碗還冒著熱氣的粥,才意識到自己又在說謊了。
這種事越來越多,她知道,但無法控制。醫生說這是早期癡呆的征兆。
兒子在澳大利亞工作,一年才回來一兩次。
每次視頻,她都說自己好得很,卻記不住孫子的名字。
陳玉蘭勉強把粥喝完,看了眼墻上的掛鐘。
指針指向九點半,窗外下著小雨,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咸味。
她拿起雨傘準備去附近的小公園散步,這是她每天必做的事情,醫生說保持規律的生活對延緩病情有好處。
剛走到樓下,她就聽見幾個小區居民的竊竊私語。
“又是那個癡呆老太太,前天在超市里買了三次同樣的醬油,拎回家后還說沒買。”
“聽說她兒子想把她送養老院,她不肯。”
“這樣下去遲早出事,一個人住多危險啊。”
陳玉蘭裝作沒聽見,撐開雨傘朝公園方向走去。
雨點敲打在傘面上,像無數細小的手指在敲門。
她知道自己的狀況,也知道鄰居們的擔憂不無道理,但她不想離開這個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
每一條小路,每一個轉角,都承載著她的記憶,哪怕這些記憶正在一點點消失。
那天傍晚,雨下得更大了。
陳玉蘭燒好晚飯,剛坐下來準備吃,就聽見門外傳來一陣微弱的嗚咽聲。
起初她以為是幻聽,癡呆癥有時會讓她聽到不存在的聲音。但那聲音持續著,帶著某種讓人心碎的哀求。
她打開門,門廊下蜷縮著一個黑色的身影,渾身濕透,瑟瑟發抖。
那是一只狗,或者說,像是一只狗。
只見,它的毛發黏在一起,露出下面的皮膚,有幾處明顯的傷口。
可最讓陳玉蘭心疼的是,它的眼睛腫得幾乎睜不開,眼角有干涸的血跡。
“可憐的小東西,”她輕聲說,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誰把你傷成這樣?”
那只狗似乎聽懂了她的話,微微抬起頭,發出一聲虛弱的嗚咽。
它沒有躲避陳玉蘭的撫摸,反而輕輕蹭了蹭她的手,像是在尋求溫暖和安慰。
陳玉蘭猶豫了一下。她知道收留一只流浪狗意味著責任,而她自己的生活都難以自理。
但那一刻,她看到的不只是一只受傷的動物,而是另一個和她一樣被世界遺忘在角落里的生命。
“進來吧,”她說,聲音出奇地堅定,“外面太冷了。”
那只狗似乎聽懂了,慢慢站起來,一瘸一拐地跟著她進了門。
陳玉蘭拿來毛巾,輕輕擦拭它身上的雨水和血跡。
在燈光下,她看清了它的樣子:中等體型,通體黑色,四肢修長,耳朵尖尖的,更像狼而非家犬。
“你叫什么名字呢?”她自言自語道,“沒關系,我給你起一個。就叫黑寶吧,好不好?”
黑寶低低地“嗚”了一聲,像是在回應。
它的眼睛勉強睜開一條縫,但陳玉蘭注意到它的目光沒有焦點,似乎看不見她。
“你的眼睛受傷了,明天我帶你去看醫生,今晚你就睡在這里,我不會趕你走的。”
她撫摸著黑寶的頭,感受到它在她手下微微放松。
那天晚上,陳玉蘭把自己晚飯里的肉全部給了黑寶,自己只吃了些米飯和青菜。
黑寶吃得很慢,很有禮貌,不像普通的流浪狗那樣狼吞虎咽。
吃完后,它找到一個角落,安靜地趴下,但眼睛一直朝向陳玉蘭的方向,仿佛在守護著她。
陳玉蘭躺在床上,聽著客廳里黑寶均勻的呼吸聲,突然覺得這個家不再那么空蕩蕩的了。
多年來第一次,她期待著明天的到來。
02
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陳玉蘭醒來,一時想不起昨晚發生了什么。
這種短暫的記憶空白時常發生,醫生說是癡呆癥的征兆。
她慢慢坐起身,突然聽見客廳傳來動靜,警覺地繃緊了身體,然后她想起來了——那只受傷的黑狗。
“黑寶?”她輕聲呼喚。
門口立刻出現一個黑影,黑寶站在那里,耳朵豎起,似乎在等她的指示。
盡管它的眼睛依然紅腫,但精神看起來好多了。
“你在這里等我一下,我去給你找些吃的。”陳玉蘭說。
奇怪的是,黑寶似乎完全理解她的話,溫順地走到一邊,讓出通道,等陳玉蘭走進廚房。
她打開冰箱,取出一些剩飯和肉末,放在碗里熱了熱,端給黑寶。
黑寶吃東西的樣子和昨晚一樣優雅,不急不躁,吃完后還用舌頭舔干凈碗邊,然后抬頭看向陳玉蘭,眼睛雖然腫著,但流露出感激的神情。
“我們得去看醫生,”陳玉蘭一邊收拾碗筷一邊說,“你的眼睛恐怕有大問題。”
周阿姨正好來串門,看見黑寶,驚訝地后退幾步:
“玉蘭姐,你從哪弄來這么大一條狗?”
“昨晚它在我門口,渾身是傷,”陳玉蘭解釋道,“我不能丟下它不管。”
周阿姨搖搖頭:“你自己都照顧不好自己了,還養狗?而且你看它那樣子,像是野狗,萬一有狂犬病怎么辦?”
陳玉蘭沒有爭辯,只是笑笑:“沒事的,我帶它去醫院檢查。”
“你啊,”周阿姨嘆了口氣,“心太軟了。不過既然決定了,我幫你叫個出租車吧,這狗看著挺沉的,你一個人恐怕搬不動。”
在周阿姨的幫助下,陳玉蘭帶著黑寶來到青島市最大的寵物醫院。
醫生是個戴眼鏡的年輕人,檢查了黑寶的全身,特別是它的眼睛,臉色越來越凝重。
“情況不太好,它的雙眼受到嚴重創傷,可能是被人為傷害的。眼球內部有出血,視網膜已經嚴重損傷。”
“那可以治好嗎?”陳玉蘭緊張地問。
醫生搖搖頭:“恐怕它已經永久失明了。我們可以治療感染,減輕疼痛,但視力是不可能恢復的。”
陳玉蘭感到一陣心痛,她撫摸著黑寶的頭,后者靜靜地靠在她的膝邊,似乎早已知道自己的命運。
“我還是想盡量治療,”她堅定地說,“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醫生猶豫了一下:“陳奶奶,我必須提醒您,照顧一只盲犬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特殊的訓練和環境,而且治療費用不菲。考慮到您的年齡和身體狀況...”
“錢不是問題,”陳玉蘭打斷他,雖然她知道自己的退休金并不寬裕,“我有積蓄。至于照顧它,我會學習的。它選擇了我的門,我就有責任對它負責到底。”
醫生看著她堅定的眼神,不再勸阻,開始給黑寶做詳細檢查和治療。
除了眼睛,黑寶還有幾處皮外傷和輕微營養不良,但總體健康狀況還算可以。
回家的路上,陳玉蘭手里拎著一大袋藥和狗糧,心里盤算著如何照顧一只看不見的狗。
她覺得這個任務既艱巨又有些荒謬——一個記憶力日漸衰退的老人,照顧一只雙目失明的狗,他們能相互幫助,還是會成為彼此的負擔?
“黑寶,”她輕聲說,“我會盡我所能照顧好你,但你也要幫助我,好嗎?”
黑寶靠得更近了些,仿佛在回應她的請求。
接下來的日子里,陳玉蘭的生活徹底改變了。
她學習如何照顧一只盲犬,在房間里清理出固定的通道,不隨意移動家具,用不同的氣味標記不同的區域,幫助黑寶建立對空間的感知。
她還在網上查閱資料,了解到盲犬需要通過聲音、氣味和觸覺來認識世界。
令她驚訝的是,黑寶學習得極快。
不到一周,它就能在家中自如行走,很少撞到東西。
它似乎有著超乎尋常的記憶力和空間感,能根據陳玉蘭的腳步聲判斷她的位置,甚至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腳步聲。
“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陳玉蘭常常這樣夸獎它。
每次黑寶都會豎起耳朵,尾巴輕輕搖動,仿佛能聽懂人話。
周阿姨來訪時,看到陳玉蘭和黑寶的相處,也不得不承認它們相處得很好。
“這狗真通人性,不過你確定能一直養下去嗎?它看起來會長得很大,吃得肯定不少。”
“比我想象的要好管理,它很懂事,從不亂叫亂咬,甚至還會自己去衛生間的固定地方上廁所。”
周阿姨驚訝地看著她:“自己上廁所?你是說它會用馬桶?”
陳玉蘭笑了笑,沒有解釋。實際上,黑寶確實有一套她無法理解的如廁方式。
它從不隨地大小便,而是固定在衛生間的一角,事后還會用爪子把排泄物輕輕推向下水道。
這種行為讓陳玉蘭感到既驚奇又有些不安,因為它太不像狗了。
隨著時間推移,黑寶與陳玉蘭的關系越來越緊密。
每天早晨,它會準時醒來,輕輕用鼻子碰醒陳玉蘭,提醒她吃早飯和吃藥。它會在固定時間提醒她去散步,下雨天則會站在門前阻止她出門。它甚至能分辨出陳玉蘭的情緒變化,在她心情低落時用頭輕輕蹭她的手,安靜地陪伴在身邊。
更令人驚訝的是,自從有了黑寶,陳玉蘭的癡呆癥狀似乎有所減輕。
她不再頻繁忘記事情,生活變得更有規律,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
醫生說這可能是因為照顧黑寶給了她明確的責任和目標,讓她的大腦保持活躍。
有一次,陳玉蘭在廚房做飯,忘記關火就去接電話。
黑寶突然沖進廚房,不停地叫喚,直到她回來發現鍋里的水已經快燒干了。還有一次,她外出買菜,走錯了路,黑寶卻神奇地帶著她找到了回家的路,盡管它自己看不見。
“好像不是我在照顧它,而是它在照顧我,”陳玉蘭常常這樣對自己說。
六個月后,黑寶已經完全適應了盲犬的生活。它的體型也長大不少,肌肉結實,動作敏捷,皮毛油亮,眼睛雖然永遠無法再看見,但神態警覺而平靜。
它和陳玉蘭一起生活,形成了一套奇妙的默契,仿佛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無聲的語言。
有一天晚上,陳玉蘭靠在沙發上,黑寶趴在她腳邊,她輕聲說:
“黑寶,謝謝你來到我的生活。沒有你,我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
黑寶抬起頭,雖然看不見,但目光似乎直視著她的眼睛,然后輕輕舔了舔她的手..
03
黑寶來到陳玉蘭家已經一年多了。
隨著時間推移,社區里的人們漸漸習慣了看到這位老人和她的盲犬一起散步的身影。
并且,大多數鄰居都對黑寶持友善態度。
畢竟它從不吠叫,不闖禍,總是安靜地跟在陳玉蘭身邊,舉止得體得不像一只狗。
然而,隨著接觸增多,一些居民開始注意到黑寶身上的異常之處。
周阿姨有天來串門,帶著一張社區公告:
“玉蘭姐,小區要整治無證養犬了,你給黑寶辦證了嗎?”
陳玉蘭一愣:“沒有,我該怎么辦?”
“得趕緊去寵物醫院給它做免疫,然后到公安局登記,辦個養犬證。不過...”
說到這里,她猶豫了一下,“你確定黑寶是普通的狗嗎?”
“什么意思?”
“就是...它有時候的行為很奇怪。上周李大爺家的德牧見了它,竟嚇得夾著尾巴就跑,那可是訓練有素的警犬啊。還有王家的泰迪,見了黑寶就趴在地上,像是...像是在表示臣服。”
陳玉蘭笑了笑:“可能因為黑寶比較特別吧,它畢竟看不見,其他狗能感覺到。”
“不只是這個,”周阿姨壓低聲音,“你沒發現它太聰明了嗎?聰明得...不太正常。”
陳玉蘭想起黑寶確實有許多不同尋常的表現。
它能理解復雜的指令,比如“把茶幾上的藥拿來”、“去臥室看看我的手機有沒有在充電”,甚至能分辨不同藥片的氣味,在她拿錯藥時會輕輕咬住她的手腕。
但她一直以為這只是黑寶特別聰明,或者是盲犬發展出的特殊能力。
“每只狗的性格都不一樣,”她最后說,“黑寶確實聰明,但這有什么不正常的呢?”
周阿姨見她不愿多談,也就不再追問,只是叮囑她盡快去辦證。
第二天,陳玉蘭帶著黑寶去寵物醫院做免疫。
那個年輕醫生看到黑寶,驚訝地說:
“這就是一年前那只盲犬?它長大了不少,樣子也變了。”
醫生給黑寶做了基本檢查,一邊檢查一邊皺眉。
“怎么了?”陳玉蘭問。
“沒什么,”醫生遲疑了一下,“只是它的齒列結構有些特別,犬齒特別發達,更像野生犬科動物。您確定它是家犬嗎?”
“我不知道它的來歷,”陳玉蘭如實回答,“它是流浪到我家門口的。”
醫生點點頭,給黑寶注射了疫苗,開了免疫證明,但臨走時欲言又止:
“陳奶奶,如果黑寶有任何異常,請立即帶它來醫院,好嗎?”
陳玉蘭不明白他為什么這么說,但還是應了下來。
接下來幾天,她去公安局為黑寶辦理養犬證。
警察看到黑寶,也流露出驚訝的神色。
“這狗...品種不太好確定,我們需要拍照存檔,可能還要做DNA檢測。”
“DNA檢測?”陳玉蘭沒想到會這么復雜,“是必須的嗎?”
“按規定,對于無法確定品種的大型犬,我們需要進行DNA檢測,以確保不是禁養的烈性犬種或野生動物。”警察解釋道。
正在這時,一個聲音插了進來:“老張,什么事這么認真?”
走進來的是位中年男子,穿著便裝,但從其他警察的態度看,應該是領導。
“林局,這位老人要給她的狗辦證,但品種不好確定。”
林局看了眼黑寶,眉頭微皺,但很快舒展開來:
“看著挺溫順的,應該沒問題。老人家獨自養狗不易,就別為難她了,辦個臨時證先用。”
陳玉蘭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謝謝您。”
“不客氣,”林局笑了笑,“我也喜歡狗。您住哪個小區?”
“翠湖花園。”
“那正好,我最近也搬到那邊了。以后有什么困難可以找我,我姓林,林志豪。”
帶著臨時養犬證回家后,陳玉蘭松了口氣,但心里始終惦記著醫生和警察對黑寶的反應。
她知道黑寶和普通的狗不太一樣,但究竟哪里不同,她說不上來。
幾天后,小區來了城管執法隊,說是要抓無證流浪犬。
這本來和陳玉蘭無關,因為黑寶已經有證了。
但奇怪的是,那天一早,黑寶就表現得極為不安,在門口來回踱步,不停地用爪子撓門。
“怎么了,黑寶?”陳玉蘭不解地問。
黑寶低低地嗚咽著,像是在警告什么。
陳玉蘭打開門,黑寶立刻沖出去,直奔樓梯間的儲物間,鉆了進去。
不到半小時,城管隊伍就進了小區,挨家挨戶檢查養犬情況。
陳玉蘭出示了養犬證,城管滿意地離開了。
等一切平息,她去儲物間找黑寶,后者這才慢慢走出來,看上去仍然警惕。
“你怎么知道他們要來?”陳玉蘭驚訝地問,雖然知道黑寶不會回答。
04
這件事過后,社區里關于“陳奶奶的怪狗”的傳言越來越多。
有人說看到黑寶晚上獨自出門,在小區的樹林里徘徊;有人說它一口氣追跑了三只流浪貓;還有人聲稱它能聽懂人類的對話,甚至能看透人心。
大多數傳言都是夸大其詞,但確實,黑寶身上有太多無法解釋的特質。
陳玉蘭對這些傳言不以為意。在她看來,黑寶就是黑寶,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癡呆癥狀幾乎停止了惡化。
醫生說這種情況很罕見,可能與她規律的生活和積極的心態有關。
兩年后的一個冬日,黑寶突然生病了。
它變得異常虛弱,不愿進食,整天蜷縮在角落里發抖。
陳玉蘭嚇壞了,立刻帶它去寵物醫院。
年輕醫生檢查后,臉色凝重:
“陳奶奶,黑寶的情況很不好,它的內臟出現了問題,可能需要手術。但考慮到它的特殊性,我建議您去大學附屬的獸醫院,那里設備更先進,專家也更多。”
“特殊性?”陳玉蘭敏銳地捕捉到這個詞,“你一直覺得黑寶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醫生猶豫了一下:“我不能確定,但它的某些特征...不太符合家犬的標準。無論如何,獸醫院會給您最專業的建議。”
就這樣,陳玉蘭帶著黑寶來到了青島農業大學附屬獸醫院。
這里的醫生更專業,設備更先進,但檢查過程也更復雜。
他們給黑寶抽血化驗,做了X光和CT掃描,甚至還取了一小片皮膚組織樣本。
“我們需要請專家會診,可能要等幾天才有結果。”
于是,陳玉蘭只能帶著黑寶回家等待。
這幾天里,黑寶的狀況時好時壞,有時能吃一點東西,有時則完全拒絕進食。
陳玉蘭寸步不離地守在它身邊,生怕它有什么閃失。
第三天下午,她接到獸醫院的電話,說檢查結果出來了,請她立即帶黑寶過去。
電話里的語氣格外嚴肅,讓她心生不安。
“是很嚴重的病嗎?”她忍不住問。
“請您過來再說,”醫生只這樣回答,“我們已經聯系了專家,他們正在趕來的路上。”
下著小雨的午后,陳玉蘭再次帶著黑寶來到獸醫院。
這次,接待他們的不只有主治醫生,還有幾位她從未見過的人,其中一位她卻覺得面熟。
“陳奶奶,你好,”那人微笑著走上前,“我是林志豪,之前在公安局見過。”
陳玉蘭這才想起來,他就是當初幫她簡化養犬證流程的那位林局長。
“林局長,您怎么在這里?”
“我不只是警察,我還是野生動物保護專家,青島農業大學的客座教授。醫院發現黑寶的情況特殊,所以通知了我。”
陳玉蘭緊張起來:“黑寶到底怎么了?”
主治醫生示意他們進入一間會議室。里面的投影儀上正顯示著各種檢查圖像和數據。
幾位專家已經在座位上等候,神情嚴肅。
“陳奶奶,請坐,”主治醫生說,“關于黑寶的情況,我們有一些重要發現需要告訴您。”
會議室的燈光暗了下來,投影儀的光線在墻上投射出黑寶的骨骼結構圖。
林志豪站在投影前,指著圖像開始講解。
“從骨骼結構看,特別是頭骨和牙齒的形態,黑寶明顯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家犬品種特征。它的脊椎結構、腿骨比例以及爪子構造都更接近野生犬科動物。”
他切換到下一張圖片,是黑寶的DNA檢測結果,此時林志豪的聲音突然變得更加嚴肅
“這是最關鍵的證據,DNA分析表明,黑寶不是家犬,甚至不是狼或狼犬雜交。根據基因序列比對...”
說到這,他深吸一口氣,聲音微微發顫。
只是隨后的一句話讓全場寂靜,陳玉蘭更是嚇得顫抖:
“這可不是狗,這是活脫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