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2020年8月的一個悶熱夜晚,城郊老舊小區里傳來一聲長長的嘆息。
32歲的李曉燕坐在母親床邊,看著69歲的王秀芳終于停止了呼吸。
房間里彌漫著藥水和尿液的混合味道,三年來她已經習慣了這種氣息。
鄰居老太太聽到動靜趕來敲門,李曉燕開門的那一刻,臉上沒有一滴眼淚。
"終于斷氣了!"她長舒一口氣,聲音里帶著說不出的解脫。
老太太震驚地看著她:"曉燕,你怎么能這么說話!那可是你媽啊!"
李曉燕冷笑一聲:"三年了,我像條狗一樣伺候她,她心里只有那個不孝子。現在好了,大家都解脫了。"
然而三天后,當律師王叔叔拿出母親的遺囑時,李曉燕徹底傻眼了...
01
故事要從三年前說起。
2017年春天,王秀芳突發腦中風,半身癱瘓,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那時李曉燕正在城里的服裝廠上班,收入雖然不高,但好歹能養活自己。
接到醫院電話的那一刻,李曉燕正在流水線上縫制衣服。
"李曉燕是吧?你母親王秀芳在我們醫院,情況很嚴重,你趕緊過來一趟。"
李曉燕放下手中的活,向車間主任請了假就往醫院趕。路上她給弟弟李曉明打電話,電話那頭傳來麻將桌上的嘈雜聲。
"什么?媽中風了?"李曉明的聲音聽起來并不著急,"嚴重嗎?"
"醫生說很嚴重,你趕緊來醫院!"
"我現在脫不開身,你先去看看。大不了的事,媽身體一直挺好的。"
李曉燕氣得想摔手機。從小到大,每次家里有事,都是她來處理,李曉明總是有各種理由推脫。
趕到醫院時,王秀芳已經醒了,但說話含糊不清,右半邊身子完全不能動。看到李曉燕,她艱難地張了張嘴:"小...小明呢?"
"他在路上,馬上就到。"李曉燕撒了個謊。
醫生把李曉燕叫到一邊:"病人的情況不太樂觀,右側偏癱,語言功能也受到影響。如果恢復得好,可能會有改善,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沒有了。"
"那需要多少錢?"
"住院治療至少要兩萬,后續的康復費用更多。而且需要有人24小時照顧。"
李曉燕的心沉了下去。她一個月工資才三千多,哪里有這么多錢?
直到晚上十點,李曉明才姍姍來遲,身上還帶著煙酒味。
"媽怎么樣了?"他問。
李曉燕把醫生的話復述了一遍,李曉明聽完就皺起了眉頭。
"這么嚴重?那要花很多錢吧?"
"至少要兩萬。"
李曉明在病房里轉了一圈,看著插著管子的母親,搖了搖頭:"要不算了吧,媽都69了,治好了也是個廢人。這錢花得不值得。"
李曉燕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是我們媽!"
"我知道是媽,但是咱們哪有那么多錢?我剛買房,還欠著十幾萬貸款呢。你一個月才掙多少錢?"
兄妹倆在走廊里吵了起來。最后,李曉明甩下一句話就走了:"反正我沒錢,你愿意治就治,不治拉倒。"
那一夜,李曉燕坐在母親病床邊,聽著各種儀器的滴滴聲,心里五味雜陳。
02
從小到大,李曉燕就知道自己在這個家里的地位。
父親李大山是個老實巴交的農民,母親王秀芳雖然也下地干活,但骨子里是個傳統的農村女人,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
李曉燕記得很清楚,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有什么好吃的都緊著弟弟。雞蛋、肉、水果,都是弟弟先吃,她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
"女孩子家家的,吃那么好干什么?將來還不是要嫁人。"這是王秀芳的口頭禪。
上學的時候更是如此。李曉燕成績很好,每次考試都是班里前三名,但王秀芳從來不夸她。反倒是李曉明成績一般,王秀芳卻總是說:"小明聰明著呢,就是不愛學習。"
初中畢業那年,李曉燕考上了縣里的重點高中,錄取通知書拿回家的時候,她滿心歡喜地遞給母親。
王秀芳看了一眼,淡淡地說:"考得再好也沒用,家里沒錢供你讀書。"
"媽,我可以申請助學金,還可以打工賺學費。"李曉燕急了。
"女孩子讀那么多書有什么用?還不如早點學門手藝。"王秀芳擺擺手,"小明明年也要上高中,錢要留給他用。"
就這樣,成績優異的李曉燕早早輟學,去城里的服裝廠打工。而成績平平的李曉明,不僅上了高中,還上了大專。雖然最后什么也沒學會,但王秀芳還是很自豪:"我兒子是大學生!"
工作幾年后,李曉燕談了個男朋友,兩人感情很好,準備結婚。男方提出要8萬塊錢陪嫁,這在當時不算多,但對李曉燕家來說是個天文數字。
李曉燕找到母親,希望能幫忙湊點錢。
王秀芳一聽就搖頭:"8萬?我們哪有那么多錢?"
"媽,我這些年打工也攢了點錢,還差5萬。您和爸商量商量,能不能想想辦法?"
"想什么辦法?家里就這個條件。"王秀芳不耐煩地說,"要不你讓男方少要點?"
李曉燕失望透頂,男朋友最終也因為陪嫁問題和她分了手。
而一年后,李曉明結婚的時候,王秀芳和李大山卻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12萬塊錢,不僅付了彩禮,還在縣城付了房子的首付。
"為了小明的婚事,我和你爸把老本都掏出來了。"王秀芳說這話的時候,臉上滿是驕傲。
李曉燕站在一旁,心如死灰。
父親李大山去世后,照顧母親的責任自然就落在了子女頭上。
按理說,李曉明作為兒子,應該承擔主要責任。但他有一萬個理由推脫。
"我還有房貸要還,壓力很大。"
"我媳婦剛生了孩子,走不開。"
"我工作不穩定,隨時可能出差。"
總之,各種理由,就是不能照顧母親。
最后,這個重擔還是落在了李曉燕身上。
為了照顧中風的母親,李曉燕辭掉了服裝廠的工作,每天24小時守護。喂飯、喂藥、擦身、換尿布、按摩...一天下來,累得腰酸背痛。
最難熬的是夜里。王秀芳經常半夜醒來,要么是要上廁所,要么是身體不舒服。李曉燕睡不了一個整覺,整個人憔悴得不成樣子。
原本水靈的姑娘,三年下來變得又黃又瘦,頭發也白了不少。32歲的人,看起來像40多歲。
而李曉明呢?除了每個月來出一次生活費,平時根本見不到人影。
"媽的藥費這個月要1500,生活費1000,一共2500。"李曉燕每次都這么說。
李曉明總是不情不愿地掏錢:"怎么又漲了?上個月不是才2000嗎?"
"媽的病情加重了,用藥更多了。"
"治什么治,反正也治不好。"李曉明嘟囔著,"早知道當初就不應該治。"
聽到這話,李曉燕氣得渾身發抖,但又無可奈何。
更讓她寒心的是母親的態度。即使李曉明很少來看望,王秀芳還是把他當寶。每次李曉明一來,王秀芳就高興得不得了,拉著他的手不放。
"小明來了?媽想你想得緊。"王秀芳說話雖然不太清楚,但提到兒子時,眼睛就會發亮。
而對于每天守護她的女兒,王秀芳卻很少有好臉色。有時候李曉燕喂她吃飯,她還會不高興地推開:"不餓。"
"媽,您必須吃藥。"李曉燕耐心地勸。
"煩死了,天天吃藥吃藥的。"王秀芳皺著眉頭。
有一次,李曉燕累得實在受不了,忍不住抱怨了幾句:"媽,我照顧您三年了,您就不能對我好一點嗎?"
王秀芳看了她一眼,冷冷地說:"你是女兒,照顧我是應該的。"
李曉燕的心徹底涼了。
03
2020年8月,王秀芳的病情突然惡化。
那天上午,李曉明突然帶著妻子回來了。不是來看望母親,而是來要錢。
"媽,小寶要交學費了,您給點錢。"李曉明開門見山。
王秀芳躺在床上,虛弱地說:"錢...錢在柜子里,讓曉燕拿。"
李曉燕去柜子里翻找,但只找到了不到一千塊錢。這些年為了給母親治病,她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積蓄,也把母親的積蓄花得差不多了。
"就這么點?"李曉明的妻子劉芳不滿地說,"小寶的學費要五千呢。"
"媽,您還有錢嗎?"李曉明問。
王秀芳艱難地搖搖頭:"沒...沒了,都看病花了..."
聽到這話,李曉明當場就發火了:"我早就說了,治什么治!老不死的,花這么多錢有什么用!現在好了,錢都花光了,我兒子上學怎么辦?"
劉芳也在一旁數落:"當初就不應該治,浪費錢。現在弄得家里一分錢都沒有了。"
李曉燕氣得渾身發抖:"你們怎么能這么說話?"
"我說得不對嗎?"李曉明惡狠狠地看著姐姐,"三年了,花了多少錢?十幾萬總有了吧?有那些錢,我早就把房貸還清了。現在呢?一分錢都沒剩下!"
說完,他拉著妻子就要走。
"小明..."王秀芳顫抖著伸出手,想要拉住兒子。
但李曉明頭也不回地走了,留下一句話:"等你死了再叫我。"
王秀芳聽到這話,眼淚一下子就流了出來。她顫抖地握住李曉燕的手:"燕子...媽對不起你..."
但話還沒說完,她就因為情緒激動暈了過去。
李曉燕趕緊給母親測血壓,發現血壓飆升到了180。她立刻給李曉明打電話。
"媽暈過去了,血壓很高,可能要送醫院。"
電話那頭傳來麻將桌上的嘈雜聲:"又怎么了?不是剛才還好好的嗎?"
"你剛才那些話把媽氣著了。"
"我說什么了?我說的都是實話。算了,你看著辦吧,我這邊走不開。"
李曉燕氣得想砸手機,但最終還是忍住了。她一個人背著母親下樓,打車去了醫院。
在醫院里,王秀芳昏迷了整整一夜。
李曉燕坐在床邊守護,看著母親蒼白的臉龐,心情復雜。
這三年來,她的青春都耗在了這間病房里。原本她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但為了照顧母親,她放棄了一切。
而母親呢?從來沒有一句感謝的話,心里想的還是那個不孝子。
就連剛才暈倒前,王秀芳伸手想拉的也是李曉明,而不是守護了她三年的女兒。
李曉燕越想越委屈,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第二天上午,王秀芳醒了。她看到李曉燕紅腫的眼睛,艱難地說:"燕子...你哭了?"
李曉燕擦了擦眼淚:"沒有,就是沒睡好。"
王秀芳想說什么,但最終只是嘆了一口氣。
醫生檢查后說,這次是急性高血壓引起的昏迷,雖然搶救過來了,但病人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
"要有心理準備。"醫生私下對李曉燕說。
回到家后,王秀芳的狀況明顯不如以前。吃飯更加困難,說話也更加含糊不清。而且經常陷入昏睡狀態,一睡就是大半天。
李曉燕知道,母親的時間不多了。
她給李曉明打了好幾次電話,但對方要么不接,要么就是各種理由推脫。
"我知道媽的情況,但我現在真的走不開。你照顧著就行了,有什么事再說。"
李曉燕徹底失望了。
那天晚上,她坐在母親床邊,看著王秀芳痛苦的表情,心里第一次產生了一個可怕的念頭:也許死亡對大家都是一種解脫。
母親不用再受這種痛苦,她也可以重新開始自己的生活。
這個念頭一出現,就像野草一樣瘋長,再也壓制不住。
04
8月15日,悶熱的夏夜。
李曉燕像往常一樣坐在母親床邊守夜。王秀芳的呼吸變得越來越微弱,時斷時續。
李曉燕知道,這可能是最后一夜了。
凌晨三點的時候,王秀芳突然睜開了眼睛,看著女兒。
"燕子..."她的聲音微弱得像蚊子叫。
"媽,我在。"李曉燕握住她的手。
王秀芳想說什么,嘴唇蠕動了半天,但最終什么都沒說出來。她的眼淚流了下來,然后慢慢閉上了眼睛。
凌晨5點17分,王秀芳停止了呼吸。
李曉燕坐在床邊,看著母親安詳的面容。三年的疲憊、委屈、憤怒在這一刻全部涌了上來。
她沒有哭,反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終于...結束了。"她自言自語道。
鄰居老太太聽到動靜,過來敲門。
"曉燕,怎么了?"
李曉燕開門,臉上沒有一滴眼淚:"我媽走了。"
老太太一愣:"什么時候的事?"
"剛才。"李曉燕的聲音很平靜,甚至帶著一絲解脫。
老太太覺得不對勁:"你怎么不哭?"
李曉燕冷笑一聲:"哭什么?三年了,我累得像條狗一樣伺候她,她心里只有那個不孝子。現在好了,她解脫了,我也解脫了。"
"曉燕,你怎么能這么說話!那可是你媽啊!"老太太震驚了。
"媽?"李曉燕的聲音里滿是嘲諷,"她什么時候把我當女兒了?從小到大,她心里只有兒子。我照顧了她三年,她連一句謝謝都沒說過。"
老太太不知道該說什么好,只能嘆了一口氣。
很快,消息傳開了。李曉明夫婦趕了過來,還有一些親戚鄰居。
令人意外的是,李曉明哭得稀里嘩啦,比任何人都傷心。
"媽,你怎么就這么走了?兒子對不起你啊!"他跪在床邊嚎啕大哭。
劉芳也在一旁擦眼淚,但李曉燕注意到,她的眼睛在房間里轉來轉去,似乎在估算著什么。
"媽走得太突然了。"劉芳對李曉燕說,"她有沒有留下什么話?比如房子啊,存款啊什么的?"
李曉燕冷冷地看了她一眼:"你覺得她還有什么存款?這三年的醫藥費可不是小數目。"
"那房子總是有的吧?"劉芳不死心。
"房子?"李曉燕笑了,"你們不是說老不死的嗎?現在又關心起房子來了?"
李曉明聽到這話,停止了哭泣,惡狠狠地看著姐姐:"你什么意思?"
"沒什么意思。反正人都死了,你們愛怎么分就怎么分。"李曉燕轉身就走。
她走到陽臺上,點了一支煙。三年來第一次,她感到了久違的輕松。
料理完后事的第三天,律師王叔叔來了。
王叔叔是王秀芳的遠房侄子,在縣城當律師,平時關系還不錯。李曉燕沒想到他會來。
"曉燕,小明,你們都在正好。"王叔叔拎著個公文包,表情嚴肅,"我來是因為你媽生前的一件事。"
李曉明正在客廳里翻箱倒柜,聽到這話停下了手:"什么事?"
"你媽生前委托我立了份遺囑。"王叔叔從包里拿出一個厚厚的文件袋,"按照法律程序,現在需要當著你們的面宣讀。"
李曉燕和李曉明都愣住了。
"遺囑?"李曉明眼睛一亮,"媽什么時候立的遺囑?"
"半年前。"王叔叔說,"她當時神志很清楚,還特意請了兩個見證人。整個過程都有錄像。"
李曉明搓著手,興奮得臉都紅了:"媽最疼我了,肯定都給我了。姐,你也別怪媽偏心,你知道的,媽就這個脾氣。"
李曉燕在一旁冷冷地看著,心想反正也輪不到她。從小到大都這樣,憑什么這次會不同?
王叔叔正要打開文件袋,突然手機響了起來。
"不好意思,我接個重要電話。"他走到陽臺上接電話。
李曉明趁機湊過去想偷看文件袋里的內容,但王叔叔的包嚴嚴實實,什么都看不到。他伸手想碰一下文件袋,王叔叔的聲音從陽臺傳來:"小明,這樣不合適。"
李曉明訕訕地退開,但眼睛還是盯著那個文件袋,就像餓狼盯著肉一樣。
十幾分鐘后,王叔叔重新走進客廳,剛要坐下重新開始,樓下突然傳來激烈的爭吵聲。
"你個死女人!老子的錢你憑什么給你媽花!"
"那是我媽!我給我媽花錢怎么了!"
鄰居家夫妻在吵架,聲音大得整棟樓都能聽見,還伴隨著摔東西的聲音。
王叔叔皺了皺眉,看了看手表:"要不我們等等?這樣太吵了,對你媽也不尊重。宣讀遺囑是很嚴肅的事情。"
李曉燕心不在焉地點頭,她對遺囑的內容并不抱什么希望。反正從小到大都是這樣,母親心里只有兒子。
李曉明卻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房間里來回踱步:"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爭吵聲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期間還來了居委會的人調解,各種聲音嘈雜不堪。
王叔叔看了看手表,已經快中午了:"不早了,要不明天再說?這事不能匆忙,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不行不行!"李曉明急了,汗都出來了,"王叔,就現在讀吧!我們都想知道媽的最后意思。"
李曉燕也開始好奇起來。畢竟母親生前從沒提過遺囑的事,而且王叔叔的表情看起來很凝重,好像遺囑里有什么特別的內容。
"媽什么時候跟您說要立遺囑的?她當時是什么狀態?"李曉燕問。
王叔叔想了想:"是今年春節后不久,她讓人捎話給我,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辦,讓我務必去一趟。我去看她的時候,她的精神狀態很不好,看起來有很多心事,說話時眼睛都是紅的。"
"她都說什么了?"李曉明迫不及待地問。
"具體內容要看遺囑。不過..."王叔叔欲言又止,看了看兄妹倆,"你媽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什么話?"李曉燕問。
"她說,她這輩子做錯了很多事,現在想要彌補,但不知道來不來得及。"王叔叔的表情變得更加凝重,"還說,她最對不起的人,其實是..."
話說到一半,樓道里又傳來聲音,這次是查水表的工人在檢修設備,聲音更加嘈雜。
王叔叔又停了下來,搖了搖頭。
李曉燕心里開始打鼓。母親最對不起的人是誰?難道是她?
李曉明也注意到了王叔叔話里的深意,臉色開始有些變化。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李曉燕去開門,是快遞員送快遞。等她簽收完回來,王叔叔已經站起身準備走了。
"今天真是各種意外,明天上午十點,我們正式宣讀遺囑。你們兄妹倆也需要時間準備一下心理。"
"準備什么心理?"李曉明不解,"不就是房子和存款怎么分嗎?"
王叔叔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又看了看李曉燕:"你媽的遺囑內容,遠比你們想象的復雜。"
說完,他拎起文件袋準備離開。
"王叔,您就給個提示吧,到底是什么情況?"李曉燕忍不住問。
王叔叔走到門口,回頭看了看兄妹倆,表情變得非常嚴肅:"你媽生前讓我轉告你們一句話——有些真相,她本來想帶進棺材的,但最后還是決定告訴你們。"
王叔叔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開口,當眾人聽完遺囑里的內容后,全都愣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