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玉生,你還記得咱們95年那會兒存的茅臺嗎?那會兒你非說專家預測能翻好幾倍,結果這一等就是十五年。當初說好奧運會后就賣的,你又反悔了。"
王美鳳翻著舊賬本,突然抬頭問道,語氣里帶著些許埋怨。
"這不是碰上金融危機了嘛,價格大跌,在最低點賣多虧啊!再說你答應過的,無論結果如何,都不互相埋怨。"
面對陳玉生的辯解,王美鳳嘆了口氣:
"行行行,不埋怨。現在希希的學費還得解決,你趕緊找人評估一下,看現在到底值多少?"
聽到這話,陳玉生也明白妻子這次動真格了。
于是在隔天經過多方打聽,找到了收藏行家鄭先生。
可鄭先生皺著眉報出數字時,陳玉生的表情凝固了:"你說多少?不可能"
01
1995年7月的杭州某個下午,汗水浸透了陳玉生的襯衫后背。
他抬頭看了一眼掛在建設銀行門口的溫度計:38℃。
八小時的工作即將結束,但陳玉生的心思早已飛出了寫滿數字的賬本。
今天是他們的結婚紀念日,第三個。
五點整,他準時關上了柜臺的推拉窗,取出衣架上的西裝外套搭在臂彎,朝同事們揮了揮手。
"玉生,不去喝一杯?"同事老馬喊住他,"省行來的幾個朋友,難得聚。"
"改天吧,今天是我結婚紀念日。"陳玉生笑了笑,"美鳳會殺了我的。"
"喲,三年了還這么在意?"老馬開著玩笑,"行,你小子有情調。"
陳玉生加快腳步走出銀行大門,在街角的花店買了一束百合。
花店老板是個上了年紀的女人,手指靈活地將花朵包好,眼睛卻盯著陳玉生手上的報紙。
"小陳啊,看什么呢,這么入神?"
陳玉生這才意識到自己一直緊緊攥著那份《證券日報》,隨后笑了笑:
"沒什么,隨便看看。"
但那并不是"沒什么"。那篇關于茅臺酒未來價值的分析報告,已經在他腦海中盤旋一周。
王美鳳比丈夫早回家一小時。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暑假對她而言是難得的喘息時間。
她已經準備好了晚餐,餐桌上擺著兩支紅燭和一瓶啤酒——這是他們力所能及的"浪漫"。
門鈴響起,她順手系上圍裙的帶子。
"回來啦。"王美鳳接過百合,在丈夫臉頰上親了一下,"剛好,菜都還熱著。"
陳玉生摘下領帶,換上家居服,坐到了餐桌前。
他看著妻子忙碌的背影,欲言又止。
王美鳳敏銳地察覺到了什么,端著最后一盤菜坐下:"怎么了?有心事?"
陳玉生深吸一口氣:"美鳳,我有個想法,可能聽起來有點瘋狂..."
王美鳳停下了夾菜的筷子,她太了解丈夫的這種語氣了。
上一次聽到這種前奏,是他們決定貸款買下這套七十平米的小房子。
"說吧,我準備好了。"她笑著說。
"我想...我們用積蓄去買茅臺酒。"
筷子掉在了桌上,發出清脆的聲響。
"什么?"
"不是喝,是投資。"陳玉生連忙解釋,同時從公文包里取出那份已經被翻得起皺的《證券日報》,"你看這篇報道。有專家預測,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和消費升級,茅臺的價值在未來十年可能會有10倍甚至更多的增長。"
王美鳳皺起眉頭:"玉生,這不是賭博嗎?誰能保證這個預測是對的?"
"不是賭博。"陳玉生的聲音難得地堅定,"茅臺酒是有實物的,不像股票那樣虛無縹緲。即使最壞的情況,我們還可以自己喝掉它,或者原價賣出去。"
"原價賣出去?那和把錢放在銀行有什么區別?而且我們全部的積蓄有多少?五十萬!那可是我們準備換大房子的錢,是孩子出生后的教育金,是我們父母生病時的救命錢!"
王美鳳覺得丈夫的想法荒謬至極,一頓輸出即將面臨的情況。
陳玉生沉默了,也知道妻子說的每一個字都是對的。但直覺告訴他,這個機會不容錯過。
"給我一周時間。我會做更多調查,如果發現這個想法真的不靠譜,我就放棄。好嗎?"
王美鳳嘆了口氣,拿起筷子:"好吧,一周。但現在,先吃飯,別讓我的菜涼了。"
一周后,陳玉生帶著一疊資料回家。
他懇求銀行里對投資有研究的同事幫他分析,甚至跑了趟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
最終,他的結論是:茅臺酒的投資價值確實存在,但風險也不小。
"最保守的預測是五年翻一倍。"他對王美鳳說,"最樂觀的預測則是十年后十倍甚至更多。"
王美鳳靠在沙發上,抱著抱枕,認真聽完了丈夫的分析。
"玉生,我知道你做事一向謹慎,既然你這么確定,我不反對了。"但是,不能全部投進去。我們留二十萬做應急資金,剩下的三十萬用來買茅臺。"
陳玉生欣喜若狂,幾乎要抱起妻子轉圈。
"別高興太早。"王美鳳嚴肅地說,"我有三個條件:第一,無論發生什么,這筆投資至少要保存十年;第二,如果家里有重大變故需要用錢,我們必須賣掉部分存貨;第三,十年后,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不互相埋怨。"
"一言為定。"陳玉生握住妻子的手,認真地說。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決定將把他們拖入一段遠比想象中艱難的旅程。
02
購買茅臺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
哪個年份的茅臺價值更高?應該去哪里購買才能確保真品?如何保存才能使價值最大化?這些問題讓陳玉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輾轉難眠。
他們最終決定分散購買不同年份的茅臺酒,以降低風險。
每個周末,他們都會開著那輛破舊的桑塔納,走訪杭州及周邊城市的各大煙酒店和拍賣行。
起初,王美鳳還會興致勃勃地陪同,但隨著購買的茅臺越來越多,她開始感到不安。
"五千一瓶的茅臺,我們已經買了六十瓶了。三十萬,就這樣沒了。"
她翻著記賬本,聲音有些發抖。
陳玉生正在測量墻壁,準備安裝一個專門的恒溫酒柜。
聽到妻子的話,他停下手中的活,走過去坐在她身邊。
"別擔心,美鳳。這不是沒了,只是換了一種形式存在。你要相信我。"
王美鳳勉強點點頭,但眼神中的憂慮并未消散。
存儲空間很快成了問題。他們的小公寓里,逐漸被各種大小的酒柜占據。
客廳的角落,臥室的一側,甚至陽臺上都擺滿了精心包裝的茅臺酒。
"這些東西占了我們三分之一的生活空間。"王美鳳抱怨道。
"只是暫時的。"陳玉生安慰她,"等價格上漲后,我們可以賣掉一部分,換個大房子。"
但價格上漲的速度比他們預想的要慢得多。
第一年過去了,茅臺的價格幾乎沒有變化;第二年,僅僅上漲了不到5%;第三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國內經濟受到波及,茅臺酒的價格不升反降。
與此同時,親友們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大。
"陳玉生,你瘋了嗎?把所有錢都壓在酒上?"王美鳳的父親在一次家庭聚會上公開指責,"你要是想喝,買幾瓶就夠了,何必這么多?現在房價漲得多快,你們卻把錢鎖在那些瓶子里,真是......"
老人家沒說完,但"愚蠢"二字幾乎要從他皺紋累累的嘴角跳出來。
陳玉生低著頭,不想在岳父面前爭辯。
晚上回家后,他默默地坐在酒柜前,用軟布一瓶一瓶地擦拭著那些茅臺。
王美鳳端來一杯熱茶,在他身邊坐下:"別在意我爸說的話,他是擔心我們。"
"我明白。"陳玉生嘆了口氣,"有時候我自己也會懷疑,我們的決定是不是太冒險了。"
"已經做出的決定,就堅持下去吧。"王美鳳握住丈夫的手,"我們約定好了,至少十年,對嗎?"
199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
陳玉生所在的銀行開始裁員,作為普通柜員的他,成了第一批被裁掉的對象。
那天晚上,他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王美鳳已經準備好了晚餐。
看到丈夫臉上的表情,她就明白發生了什么:"裁員名單下來了?"
陳玉生點點頭,將一個信封放在桌上:"三個月的補償金。"
王美鳳沒有多說什么,只是默默地為丈夫盛了一碗飯。用餐過程中,兩人都很沉默。
只有電視里的新聞播報聲填滿了這段空白:
"......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嚴峻,就業壓力持續增加......"
吃完飯,陳玉生走到陽臺上,點燃了一支煙。身后傳來王美鳳的腳步聲。
"玉生,"她輕聲說,"要不要考慮賣掉一些茅臺?我們現在真的需要現金流。"
陳玉生猛地轉過身:"現在賣?這是最糟糕的時機!金融危機導致奢侈品消費大幅下降,茅臺的價格已經跌了近20%。如果現在賣,我們不僅賺不到錢,反而會虧本!"
"可是我們需要生活費啊!"王美鳳的聲音提高了,"你剛剛失業,我一個小學教師的工資能有多少?再說,我......"她突然停住了。
"你怎么了?"陳玉生敏銳地察覺到妻子的異常。
王美鳳深吸一口氣:"我懷孕了,兩個月了。"
這個消息如同一道閃電劈中了陳玉生。
喜悅、恐懼、擔憂交織在一起,讓他一時不知如何反應。
"這......"他結結巴巴地說,"這太突然了,我們沒有準備......"
"準備什么?"王美鳳的眼里含著淚水,"金錢嗎?是的,我們沒有,因為我們的錢都變成了酒!"
陳玉生感到一陣刺痛。他知道妻子說的是事實,但他也清楚,現在賣酒只會讓他們的處境更糟。
"給我一些時間,我會找到工作的,很快。在此之前,我們還有補償金和一些存款,足夠我們度過難關。"
王美鳳別過臉去,不讓丈夫看到她的淚水:"希望如此。"
接下來的日子,比他們想象的還要艱難。
陳玉生四處求職,但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一個剛被裁掉的銀行職員并不受歡迎。
三個月后,他勉強在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找到了工作,薪水只有原來的一半。
與此同時,王美鳳的孕期反應十分嚴重,幾乎無法正常工作。
醫生建議她休息,但他們實在承擔不起沒有收入的風險。
每當夜深人靜,陳玉生都會站在擺滿茅臺的酒柜前,陷入深深的自責。
如果當初不買這些酒,他們現在會有一筆可觀的存款,不至于如此窘迫。
但白天,他又會強迫自己振作起來:
"再堅持一下,局勢總會好轉的。"
03
1999年初,王美鳳生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孩。
他們給孩子取名叫"陳希",寄托著對未來的希望。
孩子的到來為這個家庭帶來了歡笑,但也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
"奶粉、尿布、疫苗......"王美鳳對著賬本發愁,"我們的開支比以前增加了一倍不止。"
陳玉生默默地拿出了自己的手表:
"這是我大學畢業時父親送我的,應該能賣一些錢。"
王美鳳抓住他的手:"不行!那是你父親的心意,我們不能賣。"
"那怎么辦?"陳玉生苦笑,"總不能賣茅臺吧?"
王美鳳沉默了。兩人相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掙扎。
最終,他們決定咬緊牙關,再堅持一段時間。
陳玉生開始接副業,晚上和周末為小商販記賬;王美鳳產假結束后立即返回工作崗位,課余時間還接了幾個家教。他們省吃儉用,連最基本的休閑娛樂都放棄了。
小陳希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長大。他很少有新玩具,大多是鄰居家孩子淘汰下來的;他的衣服也總是舊舊的,但總是干凈整潔,那是母親深夜里洗好、在陽臺上晾干的。
2000年,千禧年的鐘聲敲響,全球經濟開始復蘇,中國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
陳玉生終于找到了一份待遇稍好的工作,在一家證券公司擔任客戶經理。
與此同時,茅臺的價格也開始緩慢回升,陳玉生興奮地對妻子說:
"看"我們1995年買的那批茅臺,現在每瓶已經漲到8000元了!"
王美鳳的表情復雜:"所以,五年過去了,我們的投資增值了60%。"
"不算太高,但比銀行存款強多了,對吧?"陳玉生試圖找出積極的一面。
王美鳳沒有回應,只是看了一眼正在地毯上爬行的兒子:
"希希都快上幼兒園了,我們得考慮教育費用。"
陳玉生的笑容凝固了。他知道妻子在暗示什么:也許是時候賣掉一部分茅臺了。
"再等等,專家說茅臺的黃金時期還沒到來。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后,會是一個高峰期。"
面對丈夫的懇求,這次王美鳳搖搖頭:
"又是專家說......那些專家有為我們的生活負責嗎?"
兩人再次陷入了僵局。
最終,他們達成了一個妥協:再堅持五年,到2005年再做決定。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就到了2005年。
十年前那個炎熱的夏天里做出的決定,如今已經滲透進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們依然住在那套七十平米的小公寓里,雖然周圍的房價已經從當初的每平米三千元漲到了一萬多元。
小區里和他們同期入住的鄰居,有的已經換了更大的房子,有的添置了私家車,只有他們依然保持著近乎簡樸的生活方式。
唯一的變化是,占據房子三分之一空間的茅臺酒已經不再被視為累贅,而是成了他們秘而不宣的驕傲。
因為那些酒的價格,已經從當初的平均五千元一瓶,漲到了兩萬元左右。
"三十萬變成一百二十萬。"陳玉生拿著計算器,臉上的表情像個剛得到糖果的孩子,"美鳳,我們賺了!"
王美鳳正在整理十歲兒子的書包,聞言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是啊,賬面上我們是百萬富翁了。但現實中,我們依然買不起更大的房子,希希也只能上普通的公立學校。"
陳玉生的興奮勁兒一下子消退了不少:"你的意思是......"
"是時候兌現一部分了,不是嗎?"王美鳳直起身子,看著丈夫的眼睛,"我們約定的十年已經到了。"
陳玉生沉默了。他知道妻子說的有道理,但他也知道,茅臺的價格還在上漲,而且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臨近,漲幅可能會更大。
"再等三年,"他最終說,"等到奧運會后再賣,那時候價格會更高。"
王美鳳沒有立即反對,而是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天空:"你知道嗎,我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初我們買了一套大房子,或者投資了股票,現在會是什么樣子。"
"股票?"陳玉生苦笑,"你忘了2001年的股災了嗎?如果我們投資股票,可能現在連本金都保不住。至于房子......確實,房價漲了不少,但也沒有茅臺漲得快啊。"
"可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看的。"王美鳳轉過身,"這些年,我們為了保存這些酒,犧牲了多少生活品質?希希從小就沒有自己的房間,他的同學來家里做客,看到滿屋子的酒,都會覺得奇怪。"
陳玉生被妻子的話刺痛了:"你是在責怪我嗎?"
"不,"王美鳳搖搖頭,"我只是在陳述事實。十年前我答應過你,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會責怪你。我只是覺得,是時候享受一下我們的付出了。"
陳玉生走到妻子身邊,握住她的手:"再等三年,好嗎?北京奧運會結束后,我保證,無論價格如何,我們都賣掉一部分茅臺,改善生活。"
王美鳳長嘆一口氣:"好吧,最后三年。"
04
2008年,北京奧運會如期舉行。全球的目光聚焦中國,茅臺作為國酒,身價水漲船高。
陳玉生和王美鳳當初投資的那批茅臺,價格已經翻了近十倍,平均每瓶四萬元左右。
"三十萬變成三百萬!"陳玉生激動地宣布,"如果全部賣掉,我們可以在西湖邊買一套大房子了!"
王美鳳的反應卻出乎他的意料。
她沒有表現出絲毫的興奮,反而一臉嚴肅地坐了下來:"賣多少?"
"呃......"陳玉生被問住了,"可能...三分之一?"
"為什么不是全部?"王美鳳直視丈夫的眼睛,"我們的約定是奧運會后賣酒改善生活,不是嗎?"
陳玉生有些慌亂:"但是美鳳,茅臺的價格還在上漲啊。專家預測,未來五年可能還會翻一番。如果我們現在全賣了......"
"又是專家預測!"王美鳳打斷他,聲音中帶著少有的憤怒,"十三年了,玉生!我們因為這些酒已經犧牲了十三年的生活品質。希希馬上就要上初中了,你知道好學校的學費有多貴嗎?"
陳玉生沉默了。他當然知道這一切,但他也無法抵抗巨大利益的誘惑。
就在兩人僵持不下時,全球金融危機突如其來。
雷曼兄弟破產的消息震驚了整個金融市場,中國也未能幸免。股市暴跌,房地產降溫,高端消費品首當其沖受到沖擊。
茅臺的價格開始回落,從四萬一瓶跌到了三萬五,然后是三萬,再到兩萬八......
"看吧,"陳玉生痛苦地說,"如果我們在奧運會后立刻賣掉,現在已經虧了快一百萬了!"
王美鳳冷靜地看著丈夫:"那現在呢?你的決定是什么?"
"當然是繼續持有!"陳玉生幾乎是喊出來的,"歷史證明,每次危機過后,茅臺的價格都會創新高。我們不能在最低點割肉啊!"
王美鳳站起身,眼神中充滿了失望:"隨你吧。我不再干涉你的決定了。"
那天晚上,王美鳳第一次沒有和丈夫同床共枕,而是在客廳的沙發上度過了一夜。
金融危機的影響比預期的要深遠得多。
2009年,2010年,茅臺的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沒有明顯的回升跡象。
陳玉生開始變得焦慮,經常半夜起來查看酒柜,確保每一瓶茅臺都保存完好。
王美鳳則表現得越來越冷漠。她專注于工作和兒子的教育,很少提及那些茅臺酒。
兩人之間的交流逐漸減少,家庭氣氛日益緊張。
2010年夏天,十五歲的陳希順利考入杭州最好的高中之一。
這本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但隨之而來的是高昂的學費和各種額外費用。
"三年制高中,總共需要十五萬。"王美鳳將學校的收費單放在餐桌上,"還不包括補習班和其他額外開支。"
陳玉生看著那一連串的數字,感到一陣眩暈:"這么貴?"
"頂尖高中,頂尖價格。"王美鳳的語氣很平靜,"我的積蓄只有五萬左右,剩下的......"
話音未落,兩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轉向了那些酒柜。
沉默良久,陳玉生終于點了點頭:"好吧,是時候賣一些了。"
決定賣酒比想象中要復雜得多。首先,他們需要找到可靠的買家;其次,他們需要確保交易的安全性;最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確定賣出的價格是合理的。
"我們對市場行情已經不太了解了,"陳玉生憂心忡忡地說,"萬一賣虧了怎么辦?"
王美鳳輕輕嘆了口氣:"玉生,我不在乎賣多少錢,只要能解決希希的學費問題就行。"
但陳玉生不這么想。這些茅臺承載了他們十五年的堅持和犧牲,他不能讓它們賤賣。
經過一番調查,他決定先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
通過熟人介紹,他聯系到了杭州一家知名的收藏品評估機構——"品藏閣"。
"品藏閣"坐落在西湖邊的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筑內,裝修典雅,古樸中透著奢華。
陳玉生穿著自己最好的一套西裝,小心翼翼地捧著兩瓶樣品茅臺走了進去。
接待他的是一位姓鄭的中年男子,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舉止儒雅。
"陳先生是吧?請坐。"鄭先生指了指對面的椅子,"聽說您有一批茅臺酒想要評估?"
陳玉生點點頭,將手中的兩瓶茅臺放在桌上:"是的,這是樣品,1995年和1996年的。我家里還有更多,不同年份的,想請您幫忙看看現在的市場價格。"
鄭先生戴上白手套,小心地拿起其中一瓶,借著燈光仔細檢查瓶身、標簽和封口。然后,他從抽屜里取出一個專業工具,檢測瓶內的液體情況。
"保存得很好,"他最終說道,"沒有滲漏,酒色正常,應該是真品。"
陳玉生松了一口氣。
雖然他確信自己當初購買的都是正品,但十五年過去了,難免會有擔憂。
"那么,價格呢?"他迫不及待地問道。
鄭先生放下酒瓶,取下眼鏡,用一塊絨布仔細擦拭著鏡片:
"陳先生,您知道最近茅臺市場的變化嗎?"
陳玉生搖搖頭:"不太了解,我已經很久沒關注了。"
"那我得告訴您一個消息,"鄭先生重新戴上眼鏡,嘴角浮現出一絲精明的微笑,"從去年底開始,茅臺的價格開始暴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過去,加上政府刺激消費的政策,高端白酒市場回暖明顯。特別是您手中這種年份久遠的茅臺,更是供不應求。"
陳玉生的心跳加速:"那...具體價格是?"
可誰知,此時鄭先生話鋒一轉,隨后的一個動作令他感到一陣眩暈,幾乎要從椅子上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