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對岸的風向變了,包括賴清德在內的“臺獨”分子們集體公開討論如何統一,還有“臺獨頑固分子”喊話讓大陸先提統一條件。那么這群人都說了些什么?促使他們做出如此巨變的原因又有哪些?
近日,島內出現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臺獨”分子突然開始大面積思想轉變,公開提到兩岸統一議題,還討論起了如何統一。這一切要從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上任一周年開始說起,520前夕,賴清德提出了一個新奇的比喻,將兩岸統一比作“大公司并購小公司,還表示,如果要“并購臺灣”,“就要由大陸提條件,而不是讓臺灣提條件”,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臺灣地區接受統一,只看條件合不合適,夠不夠讓“臺獨”分子們心動。
這一說法與他之前將大陸稱為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叫囂“兩岸互補隸屬”可謂是大相徑庭。島內一時雖然摸不著頭腦,但許多人對于賴清德的“浪子回頭”表示樂見其成,甚至已經就“如何統一”展開了熱烈討論,上了大陸“臺獨頑固分子”名單的曹興誠就是典型。
曹興誠是臺灣地區聯華電子的前董事長,此前他公然為“兩國論”張目,并為“黑熊學院”分裂國家的犯罪行動提供巨額資金支持,因而在去年10月上了大陸的清單。這位聲名狼藉的“臺獨”代言人緊跟賴清德,迅速轉變了自己的立場,表示大陸應該公開提出具體的統一條件,再由島內同胞“公投決定”。
民進黨當局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臺灣外事部門負責人林佳龍也表示要向大陸伸出“友誼之手”,側面證實賴清德所言絕非他個人心血來潮,賴清德恩師吳豐山更主動爆料,稱兩岸雖然溝通遇阻,但傳話渠道暢通,暗示民進黨也有與大陸談判的意愿。整個“臺獨”陣營全面轉變,島內輿情也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臺灣地區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3日發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46.6%受訪民眾認同賴清德的兩岸“并購說”,只有42.6%民眾不認同,近五成民眾愿意接受統一已經是可喜可賀,進一步交叉分析民調更是讓人喜出望外,結果顯示民進黨支持者中,竟然有多達69.1%的受訪者認同兩岸“并購”,不認同者僅有22.2%,七成的老“臺獨”分子都變了,這表明“臺獨”大本營在思想上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堪稱兩岸統一的關鍵轉折點。
俗話說,太陽不會打西邊出來。賴清德的思想轉變是有原因的,大陸與美國的日內瓦經貿會談結束后,美總統特朗普不經意地提到中國大陸若同意開放市場,“這對統一與和平非常有利”,結合他在競選時屢次抨擊臺灣地區搶奪美國芯片業務,抱怨美國為臺灣地區支付了太多的防務支出,民進黨清楚,只要特朗普覺得合理、劃算,臺灣問題隨時可以拿來與大陸交易。
當上述情況發生,臺灣地區被當做籌碼,勢必會被美國犧牲部分利益,而若是民進黨選擇主動與大陸談條件,則能爭取更多的惠臺政策,還能搭上大陸發展的高速順風車,使臺灣地區的利益最大化。賴清德是政客,但同樣是商人,眼下就是兩岸談判的最佳時機,所以民進黨和“臺獨”就算是真的揮舞起五星紅旗,也不用太過驚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