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養壞了,還給你們!"
2010年夏天,南京梧桐小區門口,一個滿臉滄桑的中年婦女推搡著身邊的青年。
對著門口震驚的夫婦大聲喊道。
"媽,您別這樣..."青年哀求著。
"我不是你媽!我從來就不是!"婦女歇斯底里地叫喊
聲音在小區里回蕩,"他們才是你的親生父母!"
這句話如同晴天霹靂。李建國夫婦呆立當場。
20年的尋子之痛在這一刻重新撕裂心扉。
01
李建國怎么也沒想到,這個平靜的周日下午會被徹底改變。
門鈴響起時,他正在客廳看報紙。
透過貓眼,看到一個陌生的中年婦女牽著一個高大的青年站在門外。
婦女神情緊張,青年低著頭,像是在躲避什么。
"你們找誰?"李建國開門問道。
婦女抬起頭,那是一張被歲月刻滿皺紋的臉,眼中閃爍著復雜的光芒。
她盯著李建國看了很久,然后突然開口:"你...你是李建國嗎?"
"是的,您是?"
"我叫王秀芝。"婦女的聲音有些顫抖,"這是...這是小明。"
李建國的心臟猛地一跳。小明,這個名字他已經20年沒有聽到過了。
"建國,是誰啊?"妻子張慧從廚房走了出來,看到門口的兩個陌生人愣住了。
王秀芝的目光移向張慧,眼中的復雜情緒更加濃烈。
她深吸了一口氣,聲音有些哽咽:"張老師,您...您還好嗎?"
張慧覺得這個聲音有些熟悉,但又想不起在哪里聽過。
她仔細打量著眼前的婦女,忽然臉色大變。
"你...你是王阿姨?"
王秀芝點了點頭,眼淚開始在眼眶里打轉。
張慧瞬間明白了什么,她的目光轉向那個一直低著頭的青年。
青年慢慢抬起頭,露出一張輪廓分明的臉。
那張臉雖然陌生,但眉眼間卻有著說不出的熟悉感。
"天哪..."張慧捂住了嘴。
李建國也看清了青年的容貌,他感覺自己的腿開始發軟。
這個青年大約二十歲,身材高大,皮膚有些黑,說話帶著濃重的蘇北口音,完全不像城里長大的孩子。
但是那雙眼睛,那個鼻型,還有額頭上那個小小的疤痕...
"小明?"李建國的聲音幾乎是從喉嚨里擠出來的。
青年茫然地看著他們,眼中滿是困惑。
王秀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她抓著青年的胳膊,幾乎是在咆哮:
"告訴他們,告訴他們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王軍啊。"青年更加困惑了。
"不!你不叫王軍!"王秀芝的聲音越來越大,"你叫李明!你是他們的兒子!"
鄰居們開始圍觀過來。李建國趕緊把他們讓進屋內。
客廳里,四個人相對而坐,空氣凝重得像要爆炸。
張慧的眼淚一直在流,她死死盯著那個叫王軍的青年。
青年不安地扭動著身體,時不時地看向王秀芝。
"王阿姨,"李建國努力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你能告訴我們,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嗎?"
王秀芝看著李建國,然后又看了看張慧,眼中的痛苦清晰可見。
她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但又停住了。
"媽,到底發生什么事了?"王軍問道,"您為什么說我不是您的兒子?"
聽到"媽"這個稱呼,張慧的心如刀割。
她的兒子,她失蹤了20年的兒子,竟然叫別的女人媽媽。
王秀芝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小明,不,王軍...你先出去走走,我需要和你的...和李叔叔阿姨單獨談談。"
王軍看起來更加茫然了,但還是聽話地出了門。
房間里只剩下三個大人。
王秀芝從包里拿出一張已經發黃的照片,顫抖著遞給李建國。
照片上是一個三歲的小男孩,正咧著嘴笑。
李建國接過照片,眼淚瞬間涌了出來。這是他們全家最后一張合影中的小明。
"是他,就是他。"張慧哽咽著說,"可是,王阿姨,這20年...這20年你們都去了哪里?"
王秀芝低下頭,聲音變得很小:"我們...我們一直在蘇北的農村。"
"為什么?"李建國的聲音開始顫抖,"為什么要帶走我們的孩子?"
王秀芝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恐懼:"李先生,有些事情...有些事情很復雜。"
"什么復雜?"張慧突然站了起來,聲音變得尖銳,
"你偷走了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痛苦了20年,現在你告訴我復雜?"
"我沒有偷!"王秀芝也激動起來,"我沒有偷他!"
"那你為什么要帶走他?為什么?"
王秀芝看著憤怒的張慧,眼中的恐懼更加明顯。
她欲言又止,最后只是搖了搖頭:"我...我不能說。"
"不能說?"李建國也站了起來,"你不能說?那我就報警!"
"不要!"王秀芝驚慌地抓住李建國的胳膊,"求你們不要報警,至少...至少現在不要。"
"給我一個理由。"
王秀芝沉默了很久,最后說道:"因為這件事...這件事關系到很多人。如果報警,可能會有人受到傷害。"
李建國和張慧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這時,王軍從外面走了進來。
他看著屋內緊張的氣氛,小心翼翼地問:"媽,我們是不是該走了?"
王秀芝看著王軍,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情緒。
她慢慢站起身,走到王軍面前,伸手撫摸著他的臉頰。
"孩子,"她的聲音很輕,"你知道嗎,你小時候特別乖,特別聽話。"
王軍有些不解:"我現在也很聽您的話啊。"
王秀芝搖了搖頭,眼淚再次涌了出來:"不,你變了。你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媽,您在說什么?"
王秀芝沒有回答,而是轉向李建國夫婦:"他身上有個胎記,在左肩膀上,像一朵小花。"
張慧驚叫一聲:"天哪,真的是小明!"
李建國也激動得說不出話來。那個胎記,只有他們夫婦和當年的醫生知道。
王秀芝看著他們激動的樣子,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
"是的,他就是你們的兒子。現在,我把他還給你們。"
"可是為什么?"張慧抓住王秀芝的手,"為什么現在?為什么要在現在還給我們?"
王秀芝看了看王軍,眼中閃過一絲恐懼和絕望。
"因為..."她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很低,"因為我管不了他了。"
02
1990年的秋天,對于李建國一家來說,原本是個收獲的季節。
李建國在南京一家國企擔任車間主任,張慧是小學老師,三歲的兒子小明聰明可愛,一家三口生活美滿。
那年9月,張慧剛剛產假結束回到學校上班,家里需要有人照顧小明。
經過朋友介紹,他們雇了一個叫王秀芝的保姆。
王秀芝當時四十二歲,來自蘇北農村,丈夫早逝,獨自撫養一個女兒。
她人老實本分,干活勤快,對小明也很好,李建國夫婦都很滿意。
小明也很喜歡王阿姨。
王秀芝總是變著花樣給他做好吃的,講有趣的故事,小明甚至有時候比跟父母還要親近。
"這孩子,怎么跟王阿姨這么親呢?"張慧有時候會有些吃醋地說。
"孩子親近照顧他的人,這是正常的。"李建國倒是很開心,"說明王阿姨真心對小明好。"
確實,王秀芝對小明的好是發自內心的。
她失去丈夫后,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女兒又正值青春期,經常和她發生沖突。
照顧小明讓她重新感受到了母愛的溫暖和被需要的感覺。
但是,王秀芝心中也有著深深的痛苦。
看著李家富裕的生活,再想想自己家中的貧困,她心中的不平衡感越來越強烈。
小明的玩具多得數不清,衣服總是新的,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
而她的女兒王紅,連一雙像樣的鞋子都沒有。
"媽,同學們都笑話我的鞋子。"王紅經常在電話里抱怨。
王秀芝每次聽到女兒的話,心都像被刀割一樣。
她拼命工作,省吃儉用,但她的工資相對于李家的生活水平來說,實在太微薄了。
1990年10月15日,那是一個改變了三個家庭命運的日子。
那天下午,張慧臨時有事需要加班,李建國也在單位開會。王秀芝如往常一樣帶著小明在小區里玩耍。
小明看到小區外面有個賣糖葫蘆的,吵著要買。王秀芝經不住他的央求,就帶著他走出了小區。
就在買糖葫蘆的時候,意外發生了。
一個陌生男人突然沖過來,一把抓住小明就往一輛面包車上拖。
小明嚇得大哭,王秀芝也被嚇傻了。
"救命啊!有人搶孩子!"王秀芝拼命大喊。
但是街上人不多,那個男人力氣很大,眼看就要把小明拖上車。
王秀芝不顧一切地沖上去,死死抓住小明不放。
男人惱羞成怒,一腳踢倒了王秀芝。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遠處傳來了警笛聲。男人顯然被嚇到了,松開小明就跑了。面包車也迅速開走了。
王秀芝抱著哭得稀里嘩啦的小明,自己也嚇得渾身發抖。
"王阿姨,我害怕。"小明抱著她的脖子,小臉蒼白。
"不怕不怕,王阿姨在這里。"王秀芝拍著小明的后背安慰他。
但是王秀芝的心中卻產生了一個可怕的想法。
那個男人,那輛面包車,還有剛才那個險境,讓她意識到一個事實:小明差一點就被人販子拐走了。
如果小明真的被拐走了,李建國夫婦會怎么樣?
他們會痛苦,會絕望,會到處尋找。但是,如果小明消失了,她王秀芝會承擔什么責任?
她只是一個保姆,她沒有能力保護好這個孩子。一旦出了事,李家會怪她,警察會懷疑她,她可能會被認為是同伙。
更重要的是,如果小明真的被拐走了,她就失業了。
她沒有學歷,沒有技能,找到這樣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已經很不容易了。她還要養活女兒,還要供女兒上學。
王秀芝抱著小明坐在路邊,腦子里亂成一團。
小明已經不哭了,他抬起小臉看著王秀芝:"王阿姨,我們回家吧,我想媽媽了。"
"好,我們回家。"王秀芝站起身,牽著小明的手。
但是她的腳步卻越來越沉重。
回到李家,王秀芝沒有把剛才的事情告訴李建國夫婦。
她害怕他們會怪她,更害怕失去這份工作。
但是那個可怕的想法卻在她心中越來越清晰。
如果小明消失了,但不是被人販子拐走,而是跟著她離開了呢?
她可以帶著小明離開南京,去一個沒人認識他們的地方。
她可以告訴別人小明是她的兒子,是她丈夫去世前留給她的。
小明那么小,很快就會忘記原來的家。而她,可以給小明一個完整的家,可以全心全意地愛他,照顧他。
這個想法一旦產生,就像野草一樣在王秀芝心中瘋狂生長。
她開始仔細觀察李家的生活規律,開始計劃如何帶走小明而不被發現。
10月22日,機會來了。
那天張慧要去外地出差三天,李建國晚上有個重要的會議要開。王秀芝需要在李家過夜照顧小明。
晚上八點,李建國匆匆忙忙地離開了家。
"王阿姨,我可能要很晚才回來,小明就拜托你了。"
"放心吧,李先生。"
門關上后,王秀芝看著正在玩玩具的小明,心中的想法終于變成了行動。
她收拾了一些小明的衣服和玩具,然后對小明說:"小明,王阿姨帶你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好不好?"
"什么地方?"小明抬起頭問。
"一個有很多小朋友的地方,那里還有小火車,還有動物園。"
小明的眼睛亮了:"真的嗎?什么時候去?"
"現在就去,我們坐火車去。"
小明興奮地拍手:"太好了!可是爸爸媽媽呢?"
王秀芝蹲下來,看著小明的眼睛:"爸爸媽媽明天就來找我們,他們知道我們去哪里。"
小明相信了。在他心中,王阿姨從來不會騙他。
就這樣,在那個寒冷的秋夜,王秀芝帶著小明離開了南京,離開了他的家,離開了他的父母。
火車開動的那一刻,王秀芝看著車窗外閃過的城市燈火,心中既有解脫的感覺,也有深深的恐懼。
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件錯事,但她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小明靠在她的懷里睡著了,小臉上還帶著對明天的期待。
王秀芝輕撫著小明的頭發,心中默默地說:"孩子,原諒王阿姨。王阿姨會好好照顧你的,會給你一個完整的家。"
火車一路向北,駛向未知的命運。
03
李建國夫婦發現兒子失蹤是在第二天早上。
張慧出差回來,發現家里空無一人,王秀芝和小明都不見了。
她以為他們出去買菜了,就在家里等。
一個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是沒有人回來。
張慧開始著急了,她給李建國打電話。
"建國,小明和王阿姨還沒回來,會不會出什么事了?"
"別著急,可能是去哪里玩了。再等等看。"
又過了兩個小時,還是沒有消息。
李建國也開始擔心了,他提前下班回到家。
夫婦倆在小區里到處尋找,詢問鄰居,都說沒有看到王秀芝和小明。
"會不會回老家了?"張慧猜測。
他們找到了當初介紹王秀芝來的朋友,得到了王秀芝在蘇北老家的地址。
李建國立即開車趕到那里。
但是王秀芝的老家也沒有人,鄰居說她們母女倆已經好幾天沒回來了。
李建國徹底慌了,他立即報了警。
警方很快展開了調查。通過各種渠道,他們確認王秀芝確實帶著小明離開了南京,但是去向不明。
"根據我們的調查,王秀芝很可能是拐帶了你們的孩子。"辦案警察對李建國夫婦說,"但是她們現在的位置我們還不清楚。"
李建國和張慧的天塌了。
他們無法相信,那個看起來老實本分的王阿姨,那個小明那么信任和依賴的王阿姨,竟然會帶走他們的孩子。
"為什么?她為什么要這樣做?"張慧哭得撕心裂肺。
警察也很困惑。
根據他們的了解,王秀芝工作認真,待遇也不錯,沒有明顯的作案動機。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王秀芝帶著小明消失了。
接下來的日子,對于李建國夫婦來說是一場噩夢。
他們四處奔波,尋找孩子的線索。
他們報紙上登尋人啟事,電視臺播尋人新聞,甚至雇了私家偵探。
每一個可能的線索他們都不放過,每一個相似的孩子他們都要去確認。
有一次,有人說在徐州看到了一個很像小明的孩子,李建國夫婦連夜趕過去,結果發現是誤會一場。
有一次,有人舉報說看到了王秀芝,警方出動了大量人力,最后發現是認錯了人。
這樣的失望經歷了太多次,李建國夫婦的心都快要碎了。
張慧因為過度悲傷和自責,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她總是覺得是自己的錯,如果她不出差,如果她不雇王秀芝,如果她更仔細地考察王秀芝的背景...
李建國也備受煎熬。
作為一個男人,他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家人,沒有看好孩子。
同事朋友的關心和同情讓他感到更加痛苦。
兩年后,他們的婚姻瀕臨破裂。
"我們離婚吧。"張慧對李建國說,"這樣的日子我過不下去了。"
"不,我們不能離婚。"李建國抓住張慧的手,"小明還會回來的,我們的家不能散。"
"他還會回來嗎?已經兩年了,警察都說希望很渺茫了。"
"會的,他一定會回來的。"
李建國的堅持挽救了這個家庭,但也讓兩個人承受了更大的痛苦。
他們保持著小明的房間不變,他的玩具、衣服、小床都原樣保留著。
每年小明的生日,他們都會買生日蛋糕,默默地為他慶祝。
時間一年一年過去,希望越來越渺茫,但他們從未放棄。
與此同時,在距離南京幾百公里外的蘇北農村,王秀芝和小明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
王秀芝帶著小明來到了一個叫做柳莊的小村子,她告訴村民們自己是王寡婦,剛剛失去丈夫,帶著兒子來這里投靠遠房親戚。
村民們都很同情她,也沒有人懷疑什么。
小明被改名叫王軍,身份證明什么的都是花錢辦的假證。
最初的幾個月,小明經常哭著要回家,要找爸爸媽媽。
王秀芝只能一遍遍地哄他,告訴他爸爸媽媽出國了,要很久才能回來。
漸漸地,小明適應了新的環境。
農村的生活雖然艱苦,但也有城市里沒有的樂趣。
他可以到田野里奔跑,可以下河摸魚,可以和村里的孩子們一起放牛。
王秀芝對小明,不,對王軍非常好。
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
但是生活的現實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王秀芝沒有什么技能,在農村只能做一些零工。
她種菜、幫人家做飯、給人家洗衣服,收入微薄。
王軍長大了,需要上學,需要買書包、文具,需要更多的花費。
王秀芝省吃儉用,自己經常餓著肚子,也要保證王軍有足夠的營養。
更難的是,她的親生女兒王紅。
王紅無法理解母親的行為,她覺得母親偏心,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一個外人。
母女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
"媽,你到底怎么了?"王紅在電話里質問,"你為什么要帶著一個不相干的孩子?我才是你的女兒!"
"小軍不是外人,他是你弟弟。"
"他不是!他不是我弟弟!"王紅憤怒地掛斷了電話。
隨著王軍一天天長大,王秀芝發現了一個讓她越來越擔心的問題:王軍開始變壞了。
也許是因為農村環境相對粗放,也許是因為缺少父親的管教,也許是因為王秀芝過于溺愛,王軍的性格開始發生變化。
他變得粗野,說話帶臟字,經常和村里的孩子打架。
在學校里,他也不好好學習,經常逃課去網吧。
王秀芝試圖管教他,但效果甚微。王軍已經不是當年那個乖巧聽話的小明了,他變成了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少年。
"王軍,你不能這樣,你要好好讀書。"王秀芝苦口婆心地勸說。
"讀書有什么用?村里那些大學生畢業了還不是找不到工作。"王軍不以為然。
"你不讀書將來怎么辦?"
"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反正有你養著我。"
王軍的話像刀子一樣刺痛了王秀芝的心。她意識到,自己的溺愛可能害了這個孩子。
更讓她害怕的是,王軍開始對自己的身世產生懷疑。
有一次,王軍在收拾東西的時候,發現了那張小明的照片。
"媽,這個小孩是誰?"
王秀芝心一驚,趕緊奪過照片:"沒什么,是親戚家的孩子。"
"親戚家的孩子?"王軍仔細看了看照片,"怎么覺得有點像我小時候?"
"哪有的事,你想多了。"
但是王秀芝知道,王軍開始懷疑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王軍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他開始吸煙喝酒,和社會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甚至參與了一些違法活動。
2010年春天,王軍因為參與打架斗毆被派出所抓了。
王秀芝接到通知趕到派出所時,看到兒子滿身是傷,眼中滿是仇恨和不屑。
"你這孩子怎么教育的?"警察批評王秀芝,"再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
王秀芝含著眼淚把王軍帶回家。路上,王軍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冷冷地看著她。
回到家后,王秀芝終于忍不住了。
"王軍,你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哭著說,"你這樣我怎么對得起..."
"對得起誰?"王軍突然抬起頭,眼中閃著危險的光芒,"對得起我的親生父母嗎?"
王秀芝渾身一震,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你...你在說什么?"
"別裝了!"王軍站了起來,聲音變得冰冷,"我早就知道了,我不是你的親生兒子,對不對?"
王秀芝癱坐在椅子上,眼淚如雨下。
秘密,終于要揭開。
"我早就知道了,我不是你的親生兒子,對不對?"
王軍的話如同重錘敲擊在王秀芝心上。她癱坐在椅子上,渾身顫抖。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
王軍從房間里拿出一個破舊的鐵盒子,里面裝著那張發黃的照片,還有其他一些東西。
"這些年我一直在找證據。"王軍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冷,"我記得小時候的一些片段,記得有個漂亮的阿姨叫我小明,記得一個很大的房子..."
王秀芝想要阻止他繼續說下去,但王軍已經停不下來了。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了急促的敲門聲。
"開門!派出所的!"
王秀芝和王軍同時一驚。透過窗戶,他們看到門口站著幾個警察。
"媽,怎么辦?"王軍慌了,所有的憤怒瞬間變成了恐懼。
王秀芝深吸一口氣,走向門口。開門前,她回頭看了王軍一眼。
"孩子,不管發生什么,你要記住,這二十年來,我是真心愛你的。"
門開了,警察魚貫而入。為首的是一個中年警官,神情嚴肅。
"王秀芝,我們接到舉報,你涉嫌拐騙兒童。這位就是王軍吧?"
王軍呆呆地點了點頭。
"現在,有人要見你們。"警官說著,向門外做了個手勢。
李建國和張慧走了進來。
二十年的時光在這一刻仿佛靜止了。四個人,兩個家庭,一個天大的秘密。
張慧看著王軍,眼淚瞬間決堤:"小明...真的是你嗎?"
王軍看著這兩個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心中五味雜陳。一些模糊的記憶開始清晰起來。
"我..."王軍的聲音顫抖著,"我不知道該叫你們什么。"
李建國上前一步,仔細打量著王軍。二十年了,那個三歲的小男孩已經長成了青年,但眉眼間的神似讓他確信無疑。
"你就是我們的兒子。"李建國的聲音哽咽了,"你就是小明。"
王秀芝這時突然跪了下來,對著李建國夫婦磕頭。
"李先生,張老師,我對不起你們!我對不起小明!"
"起來說話!"張慧扶起王秀芝,"這二十年到底發生了什么?為什么要帶走我們的孩子?"
王秀芝看了看在場的所有人,眼中閃過復雜的情緒。
"我..."她欲言又止,"這件事...很復雜。"
"什么復雜?"警官皺起眉頭,"你直接說就是了。"
王秀芝搖了搖頭,聲音變得很小:"如果我說出真相,可能會有人因此喪命。"
現場的空氣頓時凝固了。
王軍震驚地看著王秀芝:"媽,你在說什么?什么真相?什么喪命?"
王秀芝閉上眼睛,痛苦地說:"二十年前那個夜晚...根本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
她停頓了一下,然后突然睜開眼睛,目光直視警官。
"警官,如果我告訴你們真相,你們能保證相關人員的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