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春節,村里來了第一輛私家車。
“建華,還記得五年前那個晚上嗎?”哥哥李建軍看著我的桑塔納,苦笑著點燃一支煙。
我沉默了,當然記得。那個改變我們命運的夜晚。
“如果當年...”他欲言又止。
“哥,別說了。”我打斷了他。
有些選擇,一旦做出,就再也回不了頭。
誰能想到,一次簡單的讓步,竟讓兩兄弟的人生徹底調了個個兒。
01
1986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紅星機械廠的圍墻外,柳絮已經開始飛舞。
廠區里的煙囪依然冒著白煙,但那煙霧顯得稀薄無力,就像這個老廠的命運。
李國強穿著那件洗得發白的藍色工裝,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向辦公樓。
他的背影在夕陽下顯得格外蕭瑟,28年的工齡在這一刻顯得如此沉重。
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十幾個車間主任面色凝重地圍坐在長桌旁。
“同志們,形勢很嚴峻。”廠長的聲音在空曠的會議室里回蕩。
“訂單減少了60%,庫存積壓嚴重,工廠已經連續三個月虧損。”
李國強握著茶杯的手微微顫抖,熱氣模糊了他的老花鏡。
“根據上級指示,我們必須實施減員增效,首批下崗人員名單已經確定。”
廠長開始念名單,每念一個名字,會議室里就響起一聲沉重的嘆息。
“李國強。”
這兩個字如同晴天霹靂,在李國強的腦海中炸開。
他感到天旋地轉,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旋轉。
28年的車間主任,說下崗就下崗了。
回家的路上,李國強的腳步越來越沉重,每一步都像踩在棉花上。
路邊的梧桐葉子正綠,孩子們在嬉戲打鬧,一切都顯得那么正常。
可是對他來說,世界已經變了。
推開家門的那一刻,他看到妻子張桂花正在廚房忙碌。
圍裙系在腰間,頭發上還沾著面粉,那樣溫馨的畫面讓他心如刀割。
“老李,怎么今天回來這么早?”張桂花探出頭來,臉上還帶著笑容。
李國強沒有回答,只是重重地坐在那張用了十幾年的老沙發上。
沙發發出吱呀的聲響,就像他此刻的心情一樣疲憊不堪。
他顫抖著手點燃一支煙,深深地吸了一口。
煙霧在昏暗的客廳里繚繞,就像他此刻混亂的思緒。
“爸,出什么事了嗎?”李建華放下手中的斧頭,快步走了進來。
他剛剛在院子里劈柴,額頭上還掛著汗珠,衣服上沾著木屑。
李建軍也從隔壁房間走出,手里還拿著正在修理的手表。
細小的齒輪在他指尖閃閃發光,精密而脆弱。
“廠里開會了。”李國強的聲音如同從喉嚨深處擠出來的。
每個字都顯得那么沉重,那么無力。
“要減員增效,我被列入第一批下崗名單。”
這句話說完,整個屋子瞬間安靜得可怕。
連墻上鐘表的滴答聲都變得格外清晰,每一下都敲擊著每個人的心。
張桂花手中的勺子啪的一聲掉在了地上,清脆的響聲在寂靜中格外刺耳。
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嘴唇微微顫抖。
“下崗?”李建軍的聲音帶著不敢置信的顫抖。
手表從他指間滑落,在地板上發出細微的碰撞聲。
那些精密的零件散落一地,就像他們此刻破碎的心情。
“爸,您可是車間主任啊!怎么可能下崗?”
李國強苦笑著搖搖頭,煙灰掉在了膝蓋上。
“車間主任又怎樣?廠子效益不好,年齡大的都要讓位給年輕人。”
屋子里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壓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那股絕望的氣息。
張桂花無力地靠在墻上,眼淚順著臉頰滑落。
28年的穩定生活,就這樣被一紙通知擊得粉碎。
“不過,廠里有個政策。”李國強緩緩開口,聲音里帶著一絲希望。
“可以讓一個子女頂崗接班,工資待遇不變。”
這句話如同黑暗中的一道光,讓絕望的家庭重新燃起希望。
李建軍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身體不由自主地往前傾了傾。
他的呼吸變得急促,心臟劇烈地跳動著。
這個機會對他來說太重要了,技校畢業三年,一直在街道小廠打零工。
看著同齡人都有正式工作,娶妻生子,他心中的苦澀只有自己知道。
“我覺得建華比較合適。”李國強看向小兒子,眼中帶著歉意。
“建軍有技校文憑,學過技術,可以自己闖蕩。”
這句話如同一盆冷水,瞬間澆滅了李建軍心中的希望之火。
他臉上的興奮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難以名狀的憤怒和絕望。
“憑什么?”李建軍猛地站起身,椅子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憑什么是他?我是老大,我有技術,憑什么給他?”
他的聲音越來越高,臉漲得通紅,青筋暴起。
李建華感到一陣心慌,他從未見過哥哥如此憤怒的樣子。
那種被背叛的眼神,讓他心如刀割。
“建軍,你別激動,坐下來好好說話。”李國強試圖安撫大兒子。
“激動?我怎么能不激動?”李建軍開始在屋子里來回踱步。
每一步都踩得格外用力,地板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
“我技校畢業三年了,三年啊!”他伸出三根手指,聲音哽咽。
“一直在街道小廠打零工,每個月就那么二十幾塊錢。”
“夏天熱得要死,冬天冷得要命,干的都是最臟最累的活。”
他的眼眶紅了,那種壓抑已久的委屈全部爆發出來。
“看著同齡人都有正式工作,穿著體面的衣服,我連個對象都找不到!”
“人家姑娘一聽我是臨時工,扭頭就走,當我是什么人?”
李建軍的聲音里帶著哭腔,那種深深的屈辱和不甘讓人心疼。
張桂花聽著大兒子的控訴,眼淚流得更兇了。
她走過去想要安慰兒子,卻被李建軍揮手拒絕了。
“媽,您別管我!”
李建華看著哥哥紅著眼睛的模樣,心里像被什么東西狠狠撞擊了一下。
無數個回憶涌上心頭:小時候哥哥總是把好吃的留給自己。
冬天會把自己的棉襖給他穿,說自己不冷。
上學的時候,哥哥會背著他趟過那條小河。
雨天會把唯一的雨傘讓給他,自己淋得像落湯雞。
“哥哥說得對。”李建華突然開口,聲音很輕,卻異常堅定。
所有人都愣住了,李國強不可置信地看著小兒子。
“建華,你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李建華深深吸了一口氣,感受著心臟劇烈的跳動。
雖然害怕,雖然不舍,但他知道自己必須這樣做。
“我知道。”他看向哥哥,眼中含著淚水。
“哥,你去吧,這個工作給你。”
李建軍的眼睛瞬間濕潤了,他沒想到弟弟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建華,你...你真的愿意?”
“你是哥哥,這個家需要你撐起來。”李建華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
“而且我年輕,可以到外面闖闖。”
屋子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張桂花輕聲抽泣的聲音。
夕陽西下,橙紅色的光芒透過窗戶灑在地板上。
光影斑駁,就像他們此刻復雜的心情。
李國強看著兩個兒子,心中五味雜陳。
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他也不知道。
02
一個月后的清晨,春光明媚,鳥兒在枝頭歌唱。
李建軍穿著嶄新的藏藍色工裝,胸前還別著一枚工號牌。
他站在紅星機械廠的大門前,深深吸了一口氣。
大門上的紅漆有些斑駁,但在他眼中卻顯得格外親切。
“從今天起,我就是正式工人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說。
門衛老張認識他,熱情地打招呼:“小李,今天第一天上班?”
“是的,張叔,請多關照。”李建軍禮貌地回答。
走進廠區,機器的轟鳴聲如同雄壯的樂章。
雖然廠子效益不好,但生產依然在繼續。
工人們穿著統一的工裝,步伐匆忙而有序。
“新來的小李,到我們裝配車間報到!”師傅老王熱情地招呼著他。
老王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師傅,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
“小李,你父親是個好人,我們都很敬重他。”
“謝謝王師傅,我會努力的。”李建軍誠懇地說。
裝配車間里機器轟鳴,各種零件擺放得整整齊齊。
老王帶著他參觀各個工位,詳細介紹工藝流程。
“這臺機床是廠里最好的,德國進口的,價值十幾萬呢。”
李建軍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頭記筆記。
他發現自己在技校學的那些知識,在這里正好能派上用場。
“王師傅,這個零件的公差是多少?”他主動詢問。
“喲,小李還懂技術?”老王眼睛一亮。
“在技校學過一些,但實際操作還不熟練。”
“好好干,有前途!”老王拍拍他的肩膀。
第一天的工作雖然緊張,但李建軍干得很認真。
下班的時候,他的工裝已經被汗水浸濕,但心情格外舒暢。
“小李,明天早點來,我教你操作這臺銑床。”老王說道。
“好的,師傅,我一定早來。”
走出廠門的時候,夕陽西下,他的影子拖得很長。
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實和自豪。
一個月后,李建軍已經完全適應了車間的工作。
他不僅學會了各種機床的操作,還提出了幾個改進建議。
“這小伙子不錯,手腳麻利,腦子也靈活。”老王經常這樣夸他。
車間主任張師傅也對他另眼相看。
“建軍,你是個聰明人,好好干,前途無量。”
第一個月拿到68塊錢工資的時候,李建軍激動得一夜沒睡。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拿到這么多錢,而且是憑自己的勞動換來的。
他把錢整齊地擺在桌上,一張一張地數了好幾遍。
“68塊,整整68塊!”他興奮地自言自語。
回到家,他把錢鄭重地放在父親面前。
“爸,這是我的工資,以后家里的開支不用愁了。”
李國強看著這些錢,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建軍,你真的長大了。”
張桂花更是高興得眼淚直流。
“我兒子終于有出息了,終于有正式工作了。”
她顫抖著手接過錢,就像接過了全世界最珍貴的東西。
“媽,您別哭,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李建軍安慰著母親。
那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氣氛前所未有的和諧。
李國強破例開了一瓶酒,要和兒子喝兩杯。
“建軍,你能有今天,也有建華的功勞。”
“是啊,要不是弟弟讓給我,我哪有這個機會。”
李建軍心中對弟弟充滿了感激,也有一絲愧疚。
車間里的生活越來越充實,李建軍的技術也越來越熟練。
有個叫小麗的女工,總是偷偷看他,臉紅紅的很可愛。
小麗是個文靜的姑娘,長得清秀,說話輕聲細語。
“建軍,你真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她羞澀地夸獎。
“還是師傅教得好。”李建軍謙虛地回答。
慢慢地,兩人開始有了更多的交流。
休息的時候,他們會一起坐在車間外的小花園里聊天。
“建軍,你有什么夢想嗎?”小麗好奇地問。
“我想成為技術骨干,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那你一定會實現的,你這么優秀。”
小麗的話讓李建軍心中暖洋洋的,仿佛有了無窮的動力。
“小麗,晚上一起去看電影嗎?”他終于鼓起勇氣邀請她。
“好啊。”小麗紅著臉點頭答應。
那天晚上,他們走在夕陽西下的街道上。
小麗的頭發在風中輕舞,她的笑容比夕陽還要美麗。
“建軍,我覺得和你在一起很踏實。”她小聲說道。
“我也是,我會保護你的。”李建軍握住了她的手。
那一刻,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責任感。
與此同時,在遙遠的深圳,李建華正經歷著人生的另一種挑戰。
綠皮火車經過三天兩夜的顛簸,終于到達了深圳站。
車廂里人滿為患,空氣混濁得讓人窒息。
李建華緊緊抱著那個裝了200塊錢的帆布包,生怕被人偷走。
這200塊錢是他全部的家底,是他在深圳生存的唯一保障。
“兄弟,你也是去深圳淘金的?”鄰座的王大偉主動搭話。
王大偉是個精瘦的中年人,說話帶著濃重的湖南口音。
“是啊,聽說那邊機會多。”李建華點點頭。
“可不是,我堂哥在那邊做生意,一個月能賺好幾百呢!”
王大偉的眼中閃閃發光,仿佛看到了遍地的黃金。
“不過也不容易,競爭很激烈,沒點本事很難混出頭。”
李建華聽著這些話,心中既興奮又緊張。
火車一路向南,窗外的風景越來越陌生。
從北方的黃土地到南方的青山綠水,一切都顯得那么新奇。
“深圳站到了!”列車員的聲音在車廂里響起。
李建華背著簡單的行李,跟著人流走出了車站。
眼前的景象讓他徹底震撼了: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街道寬闊干凈,汽車川流不息,到處都是建設的熱潮。
“這就是深圳啊。”他在心里默默感嘆。
和家鄉的小縣城相比,這里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
霓虹燈閃爍,人們行色匆匆,每個人臉上都寫著“機會”兩個字。
找住處成了第一個難題。
他在城中村轉了一整天,終于找到一間小屋。
房間只有10平米,剛好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個小桌子。
墻壁有些潮濕,天花板還有水漬,但月租只要50塊。
“就這里了。”他咬咬牙做出決定。
房東是個中年婦女,看他是外地人,多收了10塊押金。
“小伙子,深圳不好混,要有心理準備。”她善意地提醒。
當天晚上,李建華躺在那張硬邦邦的床上,怎么也睡不著。
透過小窗戶,可以看到遠處的萬家燈火。
每一盞燈下面,都有一個追夢的故事。
“我一定要在這里闖出名堂。”他暗暗發誓。
第二天一早,他就開始四處找工作。
建筑工地、搬運公司、餐廳、商店,只要招人的地方他都去問。
“小伙子,你有什么特長?”雇主們都會這樣問。
“我能吃苦,什么活都愿意干。”這是他唯一的回答。
搬運、裝卸、擺攤、做小工,什么活都干過。
每天從早忙到晚,累得腰酸背痛,但收入微薄。
“小伙子,力氣不小啊!”工地的包工頭看著他滿頭大汗的樣子。
“謝謝老板,我不怕累。”李建華接過遞來的水一飲而盡。
那水是溫的,但在他口中卻比甘露還甜。
晚上回到小屋,他累得躺在床上就不想動了。
但看著窗外深圳的萬家燈火,他知道不能放棄。
“哥哥現在應該下班了吧。”他想起了在廠里工作的哥哥。
那種規律的生活,穩定的收入,現在想起來是多么珍貴。
“不知道我的選擇是不是對的。”他有些迷茫。
但第二天天一亮,他又會重新出發,繼續尋找機會。
03
半年過去了,兩兄弟的生活漸漸有了明顯的差距。
李建軍在廠里的地位越來越穩固,技術也越來越熟練。
車間主任張師傅經常叫他到辦公室商量工作。
“建軍,你是個聰明人,跟著我好好干,少不了你的好處。”
張師傅拍拍他的肩膀,眼中閃爍著意味深長的光芒。
李建軍雖然感到有些奇怪,但還是點頭答應了。
張師傅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說話總是半遮半掩的。
“建軍,有些事情你心里明白就行,不要多嘴。”
“什么事情?”李建軍好奇地問。
“以后你就知道了,總之對你有好處。”
車間里的氣氛越來越微妙,李建軍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的地方。
有時候晚上會有人來車間拉貨,動作很神秘。
而且總是挑一些質量最好的零件,留下的都是次品。
“這是怎么回事?”李建軍心中疑惑。
老王師傅總是欲言又止,“建軍,有些事情你別管太多。”
“可是這樣下去,產品質量會出問題的。”
“你以為我們不知道?”老王嘆了口氣,“可是沒辦法啊。”
李建軍隱約感覺到了什么,但又不敢確定。
廠里的效益確實在持續惡化,工資經常拖欠一兩個月。
“這可怎么辦啊,家里等著錢用呢。”工友們私下里議論紛紛。
“聽說其他廠的效益都不錯,就我們廠最差。”
“是啊,明明我們的設備這么好,怎么會這樣?”
李建軍也感到了壓力,雖然和小麗的關系越來越好,但沒錢的日子并不好過。
“建軍,我們什么時候能結婚啊?”小麗偷偷問他。
“等我攢夠錢,給你買個漂亮的結婚戒指。”
“我不要什么戒指,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行。”
小麗的話讓李建軍心中暖洋洋的,但也更加有壓力。
結婚需要錢,買房需要錢,養家更需要錢。
“小麗,別的廠工資都正常發,要不我也換個地方?”
“建軍,你爸好不容易給你爭取的這個機會,別輕易放棄。”
“可是這樣拖下去也不是辦法。”
“再等等吧,總會好轉的。”小麗安慰著他。
而在深圳的李建華,生活雖然艱苦,但漸漸有了轉機。
經過幾個月的摸索,他對這個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電子市場幫人搬貨的時候,他接觸到了各種各樣的生意人。
“小李,你在這里多長時間了?”老板陳總問他。
“快半年了,陳總。”李建華恭敬地回答。
陳總是電子市場里的大戶,手下有十幾個員工。
“我看你人挺實在的,有沒有興趣做點別的?”
“什么別的?”李建華眼睛一亮。
“幫我跑跑業務,聯系一些供貨商。”
“我行嗎?我沒有經驗。”
“經驗是慢慢積累的,關鍵是要有誠信。”
這個機會讓李建華興奮不已,跑業務比搬貨強多了。
“陳總,我一定好好干,不會讓您失望的。”
從那以后,李建華開始接觸到電子元件的生意。
他發現內地和深圳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異。
“這個電容在內地才賣2毛錢,這里要8毛。”他聽到兩個老板在談價格。
“沒辦法,運輸成本高,信息不對稱。”
這句話讓李建華的心里突然有了想法。
如果能從內地進貨,在深圳賣,這個差價可就大了。
“陳總,這些電子元件都是從哪里進的?”他主動詢問。
“大部分是從內地工廠直接進貨,小部分是香港轉口。”
“能不能帶我去見見那些供貨商?”
“小李,你想自己做生意?”陳總打量著他。
“是的,我想試試。”李建華坦誠地說。
“這個行業水很深,沒有門路很難做。”
“我愿意慢慢學,請陳總給我個機會。”
看著李建華誠懇的眼神,陳總點了點頭。
“好吧,下次我去廣州進貨,帶你去見見世面。”
這次廣州之行讓李建華大開眼界。
原來這些電子元件的生產成本這么低,利潤空間這么大。
“小李,你要記住,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信譽。”陳總語重心長地說。
“只要誠信經營,客戶自然會信任你。”
李建華用心記下了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
回到深圳后,他開始主動了解各種電子元件的價格和用途。
每天下班后,他就在電子市場轉悠,和各種人聊天。
“小伙子,你挺用心的,有什么不懂的盡管問。”
市場里的老板們都認識了這個勤奮的年輕人。
慢慢地,他對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了解。
哪些產品好賣,哪些客戶靠譜,哪些供貨商便宜。
“看來機會真的是給有準備的人。”他在心里暗暗鼓勵自己。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結識了一個從東莞來的供貨商老劉。
“小李,你要是真想做,我可以給你一些貨試試。”
老劉被他的誠意打動了,愿意給他一個機會。
“不過你得先付30%的定金,剩下的貨到付款。”
李建華計算了一下,這筆生意需要500塊錢的啟動資金。
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但也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決定賭一把,用自己辛苦攢的錢去做第一筆生意。
04
1987年的春天,工廠里的氣氛變得越來越詭異。
李建軍發現車間里的設備開始出現莫名其妙的故障。
“這臺機床昨天還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壞了?”老王師傅皺著眉頭。
李建軍上前檢查,發現關鍵部件竟然被人為拆除了。
“師傅,這不是故障,是有人故意拆的。”
“小聲點!”老王緊張地看了看四周,“這種話不能亂說。”
“可是...”
“建軍,你還年輕,有些事情看破不說破。”
老王的話讓李建軍心中更加疑惑,這個廠子到底怎么了?
車間主任張師傅最近經常神神秘秘地接電話。
“對,就是那批貨,今天晚上來拉...記住,要小心點。”
李建軍無意中聽到了這樣的對話,心中升起了不祥的預感。
晚上加班的時候,他故意留在車間里觀察。
果然,十點鐘的時候,一輛無牌照的卡車悄悄開進了廠區。
幾個陌生人和張師傅一起,開始往車上裝東西。
那些都是車間里最精密的零件,質量最好的產品。
“這些東西可值錢了,外面搶著要。”其中一個人低聲說道。
“你們動作快點,別被人發現了。”張師傅催促著。
李建軍躲在設備后面,心跳得像打鼓一樣。
他終于明白了,為什么產品質量越來越差,為什么設備總是出故障。
原來是有人在暗中做手腳,把好的東西偷偷賣掉。
“太過分了!”他在心里憤怒地想著。
這些設備和零件都是國家財產,是工人們辛苦勞動的成果。
現在竟然被人這樣明目張膽地偷竊,簡直是喪盡天良。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他發現那些精密零件果然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明顯的次品,根本無法保證產品質量。
“建軍,你最近怎么心不在焉的?”小麗關心地問。
“沒什么,就是有點累。”李建軍勉強笑笑。
他不能把這件事告訴小麗,這太危險了。
“廠里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問題?工資又拖欠了。”
“是啊,聽說效益不好,可能要大規模裁員。”
小麗的話讓李建軍心中更加沉重。
如果廠子真的倒閉了,他們這些工人該怎么辦?
“小麗,如果我沒有工作了,你還會跟著我嗎?”
這個問題他已經問過一次了,但心中依然不安。
“你說什么傻話,我又不是為了你的工作才跟你在一起的。”
小麗的話讓他稍微安心了一些,但內心的煎熬依然存在。
與此同時,深圳的李建華正在經歷人生的重要轉折。
他用積攢的500塊錢,從老劉那里進了第一批貨。
那是一大箱各種規格的電子元件,看起來普普通通。
但對李建華來說,這些就是他的全部希望。
“小李,這批貨質量絕對沒問題,你放心賣。”老劉拍拍他的肩膀。
“謝謝劉哥,我一定好好珍惜這個機會。”
李建華小心翼翼地把貨運到了華強北電子市場。
那里人流如潮,各種電子產品琳瑯滿目。
他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把貨擺了出來。
“老板,這些元件怎么賣?”第一個客戶走了過來。
那是個年輕的技術員,看起來很專業。
“您看看質量,價格保證比別家便宜。”李建華緊張地介紹著。
客戶拿起幾個元件仔細查看,用專業的儀器測試了一下。
“質量不錯,比我們常用的那家還好。”
“您需要多少?”李建華的心跳加速了。
“全要了,多少錢?”
“一共800塊。”李建華努力讓聲音聽起來平靜。
“成交!”客戶爽快地掏出了錢。
李建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00塊的成本,賣了800塊!
凈賺300塊,這比他搬一個月的貨掙得還多。
“謝謝老板,以后有貨我再聯系您。”
“好的,你的貨確實不錯,我們會長期合作的。”
送走客戶后,李建華激動得手都在發抖。
這是他來深圳后第一次嘗到成功的滋味。
當天晚上,他興奮得睡不著覺,腦子里全是各種商業計劃。
“看來這條路走對了。”他在心里暗暗高興。
第二天一早,他就給老劉打電話,準備進更多的貨。
“小李,你動作夠快的,這么快就賣完了?”
“是的,劉哥,客戶反應很好,我想多進一些。”
“好,你有多少資金?”
“現在有800塊,能進多少貨?”
“夠進1000塊錢的貨了,利潤更高。”
這筆生意讓李建華嘗到了甜頭,也讓他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小李,你很有做生意的天分。”老劉夸獎道。
“謝謝劉哥的提攜,沒有您我不可能有今天。”
“別客氣,生意場上講的是互利共贏。”
隨著生意的擴大,李建華的收入也在快速增長。
從最初的幾十塊,到現在的幾百塊,甚至上千塊。
他開始在深圳的商業圈里小有名氣。
“小李的貨質量好,價格公道,信譽也不錯。”
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主動找他進貨。
他也開始考慮擴大經營范圍,不僅僅局限于電子元件。
“劉哥,能不能介紹一些其他的供貨商?”
“你想做什么?”
“服裝、小商品,什么賺錢做什么。”
“有志氣,不過要量力而行,步子不能邁得太大。”
老劉的提醒讓李建華更加謹慎,但也更加堅定了做大的決心。
就在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意外接到了家里的電話。
“建華,家里一切都好,你哥哥在廠里也挺順利的。”
母親的聲音透過電話傳來,讓他感到一陣溫暖。
“媽,您身體怎么樣?爸爸還好嗎?”
“都挺好的,就是想你了。”
“我在這邊也很好,生意越來越順利了。”
“那就好,你要照顧好自己,別光顧著賺錢。”
掛了電話,李建華看著窗外深圳的夜景,心中五味雜陳。
如果當初自己進了廠,現在會是什么樣子?
哥哥如果來深圳,會不會比自己做得更好?
命運就是這樣奇妙,一個小小的決定,改變了兩個人的軌跡。
05
1987年的冬夜,紅星機械廠籠罩在一片死寂之中。
車間里只有幾盞昏暗的燈光在閃爍,機器早已停止了轟鳴。
李建軍因為一臺重要設備的故障,不得不留下來加班維修。
外面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整個廠區顯得格外蕭瑟。
“這個天氣,鬼都不出門。”他自言自語地說著。
手中的扳手在昏暗的燈光下閃閃發光,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么專注。
突然,辦公樓那邊傳來了說話的聲音。
“這么晚了,還有人在辦公室?”他好奇地抬起頭。
聲音斷斷續續地傳來,在寂靜的夜里顯得格外清晰。
他放下手中的工具,悄悄走向辦公樓。
樓道里漆黑一片,只有車間主任張師傅的辦公室里亮著燈。
李建軍輕手輕腳地走近,透過門縫看到了令他震驚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