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媽,你就別回來了,我們過不下去了!”深秋的傍晚,80歲的王奶奶拖著行李箱站在自家門口,兒子王建國和兒媳李紅冷著臉。
鄰居們圍觀議論,老人手中緊握著房產證,眼中滿含淚水。
此時,13歲的外孫小宇偷偷跑過來,塞給奶奶一張小紙條。
當王奶奶顫抖著打開紙條時,上面七個字讓她瞬間愣住,血壓都上來了...
01
深秋的傍晚,王奶奶站在502室的門口。
她的手緊緊攥著那個破舊的行李箱把手,指關節因為用力過度而發白。
八十年的人生,她從未想過會有這樣的時刻。
被自己的親生兒子趕出家門。
兒子王建國背對著她,肩膀在微微顫抖。
那是愧疚和無奈交織出的痛苦。
但他終究沒有回頭。
兒媳李紅雙手叉腰,臉上的表情堅決得像刀刃。
“媽,你就別回來了,我們過不下去了!”
這句話從她嘴里吐出來,每個字都像冰錐一樣扎進王奶奶的心里。
老人的眼淚瞬間涌出,但她努力忍住了。
她不想在這些鄰居面前失態。
樓道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有裝作路過的,有假裝取快遞的。
大家都知道這家人的矛盾,但沒人敢多說什么。
王奶奶的手顫抖著伸進口袋,摸到了那張房產證。
那是她全部的家當,也是她唯一的依靠。
200萬,在這個城市足夠買一套小房子了。
可是她現在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鄰居李大媽看不下去了,走過來小聲勸說。
“建國啊,你媽都這么大年紀了,哪有趕出去的道理?”
王建國的臉漲得通紅,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李姨,我們家的事您別管了。”
李大媽搖搖頭,嘆了口氣走開了。
這個世道,連孝順都成了奢侈品。
王奶奶站在門口,想起三個月前的那個秋日。
那時候,她是懷著多么美好的憧憬來到這里的。
三個月前,王奶奶做了人生中最重大的一個決定。
她要把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賣掉。
那套房子在老城區,雖然設施陳舊,但地段很好。
房產中介一眼就看中了,出價200萬。
王奶奶當時心都要跳出來了。
200萬,她這輩子從沒見過這么多錢。
老伴走得早,她一個人拉扯大兩個孩子不容易。
現在終于有能力幫助兒子了。
王建國的房貸還有一百多萬沒還清。
每個月光是利息就要幾千塊,壓得一家人喘不過氣來。
王奶奶想著,自己把房子賣了,幫兒子把債還了。
一家人就能過上好日子了。
她拿著這筆錢,興沖沖地來到兒子家。
那天,李紅笑得比花還燦爛。
“媽,您來了真是太好了!”
“我們正愁著房貸呢,您來得正是時候。”
李紅的話說得那么甜蜜,那么真誠。
她親自給王奶奶鋪床,買了老人愛吃的點心。
還特意燉了雞湯,說是要給老人補身體。
王奶奶當時感動得眼淚都出來了。
她覺得自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這個兒媳雖然平時有點強勢,但關鍵時候還是很貼心的。
第一天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飯。
李紅不停地給王奶奶夾菜,噓寒問暖。
13歲的外孫小宇也很懂事,主動幫奶奶盛湯。
王建國看著這溫馨的一幕,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媽,您就在我們家安心住下吧。”
“這就是您的家,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王奶奶聽了這話,心里暖洋洋的。
她覺得自己的晚年有了保障。
有兒子兒媳的照顧,有孫子的陪伴。
這不就是她夢寐以求的生活嗎?
第二天,王奶奶就把銀行卡交給了兒子。
“建國,這些錢你拿去還房貸。”
“剩下的我們一起過日子,改善改善生活條件。”
王建國接過銀行卡,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是感激,也是愧疚。
他知道母親這樣做意味著什么。
02
老人把自己的后路全部斷了,把命運完全交到了他們手上。
李紅在一旁看著,心里計算著這筆錢能買多少東西。
能換多大的房子,能過什么樣的生活。
她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第三天,王建國就去銀行把房貸還清了。
整整120萬,一次性還清。
他們終于不用再承受每月還貸的壓力了。
那天晚上,李紅破天荒地下廚做了一桌好菜。
還買了紅酒,說是要慶祝一下。
“媽,謝謝您!”
李紅舉起酒杯,眼中含著淚花。
王奶奶也很高興,覺得自己的錢花得值得。
能讓一家人這么開心,再多的錢都不算什么。
可是好景不長,問題很快就出現了。
王奶奶習慣早起,這是幾十年養成的習慣。
每天五點鐘,她就自然醒了。
她想著做點早餐,讓一家人吃得好一點。
老人家心疼兒子,知道他工作辛苦。
想著做點營養的粥,炒個清爽的小菜。
可是樓板太薄了,她走動的聲音確實有點大。
李紅被吵醒了,臉色很難看。
“媽,您能不能晚點起?”
“樓板這么薄,您一走動我們都聽得見。”
“我們工作一天很累了,想多睡會兒。”
王奶奶連忙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下次注意。”
從那以后,她不敢再早起了。
就算醒了,也在床上躺著,不敢下地。
一躺就是兩個小時,腰酸背痛。
但她不敢抱怨,怕給兒子添麻煩。
王奶奶喜歡看戲曲頻道,這是她唯一的娛樂。
每天晚上七點,正好是京劇時間。
她坐在客廳里,調小了聲音,靜靜地看著。
那些熟悉的唱腔,能讓她想起年輕時的歲月。
想起和老伴一起聽戲的美好時光。
可是李紅覺得影響了孩子寫作業。
“媽,小宇正在學習的關鍵時期。”
“您能不能去房間里看?”
“孩子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王奶奶只好讓出了客廳。
在狹小的房間里看電視,聲音不敢開大。
那些熟悉的唱腔聽起來都變了味。
但她還是忍了,為了孫子的學業。
老朋友張婆婆來看她,兩個老人很久沒見了。
有說不完的話,聊不完的家常。
她們在客廳里坐著,聲音控制得很小。
生怕打擾到這個家里的任何人。
可是李紅下班回來,臉色就變了。
“媽,家里不是茶館。”
“您能不能約束一下您的朋友?”
“我們工作一天很累,想安靜會兒。”
張婆婆聽了這話,臉色很難看。
她悄悄對王奶奶說:“你在這里過得不容易啊。”
王奶奶尷尬地笑笑,沒有多說什么。
但心里卻像被扎了一刀。
從那以后,她再也不敢讓朋友來家里了。
怕給兒子惹麻煩,也怕自己丟臉。
王奶奶想著既然住在這里,就要盡量幫忙做些事情。
她主動承擔起了家務活。
洗衣服、拖地、做飯,樣樣都干。
可是李紅卻處處挑剔。
“媽,您洗的衣服不干凈,我還得重新洗。”
“媽,您拖地的方式不對,角落里都是灰。”
“媽,您做的菜太咸了,我們吃不慣。”
每一句話都像刺一樣扎在王奶奶心上。
她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什么都做不好。
03
八十歲了,連最基本的家務都做不好。
她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
做任何事情都要看李紅的臉色。
生怕哪里做錯了,又要被挑剔。
兒子王建國看在眼里,心里也不好受。
但他更怕妻子生氣。
家庭和諧對他來說太重要了。
他不想在母親和妻子之間做選擇。
“媽,您就忍忍吧。”
“紅紅工作壓力大,脾氣有點急。”
“過段時間就好了。”
王建國總是這樣勸說母親。
王奶奶點點頭,她理解兒子的難處。
一個男人夾在妻子和母親之間,確實不容易。
她決定更加忍耐,更加小心。
可是,忍耐是有極限的。
一個月過去了,情況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糟糕。
李紅開始明目張膽地表達不滿。
“媽,您看電視的時候能不能小聲點?”
“媽,您走路能不能輕一點?”
“媽,您能不能別在客廳里待太久?”
每一個要求都在壓縮著王奶奶的生存空間。
她開始覺得自己在這個家里是多余的。
就像一個不受歡迎的客人。
鄰居張婆婆偶爾遇到她,總是搖頭嘆息。
“王嬸,您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年輕人不懂事,您別往心里去。”
王奶奶苦笑著說:“我把老房子賣了,現在想走都沒地方去。”
這句話說得張婆婆心酸不已。
一個八十歲的老人,無家可歸,該有多絕望。
“要不您來我家住幾天?”
張婆婆試探著說。
王奶奶搖搖頭:“算了,給您添麻煩。”
“再說,我住在您家,我兒子兒媳更有理由了。”
她雖然委屈,但還是維護著兒子的面子。
春天悄悄來了又走了。
夏天也在不知不覺中過去了。
王奶奶在這個家里的存在感越來越低。
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躲在房間里。
不敢出聲,不敢走動。
就像一個幽靈一樣活著。
吃飯的時候才敢出來,吃完飯立刻回房間。
即使這樣,李紅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她開始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媽,您看是不是該考慮搬出去住?”
這句話像雷劈一樣擊中了王奶奶。
她努力保持鎮定,聲音有些顫抖。
“紅紅,我住在這里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嗎?”
李紅毫不客氣地說:“我們這個房子太小了,住不下這么多人。”
“您可以在外面租個房子,我們每個月給您生活費。”
“這樣對大家都好。”
王奶奶聽了這話,心徹底涼了。
她明白,這是變相的趕人。
自己的錢可以用來還房貸,但自己這個人卻要被趕走。
這是什么道理?
“紅紅,我的錢都給你們了。”
“現在你們要我搬出去,我拿什么租房子?”
李紅理直氣壯地說:“房租從您那200萬里扣啊。”
“您不是還有幾十萬沒用嗎?”
王奶奶感到深深的被利用感。
她的錢可以用來還債,可以用來交房租。
但她這個人,卻成了累贅。
王建國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
這種沉默,其實就是一種態度的表達。
王奶奶明白了,兒子選擇站在妻子一邊。
她的心徹底死了。
04
從那一刻起,她開始默默收拾行李。
這個過程很痛苦,因為她發現很多東西都不見了。
那些從老家帶來的照片,記錄著她和老伴的美好回憶。
現在全都不見了。
那些舍不得扔的舊衣服,承載著她半生的記憶。
也都消失了。
“媽,那些東西太舊了,我幫您整理掉了。”
李紅輕描淡寫地說。
王奶奶沒有爭辯,也沒有哭泣。
她只是默默地把剩下的東西裝進行李箱。
那些被“整理”掉的不僅僅是物品。
更是她的過去,她的回憶,她的尊嚴。
鄰居們漸漸知道了這件事。
大家私下里議論紛紛。
“這家人真是沒良心,老人家把房子賣了幫他們還債。”
“轉頭就要趕人,以后他們老了怎么辦?”
“王嬸真可憐,八十歲了還要背井離鄉。”
這些議論聲傳到李紅耳朵里,她很惱火。
“媽,您要走就快點走。”
“別讓鄰居們看笑話。”
她催促得很急,生怕夜長夢多。
王奶奶拖著行李箱,一步步走向門口。
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
夕陽西下,整個樓道都籠罩在昏黃的光線中。
就像她此刻的心情,充滿了悲涼和絕望。
她回頭看了看這個住了三個月的家。
心里五味雜陳。
曾經以為這里是她的歸宿。
現在才知道,這里從來就不是她的家。
王建國站在門邊,臉上寫滿了愧疚。
但他沒有說話,更沒有挽留。
在母親和妻子之間,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妻子。
李紅雙手叉腰,一副如釋重負的樣子。
仿佛趕走了一個討厭的客人。
“媽,您路上小心點。”
這句話聽起來像關心,其實是在催促。
讓老人趕緊離開,別再回來。
王奶奶正要離開,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13歲的外孫小宇從房間里跑了出來。
這個孩子平時和奶奶最親近。
每天放學回來,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奶。
讓奶奶檢查作業,聽奶奶講故事。
可是最近幾天,他變得很奇怪。
總是躲著奶奶,眼神里充滿了愧疚和不安。
現在他終于跑過來了,眼睛紅紅的。
“奶奶...”
小宇想說什么,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他偷偷看了看父母,生怕被發現。
然后快速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小紙條。
悄悄塞到奶奶手里。
動作很輕,很小心。
“奶奶,您保重身體。”
小宇說完這句話,就匆忙跑回了房間。
留下王奶奶一個人站在門口,握著那張紙條。
她的心里涌起一陣暖流。
至少還有一個人在乎她,記掛她。
05
這個孫子從小就懂事,現在更是貼心。
王奶奶想立刻打開紙條看看寫的什么。
但李紅在旁邊催促著。
“媽,天都要黑了,您快走吧。”
“一會兒出租車不好打。”
王奶奶只好收起紙條,拖著行李箱往外走。
樓道里的燈已經亮了,發出昏黃的光。
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長,很孤獨。
走了幾步,她停了下來。
實在忍不住想知道孫子寫了什么。
她顫抖著手打開了那張小紙條。
王奶奶瞬間愣住了,整個人都僵在了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