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這句名言,出自東晉初年瑯琊王氏家族首領、一代名臣王導之口,這里面所說的“伯仁”,不是別人,正是王導的好朋友汝南人周顗。
這句話一聽就是有酒有故事的話,雖然明面上就一個意思:我雖然沒有親手干死伯仁,但伯仁卻是實實在在因我而死的。但是,大家細細品一品,這話背后是不是有很多不同尋常的意味在里面?
你不殺伯仁,伯仁為什么會因你而死?伯仁因你而死,你為什么又要強調你不殺伯仁?
總之,這句話看似只隱含著一個簡單的故事,實際上背后隱藏著極為復雜的人性邏輯,具體有什么異常之處,還需要層層深入地去抽絲剝繭!
周顗像
周顗,字伯仁,生于西晉武帝泰始五年(269),出自汝南郡望的周氏家族,家在汝南郡安成縣(今河南省汝南縣王崗鎮一帶)。雖不能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也算是出生在名門望族了,這種人只要正常生長,一般地,往后余生都差不到哪里去。
咱們也不羨慕妒忌恨,運氣本身也是實力的一部分,投胎這種技術活,我們改變不了,也強求不了!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出生都是上帝派給我們的一手固定的牌,怨天尤人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接受客觀現狀,然后竭盡全力去打好自己手里的每一張牌,才是積極的活法。
周顗沒有躺平!他自幼刻苦勤學,博覽群書,知書達理,把自己的人生軟件不斷地升級,而且他的自身硬件也相當不錯,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小帥哥,所以很快便脫穎而出了,成為了家族和社會上的有為青年。
鳳凰男周顗很自愛,從不和周圍的渣男、紈绔子弟們攪合到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一路人,絕不跟你一起玩!所以周圍很多公子哥都說周顗不合群,說他裝清高!吃喝玩樂、欺男霸女,這種生活不香嗎?
但一個人只要你堅持做真正的自我,總會有人能識別你的。別人覺得他死板、清高的周顗在族中長輩以及社會名流心目中的印象卻日益高大上起來了。君子不器,這孩子能夠克己復禮、慎言慎行,將來一定能成大事!
當時的士族名士賁嵩、戴淵等人也慢慢成為了周顗的粉絲。特別是戴淵,被舉秀才后,即便要到京城洛陽謀取前程,也不忘借機到汝南來拜訪一下偶像周顗,從廣陵郡到汝南郡,路有多遠,戴淵的心就有多虔誠!
兩人見面后,互相恭維背后肯定有互相試探,結果一向能言善辯的戴淵在面對偶像周顗時,只能被教育得像個小學生一樣,插不上話呀!
所以,戴淵離開后,逢人就給偶像打廣告,說周伯仁是天下英才,年輕有為,將來必是一代賢能之士。言下之意,崇拜這樣的優質偶像,也不丟自己的份。
家世有了、才學有了、品貌有了、名聲也有了,周顗進入仕途的機會自然也不會缺!
少年時期,州郡政府就屢次征召他,想讓他出仕為官,這可是難得一遇的活招牌呀!但是,周顗認為自己還年輕,需要繼續讀書,增長才干,充實知識,就一再拒絕。
一直到他弱冠之年,他自然地承襲了其父武城侯的爵位,他認為時機也差不多了,便出任了朝廷的秘書郎,管理圖書經籍。利用國家圖書館的資源優勢,繼續充實自己。
太熙元年(290年)四月,晉武帝司馬炎病逝,兒子司馬衷繼位,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白癡皇帝晉惠帝。白癡干領導,不出幺蛾子幾乎是不可能的!皇后賈南風攬政,把外戚和皇族宗室的矛盾點得青煙滾滾。
司馬家那些王爺忘記了自己司馬家是怎么從人家老曹家巧取豪奪這花花江山的了,內心很堅定地認為,這江山搞得再烏煙瘴氣也必須是我司馬家的,我司馬家的人怎么折騰,那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你賈南風一個外姓的女人必須給我滾到涼快點的地方去。于是,晉武帝分封到各地的司馬家族的藩王們紛紛出來作亂奪權,這便是前后持續十六年之久、造成深重國家災難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分布圖
“八王之亂”時,周顗先是遷任了尚書吏部郎,后為東海王司馬越之子司馬毗屬下的長史。雖然司馬越先后擊敗了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等諸王的軍隊后,廢掉晉惠帝,改立晉懷帝,獨掌大權。但是周顗看出司馬越這個老頭子志大才疏,成不了大事,為了避免禍及己身,所以就偷偷溜走了。
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