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標志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5月20日,聯合國就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鼓勵各國跟隨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的言論作出回應。秘書長發言人迪雅里克表示,世衛組織是聯合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路透社報道,肯尼迪20日以預錄視頻的方式在第78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發表講話。他在視頻中批評世衛組織機構臃腫且“奄奄一息”,并表示,其他國家也應效仿美國“退出世衛組織”。
同一天,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出席國會參議院聽證會時表示,美國并沒有從世界舞臺“退群”,他給出的證據則是:自己上任18周訪問了18個國家。同時,對于有參議員指責自己未能保護美國的對外援助能力,魯比奧則提出,美國國務院正在考慮設立一支援助基金,以代替實質上被關閉的美國國際開發署。
肯尼迪鼓動他國退出WHO遭冷遇
路透社報道稱,肯尼迪在視頻中表示,世衛組織“深陷官僚主義膨脹、根深蒂固的范式、利益沖突和國際強權政治的泥潭”,宣稱美國“希望將國際衛生合作從政治干預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這些干預來自制藥公司的腐敗影響,來自敵對國家及其(非政府組織)代理人”。他表示,“世界各國衛生部門負責人和世衛組織應該將美國退出世衛組織的行為看成是一個警示。”
肯尼迪宣稱,特朗普政府正在與有興趣在世衛組織之外進行合作的國家保持聯系,并“鼓勵其他國家效仿美國”。
據央視新聞報道,迪雅里克在當天晚些時候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衛生問題不受國界限制,病毒會迅速跨越國家邊界。應對全球衛生問題的唯一辦法,是讓會員國坐在一起,以科學、非政治化的方式合作應對,而世衛組織正是提供這種平臺的機構。
路透社稱,肯尼迪的講話在世界衛生大會現場并未引發什么反應,“各國外交官和與會衛生官員大多只是默默地觀看了他的演講”。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稱,肯尼迪還批評了世界衛生大會當天早些時候通過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流行協定》(以下簡稱《大流行協定》),稱該協定“將鎖定世衛組織應對疫情的所有失靈之處”,并補充說美國不會參與其中。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F·肯尼迪
美國“退出”助力世衛大會達成重要協定
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并暫停向該組織提供任何來自美國政府的資金、支持和資源。也正因為此,盡管肯尼迪通過視頻向世衛大會發表了講話,但美國代表團并未報名參加本屆大會,這也是自1948年以來,美國首次缺席世界衛生大會。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報道稱,全球衛生專家表示,因為美國的退出,世衛組織正面臨其近80年歷史上最嚴重的預算危機。報道稱,世衛組織本來就在2024-2025財年出現了6億美元的赤字,美國的退出更令其財政狀況雪上加霜。根據世衛組織的數據,世衛組織每年預算中的1/5由美國提供。阿姆斯特丹喬普·蘭格研究所全球衛生外交主任克里斯托夫·本恩在接受NPR采訪時表示,美國的退出“給世衛組織的預算留下了一個大洞,世界其他國家的小額捐助無法彌補這一缺口”。
為了彌補預算缺口,世衛組織已將其2026-2027財年的擬議預算削減了20%,并可能削減對一些緊急項目的支持。世衛組織協調資源調動主任丹尼爾·桑頓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集中精力于高價值的東西。”
路透社稱,這些“高價值事項”究竟是什么仍待討論。衛生官員表示,世衛組織為各國提供從肥胖癥到艾滋病毒等疾病的新疫苗和治療方法的指導方針仍將是優先事項。根據路透社看到的一份項目演示文件,世衛組織提議,批準新藥和應對疫情的工作將受到保護,而富裕國家的培訓項目和辦事處可能會關閉。
世衛組織基金會(該機構的一個獨立籌款機構)首席執行官阿尼爾·索尼對路透社表示,為維持一些關鍵項目的順利進行,世衛組織可能需要向在這些領域有特殊利益的捐助者尋求幫助,包括制藥公司和慈善團體。
不過,在一些衛生官員和世衛組織工作人員看來,美國“退群”也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NPR稱,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特朗普政府的突然退出促使各國在世界衛生大會召開前敲定了《大流行協定》。該協定從2021年就開始進行談判,今年4月16日,世衛組織宣布,經過三年多的密集談判,各成員國就《大流行協定》草案達成一致,提交第78屆世衛大會審議。
一位曾參加過歷屆世衛大會的美國前衛生官員表示:“我認為,很多國家覺得我們缺席,他們可以松一口氣,專注于工作,而不必讓對話陷入政治爭論。”這位官員因擔心遭到特朗普政府的報復而要求匿名。
這位官員表示:“我會關注誰不僅會成為領導者,甚至可能成為合作伙伴和合作者。現在一直存在一個問題:誰將接任。也許是中國,也許是攜手解決問題的全球南方國家。”
魯比奧辯解美國不會從世界舞臺“退群”
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稱,肯尼迪的言論表明,美國正在試圖建立一個平行于世衛組織的國際衛生網絡。在美國宣布退出世衛組織之后,阿根廷米萊政府今年2月宣布將退出世衛組織。
肯尼迪不是唯一一個做出此類表態的特朗普內閣官員。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當地時間5月20日,首次以國務卿身份出席美國會參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的魯比奧,在回答議員們的提問時也強調,美國并沒有像外界所說的那樣,從世界舞臺上“退群”。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
報道稱,曾在該委員會任職的魯比奧在聽證會上遭到了前同僚、特別是民主黨參議員的質疑,內容包括:他在特朗普政府打擊移民行動中所扮演的角色;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接觸,以及他優先收容南非白人而非其他地區難民的決定。
NPR報道稱,魯比奧在聽證會上堅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被關閉,并不意味著美國將退出對外援助領域的世界舞臺。他強調,被削減的許多項目“不符合美國的利益”,華盛頓仍將是“世界上最慷慨的人道主義援助捐助國”。
他還說,美國政府提議新設立一個價值29億美元的“美國優先機會基金”(America First Opportunity Fund),該基金將以“USAID吸取的經驗教訓”為基礎,負責對外援助事務。
議員對削減預算表達擔憂,認為大幅削減預算與機構重組將損害美國外交效能,削弱其全球影響力。
《聯合早報》報道稱,魯比奧與一些民主黨參議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這對長期以來以兩黨合作著稱的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來說實屬罕見。”幾名共和黨參議員也表示支持通過對外援助和其他形式擴大美國“軟實力”的影響。
參議院撥款委員會外交事務小組委員會主席、共和黨參議員格雷厄姆說:“在我看來,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國家安全。不理解這一點的你們錯失了很多。”
魯比奧上個月公布了一項計劃,將削減美國國務院約15%的境內員工,影響2000余人,并取消或合并數十個辦事處,包括幾個外國領事館和大使館。
特朗普第二任期開始以來,已宣布退出多個國際組織,除世衛組織外,特朗普還簽署行政命令宣布退出巴黎協定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并表示將視情況決定是否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