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地名人名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凌晨兩點,李梅獨自坐在昏暗的客廳里,手機屏幕的光照亮了她滿臉的淚痕。
她反復播放著剛才看到的那段新聞視頻,
一個18歲的少年正站在國際藝術大賽的頒獎臺上,自信地向全世界展示著他的獲獎作品。
李梅的手在顫抖,因為她認出了這個孩子——
就是三年前那個和自己兒子一起參加市里繪畫比賽的劉明軒。
當年,這個孩子只得了二等獎,而她的兒子浩然是一等獎。
可現在...她猛地關掉電視,捂住臉放聲痛哭。
01
"李梅,你家浩然又在樓道里畫畫了!"張阿姨的聲音在樓梯間回響,
語氣里帶著幾分不滿,"那些粉筆印子到處都是,物業都找上門了!"
李梅急忙從廚房跑出來,果然看到12歲的兒子蹲在樓道墻邊,
正用彩色粉筆在地上畫著什么。那是一只小狗,線條簡單卻異常生動,
仿佛下一秒就要從地面跳起來搖尾巴。
"浩然!你又亂畫!"李梅扯著兒子的胳膊,"趕緊回家,別在這里丟人現眼!"
浩然低著頭,默默地收拾著散落的粉筆頭。張阿姨在一旁搖頭嘆氣:"李梅啊,
你看看我家欣欣,每天練鋼琴兩小時,馬上就要考級了。
你家這孩子就知道到處涂涂畫畫,能有什么出息?"
回到家里,李梅看著縮在墻角的兒子,心情五味雜陳。她承認,浩然確實有些天賦,
那些隨手涂鴉的小動物畫得惟妙惟肖,連她這個外行都能看出好壞。但是...
"媽媽,"浩然怯怯地開口,"王老師說我畫得很好,她想推薦我去專業的美術班學習。"
李梅的眉頭立刻皺了起來。王老師是學校的美術老師,三十多歲,
剛從師范大學畢業沒幾年,總是說些不切實際的話。
"專業美術班?"李梅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你知道那要花多少錢嗎?一個月少說八百塊,
還要買各種畫材,我和你爸爸一個月就掙那么點工資,還要還房貸,
哪來的閑錢讓你玩這些?"浩然的眼神暗淡下去,但還是小聲堅持:
"可是王老師說,我有天賦,如果好好培養的話..."
"天賦?"李梅打斷了兒子的話,"天賦能當飯吃嗎?你看看樓上的欣欣,人家學鋼琴,
以后可以當老師,有穩定收入。你畫畫能干什么?當個美術老師一個月才幾千塊錢,
還不如你爸在工廠上班掙得多!"那天晚上,李梅和丈夫李建國商量這事。
李建國是個木訥老實的男人,平時話不多,對于教育孩子的事情基本都聽妻子的。
"我覺得...孩子既然喜歡,讓他學學也行。"李建國小心翼翼地說。
"你懂什么!"李梅一拍桌子,"咱們家什么條件你不清楚?每個月光房貸就兩千五,
加上生活費、孩子的學費,哪還有多余的錢?再說了,學畫畫有什么用?
將來能找到什么好工作?"李建國不再說話,默默地抽著煙。他知道妻子說得對,
家里確實緊張,但看到兒子失望的樣子,心里也不好受。
第二天,王老師主動找到了李梅。她是個溫和的女人,眼中總是帶著對孩子們的關愛。
"李梅姐,我想和您談談浩然的事情。"王老師誠懇地說,"這個孩子真的很有天賦,
我教了這么多年書,很少見到像他這樣有靈性的孩子。"
李梅客氣地讓王老師坐下,但表情依然冷淡:"王老師,我知道您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我們家的情況...實在是有心無力。"
"我理解您的難處,"王老師耐心地解釋,"但是浩然的天賦真的很罕見。
您看看他平時的作業。"王老師拿出一疊畫紙,上面是浩然在美術課上的作品。
那些用蠟筆畫的花朵、小動物、人物,雖然稚嫩,但線條流暢,色彩搭配也很有章法,
完全不像一個12歲孩子的作品。
李梅心里一震,她沒想到兒子畫得這么好。但表面上,她依然保持著冷靜。
"王老師,我承認孩子有些天賦,但是我們真的負擔不起專業培訓的費用。"
"其實,"王老師似乎早有準備,"我知道一個地方,是一位退休的美術老師開的小班,
收費不高,一個月只要兩百塊錢。雖然條件簡陋一些,但至少能讓孩子接受一些正規的基礎訓練。"
兩百塊錢...李梅在心里盤算著。這個數字雖然不算太高,但對于他們家來說也不是小數目。
不過,看到王老師期待的眼神,她最終還是點了點頭。"那...先試試看吧。"
那天晚上,李梅把這個決定告訴了浩然。孩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像是點燃了兩盞小燈。
"真的可以嗎,媽媽?"
"嗯,但是有條件,"李梅嚴肅地看著兒子,"學費不便宜,你必須好好學,
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而且,絕對不能影響文化課的學習,你的成績要是下降了,立刻停止!"
浩然用力地點頭,眼中滿含著感激的淚水。
02
那個"美術班"在城市邊緣的一個老舊小區里,是一套兩居室的民房改造的。
房東是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姓吳,年輕時在藝術學校教過書,退休后閑不住,
就在家里收幾個學生教畫畫。教室里的設施很簡陋,幾張拼接的桌子,
一些破舊的畫板,墻上貼著一些發黃的范畫。但對于浩然來說,這里就像是天堂。
吳老師是個嚴肅的人,對學生要求很嚴格。第一堂課,
她就給浩然等五六個孩子布置了素描作業——畫一個蘋果。
"畫畫不是涂鴉,"吳老師嚴肅地說,"必須從基礎開始,一步一步來。光線、
陰影、比例,這些都要掌握。"浩然認真地拿起鉛筆,仔細地觀察著眼前的蘋果。
他以前畫畫都是憑感覺,想到什么畫什么,從來沒有人教過他這些技法。
兩個小時的課程結束后,吳老師檢查每個學生的作業。當她看到浩然的畫時,
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這是你第一次畫素描?"浩然點點頭。
吳老師又仔細看了看那幅蘋果素描,雖然技法生疏,但是比例準確,
明暗關系也處理得不錯,最難得的是,這個蘋果有一種說不出的生動感。
"不錯,"吳老師難得地露出了笑容,"繼續努力。"
浩然每周去兩次吳老師那里,每次都是李梅親自接送。看著兒子認真學畫的樣子,
李梅心里也有些安慰,至少這兩百塊錢沒有白花。
但是,好景不長。三個月后的一天,王老師又找到了李梅。
"李梅姐,我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您,"王老師興奮地說,"市里要舉辦中小學生繪畫比賽,
我想推薦浩然參加。"李梅有些猶豫:"比賽?他才學了三個月,能行嗎?"
"您不知道,浩然進步得非常快,"王老師掏出一幅畫,
"這是他上周在我課上畫的,您看看。"那是一幅用水彩畫的風景畫,畫面上有山、
有水、有樹,雖然技法還顯稚嫩,但構圖很有想法,色彩搭配也很和諧。
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幅畫有一種超越年齡的成熟感。
李梅看得有些呆了,她沒想到兒子竟然能畫出這樣的作品。
"不過,"王老師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如果要參加比賽,
僅僅在吳老師那里學習是不夠的。我建議您還是考慮讓浩然接受更專業的培訓,
至少在比賽前要加強一下。"
專業培訓...李梅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她知道王老師說的是對的,
但是那意味著更多的開銷。"王老師,專業培訓要多少錢?"
"市里最好的青少年美術培訓中心,一個月大概一千五到兩千,
如果是一對一輔導的話,可能要更貴。"
兩千塊錢!李梅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幾乎相當于李建國一個月的工資了。
"能不能...就這樣參加比賽試試看?"李梅試探著問。
王老師有些為難:"當然可以,但是其他參賽的孩子大多都接受過專業培訓,
浩然雖然有天賦,但技法上還是有差距的。"
當天晚上,李梅把這事告訴了李建國。兩人又是一番爭論。
"要不...咱們咬咬牙,就這一次?"李建國提議。
"你瘋了?"李梅瞪著丈夫,"兩千塊錢,咱們家一個月的生活費都不夠!再說了,
這只是比賽前的培訓,萬一孩子真的有天賦,以后還要繼續學,那得花多少錢?"
"可是...孩子既然有天賦..."
"有天賦怎么了?"李梅打斷了丈夫的話,"張阿姨家的欣欣鋼琴都過六級了,
將來可以考音樂學院,畢業后當鋼琴老師,這才是有前途的。畫畫能有什么前途?
當個畫家?你見過幾個畫家發財的?"
李建國不再說話。他知道和妻子爭論是沒有用的,她的想法很實際,也很有道理。
最終,李梅做出了決定——讓浩然參加比賽,但不接受專業培訓。
"反正重在參與嘛,"她對王老師說,"就當是給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
王老師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
03
比賽的日子越來越近了,浩然也越來越緊張。
他知道自己的水平和那些接受專業培訓的孩子還有差距,但他不想讓媽媽失望,
更不想讓王老師失望。每天晚上寫完作業后,浩然都會偷偷練習畫畫。
他用的是最便宜的畫材,有時候顏料不夠用,就用水彩筆湊合。李梅看在眼里,
心里也有些不忍,但想到家里的經濟情況,還是咬牙堅持著自己的決定。
比賽前一周,王老師找到浩然,給了他一些參賽的建議。
"比賽的主題是'我的家鄉',"王老師說,"你可以畫一些有特色的建筑或者風景。
記住,不要太拘泥于寫實,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象和創意。"
浩然點點頭,心里已經有了想法。比賽當天,李梅親自送浩然到考場。
看著兒子背著畫板走進考場的身影,她的心情很復雜。她希望兒子能考好,
但又不希望他考得太好,因為那樣的話,可能會有更多的"誘惑"等著他們。
三個小時后,浩然走出了考場。
"怎么樣?"李梅急忙問。
"還可以吧,"浩然有些疲憊,"我畫了咱們家附近的那座橋,還加了一些小動物。"
李梅拍拍兒子的肩膀,"不管結果怎樣,你都很棒。"
一個月后,結果出來了。
王老師興奮地打電話給李梅:"李梅姐,好消息!浩然得了一等獎!"
李梅愣住了,她沒想到兒子真的能獲得一等獎。
"真的嗎?"
"真的!而且,頒獎典禮上還會有市藝術學院的教授參加,他們會看到浩然的作品。
這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頒獎典禮在市文化中心舉行,李梅和李建國都去了。
看著臺上自信地領獎的兒子,李梅心里涌起一陣自豪。
"獲得小學組一等獎的是李浩然同學,"主持人介紹道,"他的作品《故鄉的橋》
構思新穎,技法嫻熟,展現出了超越年齡的藝術感悟力。"
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李梅注意到,坐在評委席上的幾個人正在小聲議論著什么,
其中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頻頻點頭。
頒獎典禮結束后,那個頭發花白的老人主動走了過來。
"您好,我是市藝術學院的張教授,"老人和藹地說,"浩然的作品讓我印象深刻,
這孩子很有天賦。"李梅有些緊張,不知道該說什么。
張教授繼續說道:"我想問一下,浩然現在在哪里學畫?"
"在...在一個退休老師那里,"李梅如實回答。
張教授點點頭,然后認真地說:"以這孩子的天賦,應該接受更專業的培訓。
這樣吧,如果您同意的話,我可以推薦他到我們學院的少兒培訓中心,我可以親自指導他。"
李梅的心跳加快了,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費用方面..."她小心翼翼地問。
"正常的培訓費是每月五千,但考慮到孩子的天賦,我可以申請減免一部分,
大概三千五左右。另外,畫材費用可能還需要五百左右。"
四千塊錢...李梅的心一下子涼了。即使減免后還要一千五,加上畫材費,
每個月就是四千塊錢,這對他們家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我...我需要回家和家人商量一下。"李梅勉強擠出一個笑容。
張教授理解地點點頭,留下了聯系方式。
回到家里,一家三口坐在客廳里,都沒有說話。獲獎的喜悅很快就被現實的壓力沖淡了。
"媽媽,"浩然打破了沉默,"張教授說的培訓...很貴嗎?"
李梅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心如刀割。她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
"浩然,"李梅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咱們家的情況你知道,
四千塊錢對我們來說太多了。"浩然的眼神暗淡下去,但他沒有說話。
李建國忍不住開口:"要不...我們想想辦法?"
"想什么辦法?"李梅的聲音提高了,"你一個月就掙四千塊錢,扣掉房貸、
生活費,哪來的錢?難道要去借錢嗎?萬一以后還不起怎么辦?"
"可是孩子有天賦..."
"天賦不能當飯吃!"李梅站了起來,"張阿姨家的欣欣學鋼琴花了這么多錢,
現在怎么樣?還不是每天練琴練得要死,將來能不能考上音樂學院還不一定。
咱們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那天晚上,浩然很早就回房間了。李梅和李建國繼續討論著這個問題,但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第二天,李梅打電話給張教授,禮貌地謝絕了他的好意。
"我能理解您的難處,"張教授在電話里說,"但是這孩子真的很有天賦,
如果錯過了這個年齡段的培訓,以后會很可惜的。"
"謝謝教授的好意,但是我們家的情況...實在是有心無力。"
掛掉電話后,李梅看到浩然站在門口,眼中含著淚水。
"媽媽,我是不是很沒用?"浩然哽咽著說。
李梅心一軟,抱住了兒子:"不是的,浩然,你很棒。媽媽只是...
只是希望你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考個好大學,將來有個穩定的工作。"
浩然在媽媽的懷里哭了很久。從那天開始,他再也沒有提過學畫畫的事情。
04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三年過去了。浩然已經是初三的學生了,成績一直很不錯,
按照現在的水平,考上市重點高中應該沒有問題。
李梅為此感到很欣慰。她覺得自己當初的決定是對的——
與其讓孩子在不切實際的藝術道路上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如讓他專心學習,
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穩定的工作。浩然似乎也接受了這個現實。
他很少再畫畫了,偶爾在課本上涂鴉幾筆,也會被李梅發現后嚴厲制止。
"都初三了,還有心思畫這些?"李梅會說,"趕緊復習功課,中考可不是鬧著玩的!"
浩然總是默默地放下筆,繼續埋頭做題。王老師偶爾會問起浩然畫畫的事情,
但浩然總是搖頭說沒時間。王老師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她也理解這個家庭的選擇。張阿姨家的欣欣現在已經鋼琴十級了,
正在準備藝考。張阿姨每天都要在小區里炫耀一番。
"我家欣欣馬上就要考藝術學院了,"她對遇到的每個鄰居都要說一遍,
"當年花那么多錢學鋼琴,現在終于要有回報了!"
李梅聽了,心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看吧,即使花了那么多錢,
張阿姨家的孩子也只是剛剛要考學院,還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呢。
但是,有時候看到浩然望著窗外發呆的樣子,李梅心里也會有一絲不安。
她總覺得兒子好像失去了什么,但又說不清是什么。
一天晚上,李梅整理浩然的房間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藏在床底下的盒子。
打開一看,里面全是畫紙,上面畫著各種各樣的圖案——
有風景、有人物、還有一些抽象的圖形。李梅心一震,她沒想到浩然一直在偷偷畫畫。
那些畫雖然還是用的便宜的畫材,但比三年前明顯成熟了許多。
特別是其中一幅自畫像,雖然技法還顯稚嫩,但那種憂郁的氣質卻躍然紙上。
李梅拿著那幅自畫像,心情五味雜陳。畫中的浩然眼神憂郁,嘴角微微下垂,
整個人都透露著一種說不出的孤獨感。
這就是她的兒子嗎?那個原本天真爛漫、眼中總是閃著光的孩子,現在變成了這樣?
李梅小心翼翼地把畫放回盒子里,假裝什么都沒發現。但從那以后,
她開始更加仔細地觀察兒子。她發現,浩然確實變了。他話越來越少,
除了學習就是發呆,臉上很少有笑容。同學們都說他是"學霸",但李梅覺得,
自己的兒子更像是一個被關在籠子里的鳥。
有一天,李梅忍不住問浩然:"你最近怎么話這么少?是不是學習壓力太大了?"
浩然抬起頭看了看媽媽,然后搖搖頭:"沒有,我挺好的。"
"真的嗎?"李梅有些擔心,"如果有什么心事,可以和媽媽說。"
浩然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媽媽,我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初我接受了張教授的培訓,
現在會是什么樣?"李梅的心一緊,她沒想到兒子還在想著這件事。
"浩然,過去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她努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輕松,
"你現在不是挺好的嗎?成績優秀,馬上就要考高中了。"
"可是媽媽,"浩然的眼中閃過一絲光亮,"我真的很喜歡畫畫。
即使現在不能專業學習,我也想繼續畫下去。"
李梅看著兒子期待的眼神,心軟了一下,但很快又堅定起來。
"浩然,你要明白,興趣愛好和職業是兩回事。你可以把畫畫當作愛好,
但不能把它當作將來的職業。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考個好大學,將來找個穩定的工作。"
浩然的眼神又暗淡下去了。他點點頭,沒再說什么。那天晚上,李梅躺在床上輾轉反側,
怎么也睡不著。她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但想到家里的經濟情況,
又覺得自己沒有別的選擇。
三年后的一個平常的晚上,李梅像往常一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電視里正在播放一檔文化節目,介紹年輕藝術家的成長經歷。她漫不經心地看著,
忽然聽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劉明軒。
李梅猛地坐直了身體,緊緊盯著電視屏幕。那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
正站在國際藝術大賽的頒獎臺上,自信地向全世界展示著他的獲獎作品。
主持人介紹說,這個少年剛剛獲得了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的金獎,
作品已經被多家畫廊收藏,價值不菲。李梅的手開始顫抖。她想起了三年前那場比賽,
想起了那個只獲得二等獎的男孩。那就是劉明軒...當年浩然獲得一等獎,
這個孩子只是二等獎,可現在...電視里,記者正在采訪劉明軒的父母。鏡頭中,
一對樸實的中年夫婦正含著眼淚講述著兒子的成長經歷。"當年我們為了支持孩子學畫,
幾乎傾盡所有,甚至賣掉了房子..."母親哽咽著說。
李梅的臉色越來越蒼白。她想起了張教授,想起了那個被她拒絕的機會,
想起了浩然失望的眼神...
這時,浩然正好從房間里出來喝水。他看到電視上的畫面,腳步突然停住了。
"媽...這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