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你們想餓死我們是吧!"老大一腳踢翻茶幾,茶杯碎片濺了一地。
"三十多歲的人了,還問爸媽要錢!"老王氣得渾身發抖。
"不給錢就別想安生!"老二揮舞著拳頭。
老王婆婆抹著眼淚:"走,咱們走,讓他們自生自滅去!"
這一走,就是9年。當夫妻倆再次推開家門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徹底愣住了...
01
那天晚上,王家的院子里響起震天的咒罵聲。
"媽的,一個月就給三百塊錢,夠干什么的!"老大王建國一腳踢翻了門口的水桶,臟水濺了一地。
65歲的老王從屋里沖出來,手里還拿著剛補好的破衣服:
"三百塊錢?你知道我和你媽一個月才掙多少錢嗎?"
"我管你掙多少!反正我要一千!"王建國瞪著血紅的眼睛,"別的不說,光煙錢就不夠!"
32歲的老二王建軍從屋里探出頭:"就是,連個像樣的衣服都買不起,出去讓人笑話!"
老王的手顫抖著指向老二:"笑話?你們三個大男人在家游手好閑,才是真正的笑話!"
"你說什么?"老二沖了出來,一把推了老王一下,"我們怎么游手好閑了?我不是在找工作嗎?"
"找工作?找了三年了,找到了嗎?"老王婆子從廚房里走出來
圍裙上還沾著洗碗水,"昨天李嬸還問我,說她家小兒子都當上了車間主任,問你們仨在干什么呢!"
"你管別人家干什么!"29歲的老三王建華也從里屋出來了,手里還拿著手機,"反正我是大學生,不能隨便找個工作就干!"
"大學生?"老王氣得臉都紫了,"大學畢業七年了,除了在家吃閑飯還會干什么?"
"爸,你說話注意點!"王建華把手機往桌上一摔,"我這叫待業,懂不懂?我要找個配得上我學歷的工作!"
"配得上?"老王婆子眼淚都快下來了,"你們覺得什么工作配得上你們?縣長還是市長?"
三個兒子對視了一眼,老大王建國突然冷笑一聲:"行了,別廢話了,錢給不給?不給的話今晚別想睡覺!"
說著,他一把抓起茶幾上的煙灰缸就摔了。
"哐當!"
煙灰缸碎了一地,老王婆子嚇得后退了幾步。
"你們...你們這是要造反嗎?"老王的聲音都在發抖。
"造反?"老二王建軍嗤笑一聲,"我們只是要我們應得的!你們養我們是天經地義,給我們錢花也是應該的!"
"應該的?"老王感覺胸口發悶,"我和你媽辛苦一輩子,到頭來就是為了養你們這三個白眼狼?"
"白眼狼?"老三王建華站起來,個子比老王高了一頭,"爸,你說話過分了!我們是你兒子,不是什么白眼狼!"
"兒子?"老王指著地上的碎片,"哪有兒子這樣對父母的?"
"那你們也得像父母的樣子!"老大王建國一拍桌子,"別人家的父母,哪個不是把最好的給兒子?你們呢?天天哭窮!"
這時候,鄰居李嬸從墻頭探出頭來:"老王,怎么回事啊?吵得這么兇?"
老王婆子羞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趕緊擺手:"沒事沒事,你快回去吧!"
但李嬸已經聽到了大概,搖搖頭就回去了。
老王知道,明天全村人都會知道他家的丑事。
"看到了吧?"老王婆子流著眼淚,"讓鄰居看笑話了!你們滿意了?"
"笑話就笑話唄!"老二毫不在乎,"反正不給錢,我們就天天這樣鬧!"
"就是!"老三附和道,"我們又不出去丟人,在自己家鬧怎么了?"
老王感覺天旋地轉,他扶著墻才沒有倒下去。
"你們...你們真的要逼死我們啊!"
"逼死?"老大冷笑,"誰逼死誰還不一定呢!不給錢,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
這句話像一根刺扎進了老王的心里。
他看著眼前這三個兒子,突然感覺非常陌生。這還是他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嗎?
夜已經很深了,鄰居家的燈都滅了,只有王家還在繼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老王婆子坐在小板凳上,一邊抹眼淚一邊說:"建國,你都35了,別人家你這個年紀的,孩子都上小學了!"
"別人家別人家!你就知道別人家!"王建國不耐煩地擺手,"我結不結婚關你什么事?"
"不關我事?"老王婆子聲音都啞了,"你不結婚,我們王家的香火怎么辦?"
"香火?"王建華嗤笑,"都什么年代了,還講這些封建迷信!"
老王坐在破舊的木椅上,看著這三個兒子,心里滿是絕望。
他想起了十五年前,那時候老大剛剛結婚,老二在技校學修車,老三準備高考。那時候雖然窮,但一家人還有盼頭。
可是現在呢?
老大結婚三年就離了婚,說是嫌棄女方家窮,要不起彩禮。
離婚后就回了家,從此再也沒出去工作過。
老二從技校畢業后,在外面工作了兩年。
后來在工地上受了點輕傷,拿了幾萬塊錢賠償,就覺得不用工作了,可以躺著花一輩子。
老三倒是爭氣,考上了大專,但畢業后工作換了一個又一個,總是嫌這嫌那。
最后索性在家待著,說要找一個"體面"的工作。
十五年過去了,三個兒子一個比一個廢。
而他和老伴,為了養活這三個兒子,省吃儉用,連新衣服都舍不得買。
"爸,媽,我餓了。"老三突然開口,"今天晚飯就那點咸菜,哪夠吃啊?"
"餓了?"老王婆子擦擦眼淚,"家里就剩兩個饅頭了,本來是準備明天早上吃的..."
"那就給我唄!"老三理所當然地說,"反正你們也不怎么干活,不餓。"
老王婆子愣了一下,然后慢慢站起來,走向廚房。
"媽!"老王突然叫住了她,"別去了!"
"為什么?"老王婆子回頭看著他。
"我說別去就別去!"老王站起來,眼神堅定得從來沒有過,"今天誰也別想再吃一口我們的飯!"
三個兒子都愣住了。
"爸,你什么意思?"老大王建國皺眉。
"什么意思?"老王冷笑,"從明天開始,你們自己想辦法吃飯!"
"你瘋了?"老二跳起來,"我們是你兒子!"
"兒子?"老王搖搖頭,"我沒有你們這樣的兒子!"
說完,他拉著老王婆子就往屋里走。
"你們給我站住!"老大追了幾步,"今天這事沒完!"
但老王已經關上了房門,還從里面插上了門閂。
"開門!開門!"三個兒子在外面拍門。
但屋里沒有任何回應。
房間里,老王和老王婆子相對而坐,兩人都沒有說話。
過了很久,老王婆子才開口:"老頭子,你是真的決定了?"
老王點點頭:"決定了。"
"可是...他們怎么辦?"
"怎么辦?"老王苦笑,"他們都是成年人了,自己會想辦法的。"
"但是..."老王婆子還想說什么。
"沒有但是!"老王打斷了她,"你看看他們今天的樣子,還有一點人樣嗎?"
老王婆子沉默了。
確實,剛才那一幕太讓人心寒了。
三個兒子,一個35歲,一個32歲,一個29歲,卻像三個巨嬰一樣,只知道向父母要錢,完全不考慮父母的感受。
"那我們怎么辦?"老王婆子小聲問。
"走!"老王的聲音很輕,但很堅決,"我們走!"
"走?走到哪里去?"
"城里,去找我們的表弟,先住他那里,然后找工作。"
老王婆子愣住了:"我們都這個年紀了,還能找到工作嗎?"
"能不能找到都要試試!"老王握住老伴的手,"總比在這里受氣強!"
外面,三個兒子還在吵鬧,但聲音已經小了很多。
老王婆子看著老王堅定的眼神,慢慢點了點頭:"好,我聽你的。"
02
要說這三個兒子是怎么變成這樣的,還得從十五年前說起。
那時候老王家雖然窮,但日子還過得去。
老王靠種地和做零工,一年能掙個一萬多塊錢,老王婆子在家養雞養豬,一年也能有幾千塊收入。
老大王建國高中畢業后,沒考上大學,就跟著村里人出去打工了。
年輕力壯,一個月能掙兩三千塊錢,小日子過得還算可以。
25歲那年,老大談了個女朋友,是隔壁村的姑娘,長得不算漂亮,但人很勤快。
兩家人見了面,覺得門當戶對,就準備結婚。
可是問題出現了。
女方家要彩禮,八萬塊錢。
這在當時可不是小數目,老王家東拼西湊,借遍了所有親戚,才勉強湊夠了錢。
結婚的時候,老王看著兒子一臉幸福的樣子,覺得再苦都值得。
可是好景不長。
新媳婦進門后,發現老王家比想象中還要窮。
屋子是二十年前蓋的土房,一到下雨天就漏水。
家里除了一臺黑白電視機,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
最要命的是,老大在外面掙的錢,大部分都要用來還債。
新媳婦開始抱怨,說當初被騙了,要不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早就回娘家了。
是的,結婚一年后,新媳婦懷孕了。
老王和老王婆子高興壞了,覺得終于要抱孫子了。
可是沒想到,孩子還沒生下來,新媳婦就跟著別的男人跑了。
她留下一張紙條:這個家太窮了,我受不了。孩子我也不要了,你們愛怎么辦怎么辦。
老大當時就崩潰了。
他追到女方家,跪在門口求了三天三夜,但新媳婦就是不肯回來。
最后,女方家給了一萬塊錢,說是補償,讓老大不要再糾纏。
老大拿著這一萬塊錢回到家,整個人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他開始酗酒,開始睡懶覺,開始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這是他經常說的一句話。
老王和老王婆子勸了無數次,但老大就是不聽。
"還出去干什么?"老大喝得醉醺醺的,"辛辛苦苦掙錢,到頭來還不是被女人騙走?"
"不是所有女人都這樣的!"老王急得不行,"你還年輕,可以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老大冷笑,"用什么重新開始?我有什么?沒房子,沒車子,沒存款,哪個女人愿意跟我?"
這話說得老王啞口無言。
確實,在農村,一個男人如果沒有房子車子,很難找到媳婦。
而老王家,連蓋新房子的錢都沒有。
就這樣,老大在家里待了一年又一年,從28歲待到了35歲。
老二王建軍的情況又不一樣。
他從技校畢業后,學的是汽修,手藝還不錯。
在縣城的修理廠干了兩年,每個月能掙三千多塊錢。
原本老王以為老二會是最有出息的一個,沒想到一場意外改變了一切。
那是老二工作的第三年,他在修理廠幫忙搬重東西的時候,不小心閃了腰。
其實傷得不重,在醫院住了半個月就好了。
但修理廠老板怕擔責任,主動給了三萬塊錢賠償,還說以后老二再也不用來上班了。
老二拿到這三萬塊錢,覺得自己發了財。
要知道,他一個月掙三千塊錢,三萬塊錢相當于十個月的工資呢!
于是他回到家,開始過起了"富翁"的生活。
買煙買酒,買新衣服,買手機,出手特別大方。
村里人都羨慕,說老王家出了個有錢人。
老王當時就擔心:"建軍,這錢不能這樣花,得省著點用。"
"省什么省?"老二擺擺手,"爸,你放心,我有手藝,隨時都能找到工作。"
可是錢花得快,一年多就花光了。
老二又開始找工作,但這次他的心態完全變了。
他覺得自己受過傷,身體不如以前,不能干重活。
他覺得自己有技術,應該找個輕松的工作,工資還要高。
他覺得自己在家休息了一年多,已經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再受老板的氣。
總之,看了很多工作,都不滿意。
"這個工資太低了,才兩千五。"
"這個工作太累了,一天要干十個小時。"
"這個老板太兇了,動不動就罵人。"
老王勸他:"建軍,工作哪有十全十美的?先干著,有了經驗再換唄。"
"不行!"老二很堅決,"我要找個好工作,不能隨便對付。"
就這樣找了大半年,還是沒找到合適的。
老二開始向家里要錢了。
"爸媽,我找工作也需要花錢啊!坐車要錢,吃飯要錢,買面試的衣服也要錢!"
老王和老王婆子心疼兒子,就給了他一些錢。
但慢慢地,老二要錢的頻率越來越高,理由也越來越多。
"我要學開車,需要報名費。"
"我要考個證書,需要培訓費。"
"我要買個電腦,在網上找工作。"
每次老王問他工作找得怎么樣了,他都說快了快了,再等等。
這一等,就等了三年。
三年過去了,老二不但沒找到工作,反而徹底習慣了在家的生活。
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起床后就玩手機,玩累了就睡覺,日子過得倒也自在。
至于找工作的事,他已經很少提了。
"反正家里又不缺我這口飯。"這是他的口頭禪。
老三王建華的情況最讓老王頭疼。
作為家里唯一的大學生,老王對他的期望最高。
從小到大,老三的成績都不錯,高考的時候雖然沒考上本科,但也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專,學的是計算機專業。
老王和老王婆子省吃儉用,供他讀完了三年大學。
畢業的時候,老王對老三說:"建華,你是我們家的希望,一定要好好干,給家里爭光。"
老三拍著胸脯保證:"爸,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可是現實很快就給了他一記耳光。
在城市里找工作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老三的專業是計算機,但他在學校學的都是理論,實際操作能力很差。
而用人單位要的都是有經驗的人,像他這樣的應屆畢業生,根本沒人要。
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要他的公司,是做網絡銷售的,底薪一千二,加提成。
老三覺得這個工作太低檔了,不符合他大學生的身份。
"我好歹也是大學生,怎么能做銷售呢?"他跟老王抱怨,"那些初中畢業的都能做銷售!"
"那又怎么樣?"老王不理解,"只要是正當工作,做什么都不丟人。"
"不丟人?"老三激動起來,"爸,你不懂!我要是做銷售,同學們會怎么看我?會說我讀大學讀了個寂寞!"
老王覺得兒子的想法有問題,但也不知道該怎么勸。
老三繼續找工作,但標準越來越高。
"這個公司太小了,才十幾個人。"
"這個工作太簡單了,我的專業知識用不上。"
"這個老板太年輕了,比我還小,我怎么給他打工?"
找了半年,還是沒找到合適的工作。
老三開始焦慮了,但他不是焦慮找不到工作,而是焦慮自己的大學白讀了。
"爸,你說我是不是應該再去讀個本科?"老三突然這樣問老王。
"讀本科?"老王愣住了,"那得花多少錢啊?"
"也不多,就三四萬吧。"老三理所當然地說,"等我拿到本科文憑,就能找到好工作了。"
老王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不行,家里沒有那么多錢。"
"那怎么辦?"老三急了,"我總不能一直找不到工作吧?"
"那你就先找個能干的工作,邊干邊學,總會有機會的。"
"不行!"老三很堅決,"我不能降低自己的標準!"
就這樣,老三開始了漫長的"待業"生活。
他給自己找了很多理由:
"我在家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我在網上投簡歷,總會有好公司看中我的。"
"我在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不能急。"
但實際上,他每天除了玩手機、看電視,什么都不做。
偶爾老王問起找工作的事,他就說:"正在面試幾家公司呢,很快就有結果了。"
可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三年過去了,他還是在家里待著。
最讓老王生氣的是,老三不但不覺得慚愧,反而覺得理所當然。
"我是大學生,不能隨便找個工作就干。"
"等我找到合適的工作,一個月掙個七八千沒問題。"
"現在的工作都不好,等經濟好轉了再說。"
老王有時候真想一巴掌打醒他:都29歲了,還在做白日夢!
但每次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而且還是家里唯一的大學生。
就這樣,三個兒子一個接一個地變成了"啃老族"。
老王和老王婆子的負擔越來越重。
原本兩個人的生活費,現在要養五個人。
原本還能存點錢,現在每個月都是月光族。
更可怕的是,三個兒子的要求越來越高。
從最開始的吃飽穿暖,到后來的要零花錢,要買東西,要這要那。
老王和老王婆子省吃儉用,但還是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
終于,在這個晚上,矛盾徹底爆發了。
03
第二天天還沒亮,老王就起床了。
他輕手輕腳地收拾著行李,一件舊衣服,一雙破鞋子,還有幾十塊錢零錢。
這就是他全部的家當。
老王婆子也醒了,看著老王在收拾東西,心里五味雜陳。
"老頭子,真的要走嗎?"她還是有些不舍。
"走。"老王的聲音很輕,但很堅決。
"那...那他們怎么辦?"老王婆子看向隔壁房間,三個兒子還在睡覺。
"他們?他們都是成年人了,會照顧自己的。"老王苦笑,"說不定沒有我們,他們還能過得更好呢。"
老王婆子沉默了。
她知道老王說得對,但心里還是舍不得。
畢竟是自己十月懷胎生下來的孩子,怎么能說走就走呢?
但昨天晚上的那一幕,實在是太讓人寒心了。
三個兒子,沒有一個關心父母的感受,只知道要錢要錢要錢。
"媽,我餓了。"
"媽,我的衣服臟了。"
"媽,我要買新手機。"
除了這些,他們還會說什么?
老王婆子想著想著,眼淚就下來了。
"別哭了。"老王走過來,輕輕拍拍老伴的肩膀,"這樣對大家都好。"
"對大家都好?"老王婆子擦擦眼淚,"我們走了,他們吃什么?"
"餓幾頓不會死的。"老王的話聽起來很無情,但眼神里滿是無奈,"說不定餓幾頓,他們就知道出去找工作了。"
老王婆子點點頭,開始和老王一起收拾東西。
兩個人的行李很簡單,一個破舊的帆布袋就裝下了。
天快亮的時候,老王寫了一張紙條,放在桌子上。
紙條上寫著:我們去城里打工了,你們自己照顧自己。家里還有一點米和面,省著點吃。
寫完這張紙條,老王感覺心里空落落的。
這個家,他住了三十多年,現在卻要這樣離開。
但他不后悔。
"走吧。"老王拉起老伴的手,"趁他們還沒醒。"
兩個人悄悄走出家門,老王還貼心地把門虛掩著,沒有鎖死。
早晨的村莊很安靜,只有幾聲雞叫和狗吠。
老王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家,那座破舊的土房子,承載了他半輩子的回憶。
但現在,這里已經不是他的家了。
他的"家人",已經把他當成了提款機。
"老王,這么早去哪里啊?"
突然,村東頭的李大爺從家里出來,看到了老王夫婦。
老王愣了一下,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我們...我們去城里看看。"老王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看看?"李大爺看了看他們的行李,"你們這是要出遠門啊?"
"嗯...是的。"老王不想多解釋。
李大爺還想再問什么,但老王已經拉著老伴快步走了。
走到村口的時候,正好有一輛去縣城的班車。
老王和老王婆子上了車,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
班車啟動了,老王透過車窗,看著越來越遠的村莊,心情復雜得難以形容。
"老頭子,我們這樣做對嗎?"老王婆子小聲問。
老王握住她的手:"對不對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車子開了一個小時,到了縣城。
老王的表弟老李在縣城開了一個小餐館,生意還算不錯。
老王給老李打了個電話,說想來投靠他。
老李很爽快地答應了:"行啊,正好餐館缺人手,你們來幫忙,我給你們開工資。"
老王和老王婆子在老李的餐館里住下了。
說是住,其實就是在餐館的后面搭了一個簡易的小房間,剛好夠放一張床
老王和老王婆子在老李的餐館里住下了。
說是住,其實就是在餐館的后面搭了一個簡易的小房間,剛好夠放一張床和一個小柜子。
但對于老王夫婦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老王在餐館里幫忙洗碗、搬貨,老王婆子負責擇菜、打掃衛生。
一個月下來,兩個人能掙三千多塊錢。
雖然比在家種地累一些,但心情卻輕松了很多。
"老頭子,你說他們現在怎么樣了?"有時候晚上躺下后,老王婆子會這樣問。
"不知道。"老王總是這樣回答,"但愿他們能想明白吧。"
其實老王心里也掛念,但他知道,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心軟。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過了三個月。
這天,老王接到了村里王嬸的電話。
"老王啊,你們在城里還好吧?"王嬸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猶豫。
"還好,怎么了?"老王有些緊張。
"那個...你家里的事..."王嬸欲言又止。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嗎?"老王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也沒什么大事,就是...就是你家三個孩子,最近..."
"最近怎么了?你快說啊!"老王急了。
"最近經常找鄰居借錢買米買面,看起來挺狼狽的。"王嬸快速說道,"我想問問你們,要不要給他們送點錢?"
老王沉默了一會兒,然后堅決地說:"不用,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可是..."
"沒有可是。"老王打斷了王嬸,"嬸子,謝謝你關心,但這事你別管了。"
掛了電話,老王心情很復雜。
一方面,他擔心三個兒子真的會餓著;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他們清醒過來。
又過了幾個月,王嬸又打來電話。
"老王,你家老三好像出事了!"王嬸的聲音很著急。
"出事了?出什么事了?"老王手都在發抖。
"具體我也不清楚,就是聽說..."
"嘟嘟嘟..."
電話突然斷了。
老王趕緊回撥,但王嬸的電話一直占線。
"怎么回事?"老王婆子看到老王臉色不對,趕緊問。
"王嬸說老三出事了,但電話斷了。"老王急得團團轉。
"那我們回去看看?"老王婆子也慌了。
"不行!"老王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如果真出了大事,村里人早就給我們打電話了。"
但這一晚,老王夫婦都沒睡好覺。
第二天一早,老王又給王嬸打電話,但一直打不通。
直到第三天,老王才聯系上王嬸。
"嬸子,老三到底怎么了?"老王急切地問。
"哦,沒什么大事。"王嬸的語氣很奇怪,"就是...算了,沒事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說清楚啊!"
"真的沒事,我那天可能聽錯了。"王嬸敷衍了幾句就掛了電話。
老王感覺不對勁,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辦。
第五年的時候,老王又接到了一個奇怪的電話。
是村里開小賣部的張老板打來的。
"老王啊,我前幾天在鎮上見到你家老二了。"
"老二?他在鎮上干什么?"老王有些意外。
"這個...說不清楚。"張老板的語氣很奇怪,"反正他的樣子...挺奇怪的。"
"什么叫奇怪?"
"就是...算了,我也說不清楚,反正和以前不太一樣。"
張老板也是說了幾句就掛了電話,搞得老王更加摸不著頭腦。
老二出現在鎮上,這本身不奇怪,奇怪的是張老板的態度。
為什么每個人都欲言又止?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第七年的春節,老王接到了一個更加讓人困惑的電話。
是村長打來的。
"老王,新年好啊!"村長的聲音很興奮。
"村長,新年好。怎么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是這樣的,我想告訴你一個消息,一個讓人很意外的消息!"
"什么消息?"老王心跳加快。
"關于你家...不過你現在在城里,可能也不太關心這些事..."
"村長,您快說啊!"老王急死了。
"是這樣的,你家那三個孩子..."
"他們怎么了?"
"他們...算了,電話里說不清楚,等你回來再說吧。"
"村長!"老王大聲喊道,但電話已經掛了。
老王氣得差點摔手機。
這些人到底在搞什么?有話不能說清楚嗎?
但越是這樣,老王越覺得家里肯定發生了什么大事。
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
從村長興奮的語氣來看,應該不是壞事。
但如果是好事,為什么不直接說呢?
老王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第九年。
這天早上,老王正在餐館里洗碗,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號碼的電話。
"喂,請問是王師傅嗎?"對方是個年輕男人的聲音。
"我是,你是誰?"
"我是...算了,不說這個了。我想告訴您,您該回家看看了。"
"回家?為什么?"老王愣住了。
"因為...因為有些事情,您應該親眼看看。"
"什么事情?你說清楚啊!"
"電話里說不清楚,您回去就知道了。相信我,您不會后悔的。"
說完,對方就掛了電話。
老王拿著手機,心情復雜得無法形容。
這個神秘的電話,像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九年了,整整九年了!
他想家,想念那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村莊,想念那個雖然破舊但充滿回憶的房子。
甚至,他還想念那三個不爭氣的兒子。
"老頭子,怎么了?"老王婆子看到老王發呆,關心地問。
"有人讓我們回家看看。"老王把電話的內容告訴了老王婆子。
老王婆子聽完后,沉默了很久。
"那...我們回去嗎?"她小心翼翼地問。
老王看著老伴,這個跟了他一輩子的女人,九年來從來沒有抱怨過,默默承受著思念之苦。
"回去吧。"老王下定了決心,"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回去看看。"
兩天后,老王夫婦踏上了回鄉的路。
九年了,他們第一次回家。
車子在村口停下,老王看著熟悉又陌生的村莊,心跳得厲害。
這九年來,村里變化很大,多了很多新房子,道路也鋪了水泥。
但老王的家,還是那個樣子,還是那座破舊的土房子。
不過奇怪的是,院子看起來很整潔,沒有想象中的雜草叢生。
"老頭子,我有點緊張。"老王婆子緊緊抓著老王的胳膊。
"我也緊張。"老王深吸一口氣,"但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面對。"
兩個人慢慢走向家門。
04
老王顫抖著手推開院門,老伴緊緊抓著他的胳膊。
"這...這真的是咱家嗎?"老王婆子瞪大了眼睛。
院子里干干凈凈,墻角還種著幾盆花。
以前那些破爛的雜物都不見了,連地面都掃得一塵不染。
院子里傳來熟悉的聲音:"爸、媽,你們...你們回來了?"
三個身影從屋里走出來,老王夫婦瞬間呆住了。
站在最前面的老大王建國,穿著一身深藍色的工作服,雖然有些舊,但洗得很干凈。
他的臉曬得黝黑,但人看起來精神多了,不再是以前那副頹廢的樣子。
"老大,你這身衣服..."老王指著兒子的工作服,聲音有些發抖。
"爸,我..."老大欲言又止,眼圈發紅,"我在建筑工地上班。"
老二和老三站在身后,神情復雜。老二穿著一身修車時穿的藍色工作服,手上還有些機油的痕跡。老三雖然穿著便服,但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和九年前完全不同了。
"進屋吧,有些話...我們需要好好說說。"老三的聲音有些哽咽。
當老王踏進客廳的那一刻,看到正中央擺放的東西,腿一軟,差點跌倒...
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擺著一個精美的相框。
相框里不是照片,而是一張手寫的字條,上面寫著:"爸媽,對不起。我們錯了。我們等您回家。"
字條的旁邊,放著一個小本子,翻開第一頁,是九年前的日期,下面寫著:
"爸媽離家第1天,我們今天沒有吃飯。老三發燒了,我們不知道該怎么辦..."
老王婆子看到這些,眼淚瞬間奪眶而出:"孩子們...你們..."
"媽,您先坐下,讓我們慢慢說。"老大小心翼翼地扶著母親坐下,動作輕得像怕驚嚇到什么似的。
老王坐在破舊的沙發上,看著眼前的三個兒子,感覺像在做夢。
這還是九年前那三個整天躺在床上玩手機、向父母要錢的啃老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