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夜里兩點,林秀芝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她摸索著接起電話,
聽筒里傳來女兒張琳焦急的聲音:"媽,你快看看新聞,爸爸出事了!"
林秀芝的心瞬間提到嗓子眼,手指顫抖著打開手機。
屏幕上顯示的新聞標題讓她整個人都僵住了——"本市某建材商鋪發生火災,一人重傷送醫"。
"媽,醫院那邊說情況很嚴重,你...你能去看看他嗎?
我明天一早就趕回來。"張琳的聲音帶著哭腔。
林秀芝放下電話,呆呆地坐在床沿上。
三年了,自從離婚后她和張明山幾乎沒有任何聯系,可是這一刻,聽到他出事的消息,
她的心卻疼得撕裂一般。穿好衣服沖出門的那一刻,
她的腦海里浮現出昨晚翻看舊相冊時的情景。那張他們年輕時的合影還夾在相冊里,
兩個人笑得那么燦爛。她原本打算今天把它扔掉的,可是現在...
當她趕到醫院,看到病床上那個熟悉的身影時,積壓在心底三年的情感瞬間決堤。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讓她徹底明白了什么叫做"深夜想念前夫的真正滋味"...
01
三個月前的那個夜晚,林秀芝還不知道命運會在這個深秋給她如此巨大的沖擊。
那天她照例批改完學生作業,洗漱完畢準備睡覺時,
意外地在床頭柜的抽屜里發現了一張舊照片。照片里的兩個人很年輕,
女人穿著碎花連衣裙,男人穿著白襯衫,兩人緊緊擁抱在一起,
笑容燦爛得能照亮整個世界。那是她和張明山剛結婚時拍的。
照片的背面還有張明山當年用鋼筆寫下的字:"秀芝,我們要永遠這么快樂下去。"
林秀芝端詳著照片,腦海中浮現出那些久遠的回憶。1992年夏天,
她剛從師范學院畢業,張明山在國營機械廠做技術員。那時候的他們充滿朝氣,
對未來有著無限憧憬。"傻子,當年怎么就信了你的話。"她對著照片輕聲說道,
眼角卻不自覺地濕潤了。這張照片她以為早就扔掉了,沒想到居然藏在這里。
三年了,自從離婚后,她一直在努力忘記過去,可是這張照片的出現,
讓那些被她深埋的記憶又重新翻涌上來。她想起離婚那天的情景。那是個雨天,
兩人在民政局門口默默地站了十幾分鐘,誰都沒有開口說話。最后還是張明山先開了口。
"秀芝,對不起。"他的聲音很沉悶。
"不怪你,是我們都累了。"她當時這樣回答,語氣平靜得連她自己都感到意外。
三十年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沒有爭吵,沒有哭鬧,就像兩個相識多年的老朋友,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02
離婚后的生活其實比林秀芝想象的要平靜。她留在了原來的家里——
那套90平米的老房子,張明山搬去了新開發的小區。房子還是原來的樣子,
只是少了一個人的生活痕跡。每天早上六點半,她會準時起床,
給自己做一份簡單的早餐。一碗小米粥,一個煮蛋,兩片吐司,這就足夠了。
以前張明山在的時候,她總是會多做一份,現在不用了。
學校里的同事們開始都很小心,擔心她會因為離婚而情緒低落。
可是林秀芝表現得很正常,該上課上課,該批作業批作業,
偶爾還會和大家一起聊天吃飯。
"林老師,你看起來氣色不錯啊。"年輕的小王老師有一次這樣對她說。
"離婚又不是世界末日,日子還是要過的。"林秀芝笑著回答,聲音里聽不出任何異樣。
可是只有她自己知道,夜深人靜的時候,那種孤獨感會如潮水般涌來。
特別是生病的時候,那種無助感更加強烈。
有一次她發燒,躺在床上昏昏沉沉,迷糊中聽到敲門聲。她以為是張明山回來了,
像以前生病時那樣,會給她買藥,給她煮粥。可是睜開眼睛才發現,
那只是樓下小孩踢球的聲音。那一刻,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獨居"。
03
生活中總有一些細節,會在不經意間勾起對過去的回憶。每個周末去超市購物時,
她總是習慣性地拿兩份蔬菜,走到一半才想起現在只需要一份。看電視時,
遙控器還是會放在沙發右邊——那是張明山以前坐的位置。
有時候她會接到一些推銷電話,對方禮貌地詢問:"請問張先生在家嗎?"
"他不住這里了。"她總是這樣回答,語氣平淡得像在說今天的天氣。
可是掛斷電話后,她總是會愣神一會兒。"他不住這里了"——這句話說起來很輕松,
可是背后的含義卻很沉重。一個和她共同生活了三十年的人,從此不再住在這里了。
最讓她難以適應的是晚飯時間。以前這個時候,張明山總是會準時回家,兩人一起吃飯,
聊聊一天的見聞。現在她常常一個人面對著偌大的餐桌,連電視的聲音都顯得格外刺耳。
女兒張琳每周都會打電話來關心她。"媽,你一個人在家還好吧?要不要我給你找個保姆?"
"用不著,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林秀芝總是這樣回答。
"那...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幾個叔叔認識認識?"張琳小心翼翼地試探。
"別胡說八道,我現在這樣挺好的。"林秀芝的語氣立刻變得嚴厲起來。
可是掛斷電話后,她卻陷入了沉思。52歲的她,真的甘心一個人過完余生嗎?
04
鄰居王阿姨是個熱心腸,經常會來串門聊天。有一次她帶來了一個消息。
"秀芝啊,我給你介紹個人怎么樣?我們小區新搬來一個老師,60歲,
老伴走了兩年了,人很老實的。"王阿姨神秘兮兮地說。
"王姐,我現在不想考慮這些。"林秀芝禮貌地拒絕了。
"哎呀,你這話說的。人這一輩子總要有個伴不是?你看你現在一個人多孤單。"
王阿姨不死心地繼續勸說。林秀芝沒有再回應,只是默默地給王阿姨倒茶。
她心里很清楚,王阿姨的好意她理解,可是她現在真的沒有開始新戀情的打算。
不是因為還對張明山有感情,而是因為她覺得累。三十年的婚姻讓她身心俱疲,
她需要時間來修復自己,來重新認識自己。可是深夜躺在床上的時候,
她有時候也會想,如果真的有一個合適的人出現,她會考慮嗎?
05
秋天的時候,學校組織了一次老教師聚會。林秀芝本來不想參加,
可是架不住同事們的勸說,最終還是去了。聚會上遇到了很多老同事,
大家聊得都很開心。其中有一對夫妻特別引人注目——他們已經結婚四十年了,
依然恩愛如初。"老張,你看你又喝多了,我扶你去休息一會兒。"妻子溫柔地對丈夫說。
"沒事沒事,今天高興。"丈夫笑呵呵地回答,眼中滿含深情地看著妻子。
林秀芝在旁邊看著這一幕,心中五味雜陳。她想起了她和張明山剛結婚的時候,
也是這樣相互關心,相互照顧。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瑣碎磨掉了他們的耐心,
工作的壓力消耗了他們的精力,兩人之間的話越來越少,距離越來越遠。
"林老師,你怎么一個人坐在這里?"一個同事走過來關心地問。
"沒什么,就是想起了一些往事。"林秀芝勉強笑了笑。
"聽說你離婚了?要不要我給你介紹幾個不錯的人?"同事熱心地說。
"謝謝,我現在挺好的。"林秀芝依然是那句標準答案。
可是回到家后,她卻失眠了。那對老夫妻的畫面一直在她腦海中回放,
讓她不由得想起了她和張明山曾經也有過的美好時光。
06
十月的一個周末,林秀芝去超市買菜,意外地遇到了張明山。
他正在蔬菜區挑選番茄,看起來比離婚前瘦了不少,頭發也白了很多。
察覺到有人在看他,張明山抬起頭,兩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
"秀芝。"他先開口打招呼,聲音有些緊張。
"明山。"她也回應了一聲,語氣盡量保持平靜。
兩人都有些尷尬,不知道該說什么。最后還是張明山打破了沉默。
"你...最近還好吧?"
"挺好的,你呢?"
"我也還好。聽琳琳說你身體不太好?"
"沒什么大問題,就是偶爾感冒。"
他們就這樣簡單地聊了幾句,然后各自離開了。可是林秀芝卻注意到,
張明山的購物籃里只有一些簡單的速食食品和方便面。
這個發現讓她的心情有些復雜。以前在家的時候,張明山從來不吃這些東西,
他總是喜歡她做的家常菜。現在一個人生活,大概也和她一樣,對吃飯這件事變得將就了。
回到家后,她忍不住給女兒打了個電話。
"琳琳,你爸爸最近怎么樣?"
"媽,你怎么突然問起爸爸了?"張琳有些意外。
"今天在超市遇到他了,看起來瘦了不少。"
"哦,爸爸最近確實瘦了。他說是工作太忙,經常忘記按時吃飯。媽,你是不是...還關心爸爸?"
"沒有,就是隨便問問。"林秀芝連忙否認,可是語氣中的關切卻瞞不過女兒。
掛斷電話后,林秀芝坐在沙發上發呆。她承認,看到張明山變瘦的樣子,
她的心里確實有些不舒服。雖然他們已經離婚了,
可是三十年的夫妻情分不是說斷就能斷的。
07
十一月的夜晚來得很早,林秀芝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感覺格外疲憊。
她簡單地做了點晚飯,坐在餐桌前慢慢地吃著。
電視里正在播放一檔情感訪談節目,主持人正在采訪一位中年離異女性。
"離婚后的生活給你帶來了什么改變?"主持人問。
"自由,還有孤獨。"那位女性回答道。
林秀芝放下筷子,認真地聽著電視里的對話。那位女性的經歷和她很相似,
也是結婚三十年后離婚,也是獨自一人生活。
"最難熬的是什么時候?"主持人繼續問。
"深夜。"那位女性的聲音有些顫抖,"特別是生病的時候,或者心情不好的時候,
那種孤獨感會讓人窒息。有時候我會想念前夫,不是因為還愛他,而是懷念有人陪伴的感覺。"
這句話像一根針一樣扎進了林秀芝的心里。她突然意識到,
自己這幾個月來一直在逃避的感受,原來有一個準確的名字——想念。
不是想念張明山這個人,而是想念有人陪伴的感覺,
想念不需要獨自面對所有困難的日子,想念有人關心自己的生活。
她關掉電視,走到窗前看著外面的夜景。樓下的路燈照亮了小徑,
偶爾有散步的情侶走過,他們的笑聲在夜空中顯得格外清晰。
"深夜想念前夫是什么滋味?"她輕聲問自己。
苦澀的,復雜的,五味雜陳的。有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有對現在孤獨生活的無奈,
也有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
08
十二月初,林秀芝整理衣柜的時候,又發現了一些張明山留下的物品。
一件他常穿的毛衣,一本他愛看的書,還有一個他用了很多年的茶杯。
她原本打算把這些東西都扔掉,可是拿在手里的時候,卻怎么也舍不得。
那件毛衣她為他織了整整一個冬天,那本書的每一頁都有他做的筆記,
那個茶杯是他們結婚十周年紀念日她送給他的禮物。
每一樣東西都承載著一段回憶,一段她無法抹去的過往。
最讓她意外的是,在那本書的扉頁上,她發現了一張小紙條。那是張明山的字跡:
"秀芝,謝謝你為我織的毛衣,我會好好珍惜的。"
紙條很舊了,字跡也有些模糊,但是她記得這是哪一年寫的。那是他們結婚第五年,
她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為他織了一件毛衣。他收到禮物后非常高興,
還特意寫了這張小紙條夾在書里。她以為他早就忘記了這些細節,
沒想到他一直保留著這張紙條。看著紙條上那句"我會好好珍惜的",
林秀芝的眼淚再也控制不住了。她想起了他們剛結婚時的種種,那時候的他們多么相愛,
多么珍惜彼此。可是什么時候開始,他們忘記了要珍惜對方?什么時候開始,
他們的話越來越少,距離越來越遠?她抱著那些物品坐在床上,任由眼淚肆意流淌。
這是離婚后她第一次這樣痛哭,壓抑了太久的情感終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09
圣誕節前夜,張琳從北京回來了。她看到母親明顯憔悴了不少,心中很是擔心。
"媽,你最近是不是沒睡好?臉色看起來不太好。"
"可能是工作太累了吧。"林秀芝不想讓女兒擔心。
"媽,我跟你說個事。"張琳猶豫了一下,"我前幾天去看爸爸了,他...看起來也不太好。"
林秀芝的心跳加快了幾分:"他怎么了?"
"他搬到新房子后,一直一個人住。房子很大,但是很冷清。他說他經常失眠,
也不太愛做飯,整個人瘦了很多。"
"他有說什么嗎?"林秀芝忍不住問。
"他問了你的情況,還說...還說有時候會想起你們以前的日子。"
張琳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母親的表情。
林秀芝沒有回應,但是心中卻泛起了波瀾。原來不只是她在深夜想念,
張明山也會想起他們的過去。"媽,我知道這樣說可能不合適,
但是我覺得你們都不快樂。離婚并沒有讓你們得到解脫,反而讓你們都變得更孤獨了。"
張琳鼓足勇氣說出了心里話。
"琳琳,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林秀芝輕嘆了一口氣。
"我知道你們之間有很多問題,但是三十年的感情真的就這樣算了嗎?
我看得出來,你們心里都還有對方。"這句話說中了林秀芝的心事。
她確實還會想起張明山,不是因為還愛著他,而是因為太多的回憶無法割舍。
新年剛過,林秀芝迎來了自己52歲的生日。
她沒有告訴任何人今天是她的生日,包括女兒張琳。她只是像往常一樣上班,
下班,然后回到家里。晚上,她為自己準備了一頓簡單的生日晚餐:一碗長壽面,
一個小蛋糕,還有一瓶紅酒。她把餐桌收拾得很精致,點上了蠟燭,
試圖為這個特殊的日子增添一些儀式感。可是坐在餐桌前的時候,
她卻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以前的每一個生日,張明山都會記得,雖然他不善于表達,
但總是會為她準備驚喜。就在她舉起酒杯準備獨自慶祝的時候,門鈴突然響了。
她以為是張琳提前回來了,可是通過貓眼看到門外的人時,她整個人都愣住了。
門外站著的是張明山。他穿著一件黑色的羽絨服,手里拿著一束白色的百合花——
那是她最喜歡的花。他的臉色很蒼白,表情很復雜,眼中帶著她從未見過的憂慮和決心。
林秀芝顫抖著手打開門,兩人沉默地對視著。空氣中彌漫著一種奇怪的緊張感。
"生日快樂。"張明山先開口了,聲音有些沙啞。
林秀芝接過花束,心中五味雜陳。她沒想到他還記得她的生日。
"進來坐吧。"她輕聲說道。
張明山走進屋子,看到餐桌上的生日布置,眼中閃過一絲痛楚。
"你一個人過生日?"他問。
"習慣了。"她回答得很平靜,可是內心卻波濤洶涌。
兩人坐在沙發上,氣氛有些尷尬。張明山不停地搓著手,
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話要說,但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明山,你是有什么事嗎?"林秀芝看出了他的異常。
張明山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從口袋里拿出一份文件放在茶幾上。
"秀芝,我有件事必須要告訴你。"他的聲音顫抖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