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2023年深秋,上海浦東新區一棟老舊居民樓里,
67歲的陳建國被妻子王梅狠狠推了一把。"你這個瘋子!我要和你離婚!"
王梅聲嘶力竭地喊著,手里揮舞著一張銀行對賬單,"女兒的房子首付還差80萬,
你居然還舍不得那堆破酒!"陳建國踉蹌后退,撞在墻上。鄰居們聽到爭吵聲紛紛圍觀,
竊竊私語:"老陳真是瘋了,都這把年紀了還抱著那些酒不放。"
"媽,您別激動。"女兒陳曉慧趕緊扶住母親,眼中滿含淚水,"爸,
您就把那些酒賣了吧,我們真的需要錢。"陳建國看著妻女期待的目光,
又看看圍觀的鄰居們嘲諷的表情,緩緩搖了搖頭。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
包括他最親的家人。
01
1995年4月15日,這個春日的下午改變了陳建國一家的命運。
陳建國剛從上海市第三機械廠財務科下班,步行回到位于楊浦區的家中。
那時的他37歲,身材結實,頭發濃密,是廠里人人羨慕的財務科長。
月薪800元在當時已經算是中等收入,妻子王梅在紡織廠上班,月薪600元,
9歲的女兒陳曉慧成績優異,一家三口的日子過得平靜富足。
"建國回來了?快洗手吃飯。"王梅從廚房探出頭,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
"曉慧,作業做完了嗎?"陳建國放下公文包,習慣性地詢問女兒。
"做完了,爸爸。"女兒乖巧地回答,然后跑到他身邊撒嬌,"爸爸,
明天學校春游,我想買個新書包。"
"好,爸爸明天給你買。"陳建國寵溺地摸摸女兒的頭。
晚飯時,陳建國顯得有些心不在焉。下午在廠里,他聽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
"建國,你怎么了?菜不合胃口?"王梅關切地問。
"沒什么,就是廠里的事。"陳建國敷衍道。
實際上,下午廠里的老朋友劉師傅悄悄告訴他一個消息:五糧液酒廠內部透露,
由于原材料漲價和市場需求激增,五糧液很快要大幅漲價,現在的零售價300元一瓶,
漲價后可能要到500元以上。劉師傅的女婿在五糧液的經銷商那里工作,消息十分可靠。
"建國,我跟你說,現在買五糧液,過兩年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劉師傅壓低聲音說,
"我已經讓女婿幫我訂了50瓶,你要不要也買點?"
當時陳建國只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么。但這個消息像一顆種子,在他心里迅速發芽。
那天晚上,陳建國翻來覆去睡不著。他在心里反復計算:
如果五糧液真的從300元漲到500元,那就是67%的漲幅。如果買1000瓶,
就能賺20萬。如果買2000瓶...第二天一早,陳建國就趕到銀行查看存款。
他和王梅這些年攢下的積蓄有48萬,另外還有18萬是準備給女兒將來上大學用的教育基金。
48萬,按照300元一瓶計算,可以買1600瓶五糧液。陳建國的心跳開始加速。
接下來的幾天,陳建國私下里四處打聽五糧液的消息。
他找到幾個在酒類經銷商工作的朋友,得到的信息都證實了劉師傅的說法:
五糧液確實要漲價,而且漲幅很可能超過預期。"陳科長,您要是真想買,
我可以給您批發價,280元一瓶。"一個經銷商朋友說,"但是您得一次性拿貨,
至少500瓶起。"280元一瓶,48萬可以買1714瓶。
陳建國的呼吸急促起來。如果真的漲到500元,他能賺37萬多。這是他十年的工資!
但是48萬,這是他們家全部的積蓄。
"陳科長,您考慮得怎么樣?這個機會可不多見。"經銷商催促道。
陳建國猶豫了。理智告訴他這樣做太冒險,但內心深處一個聲音在告訴他:
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4月20日,經過一夜的思考,陳建國做出了決定。
他瞞著妻子,取出了全部48萬存款。然后,他又做了一個更瘋狂的決定:
向幾個親戚朋友借錢。
"建國,你借這么多錢干什么?"大舅子王強疑惑地問,"家里有什么急事嗎?"
"投資一個項目,穩賺不賠的。"陳建國含糊其辭。
憑借著多年來建立的良好信譽,陳建國很快借到了18萬。加上自己的48萬,
總共66萬。4月25日,陳建國來到經銷商的倉庫。"陳科長,
您真的要買這么多?"經銷商都有些驚訝,"66萬,能買2357瓶五糧液,您確定?"
陳建國點點頭,手心里全是汗。
"那行,我給您優惠一點,275元一瓶,您可以拿2400瓶。"
就這樣,陳建國用66萬買下了2400瓶1995年版五糧液。
看著倉庫里堆積如山的酒瓶,陳建國既興奮又緊張。他知道,從今天開始,
他的人生將徹底改變。只是他沒想到,這個改變會比他預期的更加劇烈。
02
5月3日晚上,當陳建國雇了三輛貨車將2400瓶五糧液運回家時,
王梅正在廚房準備晚飯。聽到樓下傳來嘈雜的搬運聲,王梅探頭向窗外望去,
看到工人們正在往樓上搬運一箱箱的東西。"建國買什么了?"王梅嘀咕著,下樓查看。
當她看到客廳里堆滿了五糧液的箱子時,整個人都愣住了。
"這...這是什么?"王梅的聲音有些顫抖。
"媽媽,我們家開酒店了嗎?"女兒陳曉慧好奇地問。
陳建國站在門口,看著妻子震驚的表情,心里忐忑不安。
"梅子,我買了點五糧液。"他小心翼翼地說。
"一點?"王梅的聲音提高了八度,"這是一點嗎?這得有多少瓶?"
"2400瓶。"陳建國低聲回答。
"什么?!"王梅幾乎要昏過去,"2400瓶?你瘋了嗎?這得花多少錢?"
陳建國不敢看妻子的眼睛:"66萬。"
王梅的臉瞬間變得蒼白:"66萬?我們全部的積蓄?"
"還有一些是借的。"陳建國的聲音更小了。"你...你..."王梅氣得說不出話來,
突然大哭起來,"陳建國,你是不是瘋了?66萬買酒?我們的存款呢?曉慧的教育基金呢?"
鄰居們聽到爭吵聲,紛紛跑來看熱鬧。
"哎呀,老陳家這是怎么了?"樓上的李阿姨探頭詢問。
"老陳買了一屋子的酒,花了66萬!"有人說道。
"66萬?天哪,這夠買兩套房子了!"
"老陳這是中邪了吧?"
鄰居們的議論聲讓王梅更加憤怒。她指著陳建國大聲質問:"你說,
你為什么要買這么多酒?"
"五糧液要漲價了,買了能賺錢。"陳建國試圖解釋。
"賺錢?"王梅冷笑,"你一個做財務的,什么時候懂酒了?萬一不漲價呢?
萬一跌價呢?我們全家喝西北風去?"
"不會的,消息很可靠。"陳建國堅持道。
"可靠?什么消息這么可靠?"王梅繼續追問。
陳建國支支吾吾說不清楚,只能重復:"相信我,真的會漲價的。"
這句話徹底激怒了王梅。她抓起地上的一個酒瓶,狠狠摔在地上:"我讓你相信!我讓你漲價!"
酒瓶破碎的聲音驚動了更多鄰居。很快,整棟樓的人都知道了陳家發生的事。
"老陳這是瘋了吧?"
"66萬買酒,這腦子是不是有?。?
"王梅真可憐,攤上這么個丈夫。"
"這日子還怎么過下去?"
議論聲如潮水般涌來,陳建國站在一片狼藉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03
第二天一早,王梅的父母就趕到了陳家。"建國,你這是怎么回事?"
岳父王老爺子臉色鐵青,"梅子昨晚哭了一夜,說你把家里的錢都買酒了?"
"爸,是這樣的..."陳建國想要解釋。
"你別叫我爸!"岳父憤怒地打斷他,"你這個敗家子,我女兒跟了你真是倒了八輩子霉!"
岳母張阿姨也在一旁抹眼淚:"建國啊,你怎么能這樣做呢?梅子跟著你這么多年,
你就這樣糟蹋她的心血?"
"我沒有糟蹋,五糧液真的會漲價的。"陳建國試圖為自己辯護。
"漲價?就算漲價又能漲多少?"岳父冷笑,"300塊的酒,漲到400塊,你算過嗎?
還得交稅,還得找買家,折騰來折騰去能賺幾個錢?"
"而且萬一不漲呢?萬一跌價呢?"岳母也說,"你這2400瓶酒,什么時候能賣完?"
面對岳父岳母的質疑,陳建國啞口無言。他確實沒有仔細考慮過這些問題。
"建國,我們也不多說什么了。"岳父最后通牒般地說,"你要么把這些酒退了,
要么就和我女兒離婚!"
"爸,您別這樣說。"王梅雖然生氣,但還是不愿意看到事情鬧得太僵。
"我說得不對嗎?"岳父指著滿屋子的酒,"這些酒放在家里,像什么樣子?
鄰居們會怎么看我們家?"確實,從那天起,陳家成了整個小區的話題焦點。
"你們聽說了嗎?三樓的老陳買了一屋子五糧液。"
"66萬呢,都夠買房子了。"
"他老婆天天哭,說要離婚。"
"我看老陳是喝酒喝糊涂了。"
走在小區里,陳建國能感受到人們異樣的目光和竊竊私語。
有些平時關系不錯的鄰居見到他也開始躲躲閃閃。
更糟糕的是,廠里的同事們也開始議論這件事。
"老陳,聽說你發財了?買了一屋子五糧液?"有同事半開玩笑地說。
"老陳這是要改行賣酒了吧?"另一個同事接話。
面對同事們的調侃,陳建國只能苦笑應對。
最讓他心痛的是女兒的反應。
"爸爸,為什么我們家有這么多酒?"陳曉慧怯生生地問。
"爸爸是想給你賺學費。"陳建國蹲下來,輕撫女兒的頭。
"可是同學們都在笑話我,說我家是酒鬼。"女兒的眼中含著淚水。
聽到女兒的話,陳建國的心如刀割。他沒想到自己的決定會給家人帶來這么大的傷害。
04
6月份,陳建國的處境更加艱難了。五糧液的價格不但沒有按照預期上漲,
反而有所下跌。市場上出現了一些假冒的五糧液,沖擊了正品的銷售。
"老陳,現在五糧液的價格是280元一瓶。"經銷商朋友告訴他,"比你買的時候還便宜了。"
陳建國的心一下子涼了半截。如果現在賣出去,他要虧損至少10萬。
更糟糕的是,借錢的親戚朋友開始催債了。
"建國,我借你的5萬塊,什么時候還?"表哥王軍找上門來。
"軍哥,再給我一點時間,五糧液很快就會漲價的。"陳建國懇求道。
"漲價?都過去兩個月了,還在跌呢!"王軍不耐煩地說,"我不管你的酒漲不漲價,
我要用錢,你得還我!"類似的催債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陳建國借的18萬分別來自七八個親戚朋友,現在所有人都要求他盡快歸還。
"建國,你把酒賣了吧。"連最疼愛他的三姨也勸他,"虧點就虧點,總比把關系都搞僵了好。"
但陳建國就是不肯賣。在他看來,現在賣出去就是認輸,就是承認自己的判斷錯誤。
"我相信五糧液一定會漲價的。"他固執地堅持著。
這種固執讓家庭關系進一步惡化。王梅開始和他分房睡,女兒也變得沉默寡言。
7月的一個晚上,王梅終于爆發了。
"陳建國,我受夠了!"她指著客廳里的酒箱大喊,"你要酒還是要家?你選一個!"
"梅子,你再給我一點時間。"陳建國苦苦哀求。"時間?我給了你三個月時間!
這些酒不但沒漲價,還跌價了!"王梅聲嘶力竭,
"你知道我每天面對鄰居們的指指點點有多難受嗎?你知道曉慧在學校被同學笑話有多痛苦嗎?"
"我知道,我都知道。但是相信我,五糧液真的會漲價的。"陳建國依然堅持。
"你瘋了!徹底瘋了!"王梅哭著跑回了娘家。
女兒也跟著媽媽走了。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陳建國和2400瓶五糧液。
05
1996年春天,更大的打擊降臨了。陳建國所在的第三機械廠宣布破產重組,
作為財務科長的他也面臨下崗。
"老陳,廠里給每個人5萬塊補償金,你看是要現金還是股份?"廠長找他談話。
陳建國選擇了現金。5萬塊錢,正好可以還一部分債務。
下崗的消息傳出后,催債的人更加急迫了。
"建國,你現在沒工作了,更要把錢還給我們??!"債主們堵在家門口。
"你把那些酒賣了吧,現在價格雖然不好,總比血本無歸強!"
面對債主們的逼迫,陳建國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他開始四處找工作,但是37歲的年紀,又沒有什么特殊技能,找工作并不容易。
最終,他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了一份會計的工作,月薪只有600元。
為了維持生計,陳建國省吃儉用,所有的錢都用來還債和支付生活費用。
但他依然不肯動用那2400瓶五糧液。
"爸爸,我們為什么不把酒賣了?"有一次女兒回家探望時問道。
"因為爸爸相信它們會更值錢。"陳建國堅定地回答。
"可是現在我們很窮,媽媽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女兒說著就哭了。
看著女兒的眼淚,陳建國的心都碎了。但他依然沒有改變決定。
06
1998年,陳建國的堅持開始有了回報。五糧液的價格開始穩步上升,從280元漲到了350元。
"老陳,你的五糧液現在能賣350元一瓶了。"經銷商朋友告訴他。
陳建國算了一筆賬:2400瓶乘以350元,總價值84萬,減去成本66萬,凈賺18萬。
18萬,這相當于他現在三年的工資。但陳建國依然沒有賣出。在他看來,這只是個開始。
1999年,五糧液漲到了400元。2000年,漲到了450元。2001年,漲到了500元。
看到五糧液價格一路上漲,陳建國心中暗自慶幸自己的堅持。但他依然沒有出手。
"建國,你的酒現在值120萬了,你還不賣?"王梅雖然還在賭氣,
但語氣已經沒有之前那么激烈了。"再等等,我覺得還會漲。"陳建國說。
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對的。進入21世紀后,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高端白酒的需求量大增,五糧液的價格一路飆升。2005年,五糧液漲到了800元一瓶。
2008年,漲到了1200元一瓶。2010年,漲到了1500元一瓶。
看到這個價格,連一直反對陳建國的王梅也開始動搖了。
"建國,現在一瓶酒1500塊,我們的酒值360萬了。"王梅算著賬,"要不賣一些?"
"再等等。"陳建國依然堅持。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建國也開始面臨新的問題。
這些酒存放了十幾年,包裝已經有些陳舊,而且市場上對于老版五糧液的需求也有限。
"爸,您就賣一些吧。"女兒陳曉慧大學畢業后也加入了勸說的行列,
"我想買房結婚,需要首付款。"面對女兒的要求,陳建國有些動搖了。
2015年,他終于決定賣出一部分五糧液。當時的市場價格是每瓶2000元,
陳建國賣出了200瓶,得到了40萬。這40萬解決了女兒的結婚和買房問題,
也讓陳建國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改善。
"老陳,你當年的決定還真是對的。"鄰居們的態度也開始轉變。
但陳建國知道,這還不是最終的結果。他依然保留著2200瓶五糧液,等待著更好的時機。
07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全球經濟受到沖擊。但令陳建國意想不到的是,
高端白酒的價格不但沒有下跌,反而開始新一輪的上漲。
"爸,現在五糧液的收藏價格已經漲到3000多一瓶了。"女兒陳曉慧關注著市場動態。
陳建國算了一下,剩余的2200瓶五糧液價值已經超過660萬。
從66萬到660萬,25年時間,增值10倍。
但陳建國依然沒有大量出售的打算。"我覺得還會漲。"他對女兒說。
女兒有些不理解:"爸,您都65歲了,要這么多錢干什么?"
"留給你們啊。"陳建國理所當然地回答。
2021年,五糧液的收藏價格漲到了4000元。2022年,漲到了5000元。
看到這個價格,連一向支持陳建國的女兒也開始擔心了。
"爸,會不會漲得太高了?萬一跌下來怎么辦?"
"不會的,好酒只會越來越值錢。"陳建國依然充滿信心。
但是到了2023年,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由于經濟下行和消費降級,奢侈品市場開始出現調整,高端白酒的價格增長也開始放緩。
"建國,現在市場有些不穩定,要不我們賣一些?"王梅有些擔心。
"再觀察觀察。"陳建國說。
就在這時,一個意外的情況出現了。2023年10月的一個下午,
陳建國正在地下室整理他的五糧液收藏,女兒陳曉慧匆忙跑下來。
"爸,我有個同學想買房,急需資金周轉,問我們能不能借80萬給她。"
女兒的聲音有些急促,"她說愿意出高利息,年息15%。"
陳建國抬起頭,看著女兒焦急的表情:"80萬?我們哪有這么多現金?"
"可是咱們有這些酒啊。"女兒指著周圍的酒瓶,"現在一瓶都5000多了,賣個160瓶就夠了。"
陳建國猶豫了。賣160瓶,對于2200瓶的總量來說確實不算什么。
"爸,您就幫幫忙吧,我同學真的很急。而且15%的年息,比銀行理財強多了。"
女兒繼續說服。
正在這時,王梅也下來了:"建國,曉慧的同學確實挺可憐的,我們要是能幫一把..."
看著妻女期待的目光,陳建國點了點頭:"行,那就賣160瓶。"
第二天,陳建國聯系了幾個收酒的商家,準備出售160瓶1995年版五糧液。
第一個商家看到酒后,表情有些古怪:"老板,您這酒的年份確實對,但是..."
"但是什么?"陳建國追問。"您先稍等,我打個電話咨詢一下。"商家走到一邊,
低聲通話了幾分鐘,然后回來時臉上的表情完全變了。
"老板,您這批酒..."商家的聲音有些顫抖,"您知道現在的市場價格嗎?"
陳建國不解地看著他:"不是5000多一瓶嗎?"
商家搖搖頭,深深地看了陳建國一眼:"老板,您還是坐下來,我慢慢跟您說..."
陳建國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感,心跳開始加速。商家接下來要說的話,
似乎將徹底改變他對這28年堅持的認知...
商家緩緩開口:"老板,1995年的五糧液現在不是按瓶賣的,
是按年份和品相論價的。您這批酒保存得這么完好,而且數量這么大..."
陳建國的手開始顫抖:"到底多少錢一瓶?"
"收藏市場上,品相完好的1995年五糧液,現在的價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