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人名地名皆是虛構,請勿與現實關聯,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聯網,部分圖片非真實圖像,僅用于敘事呈現,請知悉
“陳師傅,您真的要走啊?”
“嗯,收拾收拾就走。”
“那這些設備以后...”
“以后啊,就看它們的造化了。”
“師傅,您的手機號碼不會換吧?”
“不換,有事可以找我。”
辦公室里,48歲的老陳正在整理自己的工具箱...
誰也沒想到,這句“有事可以找我”,會在不到48小時后變成現實。而那時的情況,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戲劇化得多。
01
秋天的陽光透過車間的玻璃窗灑在地面上,華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三號車間里一片忙碌。流水線上的工人們操作著設備,機器運轉的聲音很熟悉。
陳建國站在設備旁,手里拿著一個小小的聽診器,貼在機器上聽著。48歲的他個頭不高,頭發已經花白,但雙眼還是很有神。工友們都叫他老陳,這個稱呼里有對年齡的尊重,更有對技術的認可。
“老陳,三號線又有異響了。”車間主任小王匆匆走過來。
“知道了,我去看看。”老陳收起工具,朝三號生產線走去。
這樣的場景在華盛機械已經重復了18年。從30歲進廠到現在,老陳從一個學徒工成長為車間里最有經驗的設備調試師傅。廠里的老設備,沒有他搞不定的。
“怎么樣?”小王在一旁問道。
老陳蹲下身子,仔細檢查設備的各個部位,然后拿出聽診器在幾個關鍵位置聽了聽。三分鐘后,他站起身來,拍了拍手上的灰塵。
“軸承有點松了,換個墊片就行。”老陳說得很輕松。
“您真是厲害,這要是換別人,得拆半天才能找到問題。”小王真心佩服。
老陳笑了笑,沒說話。在他看來,這些都是基本功,沒什么好說的。
這時,車間的廣播響了起來:“請各部門主管到一號會議室開會,請各部門主管到一號會議室開會。”
小王看了看手表:“又開會,最近開會特別多。老陳,我先去了,你這邊忙完了早點回家。”
“好的,你去吧。”
老陳繼續埋頭工作,他不知道的是,這次會議的內容將徹底改變他的命運。
一號會議室里,生產經理馬志強正在做著演講。42歲的馬經理西裝筆挺,頭發梳得一絲不茍,說話時手勢很多,一看就是那種很有干勁的管理者。
“同志們,我們華盛機械要跟上時代的步伐!”馬經理敲著桌子,“現在是什么時代?是智能制造的時代!我們不能還停留在手工作坊的水平上!”
坐在下面的各部門主管們都在認真記著筆記,不時點點頭表示贊同。
“公司決定,投資2000萬引進德國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生產線!”馬經理的聲音提高了八度,“有了這套設備,我們的生產效率將提高300%,產品質量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會議室里響起了掌聲。
“但是,”馬經理話鋒一轉,“新設備意味著新的工作方式。傳統的手工調試方法已經過時了,我們需要的是掌握現代化技術的新型工人!”
人事主管李曉燕在一旁點頭附和:“馬經理說得對,我們要優化人員結構,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
39歲的李主管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說話時總是帶著職業化的微笑。她剛從省城的一家大企業跳槽過來,被聘為人事主管,專門負責“人員優化”工作。
“具體來說,”李主管翻開手中的文件,“有些崗位將被新設備替代,相關人員需要重新安排。當然,我們會按照勞動法的規定,給予合理的補償。”
車間主任小王舉起手:“李主管,您說的相關人員,具體是指哪些人?”
李主管和馬經理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后說:“主要是一些年齡較大,技能相對傳統的員工。比如設備調試崗位,新設備都有自動診斷功能,不再需要人工判斷。”
小王的心里咯噔一下,他想到了老陳。
“我知道大家可能有疑慮,”馬經理接過話茬,“但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不能感情用事,要從企業發展的大局考慮。”
“那么,具體的時間安排呢?”財務部的老張問道。
“下周新設備就到位,調試完成后立即投產。”馬經理看了看手表,“相關人員的工作變動,這周內就要完成。李主管,這方面你要抓緊。”
“明白,馬經理。”李主管在筆記本上寫著什么。
會議結束后,小王心事重重地回到車間。他看到老陳還在那里忙活著,正在給幾個年輕工人講解設備保養的要點。
“師傅,您看,這個地方是不是應該每天都檢查一遍?”一個年輕工人問道。
“對,這個部位最容易出問題。你們記住,設備就像人一樣,要經常體檢,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老陳耐心地解釋著。
小王站在遠處,看著這個場景,心里很不是滋味。老陳是個好師傅,技術過硬,人品也好,從來不藏私,總是把自己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這樣的師傅,怎么說淘汰就淘汰呢?
但是,命令就是命令,小王也改變不了什么。
02
第二天上午,李主管的辦公室里,老陳坐在椅子上,神情平靜。
“陳師傅,您在我們廠工作了18年,是我們的老員工了。”李主管語氣溫和,臉上帶著職業化的微笑。
“是的,18年了。”老陳點點頭。
“公司現在要進行技術升級,引進全自動化生產線。新設備有自動診斷功能,不再需要傳統的手工調試。”李主管停了停,“所以,您的崗位...”
“我明白。”老陳打斷了她的話,“您是要辭退我。”
李主管有些意外,她原本準備了一大套說辭,沒想到老陳這么直接。
“不是辭退,是崗位調整。公司考慮到您的實際情況,決定給予優厚的補償。”李主管拿出一份文件,“三個月的工資,一次性付清。”
老陳接過文件,仔細看了看,然后放在桌子上。
“什么時候生效?”
“希望您能在今天下午辦完手續。新設備明天就要調試,我們需要騰出空間。”
老陳沉默了一會兒,然后站起身來:“好吧,我知道了。”
“陳師傅,您別多想,這不是針對您個人,而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李主管試圖安慰他。
“我理解。”老陳的語氣很平靜,“沒有什么好埋怨的,時代在變,我們也要跟著變。”
李主管有些意外,她以為會遇到很大的阻力,沒想到老陳這么配合。
“那么,下午兩點,您到財務部辦理相關手續。”
“好的。”
老陳離開了李主管的辦公室,回到車間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消息很快傳開了,工友們都圍了過來。
“師傅,真的要走啊?”小李的眼圈紅了。
“是啊,要走了。”老陳一邊收拾工具,一邊說道。
“這些領導真是的,您這么好的師傅,說走就走,一點人情味都沒有。”有工人憤憤不平。
“別這么說,”老陳搖搖頭,“公司有公司的考慮,我們理解就行了。”
“師傅,您打算去哪兒?”
老陳想了想:“還沒想好,先回家休息一段時間再說吧。”
下午兩點,老陳準時出現在財務部。辦手續的過程很簡單,簽幾個字,領一張支票,然后就可以走了。
“陳師傅,這是您的補償金,還有這個月的工資。”財務小張把支票遞給他。
“謝謝。”老陳接過支票,放進口袋。
“師傅,您要保重身體啊。”小張有些不舍。
“會的,你們也要好好工作。”
三點半,老陳拖著一個裝滿工具的箱子,走出了華盛機械的大門。18年的時光,就這樣結束了。
門衛老李看到了,趕緊迎上來:“老陳,這是要去哪兒?”
“回家了,老李。”
“回家?出差嗎?”
老陳搖搖頭,沒有多說什么,只是拍了拍老李的肩膀:“保重啊。”
老李看著老陳遠去的背影,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03
老陳離開華盛機械的當天下午,德國技術人員正在緊張地調試新設備。三號車間里,一臺嶄新的全自動化生產線正在進行最后的參數設置。
“這套設備真是先進啊,”馬經理站在一旁,眼中滿是興奮,“你看這個操作界面,多么直觀!”
德國技術員約翰遜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是的,這是我們最新的產品,全自動診斷,智能化調節,比人工操作精確多了。”
“什么時候可以正式投產?”馬經理迫不及待地問。
“明天上午就可以了,今晚我們做最后的檢測。”約翰遜信心滿滿。
馬經理點點頭,心情非常愉快。在他看來,這次技術升級將是他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淘汰落后產能,引進先進設備,這不正是現代化管理的體現嗎?
晚上十點,約翰遜完成了所有的調試工作。
“馬經理,設備運行正常,明天可以正式生產了。”約翰遜收拾著工具。
“太好了!您辛苦了。”馬經理握著他的手,“明天一早我們就開工!”
“祝你們好運。”約翰遜笑著說。
第二天一早,馬經理早早來到車間,心情格外舒暢。新設備在晨光中閃閃發亮,就像一件藝術品。
“小王,準備開工!”馬經理對車間主任下達了指令。
“好的,馬經理。”小王按下了啟動按鈕。
機器開始運轉,一切看起來都很正常。生產線平穩地運行著,產品一個接一個地下線。馬經理站在控制臺前,看著各項數據指標,滿意地點著頭。
“效率確實提高了不少,”小王在一旁說道。
“這才是現代化生產!”馬經理很得意。
但是,好景不長。到了下午三點左右,設備開始出現異常。
“馬經理,參數有點不對。”操作工小趙指著屏幕說。
馬經理湊過去一看,果然,幾個關鍵數據都出現了偏差。
“怎么回事?”馬經理皺起了眉頭。
“不知道啊,上午還好好的。”小趙也摸不著頭腦。
“先停機檢查一下。”馬經理下令。
設備停了下來,幾個技術員圍著機器檢查了半天,也找不出問題所在。
“自動診斷系統顯示什么?”馬經理問。
“顯示一切正常。”小趙搖搖頭。
“那為什么參數會偏差?”
“這個...我也不清楚。”
馬經理的心情開始煩躁起來。他立即聯系了設備廠家的技術支持。
“你好,這里是華盛機械,我們的設備出現了參數異常...”
電話那頭的技術支持聽了情況描述后,建議先重啟系統試試。
重啟后,設備恢復了正常運行。馬經理松了一口氣,以為問題解決了。
但是好景不長,晚上八點左右,問題又出現了,而且比下午更嚴重。這次不僅參數異常,連產品質量都開始出現問題。
“馬經理,這批產品的精度都不達標。”質檢員拿著檢測報告匆忙趕來。
馬經理接過報告一看,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不良率竟然達到了15%,遠遠超過了客戶的要求。
“立即停產!”馬經理大聲命令。
生產線再次停了下來,車間里一片忙亂。幾個技術員圍著設備,七手八腳地檢查著各個部位。
“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馬經理急得直跺腳。
“馬經理,要不咱們請老陳回來看看?”小王小聲建議道。
馬經理瞪了他一眼:“老陳已經走了,而且新設備他也不懂。我們要靠自己的技術力量解決問題!”
一直忙到深夜,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馬經理只好讓夜班停產,等明天再想辦法。
04
第二天一早,馬經理剛到辦公室,就接到了客戶的投訴電話。
“馬經理嗎?昨天交貨的那批產品質量有問題,我們這邊檢測下來,不良率超過了15%!”客戶的語氣很不滿意。
“不好意思,我們設備剛剛升級,可能有點小問題,馬上就能解決。”馬經理賠著笑臉。
“小問題?我們這邊生產計劃都被打亂了!如果今天不能解決,我們考慮換供應商!”
“別別別,您放心,今天一定解決!”馬經理擦著額頭的汗珠。
掛了電話,馬經理立即召集技術人員開會。
“情況大家都知道了,客戶那邊催得很緊,今天必須把問題解決!”馬經理語氣嚴厲。
“馬經理,我們已經檢查了所有能檢查的地方,實在找不出問題在哪里。”技術員小張無奈地說。
“那就繼續查!設備這么先進,不可能無緣無故出問題!”
“要不我們再聯系一下廠家的技術支持?”有人建議。
“我昨天晚上就聯系了,他們說需要一周時間才能派專家過來。”馬經理煩躁地說。
“一周?那我們怎么辦?”
馬經理在辦公室里來回踱步,腦子里亂成一團。客戶那邊催得緊,上級領導也開始關注這件事,如果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他這個生產經理的位置可能都保不住。
這時,李主管敲門進來了。
“馬經理,客戶又打電話來了,說如果今天還不能恢復正常供貨,就要考慮終止合同。”
“什么?終止合同?”馬經理跳了起來,“那可是我們最大的客戶!”
“是啊,所以現在情況很嚴重。”李主管的臉色也很難看。
馬經理在辦公室里急得團團轉。每小時十幾萬的損失,客戶的投訴,上級的壓力,這些都像大山一樣壓在他身上。
“要不...要不咱們請老陳回來看看?”李主管小心翼翼地建議。
馬經理停下腳步,看了她一眼:“老陳?他懂新設備嗎?”
“雖然是新設備,但畢竟還是機械原理,老陳在這方面的經驗...”
“好吧,死馬當活馬醫,你聯系他試試。”馬經理咬咬牙。
現在這種情況,他也顧不上面子了。
李主管拿起電話,撥通了老陳的號碼。電話響了好幾聲才接通。
“喂,陳師傅嗎?我是小李,華盛機械的李主管。”李主管的語氣比平時溫和了許多。
電話那頭傳來老陳平靜的聲音:“李主管,有什么事嗎?”
“是這樣的,陳師傅,廠里的設備遇到了一點小問題,想請您過來指導一下。”李主管盡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輕松。
“設備問題?不是說新設備有自動診斷功能嗎?”老陳的語氣里帶著一絲玩味。
李主管臉上一紅,但還是硬著頭皮說:“是的,但是...但是情況比較特殊,我們的技術人員暫時還沒找到問題所在。”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老陳說:“我考慮一下吧。”
“陳師傅,情況真的很緊急,客戶那邊催得很緊...”李主管的語氣里帶著懇求。
“我知道了,下午我過去看看吧。”
“太好了!謝謝您,陳師傅!”李主管如釋重負。
掛了電話,李主管立即跑到馬經理的辦公室報告這個好消息。
“他答應了?”馬經理有些意外。
“是的,他說下午過來看看。”
“好,那我們趕緊準備一下。”馬經理雖然嘴上不說,但心里還是很高興的。
下午兩點,老陳準時出現在華盛機械的大門口。門衛老李看到他,很是驚訝。
“老陳?你怎么又回來了?”
“有點事,進去看看。”老陳淡淡地說。
“那感情好,我就說嘛,廠里離不開你!”老李高興地給他開了門。
老陳拖著那個熟悉的工具箱,走向三號車間。一路上遇到的工友們都很驚訝,紛紛上來打招呼。
“師傅,您怎么回來了?”
“師傅,您不是走了嗎?”
老陳只是笑笑,沒有多解釋什么。
馬經理和李主管早就在車間里等著了。看到老陳進來,馬經理立即迎了上去。
“陳師傅,您來了!真是太好了!”馬經理的語氣比平時熱情了許多。
“馬經理。”老陳點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陳師傅,麻煩您了,設備出了點小毛病,我們的技術人員還沒找到原因。”馬經理陪著笑臉。
老陳沒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設備旁邊,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新設備確實很先進,外觀精美,操作界面也很現代化。
“什么時候開始出問題的?”老陳問道。
“昨天下午,參數異常,產品質量也不穩定。”小王在一旁回答。
老陳點點頭,然后從工具箱里拿出那個聽診器樣的工具,開始在設備的各個部位聽了起來。
圍觀的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擾他的判斷。
幾分鐘后,老陳站起身來,收起了工具。
“怎么樣?找到問題了嗎?”馬經理急切地問。
老陳看了看他,然后說:“問題我大概知道了,但是...”
“但是什么?”
“我已經不是這里的員工了,這個忙可能幫不了。”老陳的語氣很平靜。
馬經理愣了一下,然后立即說:“陳師傅,您別這么說,我們這不是遇到困難了嗎?您就當幫個忙,我們一定會感謝您的!”
“是啊,陳師傅,您就幫幫忙吧。”李主管也在一旁勸說。
老陳沉思了一會兒,然后說:“這樣吧,我可以幫你們,但是需要重新簽個合同。”
馬經理和李主管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后馬經理說:“沒問題,我們馬上準備合同!”
李主管立即跑回辦公室,十分鐘后拿著一份臨時聘用合同回來了。
“陳師傅,您看看這個合同有什么問題。”李主管把合同遞給老陳。
老陳接過合同,仔細看了一遍。合同內容很簡單,就是臨時聘用他解決設備問題,按天計算工資。
馬經理在一旁陪著笑臉:“陳師傅,您先簽個字,我們按天結算工資,絕對不會虧待您。”
老陳拿起筆,準備簽字。但是當筆尖碰到紙面的時候,他突然停了下來。
周圍的人都緊張地看著他,車間里靜得能聽到機器的嗡嗡聲。
老陳放下筆,看著馬經理和李主管,慢慢地說:“這個合同我不能簽。”
馬經理傻眼了:“為什么?有什么問題嗎?”
老陳淡淡一笑:“合同沒問題,但我的身份變了。”
這句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馬經理結結巴巴地問:“身份...身份變了?什么意思?”
老陳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從口袋里掏出了另一份文件。