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職場就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尤其對女性來說。"這句話在基層工作多年的我深有體會。很多人認為現在男女平等,但在某些領域,女性依然要付出比男性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得到同等的認可。而在官場這個傳統上由男性主導的圈子里,這種現象更加明顯。今天,我想分享我作為組織部長經歷的一場關于性別歧視與權力斗爭的風波。
會議室里的氣氛凝重得幾乎能滴出水來。縣委常委會上,我和縣長劉志強針鋒相對,為了同一個人——蓮花鄉鄉長林雨晴。
"林雨晴工作能力不足,群眾滿意度低,建議調整崗位。"劉志強面無表情地念著他準備好的材料,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
我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林鄉長上任僅一年,就把蓮花鄉的集體經濟從負債轉為盈利,精準扶貧工作在全縣名列前茅,老百姓稱她為'實干家'。這樣的干部不提拔重用,反而要調整,理由何在?"
劉志強眼中閃過一絲不快:"梁部長,組織部門應該全面考察干部,而不是因為某些個人好惡來決定人事安排。"
他這話擺明是在指責我帶有私心。我冷笑一聲:"正因為要全面考察,才不能讓有能力的干部被埋沒。林雨晴的工作成績有目共睹,人事檔案里的民意調查表現優異,這些都是客觀事實。"
縣委書記張明看了看我們兩個,輕輕敲了敲桌子:"這個問題先擱置,下次會議再議。兩位回去再準備一下材料。"
會后,劉志強走到我身邊,壓低聲音:"梁部長,識時務者為俊杰。林雨晴的事,你最好別摻和太深。"
我直視他的眼睛:"作為組織部長,選拔任用優秀干部是我的職責。請縣長關心一下,為什么這么優秀的干部會讓你如此忌憚?"
劉志強的表情瞬間陰沉下來:"你會后悔的。"
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我知道一場硬仗在所難免。而此時的我,還不知道這場戰斗背后隱藏著怎樣骯臟的秘密。
回到辦公室,我立刻打電話給林雨晴:"你最近得罪縣長了?"
電話那頭,林雨晴沉默了幾秒:"梁部長,我拒絕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什么要求?"我追問。
"縣里要求蓮花鄉劃出500畝農田建開發區,但那是我們鄉最肥沃的土地,老百姓世代耕種。我堅持要按規定給農民合理補償,劉縣長卻說先上項目,補償后面再說..."林雨晴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能感受到她的堅定。
原來如此。我對林雨晴更欣賞了:"你做得對。法律程序不能違反,群眾利益不能損害。"
"梁部長,我沒事。您不用為我擔心。"林雨晴說,"我能應付。"
放下電話,我心中已有決斷。第二天,我帶著調研組直奔蓮花鄉,要親眼看看林雨晴的工作成果。
蓮花鄉位于縣城西南,曾經是出了名的貧困鄉。林雨晴上任前,這里集體經濟負債300多萬,基礎設施薄弱,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而現在,鄉里的主要道路都已硬化,新建了衛生院和文化廣場,還引進了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帶動了近千人就業。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幾乎每到一處,當地村民都會主動上前和林雨晴打招呼,親切地叫她"林鄉長"。一位滿頭白發的老大爺甚至拉著她的手說:"林鄉長是好干部,實打實地為我們辦實事。"
臨走時,林雨晴送我到車邊:"梁部長,謝謝您的支持。"
陽光下,她清秀的臉龐帶著倦意卻依然堅毅。我突然明白為什么劉志強這么急于打壓她——她太耀眼了,耀眼到讓某些庸碌無為的人感到威脅。
"堅持原則沒錯,但也要保護好自己。"我叮囑她,"有什么困難隨時聯系我。"
回縣城的路上,司機小李忍不住說:"梁部長,林鄉長真不錯,難怪您這么支持她。"
我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好干部不分男女,關鍵看能力和為民情懷。"
小李欲言又止。我從后視鏡看到他猶豫的表情:"有話直說。"
"聽說...劉縣長和林鄉長有點私人恩怨。"小李聲音越來越低。
我心中一緊:"什么恩怨?"
小李看了看四周,仿佛擔心有人偷聽:"聽縣辦公室的人說,劉縣長曾經約林鄉長單獨吃飯,被拒絕了。后來還送過貴重禮物,也被退回來了。"
我的手不自覺地握緊了。如果是這樣,事情就復雜了。這已經不僅僅是工作能力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更不堪的東西。
回到縣里,我直接去了張書記辦公室,把蓮花鄉的調研情況詳細匯報了一遍。
"林雨晴確實是難得的好干部,"我總結道,"建議不但不要調整她,反而應該考慮提拔重用。"
張書記聽完,沉吟不語。良久,他才開口:"梁部長,有些事情不是表面看起來那么簡單。劉志強畢竟是縣長,分管經濟工作,他的意見不能不考慮。"
我心中一涼,隱約猜到了什么:"書記的意思是?"
"再觀察觀察吧。"張書記沒有直接回答,"對了,你和林雨晴是老鄉?"
我愣了一下:"不是。我們之前并不認識。"
張書記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那就好。記住,在體制內,有些事情要講政治。"
走出張書記辦公室,我的心情異常沉重??磥?,這場關于林雨晴去留的斗爭,遠比我想象的復雜。而我即將面對的,或許是整個官場潛規則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